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课题研究的反思

关于德育课题研究的反思

20##—20##学年第一学期

余庆县城关一小   陈贵富

教师要想提出个人的德育研究的问题,必须要更新已有的思维方式,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或专家认同的东西,要持大胆质疑和批判的态度,其思维方式有:

1.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或实践中一些问题的反思与批判中提出课题。如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已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在学科中渗透了不少人文关怀的内容,但其效果事与愿违,其实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不够的,学校德育要确立人文关怀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切入点是情感教育。有的教师应提出了“文科教育中人文情感激发的策略研究”课题。此类课题还有“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的强制手段的局限性与矫正研究”等。

2.这个问题是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常常遇到,并又感到棘手,实施中有障碍或效果往往不好的。教师就应该不回避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课题来。如:在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中让学生接触社会现实,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精神成长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一个重要原因是从校外的安全考虑,学校教师不能也不敢在生活中为学生提供过多的机会。于是有教师提出“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家长配合与责任承担”课题。此类还有如“学生抄作业行为矫正方略研究”等

3.这个问题的解决已有了初步的结论,但能否再进一步深入,吸收好的,使理论、措施更完善。如:“抓两头,带中间”一直是德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常用的策略,但往往中间等级的学生成为被教师忽视的群体。在新课改的“关怀每一个学生”的理念下,有教师就提出了“对中等生群体的成长关怀研究”的课题。

4.这个问题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甚至近乎常规,但我们还可以考虑它是否是最好的,是否可以有变式,是否可反常式而行之。如许多学校班级的主题班会的结构和内容,往往是事先既定的程序和演说词,学生只是在鹦鹉学舌式地“表演”,如何将主题班会活动成为自主德育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有的老师就提出了“主题班会的自主性与创新性研究”课题。

作为教师个人选定德育课题应注意:一是要随时随刻体察德育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二是由于教师所处的位置和本职工作的特点,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都有限,所以不宜选取一些很大的题目进行研究,应该小题大作,小题深作,题目小,不一定价值小。三是要有平时的积累,它既包括德育理论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也应包括德育工作实践的经验积累及观点积累。

 

第二篇:德育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计划

德育学科

课题:少先队劳动实践“鸟式结构”实践之研究

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独立性差、责任心差、劳动观念差,心胸狭隘自私、缺乏勇气、集体意识及社会意识不强等等。这样的儿童是人格不健全的儿童,是不能适应21世纪挑战的。

现今的孩子们早已在长辈们的呵护下失去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自信心,道德责任感和劳动观念严重缺乏。我们学校想依托本课题的研究,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按不同的年级段,选择适合他们能力要求、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系列实践体验内容,给孩子们提供尝试生活的体验机会,在特定的情境中、角色中,体验到成功时的快乐,经受住挫折时的考验,逐步培养他们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增强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到生活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

通过多种途径的劳动实践和岗位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种劳动实践和角色体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劳动观念、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社会上的好少年,大自然的好朋友。以适应未来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

德育课题研究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史淑红

2004、3

雏鹰从这里起飞

——少先队“劳动实践 ‘鸟式结构’ 实践之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现在,素质教育是学校办学的方向,但在我们小学生身上存在着劳动观念淡薄、惰性心理膨胀的现象,着实叫人担心。其实,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块,学校要重视,家长也要重视。我校根据小学生在不同年级段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少先队劳动实践‘鸟式结构’教育理论”。按照“鸟式结构”的起步、飞翔和引领三个方面形象的概述了在小学阶段进行阶梯递进式的、由浅入深的劳动实践,研究其结构关系的衔接、交叉、递进的系列性和科学性。如在低年级以自我服务为重点,并选择几项简易的家务劳动进行训练与实践,好比鸟的“双脚”是起步性的劳动实践;中年级以家务劳动为重点,并对简易的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活动进行训练与实践,是鸟的“双翼”,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高年级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活动为重点进行训练与实践,就像鸟的“双翅”,引领他们在广袤的社会、大自然中锻炼成长。

课题思路经过学校骨干辅导员研讨确定之后,利用学校教师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校老师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德育纲要》的部分内容,从中理解到了劳动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明确了劳动事件的“劳”不是单纯的“劳”,而是通过“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劳辅德、以劳促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让劳动事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同样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关心,利用家长学校开班之际,向广大家长宣传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在家里配合学校当孩子的老师,对于一些需要在家里实践的劳动项目,要求家长配合教师打好学生在家操作的分数,及时反馈学生在家操作实践的信息。

同时,各年级辅导员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了本学期活动方案。一、二年级以自理能力培养为主,分为学习自理能力板块,生活自理能力板块,通过《整理书包》、《包书》、《整理床铺》、《梳头》、《洗手帕》等不同项目的联系,同学们找到劳动的技巧,发现劳动的乐趣,更树立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意识。三、四年级以岗位体验为主:三年级是家庭岗位的体验,四年级是学校岗位的体验,活动中首先确立岗位,竞争上岗,明确岗位工作的责任目标,记录下自己的体验经历、收获。从中,队员们体验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到了良好 而稳定的劳动观念、责任感。五年级队员以蔬菜种植为活动内容,以学生自家承包的蔬菜种植基地为红领巾农科院活动基地。在基地活动中,队员们亲近了农田,亲近了自然,从第一次参观蔬菜大棚,听菜农讲解各种蔬菜的种植方法到亲手参与种植,同学们兴奋地在田地里识记、观察、下种、拔草、喷洒农药、收获这些活动让大家体验到了实践的快乐。同学们品尝着自己劳

动得来的西红柿,幸福的微笑挂在可爱的脸庞上。六年级同学开展了“我是烹饪小能人”大比拼系列活动,队员们从这一系列活动尝到了烹饪的乐趣,当队员们品尝到自己的美味佳肴时,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在5月下旬,各年级都进行了活动展示。通过展示,队员们收获着自己劳动的成果,体验着劳动的酸甜苦辣,感受着劳动的成功与失败。通过劳动体验,队员们付出了努力的汗水,同时也幸福的收获着,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强的意识不断深入,责任感得到了加强。从队员们的体验日记中,看到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参与劳动的真实感受,对劳动的深刻理解。

劳动实践“鸟式结构”之研究刚刚起步,辅导员的活动设计经验尚不成熟,活动的创新元素还很缺乏,怎样从当今孩子的需要出发,设计一些立意新,形式活,内涵丰富的学生乐于参与的针对性活动,还需要辅导员老师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进一步改进,创新。同时,在活动中,要把着眼点放在活动的普及上,力求强调每一个队员的积极性,注重活动的参与率,从而逐步培养起队员劳动的自觉性、自主性。活动之后的评价也要多样化,要能激起学生今后继续热心参与各种劳动的热情,而且,针对有些劳动项目,不是说学会了、会做了就可以了,就不做了,要以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觉到参加劳动很光荣,从而变成一种自觉的劳动习惯。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以后探索、思考。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史淑红

20xx年6月

德育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少先队劳动实践“鸟式结构”实践之研究

课题思想再解读:

少先队劳动实践教育“鸟式结构”理论的提出,把少先队劳动实践的五方面内容(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活动)组合成了一个科学的结构关系。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好比是“鸟”的双脚,是起步性的劳动实践;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是“鸟”的双翼,只有参与社会化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小学中高年级应重视让他们的“双翅”飞起来,在广袤的社会、大自然中锻炼成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活动应是“鸟头”,起领航的作用,少先队劳动实践要把“知识、科技、创新”渗透贯穿在“鸟”的双脚、双翼之中。各年级要按照队员的年龄、知识水平分层次开展活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本阶段努力方向:

在学生中展开调查,找出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也感兴趣的劳动内容,发动师生共同策划活动方案。活动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利用开家长会的时候,向家长讲清本学期活动内容,要求家长及时反馈学舌感参与劳动实践的信息,努力使劳动实践教育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腾飞的桥梁。

上阶段的收获与问题:

在上学期,学校各年级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着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品尝到了成功时的欢乐、失败时的难过。从队员们的体验日记中,队员们讲到了自己劳动的真实感受、讲到了自己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很多同学在参与劳动实践中逐步树立起了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了队员们的责任感。今后在活动中要着眼放在普及上,力求强调每个队员的积极性,注重活动的参与率。劳动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因此,要完善评价的体系,关注评价的多样化、关注评价的连续性。

德育课题研究

德育课题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