《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_002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高中必修的文言文,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由于带着叙事性,游记掌握起来比其他论说性古文要相对容易。但枫叶的学生对文言文普遍存在一种排斥感,而这种排斥感来源于对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正是因为学生怕,所以我就更加坚定了要选择这篇文章的决心。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想传达的就是“尽志无悔”,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坚持自我。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游记类散文,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为了巩固学生对游记的概念,我特意让学生演示了自己曾经的一次游玩的历程,让学生明白:有“游”方有“游记”。如此,也为课堂作了一个较好的导入。事实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并不是所有以地名为记的文章都叫游记,如《岳阳楼记》。文言文的文本分析一直都是教学一重点之一,而理解文章,我认为最离不开的环节就是读,所以在文本分析前,先让学生听读,然后再齐声读,这样,一来解决生僻字词,二来对文本初步感知。再让学生小组去交流对文本的理解,交流探讨,取大家都认同的观点,老师只须稍做引导,文本的层次就出来了,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游山时“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悔”,也透析出了作者提出的无悔良药,即“尽吾志。”作者的经历和思想都摆上桌了,我觉得还不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认同体悟作者的这种情感观点成了我思考的又一个问题,于是我设置了让学生“说说你的志与力”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很多学生都提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畏难或者没有兴趣而像王安石一样中途放弃甚至是浅尝辄止的,也有坚持到最后,感谢自己曾经的坚持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充分地收获了一种态度-------“尽志方无悔”不论是做事还是为学。

最后,针对作者提到的“仆碑”也让学生去探讨作者提到它的意义,并结合材料“穿井得人”“三人成虎”让学生学会“深思而慎取”,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概括出研究事物要去伪存真的道理。

教学教学,边教边学。在这次教学中,当我看到学生在我总结时频频点头的时候,我意识到,学生在要求收获快乐的时候,他们更渴望收获知识。古文教学是座山,平地的坦然是他们的希望,而翻山越岭畅然同样是他们心底的渴望。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勇于鼓励学生翻山,乐于牵着学生的手去登高。

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课下多付出,多备学生,才会有课堂的精彩;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引用了王安石所说的三句话:“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变革,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第二篇:《游褒禅山记》回归文本的教学构思

《游褒禅山记》回归文本的教学构思

三江中学 杨宗兰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古代游记,其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全文写得逻辑严密,析理透辟,笔力雄健,寓意深刻,实际这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想要让学生真正把握文中所阐明的道理,只有回到文本中去。回归文本,是学生和教师交流互动的焦点,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把回归文本的教学方法落实在本课的学习中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我的构思。

一.紧扣文本,感性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才能理解文意,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离开读,所有的分析都只是纸上谈兵。“造烛求明,读书求理”,要指导学生有步骤有方向地读,才能让学生在读中求得本文要表达的真理。怎样紧扣文本去感性阅读呢?首先初读全文,要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这样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意。二是细读全文,可以把文本以段或句为单位分成若干小块,逐一进行理解性地阅读,以获取文本所反映的信息,还可以启发学生在细读全文的时候大胆质疑。如在读第一段时,要着重分清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石碑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落实在文本上,可以一句一句地读,把写到的地方或事物一句一句地找出来再读,还把读的内容反映到头脑中或画出来,这样也便于记忆。读第二段时,以句为单位,先分清前洞和后洞,再看作者所游的情况,这样能够明白所记游的是后洞,在和好游者的比较起来,也是一次没尽兴的游览,作者因此而后悔。读第三段时,分清该段的结构,明确本段主要是作者的感悟。总之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把文本所记叙的事件和阐发的哲理等有关信息整理出来,并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为第二步理性分析作铺垫。

二.紧扣文本,理性分析。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是诗文词曲,总要象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只有认真揣摩文字的表达,才能领悟语言的内蕴,体会作者的深意。 本文是一篇古代游记,我们分析品读文本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就文言文的角度,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落实相关的文言知识。找出通假字:花、父;积累重要的实词:“舍”、“冢”、“漫灭”、“仆”、“怠”、“咎”、“夷”、“观”、“相”、“胜”、“名”、“拥”等;归纳多义词的义项:“乃”、“道”、“盖”、“文”、“然”、“相”、“名”等;弄清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以”、“之”等;理解活用的词:“舍”、“名”、“侧”、“见”、“至”、“明”、“谬”、“穷”等;分清古今异义词:“非常”、“父”等。文言句式的认识和理解,“今 1

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用“??者,??也”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用“??者??”表判断),“所谓前洞也”/“此余之所得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用“??也??”表判断),“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而卒葬(于)之”/“有碑仆(于)道”/“然力足以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省略句),“何可胜道也哉”(固定句式)。还有就是文本的翻译。

二是作为游记,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它到底游了什么,看到些什么,和哪些人一起游的。这里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联系题目“游褒禅山记”,从而明白其实说确切一点是游山控洞,即游褒禅山上的华山洞。游了以后有什么感想呢?在文中是怎么表现的?这样就带领学生去分析第三四段。需要提醒学生的是,行文没有用多少笔墨写景,主要就是为了阐发后文的“于是余有叹焉”中的“叹”的道理。这一用笔作者别具匠心,与一般的游记记游历程、于湖光山色中尽享游玩的乐趣不同。“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话就承上启下,也告诉我们作者游得并不尽兴。“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所以才“悔”,然后由“悔”而“叹”。其实也正是这种不成功的游览才有后文的不断深入的思索:①古人“求思之深”的精神;②作者作出的判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③以“志”为核心论述志、力、物三者的关系。志、力与物的关系论述又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强调“有志”的重要。第二层“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虽然“有志”,但“力不足”也是不能达到的。第三层“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这“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孰轻孰重?我们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即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物”是外因,“志”与“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内因,但“力”对于抽象的“志”来说,它又是外因了。这里,要结合文本明确,想到达所要到的地方,“志、物、力”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志。不但如此,我们还应探究文中所记的游览具备了哪些条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具备了“力、物”,差的就是“志”,故而说明“志”才是三者的核心,没尽“志”才有后面的“悔”及“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重在“尽吾志”,这是全文说理的重点,要让学生进一步作理性分析,即做任何事情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如果只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不前,恐怕在“险远”就很难有所收获,有所成就。让学生结合文本明确“尽吾志”的精神是一种“不达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尽吾志”是作者游山探胜之得,更是我们修身治学、处世创业之理和成就一切事业之道。第四段作者还勉励求学的人要“深思而慎取”,作者从路旁的仆碑 2

产生联想,感慨“古书之不存”,使后世以讹传讹,不明真相。因此,他从自身辨识碑文中去勉励读书人要“深思而慎用”,这是作者的献身说法。

三是分析文本的写作手法。“书痴者文必工”,是作者独到的手法成就了美文。前面的分析只让学生明白文本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而要真正做到解读文本,还要从写作手法入手,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首先抓住文章的表达方式,本文记事和议论自然地、紧密地结合,全文以记游为先导,由叙事带出议论,记游是生发哲理的前提,议论则是在具体叙事基础上的概括。然后看文章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多处用到对比,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通过以上的理性分析,学生不但提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还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教益,从对文本的分析中就能有效地完成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紧扣文本,学以致用。

“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杜威语)。在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多都会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生碰撞,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将这种碰撞表达出来,让文本与读者对话,让文本的思想精华在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共鸣。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那些接近学生生活体验的内容,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体验,让学生学以致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教是为学生的学尤其是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会学,拿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为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县,语文课和语文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就本文而言,要让学生学得灵活,学以致用,关键是培养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对此我们可以有以下的方法:一是把本文与以前所学过的游记就内容和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二是可以提出假想,假如作者游山控洞时尽力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三是明确游记的写法,也来习作一篇游记。四是指导写读后感,要求尽量把文中表现思想认识的句子写进去。通过这些紧扣文本的迁移,学生就能学以致用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紧扣文本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从而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文本的基础地位,忽视教师对文本教学的指导作用。回归文本,才能让文本的思想精华在学生头脑中开花,才能发现文本的美,挖掘出潜藏在文本深处的金矿,炼出属于自己的真金。 信誉保证:

进我们公司网站去看“信誉说明”,里面有我们与各作者的聊天记录,从聊天记录你可以看出我们的服务及诚信。

3

进我们公司网站去看“已发文章”,这里是我们为老师们已发文章的成品,我们可以提供任何一个老师的联系方式给你,然后你电话咨询可以证明我们的服务及诚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