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比例的基本性质》

带给我的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二数组 李淑霞

今年,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我觉得非常好。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使老师们互相取长补短,还提高了老师们钻研业务、加强组内研讨的积极性。听了一实小谢东伟老师和三实小丁芙蓉老师执教的《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后,我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数学教学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信心。谈以下几点感受:

一、课堂要追求“实”。

两节课都是实实在在的课,都不是华而不实的课,也不是事先让学生准备过、学过的课,而是追求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学探究、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学生纠错等多种形式,明白《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二、课堂要追求“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两节课教师都能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质疑、猜想、验证来提高兴趣,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就积极主动,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要追求“放”。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老是“扶”。 这两节课,两位老师都是采用自学方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课堂上非常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应用”这个环节中,设计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到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要追求“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数学学习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小组的探究合作,学困生们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集体反馈时,他们也非常自信,大胆的把探究结果讲给大家听。近距离

就能尝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小组探究出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成功的探究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

两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整节课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作为教师,要想上好一节成功的课,确实不易。这些体会对我受益颇佳,也是我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第二篇:6上比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和比的基本性质练习课教学反思 教学日志 2008-11-16 15:17:56 阅读9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最近学校领导顾校长对我们六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进行听课、评课、议课活动,今天上午顾校长听了我的课,我上课的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学完之后的一个练习课。

因为正好教到了这个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琐碎,容量比较大,在备课之前我先把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做了一下梳理,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1.在同一道题目中既要求化简比,又要求求比值,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求比值和化简比,要求学生弄清楚化简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之处。

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完成一些如15︰( )=( )︰15=3︰5之类的填空。

3.比的基本性质的一些变式。如:4︰5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 )或增加( )。

4.小数、分数与比的互化。如看到1.5要想到3/2或者3︰2。

5.比与上单元学习的分率句的转换,如: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4可以转化成男生是女生的5/4……

6.利用假设的方法把如甲数的1/4等于乙数的1/6,转化成甲数乙数的比是2︰3。

7.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中一些比,如写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周长的比,面积的比,并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会利用这些规律进行解题。

8.把两个比写成一个连比。如:A︰B=2︰3,B︰C=3:7,那么A︰B︰C=( )。

9.写出盐和水、盐水质量的比,以及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路程不变时,时间比和速度比的关系……

…………

梳理完知识后,我在想:这么多内容一节课肯定完成不了,我应该选择哪些内容放在这节课上,以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一种思路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复习,然后渐渐延伸,每一个知识点基本做到一讲、一练、一评,这样一节课最多只能容纳三、四各知识板块。第二种思路,省去最基本的不讲,直接出示带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去探索,让学生经历从困惑——茅塞顿开的过程,重在学生自己去感悟,把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穿插在题目中。最终我选择了第二中思路,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通过第一题的练习主要让学生弄清楚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有的时候可以灵活选择方法,比如:2︰0.125可以把0.125化成分数1/8,或者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8(乘4简单),突破了常规的同时乘100。第二题的第1小题,略去了基础题。学生可以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15︰x=0.6求x来解答,也可以根据小数、分数、比三者的关系把0.6化成3/5或3︰5,然后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第2小题14︰6不是一个最简整数比,而21不正好是14的整倍数,要先把14︰6化简,拓宽学生的思维。

(二)

通过这三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变式使用,遇到前项或后项加上一个数时,要转化成乘法或者直接看增加了几倍来解决。

(三)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对长度比、面积比的规律有所发现和掌握,会利用规律直接完成类似的题目。在这个题目之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题大圆的半径是8cm,小圆的半径是6cm,那么大圆和小圆的直径的比是(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的比是( ),面积比是( )让学生利用上面的结论进行填空,并能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释。 (四)

把比和以前学习的分数联系,能把分率转化成比,比转化成分率,小数转化成比,为学习按比例应用题做好准备。

(五)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比的两种表示方法的掌握,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比和比值的区别的掌握,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能力。第3小题学生可以通过举例的方法来验证,或者能与第二环节的练习联系,同时加上一个数,比值要发生改变。第4小题用的是分数的形式呈现,学生很容易产生误导。第5小题考查学生能否运用设数法和倒数的知识来解决。

整节课上下来总的感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所设置的一些障碍,学生也能用不同的方法做了解答。在时间的安排上,前面有些松,导致后面时间紧,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最后一道判断题没有来得及讲,今后自己对教案设计能力、把握课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