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修改文章中的错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9课  修改文章中的错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9课《修改文章中的错误》。本课是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英文打字与击键要领后,进一步学习输入中文,以及使用日常的办公软件Word把作文、日记和各种有用的文字资料保存到计算机中,为后面在计算机中进行文稿的编辑、修饰、打印以及编制作文集作铺垫。

二、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通过前面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电脑操作有一定的能力,基本能够使用一部分软件,已具备在Word软件里输入中英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理解能力、自学探究能力,也知道了一些功能键的操作与使用,这给这节课的操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在Word软件里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

(2)掌握删除多字和定位光标的方法。

(3)掌握在文段中插入漏字的方法。

(4)掌握改写错别字的方法,了解使用改写功能来改写错别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课本知识,提高自己借助辅助材料完成操作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散式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和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真观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2)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输入中文时,及时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认真、严谨、细致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删除多字,改错别字、插入漏字的方法。

难点:综合及灵活运用这些修改文章的方法,修改文章中的错误。

五、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在教法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多媒体与教学整合,围绕“以任务为主轴,问题为主线,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来开展教学,有效地把知识和能力训练融为一体。

在学法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抢答、自主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自己完成一个个任务,并发现规律,总结方法。

六、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轴,通过设置一个个的任务,指导学生启发式、探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另外,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以“微课”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多字、漏字、错别字的修改过程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模仿操作,从而完成任务。

七、课前准备

1.《我喜欢西安》、《玲玲的日记》两篇未修改的文档

2.演示课件、操作过程视频(微课)

八、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引” 、“探” 、“用” 、“拓”这四个环节设计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展开:

教学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些简单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结合以上几点,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节课做一下反思:

一、好的方面:

(一)激趣导入,做好铺垫。

     小学生学习一般都凭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被动的,但是一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几张照片——南雄旅游胜地,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边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由简变繁,层层递进,不断拓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如果一开始就拿一篇文章给学生改,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于是,我选取了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里三句有错误的古诗句让学生修改,一则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增加他们的信心,二则为后面的修改文章作了铺垫。后面的修改文章,我考虑到文章描绘的是西安,我觉得西安对于学生来说太不熟悉了,于是我改了范例,变成《我的家乡南雄》,用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来展开课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学习氛围更浓。我还进行了知识的拓展,例如,在课堂总结环节,我不仅进行知识的总结,我还扩展到键盘指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最后以一句名言告诉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由简到繁,层层递进,不断拓展,达到教学目标。

(三)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学习掌握操作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也较大地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直观演示,加深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演示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看到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新知。我还多方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上台演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调动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五)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在教学时,我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巧妙地把他们学过的语文知识引入课堂,这样,也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感受到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了计算机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六)小组比赛,调动积极性。

小学生一般对漫画、图片这些比较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对文字比较乏味。考虑到这点,我想到了小组比赛的方式,上课前我先告知学生,这节课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每上台示范操作都可为小组争得一分。到课堂结束后统计各小组分数,哪个小组高分将获得一份神秘礼物。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课堂呈现你追我赶的气氛。

二、不足之处: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我觉得本节课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很好地安排时间,教学组织不严谨

     整一堂课,时间很仓促。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组织教学。例如,在第一个环节——修改古诗句,我采取的是一句一个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而且有些还有多种方法,我不断地请学生示范,结果花去了十几分钟。第二个环节——修改文章,我先让学生先找错误,然后才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文章的修改。这样下来,时间又花去了几分钟。其实,发现错误也应由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把时间留给学生,既能锻炼学生,也为后面作品的评价争取更多时间。

(二)语言不够精炼,教学评价不够深度。

语言不够精炼,这也是时间不够的原因。例如,步骤的讲解、知识的总结、等都出现了比较啰嗦、不够精炼的现象,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面。

教学评价不够深度,没有达到反馈的作用。学生完成文章的修改后是作品的评价,评价没有讲到重点,对于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没有指出,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有没有修改完,能拿多少分,停留在比较表面的东西。而真正的评价应是指出学生操作所遇到的问题,透过学生的反馈来调整教学,改进方法。今后我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改进。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第二篇:文章修改学问大教学设计

《文章修改学问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文章修改学问大》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课的内容,该课通过对文字的增、删、改等操作让学生学会对句子、文章的修改,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插入、删除、修改文字和恢复错误操作的方法,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以全体学生会熟练操作为目的。围绕这一目标,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想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修改病句。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文章修改学问大》与语文学科中的修改病句或文章相整合,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主要是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时遇到的“打错字怎么办”而安排的一节针对文章中字、词修改的练习。本课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打开保存的文字;(2)利用光标移动删除、插入、修改文字;(3)恢复错误的操作。课本中的范例内容相对偏小、偏浅,针对这一问题,我添加了一些内容,旨在让学生在自主操作练习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学会更多的文本编辑功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键盘的一些功能键,能输入汉字,会打开保存过的画图文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移动光标的方法。

2.掌握删除文字、插入文字及修改错别字的方法。

3.能够恢复错误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本的帮助下自主探究,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互助,让相互间的协作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补充;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团结、互助和分享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点对文章进行修改。

【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教学知识点时,采取先让学生试着解决问题,当全体学生都亲历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演示交流。一方面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对其是一种促进、提高;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也会在思考摸索之后,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时积极地接受这位小老师的讲解,从而学习掌握好知识和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一旁起主持、引导的作用并适当地对个别知识点进行补充。避免了让所有学生在未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前,教师硬将答案塞给学生,也避免出现让一些自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生还要听教师讲解的被动枯燥的局面,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课前准备】

1.网络教室。

2.准备学生用的文件资料。

3.教师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一小段《小小少年》)提问:“这首歌是???” 师:同学们会唱吗?

师:我非常喜欢听这首歌,还从网上下载了歌词学唱这首歌,可唱歌时总跟不上节奏!大家愿意帮我找找原因吗?

二、知识迁移 打开文件

师:请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打开“图画”的方法,打开桌面上的“小小少年”这个文件,打开的同学帮一帮你左右的同学。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大家看着歌词,跟着音乐一起来唱唱吧!(课件:播放音乐)

师:我发现大家好像也跟不上节奏啊?

师:什么错误?

指定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错误。

师:你们愿意帮老师改正歌词中的错误吗?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索

(一)组内讨论 制定方案

师: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怎么来修改歌词啊?

指定学生回答自己小组内的方法。

师:我跟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我要交给大家一个探索任务。(课件:出示任务) 指定学生读。

师:执行这个任务是有要求的,请你不出声音认真读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任务和要求明确了吗?请打开“课本”,在它的帮助下开始你们的探索之旅吧!

(二)自主探究 执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执行探索任务。(鼓励组内互助、小组间互助)

教师巡视,表扬完成任务的小组。

(三)交流汇报 大显身手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有的同学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帮助了别的同学。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操作方法。

任务一:删除多余的文字

师:首先交流一下你是如何删除多余的字?

方法一:光标+退格键

指定学生演示讲解。

师:在操作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答。师补充:我明白了,要把插入点光标定位在要删除的字的后面。那你是如何定位插入点光标的?

生演示自己的方法。(方法一、用鼠标;方法二、用上、下、左、右光标移动键。) (课件展示:小提示)。

提问:还有其他删除文字的方法吗?

方法二:光标+Delete键

指定学生演示讲解。(师表扬、奖励)

师:我能问个问题吗?光标的位置和上一个同学有什么不同吗?

生答。

师演示,误操作多删除了一个字。提问:我多删除了字,怎么办?

任务二:恢复错误的操作

指定学生说可行的操作。

(课件展示:小知识)。

师小结:只要动脑筋,我们就能想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往往更有助于提高做事效率。

任务三:插入漏掉的字

师:那么如何插入漏掉的字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方法?

指定学生演示讲解。(师表扬、鼓励)

任务四:修改错别字

师:错别字该如何改正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生只说出自己的方法。

师:这个思路真清晰!其他同学也是这样修改错别字的吗?

(四)完善操作 及时巩固

师:看,经过同学们的修改,歌词看起来容易多了。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吧!在唱的过程中,同位交换检查修改后的歌词,如果发现还有错误请帮他改正过来。

(五)归纳总结 知识梳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第二课中的“文章修改学问大”,想一想你都会了哪些操作? 生答。(课件出示知识点)

四、实践操作

师:会了这些操作,你就能做一个小编辑了,请小编辑们打开“E:\我是小编辑”文件夹,看看谁最先过关。

学生尝试利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对文章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作品,让学生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

六、拓展运用

师:除了课堂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也存在着很多错别字,(课件展示)希望大家也能像在课堂上一样发现它们,并且身体力行的改正它们,让错别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尽快消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