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教学反思

《迟到》教学反思

说教材----教材分析

《迟到》是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说设计----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在阅读实践中,应坚持以“读”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积累,我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共鸣的学习过程,突出“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的设计特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说目标----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 1 -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说过程----教学环节

一、回忆文本,理清文脉 一(1)总写:父亲对我既疼又严

二(2--18)分写:父亲打我,给我送夹袄、铜板父爱深沉

三(19)总述:我改掉了迟到的毛病

二、融入文本,感悟父爱

1.自读课文2—13自然段,划出表现父亲严厉的语句,交流自己的体会。

(重点理解:父亲不是一开始就打小海音的,是盛怒之下动手的//猜想这么做:父亲是不想让小海音错上加错,不容忍小海音犯错//动词更恰当更充分地体现出了父亲当时很生气)

2. 自读课文14—18自然段,划出表现父亲疼爱的语句,交流自己的体会。 (重点理解:父亲给我送来了夹袄,是因为记起天下着雨,怕我冷//父亲给我两个铜板,是因为我没有吃早饭,怕我饿//父亲没有说什么,是因为父亲的憨厚无言)

3.教师补充

从“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这句话中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从哪儿看出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读出19自然段的那种理解和快乐来。

三、解读文本,给我启迪

补充句子:父爱 (如山,如海,如春天,如阳光,如春雨……) 欣赏不同人严重的父爱(幻灯片出示)

四、作业超市

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说反思----教后反思

- 2 -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自读自悟、自主探究的学习阶段,教学中要重感悟、重积累、更要注重运用。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指导在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例如:在教学开始我设计了速读的环节,旨在让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不断品读文章,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迟到本是一个很难避免的问题,导入时我便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特别是本节课上课时有个别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迟到了,我迅速结合本堂课的情况要求学生针对此事发表意见,学生都有比较深刻与独特的感受,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在找“父亲为什么打我?”的原因时,我要求在注意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理解。在教学挨打的段落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理解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同时又让学生做了做这些动作,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在指导朗读时学生读的是有声有色。没有轮到的还不断地唏嘘、叹息。这样的阅读指导不但让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在做动作中自己体会,同时积累词语句子,以及写作方法,真是一举三得。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还注意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还有哪些句子体现到父亲打得狠”“挨打后我的心情什么样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联系时实际说一说自己挨过打吗,自己挨打后的心情怎样?学生踊跃发言,谈自己的感受,与作者产生了共鸣,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物的情感特征。在这种独特的感受下,学生的阅读更是精彩不断,让人过耳不忘。原来,学生阅读时不是读不好,而是看你有没有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感。

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同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品展开对话。我引导学生在学完体现父爱的部分后写下了父亲与女儿的心灵对话,尊重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见解,鼓励学生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及时地记下了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进行了写的训练,同时加深学生了学生读父爱的理解。

五年级的学生在学过课文后不光要积累词句,增强感受能力,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是怎样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所以,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渗透了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例如在体会父亲对作者的疼爱时,我渗透了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观全文,认识到回忆写法的好处。

- 3 -

 

第二篇:迟到教学反思修改

《迟到》教学反思

刘晓英

《迟到》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抓住重点词句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在教学中,我紧抓“竟”和“居然”两处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品味。运用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等阅读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并为后文体会“严中有爱”作铺垫。在父亲打“我”后又到学校为“我”送东西,学生感悟到了父亲的严和疼都是浓浓的爱。此时,我要求学生看着文中插图,提问:“同学们,平时我们也会犯一点小错误,也会受到父母的责骂,也许你现在还怀恨在心,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这时让学生们展开了小组的讨论,一个个畅所欲言,说的生动、感人,说出了心理话,并做及时的评价。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次拓展训练中,我感受到了学生真正从文中受到了感染、受到了教育,把自己的心灵融入了故事中,感动了、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话。我想,如果不是在这中氛围下,学生是很难做到这点的,新课程要求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学习,大胆创新、张扬个性,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弯下腰、学会倾听,抓住契机,适时点拨引导,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常引导学生以我的“路线”走下去,没有给学生施展、创新的机会。我想,这点应该改一改了。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那时,他们定会还你个惊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