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中心小学陈华芳《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小池中心小学 陈华芳

《认识周长》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周长的含义,而让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则是关键。 在这节课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学生沿操场跑步比赛”的教学情境,并且充分利用课件和学生身边的教材,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通过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 空间与图形 ” 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认”到“描” ,又到“摸”最后再“量”。 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再次,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在认识了周长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寻求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老师要抓住学生的亮点引导学生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从而优化求周长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作铺垫。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两个人合作测量图形的周长活动,同时算一算图形的周长,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上课时教师声音的抑扬顿挫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关键词的重读能成为引导学生的好的手段。这点在今后要逐步提高。

二、缺乏教育机智。由于电脑在拷贝文件,导致幻灯片切换速度很慢,这时老师应灵活机智地与学生交流,不应停下来等。

三、整节课节奏太慢,不紧凑,小组合作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没有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时,教师可选取代表性的两种图形来说测量方法,而且直线型的图形也可以用软尺、绳子来测,不必硬将学生拉回,说用直尺测量。

四、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几种图形的周长,每组给出的图

形太多,数据太大。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有的学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五、我感觉最遗憾的还是整节课时间掌握不好,最后的提升练习没能呈现给学生,没有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自己思想上的不重视,课前只试上一次,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预设不足,不能很好地去引导学生。这节课是失败的,我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争取每节课都能成为优质课。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4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周长。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会测量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一周和什么是封闭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周长的概念

1、看动画初步感知什么是一周。

①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课件演示蚂蚁绕树叶边沿爬一周的情景。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蚂蚁爬了一圈)板书:一周

②(带着问题继续欣赏)这一次请认真观察:蚂蚁是从哪儿开始的?沿着什么地方爬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课件演示后生边指边说)

③小结:蚂蚁绕着树叶树叶边沿爬了一圈,我们就可以说是蚂蚁绕着树叶树叶边沿爬了一周。板书:一周

2、描画树叶边沿,加深对一周的理解(就是绕边线一圈,从什么地方开始就回到什么地方) ①我这儿有一张用吹塑纸剪成的树叶,(贴树叶)你能用粉笔描出它的一周吗?(抽生描,其余伸出手指跟着比划,然后说说是从哪儿开始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再评价)

②有没有同学从别的地方开始也能描出树叶的一周?(抽生说,师描,其余手指跟着比划) ③小结:(取下树叶)看来我们可以把树叶边上的任意一点作为起点,只要绕着边线描一圈,回到起点,就能描出树叶的一周。

3、迁移类推,感知其它具体物体表面的一周。(语言表述,手指比划)

除了树叶的面有一周,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有一周,请找一找,你能指出它的一周吗?

4、揭示课题,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

①找出比课桌表面一周更长(短)的物体表面一周。感受到物体表面一周有长有短,各自的一周都有一定的长度, 板书:的长度

②揭示课题:物体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面的周长。板书:周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是内容。

③边说边指出课桌(数学书封面)哪一部分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呢?

5、从物体到图形,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①我们能指出物体其中一个面的周长,那我们的老朋友——平面图形有周长吗?

(课件呈现 )抽生边说边指哪一部分的长度才分别是它们的周长?我们认识的还有哪些平面图形有周长?(抽生说)通过一问一答进而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周长就是3条边长度的总和,四边形的周长就4条边长度的总合。五边形呢、六边形呢?

②看来只要是平面图形就有周长,对吗?(课件呈现一些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指出哪些有周长?其余的为什么没有周长?(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从而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明白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板书:封闭图形

③读板书,追问:什么图形有周长?封闭图形哪一部分的长度才是它们的周长?

二、小组合作,探索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过渡:同学们现在明白周长的意思了吗?我们能指出身边物体面哪一部分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也能指出封闭图形哪一部分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那它们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想知道吗?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画片、一张树叶、一把直尺、一根线,请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想办法量出这张画片和这张树叶的周长。

1、学习要求:①先小组商量,再借助工具试一试。②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2、小组合作完成,师巡视。

3、小组汇报并演示测量方法。(其间师生、生生要互动)

4、小结:测量周长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测量。

三、拓展延伸。

1、脑筋急转弯:用3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一个 , 请问哪一个的周长长? (最后小结在不考虑接头的情况下,周长是一样长)

2、想不想挑战一个更有趣的问题?(课件呈现并设置情景) 福娃贝贝和迎迎早上起来练习跑步锻炼身体,贝贝绕着黄色区域跑一圈,迎迎绕着蓝色区域跑一圈,请问谁跑的路程长一些?(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小结这是比周长的长短而不是比面的大小。

四、总结并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假设你就是某物体的一个面或者是一封闭的平面图形,请你自我介绍一下,哪一部分的长度是你的周长?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你的周长?

2、联系生活说说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

3、建议并鼓励学生课后去测量周长。

板书设计: 周 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认识周长》说课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周长”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第的内容。这一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 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帮助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紧接着呈现几位同学小组讨论的情景,有的用绳子围树叶,有的用尺子量数学书封面的边,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逐步感知了周长的含义,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后一节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应该明白“边线”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 “描一描”“摸一摸” “指一指”“量一量”的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的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而且学生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乐于通过图形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有趣的活动来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我只要为他们搭建平台,创设情境,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机会,给他们相应的点拨和指导,科学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调控,定会使学生在这个轻松、活泼、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其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必将得到发展与提高。

【设计理念】

本课在展示课程理念中试图突出两个重。一是重操作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去思考、探索、实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本课安排了感知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层面是感知层面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描一描、说一说、指一指获得感性知识;第二层面是操作层面的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测量画片和树叶周长的方法。二是重交流,力争组内、同桌、全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培养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周长。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有不同方法可测量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封闭图形,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理解周长的概念

1、看动画初步感知一周。看动画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这个第一环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很有效。这儿我设计了两次看动画,第一次是带着新奇感去看,问看到了什么,第二次是带着问题看,蚂蚁是从哪儿开始的?沿着什么地方爬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这样通过动画效果就从视觉上更直观的感受到一周的含义。

2、描画树叶边沿,加深对一周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者比划书空亲自体验从起点开始,绕边线一圈,再回到起点才是一周。

3、迁移类推,感知其它具体物体的面有一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以及语言表述,手指比划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进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4、揭示课题,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比课桌表面一周更长(短)的物体表面一周。感受到物体表面一周有长有短,各自的一周都有一定的长度, 这样就搭好桥梁很自然的揭示出课题。同时初步体会到物体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面的周长。

5、从物体到图形,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①前面的步骤都还局限于在具体物体的面上理解周长,而最终还得落脚到平面图形上。前面的认知就是为回归到平面图形上做铺垫。呈现 抽生边说边指哪一部分的长度才分别是它们的周长?我们认识的还有哪些平面图形有周长?通过一问一答进而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也和物体的某一面一样有周长。这样,通过迁移类推让学生自己描出平面图形的边线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帮助学生从实物到平面图形建立完整的周长概念。

②老师设计了一个很有悬念的问题,看来只要是平面图形就有周长,对吗?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是很难作出否定回答的,于是老师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让学生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这样轻易的理解了什么是封闭图形,因为封闭图形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也算一个认知难点。通过读板书,追问:什么图形有周长?封闭图形哪一部分的长度才是它们的周长?进一步明白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也强化了对周长的理解。

二、小组合作,探索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当学生明白周长的意思后,老师设问身边物体面的周长,封闭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

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欲望,老师趁机提供准备的学具,有直边的画片、边是曲线的

树叶、一把直尺、一根线,学生探索的欲望就更加迫切了,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想办法量出这

张画片和这张树叶的周长。凭借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画片和树叶去量一

量、算一算,在操作中和探求测量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理解周长,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量周长的一般方法,还让学生体会到化曲为直这种数学方法——转

化。学生汇报演示测量方法也是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综

合素质也得到同步发展。想说明的是虽然薄薄的画片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但我没讲是量长

方形的周长,因为测量和计算长正方形周长是下一课时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意图是以学生喜好的脑筋急转弯形式和学生急于想证明自己的挑战形式来发展学

生思维,培养空间感,同时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第一个是脑筋急转弯:用3根同样长的

铁丝分别围一个 , 请问哪一个的周长长? (最后小结在不考虑接头的情况

下,周长是一样长)第二个是想不想挑战一个更有趣的问题?(课件呈现并设置情景) 福娃贝贝和迎迎早上起来练习跑步锻炼身体,贝贝绕着黄色区域跑一圈,迎迎绕着蓝色区域

跑一圈,请问谁跑的路程长一些? (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小结这是比周长的

长短而不是比面的大小。

四、总结并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总结学习内容后我让学生扮演角色来自我介绍,就是假设你是某物体的一个面或者是一

封闭的平面图形,请你自我介绍一下,哪一部分的长度是你的周长?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你

的周长?这个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最后是联系生活说说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建议、鼓励学生课后去测量周长。

【教学反思】

一、以活动为基础来理解周长的含义

新课开始,让学生观察动画,初步感知边线,使学生体会图形一周的长度必须从起点开始绕

边线一圈再回到起点,这样就把握住了周长概念的基本点。再通过学生动手描一描树叶一周,指一指具体物体某一个面一周的长度从而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准确的理解,进而让学生讨论是

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有周长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封闭”观念,学生通过动手

做悉心理解,加强感受,把生活中对边线的零星感受进行再现和体验。事实也证明学生通过

这一过程,很多学生能充分理解周长所蕴含的真实意义。

二:、以周长测量策略探究来内化周长的意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准备的学具——尺子、线想办法量算出画片和树叶的周长,然

后汇报演示。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图形的边是直线时可以用量、算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而是

图形的边是曲线时可以用绕,量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长。深刻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特殊问题有特殊的解决办法,让他们充分体验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有利

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另外,汇报演示时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虽然还没有做到

很好,但还算达到了预期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同步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

的整体素质。

本节课的遗憾:

1、要是在用笔描画图形一周时,每个同学都印发一张有图形的作业纸,让每个学生都能动

起笔来,这样反馈更全面、真实、有效。

2、学生的交流(特别是生生互动)、语言的表达、学生的操作、及合作意识等很多方面都还不尽如人意。这还需要在老师新的课程理念支撑下对学生的一个长期坚持训练强化的过程。

3、由于我对教学生存的处理有所欠缺,导致生生交流时老师不能自如的应对,用时稍多,加上前面还是有点罗嗦,所以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没有得到展示。总结学习内容后让学生扮演角色来自我介绍也没机会展示。

总之,因为本人能力有限,就当作是为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个研究的现场,还请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以改进我的教学,提高我的教学水平。谢谢各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