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一名反思型校长

学会做一名反思型教师

礼林中学 程卫华

有位教师对我说,“聪明的老师总是反思自己,愚蠢的老师总是责怪别人。”在反思性教学成为热门课题的今天,当教师们向老师们谈论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如何去实践反思性教学,怎样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

20世纪80年代,反思性教学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已被普遍接受。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的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

基于伯莱克的观点,我认为反思型教师应该善于依赖于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与方法,对学校管理的行为、过程和效果进行有目的的自我解剖,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通过自我学习以及与他人间的合作谈论,探求学校管理规律、改进管理方式和转变管理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管理水平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的目的。

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有关部门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通过教师对自己的学校管理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学生管理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学校发展的要求。这一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反思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过程也是如此,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只能是一个操作型教师。

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知识体系和学校管理经验,更要具有勇于并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反思的内容,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在反思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观念、理论知识和学校管理体系,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一、反思型教师,要有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意识和有较高的伦理水平。首先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是强烈的内部驱动力,这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动力。教师必须自觉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学生管理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教育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有超前的意识,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的教师必须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并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能够在发展与变革的激流中不断自觉地自我修正情景目标、自我调整文化结构、自我调控行为方式等,从而适应变革,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否则,必将为社会发展和竞争所淘汰。

其次,教师必须有教高的伦理水平,这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的行为受他的伦理意识等的影响,伦理概念包含了真诚、重视差异、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学生管理行为的标准。反思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的知识体系、管理经验和个人行为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要敢于面对现实,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勇于承认错误,正确面对和分析学生管理过程的问题,积极地反思自己的理念和行为。在反思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行动反思人格特征的人,

变反思意识为自觉的提高自己的行动。

再次,必须克服不利于反思的障碍。阻碍教师反思的主要因素是教师长自身的进取意识和个人的行为品德,具体表现为:一、满足于现状、孤芳自赏。有些教师自持已有的学生管理经验,在学生管理上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对自己的管理能力过分自信和自豪,而产生“唯我至上”的“孤芳自赏”。在行为上表现为指手画脚,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正是这种“丰富”的经验,压抑了他们反思进取的意识,长此以往,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节奏,最终被发展所淘汰。

二、随波逐流、安于现状。有些教师对学生管理不思进取,认为学生稳定便是自己工作的全部。他们把学生管理当作是工作而不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在工作中表现为操作和布置,把发现的问题看作是正常的现象而不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行为上表现为“看、听、等”,工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养成了“懒、散、慢”的惰性,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三、不反思自我,责怪别人。当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是埋怨学校和学生,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各种借口。他们从不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工作布置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工作要求是否明确,有没有充分预计到事态的变化和各方协调是否一致等。这样的工作环境不利于学校管理。

二、反思型教师,要把握学校管理反思的性质和特征。根据反思的概念和要求,学生管理的反思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反思性学生管理教师主动关心目的与结果,以及手段和工具效率;2、反思性学生管理把探究的技能与对思想开放性、责任性、挚着性的态度结合起来;3、反思性学生管理采取循环或螺旋的过程,教师不断控制、评价、修正自己的实践。

学生管理反思具有以下五个特性:一是实践性,教师的反思内容依赖于学生管理实践,是对学生管理实践的反思,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在反思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二是广泛性,教师对“自我反思”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既对自己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信息观和学生管理知识和经验进行反思,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三是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管理的反思具有对象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反思是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四是反省性,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五是过程性,一方面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六是淘汰性。反思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管理的本质以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

三、反思型教师,要掌握反思的方法。反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对自己的管理行为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反思具有明确的目的,因此必须注意反思的方法。反思的方式有:一、自我反思。

二、合作反思。三、群体性反思。老师与学生共同反思学生管理行为,有利于广泛听取意见,有利于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充分发挥,这一反思有利于学生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没有学生共同的反思是不完全的反思。

反思贯穿于反思型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一个反思过程的结束是下一个反思过程的开始:决策---实践---反思---调整决策---再实践---再反思??。实践与反思的过程就是反思型教师成长的过程。在反思中不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通过反思性学习完善自己的学校管理理论体系;在反思中完善和发展自我人格,培养意志和品质;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汲取经验,丰富经验体系;在反思过程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敢于反思、自觉反思、善于反思、并用反思的精神指导学校管理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真正反思型的教师。

 

第二篇:做一名反思型校长

校长论坛:

做一名反思型校长

夏馆镇夏馆小学 刘志坚

做一名反思型校长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内乡县第八届行干班培训。在培训会上,教体局张局长讲了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话:“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悟,在这里是感悟、反思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就需要不断的思考、反思。在课改进程中,我认为校长尤其应在如下三方面加以“常反思”、“多反思”,进行“深反思”、“精反思”:

反思一、以人为本,我做到了吗?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应是人的发展;这里的人,不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同样包括校长。校长的管理,就是要让每一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校长应常常反躬自省:我走出的这一步,有益于学生的发展吗?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吗?实现了自我的进步吗?在课程改革中,校长必须紧紧依靠全校教师,当好教师的服务者。要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感到活得有尊严、有价值,为师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他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强有力的帮助。要采取一切措施鼓励教师接受新课程的培训。其次,校长要用新的学生观、质量观、评价观去看待学生,评价质量,要消除差生概念,随时发现和激励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过程。

反思二、质量立校,我做到了吗?常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改的目的,不是不要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反,是需要更高层次上的质量。质量立校,是处于新课改下的每一所学校毋庸置疑的必然选择;而“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则是攀登质量高峰的必由之路。在课改中,积极运行反思机制,让教师明确一个反思目标——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把握一个反思关键——克服那些不符合课改精神的习惯性的想法和做法,构建一个大反思平台——撰写反思札记,开辟一个反思阵地——进行反思沙龙,走出了一条顺应新课改、接轨新课程、从事新实践、提升新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之路。在我们学校,大多数教师非常注重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比如,青年教师陈继就是一个代表,他坚持写教育博客,坚持指导学生习作投稿,至今已辅导学生在《小学生学习报》《作文指导报》等CN刊

物发表习作30余篇,参加各种活动获奖近20次,同时个人在《教育时报》发表2篇文章。他的成长记录袋建立的非常全面,内容丰富且专业性强,受到了县教研室彭主任的肯定和赞赏。有这样的老师,学生的素质怎能不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质量就有了保障。我身为校长,不仅要求教师做到,自己也坚持做到,我也经常反思,并形成文字,前段时间个人的一篇文章也被《教育时报》发表。我想,一所学校只要形成这样浓厚的教研反思氛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愁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愁了,学校的质量就更不愁了!

反思三、特色兴校,我做到了吗?时代和历史要求我们校长在课改中善于找准闪光点,寻求突破点,确定发展点,让学校添上腾飞的翅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传承优良办学传统,打响新的教育品牌,应该是校长孜孜以求的一大课题;因校制宜地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则是我们走特色兴校之路的一大抓手。我们夏馆小学深挖探究性学习——“校园问学家”这一特色校本课程,目前已初见成效。校园问学家具体操作规程是每周先以班级为单位把学生发现或提出的问题进行汇集、探究,然后整理推荐一名学生所提出并参与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 “校园问学家”的候选人上报学校。教导处根据各年级上报的推荐材料,经评审小组合议,评选出学校每周的“我是问学家”正式人选1名,并向全校公示,连同照片一同展示在学校“校园问学家”橱窗里。获得每周“校园问学家”的学生,利用每周一升国旗时在国旗下颁发荣誉证书及纪念品,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和板报、橱窗等形式进行全校公开表彰。这项活动我们坚持了两年,我们分为探究性学习乐园之质疑园和成果园两种形式展示成果,现在质疑园的问题已经汇集有800多个,其中近500个问题已探究进入成果园,先后有80名学生被评为学校的“校园问学家”。去年,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张局长、张书记、彭主任对“校园问学家”这一探究性学习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相信坚持就是特色,只要我们坚持做,学生坚持探究,相信未来的科研能手将从这里诞生。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校长应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掌舵”人,只有坚持走反思之路,行反思之法,做一名“反思型”校长,才能掌握住课改航

船的前进方向,宏观把握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才能分析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改进策略,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使用新课程的最佳途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才能全面发动、调动、激励全体师生拧成一股绳,形成“众人划桨撑大船、乘风破浪永向前”的良好局面,从而促使学校、教师、学生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