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辛亥革命缺乏足够反思的历史流水账

电影《辛亥革命》:缺乏足够反思的历史流水

风之影

2012-2-28 14:11:23 来源:搜狐娱乐

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刻,推出这样的一部影片,就明显带有“应景”的味道。也可以说,这部作品和之前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一样,都属于“命题作文”之列。按照这个标准,这又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作品。不过,由于涉及到的这一段历史在近代极具开创意义,且所有涉及史实均在《建党伟业》之前,在表达上本应该不会受太多的顾虑,因此,如何来展现这一段历史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内涵,自然令人期待。

影片启用了张黎担纲导演。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因在《走向共和》中大胆采用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角度而引起广泛关注,之后又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往事》等电视剧中进一步展示了其才华。应该说,在这一部《辛亥革命》中,张黎在大银幕上延续了其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与特点。除了影片的摄影与画面保持了其一贯水准之外,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对于战争情节的处理,尤其是在描绘战场的激烈与惨烈上,给人印象深刻。影片中有多处战争场面,从开场不久的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再到南北阳夏之战,诸多战争场面在张黎的处理下都非常具有震撼力。无论是黄花岗起义中的巷战,还是革命军与清军的大战等等,都在导演的控制下下显得扣人心弦,现场感极强。这也是张黎过去一贯在电视剧中擅长的方面之一,无形中也使得影片的观赏性大大增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黎为观众营造了了一个百年前的血雨腥风的时期,一个旧的政权与新生政权进行垂死挣扎的对抗时的惨烈与血腥,也真正使观众认识到这百年前历史的残酷的一面,也更能体会革命的艰辛和成果的来之不易。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张黎长期拍摄电视剧的的长处在本片在得以保留,但是其却未能很好的处理好电影与电视剧的不同,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这一部《辛亥革命》在全景上给人的感觉更像一部连续剧。影片以秋瑾的就义作为开头,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作为结尾,这种处理是影片的亮点,但是在影片的整个节奏上,却最终演变成了一部“流水账”。从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再到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直至最终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影片“忠实”地按照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顺序和内容将历史在影像上予以重现,更像是一部在学生的历史课堂上播放的幻灯片课件。而且,每一段差不多就是连续剧的一集,伴随着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主要角色,周围一干人群如走马灯般的来来去去,几乎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黎在电视剧拍摄方面的优势在大银幕上却成了一个弊端。整部影片在角色的描绘上都缺乏应有的力度,虽然孙淳饰演的袁世凯受人称道,但作为主要角色的孙中山和黄兴都未能真正展现出自身的特征,尤其是孙中山这一角色,在处理上又明显偏于“高大全”而未能真正揭示人物内心。赵文瑄饰演这一角色虽然在外型已是足够,但是在内心表达上却由于剧本本身的缺陷而使得这个人物略显表面化。

其实,单纯对于张黎的苛责也并不公平。因为这种影片沦为“流水账”绝非他的“首创”,之前的《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莫不是如此,都是以影像的方式对于教科书上的所谓“史实”进行前后顺序的展现,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一个事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对于历史的认真反思和深入总结,最终使得一部历史影片变为浅薄的幻灯片。如果说《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片的主旋律思想一目了然的话,那么辛亥革命这一段历史却更应该有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在内。一场结束了古代几千年帝制的革命的功绩是永远难以抹杀的,而且,自此以后的民主思想与共和思想的影响自然也是难以估量。但多年以来,一个简单的“结果失败”几个字却将这场革命轻易定论,殊为缺乏客观公正。

这一部影片在基本观点上延续了官方多年来对于这种革命的看法,几乎没有多少突破在其中。就这一点而言,对比张黎在十几年前的《走向共和》一剧里的那些引起广泛关注的观点、情节以及人物设置,只能遗憾的说他这些年来未有任何突破。整部影片中,在故事和人物设置上也延续了多年来的固定结论,新意不多。仅有的两个意外中,隆裕太后的形象更接近了慈禧太后,而姜武饰演的黎元洪则更有明显的“戏说”在内,这两个都已经超出影片的本意,更多的接近演绎了。当然,导演对于历史人物的诠释在这一类影视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在表达上处处受到掣肘,也就难以深入。就这一部《辛亥革命》而言,各位志士仁人的精神绝对是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影片在这一部分上更注重于制造悲情,对于革命者的志向几目标却未能深入展现。无论是开场牺牲的秋瑾,还是起义中牺牲的喻培伦、林觉民等人,展示的是死亡的惨烈,却对于革命党人的理想和精神未作深入探讨。这让人想起电影《风声》中周迅(环保官网)(在线看影视作品)饰演的老鬼临死前的那句“我不怕死,我怕的是后人不知道我为何而死”的话。从影片一开始秋瑾的“我今日而死,只为革命”到剧末孙中山的一大段关于“革命”的独白,始终都在强调革命的前景,却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回避着一个革命的必要和延续的问题,就连孙中山等人毕生为之奋斗的“三民主义”也仅仅是在片尾一笔带过,语焉不详。整部影片长达两个小时,竟然没有一处真正使人血脉贲精神激励的场景,甚至没有像《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大段演讲来的激动人心的情节。这一种情况的的出现,也绝非偶然,联系到当年《走向共和》一剧在播出时惨遭“腰斩”的事实,说明有些问题也不是导演可以左右的,这也决定了这一类影片在深度上的缺失只能是必然。

作为成龙(在线看影视作品)的“第一百部电影”,成龙在本片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这种作用,可能已经更多的体现在影片的号召力和各种协调问题上。对

于他所饰演的黄兴角色而言,虽然导演已经给予了足够的戏份和特写,可是在孙淳、姜武、陈冲、魏宗万、陶泽如等这样的一群老戏骨中间,成龙的“演技”已经基本可以被忽略,除了在捉拿刺客时的动作场景才让人想起他的“本色”。应该说,也正是这一群老戏骨支撑起了这部影片,使得这部流水账似得影片不至于太过乏味。

 

第二篇: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这个背景,使《辛亥革命》被放在一个更长远的中国历史视野里,表现19xx年4月27日(广州起义)至19xx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片表现着当代人对历史的认识与态度。

《辛亥革命》以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孙中山在演讲中回答的非常清楚: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武昌首义后,黎元洪指挥汉口炮台两炮轰走了荫昌的军舰,成为袁世凯出山的导火索。袁世凯率领北洋军顺利攻克武昌后,停止了进攻,开始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寻找押注的机会。 革命之火在军事上完全可以被扑灭,但袁世凯太明白自己的命运,他不能再给满清权贵一个兔死狗烹的机会,实际上,确实是袁世凯的私心,是清廷覆灭的真正推手。

满清入关,是吴三桂的反水成为明朝灭亡的真正推手;晚晴的灭亡,同样是由于另一个军事权臣袁世凯的反水,可谓起于斯、亡于斯,清廷灭亡岂不正是历史的报应? 辛苦革命为什么不是普通的兵变、暴乱或改朝换代呢?

是孙中山及同盟会高举的“共和”理念,成为推翻清廷以及中国3000年君权专制的“思想杠杆”----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大地上任何一个企图复辟帝制做皇帝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军权,都注定成为人民公敌。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让这一思想开始中国人心中扎根。即使还有怀念皇帝的遗老遗少,也改变不了共和理念成为中国历史的潮流。

在晚清,只有孙中山自1895年起,就坚定地高举革命、共和的大旗。谈共和,则必谈孙中山。孙中山就是共和体制的旗帜。

孙中山回国后,力排众议,坚决提出要早定国体,即以民国、共和取代君主专制,以总统、总理、议会取代君主立宪。不能等待袁世凯的逼宫(清廷退位),而要创造一个共和政体,哪怕让袁世凯这样的阴谋家来做民国的大总统。

当孙中山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孙中山指出,大总统的意义不在于谁去做,而是打破了中国几千年专制君主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

为此,孙中山将民国大总统一职,作为推动袁世凯造反的诱饵。国家元首,国之大宝,非如此如何能令袁世凯率领中国唯一有实力的军队(北洋军)归顺民国呢?

《辛亥革命》在表现这段历史的脉络上,很见功力。不是过去史学家所谓革命党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目的,袁世凯最后复辟帝制。

《辛亥革命》不仅为革命人的“无私”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而且为孙中山超越历史的洞察力进行了辩护。

辛亥革命是什么?

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

这是中国历史的真正进化。

《辛亥革命》还未所有的革命者,为革命捐款、奉献生命的所有人进行了感人的辩护: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89人)、武昌首义将士,以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

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

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20xx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今天,我在电影院观看了红色大片《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那段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驱孙文——孙中山的光辉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立宪,真复辟的丑恶面目。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次广州起义失败时的画面。那么多战士的尸体横放着,,这儿是,那儿是,漫山遍野全都是。徐宗汉步履难行,跪在地上,抱起一个个牺牲了的战友,低头无声,冰凉的雨水从空中倾泻而下,夹杂着眼泪从她的脸颊滑下。那些战士们身上的血迹还未干,还留有炮火擦过的痕迹。他们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我想战士们心中的革命精神依然存在,革命的火焰还在他们身上燃烧。走到今天,也许他们并不后悔,遗憾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对亲人的不舍。

时光荏苒,到了今天,革命历程的血雨腥风都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这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从革命,到发展,到振兴,这之中经历了太多惨烈的战争,太多的生离死别,是那些伟大的革命者们用他们的努力,鲜血,乃至是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和谐生活,这是多么大的代价。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现有的美满生活。

清政府为什么腐败无能?这是我在观看影片时的一个疑问。现在,我已经有了答案:万众一心,才会有强大的力量。昔日的清政府,皇室墨守成规,官员们要么阿谀奉承,要么只认己见,没有齐心协力,都只为自己而活,何来团结?何来力量?最终,才会导致革命,导致国家衰败,从而走向灭亡。由此可见,要想让国家富强,我们要有全新的思想和团结的力量。

让人民的生活更好,祖国更富强,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也是革命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