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反思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列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

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平方厘米和3平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小学数学课堂的概念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应立志于让学生“研究学习”、“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1、复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有关倍数和因数部分的知识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学的,有部分学生会有所遗忘。因此,课前先进行了复习:

找出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知识。

2、教学例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

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如在例3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4厘米、9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3、教学例4

例4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平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比如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8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学生会走神,参与的面也不广。相反如果教师把收集到的不同方法在投影上一一出示,并引导其他学生想一想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相对集中一些,而且变换交流的形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介绍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与教学“最大公倍数”的设计和过程一样,让学生通过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思维方法,学生从

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找到了两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或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它们两的最大公因数。

然而,对于不明显的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如①51和17、②24和36 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找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甚至认为①的最大公因数时“1”,而②的最大公因数为“3”。究其原因是发现规律后不能针对不同的题目灵活应用规律。于是我让学生尝试寻找更简便的方法更快地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向学生抛出了“能否比较较小数是哪些数的倍数特征去考虑”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议论。很快,学生发现了:看较小数是“2、3、5”里哪个数的倍数,再分别除以2、3、5,得到的商如果是较大数的因数,即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个商。

练习时,我让学生扩展思维,出了一道题:(14,?)=7,“?”处应是什么数呢?学生几乎全部脱口而出的报出“7”。这时,只有一个学生(不敢大胆地)说:“不一定是7”。还没等他往下说,其他学生却喊起来:“肯定是7,不可能是其他地数。”我示意同学们不管他的答案对不对,我们都应该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这时,该生说:我认为“21”也可以。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也是

7。此时,教室静寂了。一会,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找到了35”。“49也行”??“我认为还有很多答案,只要是7的倍数就行”。许多学生表示赞同,也有反驳的:“我反对!请问28是不是7的倍数?但14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7吗?”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不久,陆续有学生举手了!“我认为这个数是7的倍数,而且它除以7,,商是奇数,不能是偶数。因为 14除以7,商是2,;另一个数除以7,商也是偶数,那么还有公因数2。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不会是7了。”

精彩!我为学生的积极思考而喝彩。及时表扬、鼓励:同学们在交流中互想启发,补充、完善、发现了“?”处的这个数是7的奇数倍数才行。真不简单!

课后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效交流需要引领生主动思考与质疑——数学交流不等于热闹,数学交流不等于说话。缺乏深入思考的数学交流只能是学生之间肤浅的“说话”。因此,在参与交流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参与交流中教师更要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或不足处,学会合理地评价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学会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或质疑。在上面的片段中,当学生发现(14,?)=7中“?”处除了“7”还可

以是“21”时,我及时引发学生积雪思考与探究。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深入,答案从“7、21”到“35、49、63、77”,再到“是7的倍数就可以”,最后到“这个数不仅是7的倍数,而且这个数除以7的商是奇数,不能是偶数”。学生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逐渐逼近问题的本质,实现了共识、共享和共进。

 

第二篇:教学反思:“求最大公因数”

教学反思:“求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

教材对求最大公因数的编排,只是让学生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几分米?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但实际上求最大公因数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太容易感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尽量的使它生活化,我把找公因数的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景中,比如:“有两根绳子,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8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应是几米?一共截几段?”这样的题目,一个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是让他们明白求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虽然有了兴趣,但是求的方法还是有讲究的。

在教学求最大公因数时,我先采用了列举法,通过教学以后,发现如果数字小,还可以列举,但是,如果数字太大,就不容易列举出来。因此,我把求最大公因数的情况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两者成倍数关系。像这种情况,较小的一个数就是他们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二种,就是两者互质。像这种情况,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后一种,就是很一般的没有特点比如:36和48、还是采用了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教学,效果就很好一些。就只需要用短除法来分解就可以了,就是要强调只把旁边的质数相乘,就可以求出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

我认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是一个很有效、很简便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掌握。在这中间教师应注意引导、小结、鼓励,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要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要强调,最后的数步要求两两互质,只要其中有一对互质就不用再求下去。

如此,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学生子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比较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好一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适宜的教学环节,才能真正的达到高效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