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演唱会》教学反思

《班级演唱会》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是要让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掌握《踏浪》和《青春舞曲》以及演唱会的组织形式。首先我展示一些组合的形式,以及各自的成名曲目,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采用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针对本节课,我采用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课件自学、启发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分组自学,合作探究,提倡学生探索合作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带着新课导入的兴趣,结合各个任务与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并且开展组内合作探究,通过互助交流,学习新知识。

整节课,将新知识的学习划分了三个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学习,都是结合学习课件、学案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我只是在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适当的进行点拨。同学们通过努力,己掌握了两首歌曲的演唱和演唱会的组织形式,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因此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每个任务完成后,都会及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及时补充,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组织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的演唱组合,发挥自己的组织力和创作力,创造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整个的教学环节是比较流畅的,但是也有一些遗漏,例如在学习应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多努力,多思考,希望走的更远。

 

第二篇:关于班级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的几点反思

关于班级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的几点反思

孙琦

分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形式,同时,在班级管理中,它又是一种很好的班级管理形式。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个别学生上进心不足。而分组教学与管理,恰好能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后进生及特殊学生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减少学生的流失。

一、本学期是在一个月后才开始分组教学与管理的。一是由于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老师对学生不是很熟,不利于分组的公平性。二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发掘具有小组组长潜质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观察,本班分组完成。班级总人数38人,分六组,每组六到七名同学。组内优秀生一名(实在太少了,这里有一个小组组长较弱),两名中等生其中一名成绩较好的为副组长,其余的三到四名为学差生。看到这样的分组结果,自己也很挠头。班级的学差生实在是太多了。但好在评估各小组的力量时,各位科任教师一致认为还是很均衡的,每个小组在开始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有利于以制度制人,使人人心服,同时有利于班主任和组长公正执法,相互监督以及开展奖惩机制。

二、利用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有利于奖励机制的实行,利于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在教学中,不同学情学生的赶超往往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会形成两极分化现象,这种现象随着时间,会越来越重,即九年重于八年重于七年,分化到一定程度学生流失不可避免。而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要求的是小组的整体成绩,也就是说,小组的尖子生之间比,中等生比,差等生比,使目标变

得更近,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学生不是没有目标的学习,而总是在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几个人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课前提问环节上,总是同等层次的学生相互竞争。而竞争的优胜者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满足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现在班级的学差生数明显减少。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如:张思瑶的数学学习,刘枫的语文学习,王超的语文学习,刘小蒙的英语学习。他们的变化正是得益于这种形式的开展。学校与班中的各个方面,各小组都争着去做,为本小组争荣誉,争成绩,使小组有了较强的凝聚力。

三、分组教学和分组管理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了自我价值。

以往学生值日时相互攀比,有人动我才动,别人不动,我也不动,甚至别人动了,我也不动。这样既不能保证值日质量也保证不了值日时间。老师和值日组长在管理中也不好监管。自从分组后,小组组员谁没值日在座位上就一目了然。这样无形中给喜欢偷懒的孩子一种心理压力。同时,再加上小组活动加分制度的施行,每个学生的每个动作都代表着小组共同利益。这样,就给那些学差生提供了实现自己自身价值的舞台。王云朋同学的百米成绩好,被尊为朋哥。杨浩楠擅长长跑,为小组挣分,大家谁也不再看不起他的学习了。成绩差的同学也有他的闪光点,也能为小组作贡献。它激发了一些中差等生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在学校学习信心和乐趣。

四、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利于因材施教,利于教者兼顾所有学生。

班级授课制,教师不可能因材施教,教师只能尽可能多地面对全班大部分学生,忽视班级的某几个学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分组教学把尖子生,中等生,差等生联系到了一起,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要想使整个小组成绩高,就

得使每个人成绩达到相应最高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尖子生是知识先掌握者,先知者为师,这样每个小组之中就有了两三名老师, 这些老师对中差等生情况最为了解,为了小组集体利益,他们牺牲自己的一些时间,在小组内开展一对一的帮助,从而使中差生成绩有所提高。而尖子生在辅导他们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复习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也在客观上促使教师在授课中关注所有学生,例如简单的读课文环节,以往的班级授课形式,大多指名尖子生,权利在教师。现在不行了,现在的权利在组长,每组读课文的同学是由组长指名的,而组长为了组内成绩的最大化,他会更多鼓励学差生来参与阅读。

五、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利于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小组之间的竞争及奖励机制的实施,必然导致学生之间的监督。这种监督必然会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它必然会促进小组内部的自我管理。管理的约束会使班内形成良好的舆论,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某个同学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别的组的同学会马上提出是哪个小组的,给他那个小组减分,而本小组也会因为本组利益督促其改正错误。所以自从开展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以来,教师完全从对学生的具体监管中解放出来。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自习时要求不说话,不再是要求由谁来管,而是课后问该给哪组加分或减分,然后协助组长分析小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协助组长做好组内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六、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优秀的班级带头人。 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参与——主人——责任——个性发展——班级带头人”。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得对小组负责。这样同学们就可以凭

借这个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掘自己的潜力,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在此活动中是一个参谋,一个顾问,他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使学生不走入歧途。学生为小组作贡献的方式方法不是唯一的,使学生可以采用自己的形式为小组作贡献。通过小组的管理,一部分学生在班级中树立了威信,成为了班级的领袖人物。班级团支书张琳娜同学,被全班同学尊为娜姐,她自己成绩列全校第一,同时每天早自习都为全班同学讲课。俨然班级中的又一个班主任,只是她更全能,数学、语文、英语,只要是同学需要,她就讲。尤其是期末阶段英语老师有病休假阶段,她天天早自习为班级讲英语语法、单词。很难想象,她才是一个刚升入初中半年的孩子。

七、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在实际实施中的消极因素。

半年来,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给班级带来了很多好处,也促进了班级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它也有它的消极因素。这些因素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去解决。现将主要的几点列在下面:小组评价时如何更接近公平,以避免组间争吵与积极性的挫伤;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掌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部分教师对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形式的排斥与不适应带给该形式的消极结果;小组成员间因为管理而产生的各种消极关系等等。

最后,无论分组教学与分组管理这一教育教学形式有多少消极因素,可实践仍能证明,这种教学管理形式与课堂教学配合使用,确实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014-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