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是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难点。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在掌握退位减法的算法上,而难点定位为被减数中间有0 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突破重点并不是一件难事,学生已经有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在,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就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而对于难点如何突破,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课前就这个难点我请教了很多老师,他们对这个问题解决方法也各抒己见。我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做了两道计算题(1)72-37= (2)314-177=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连续退位减法怎么减?为本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做好知识铺垫。然后把例1的517改为507,即为例2。问学生: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课题。学生已有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并思考跟以前的减法笔算有什么不同。再交流算法。学生各抒己见,生甲说:“我在计算时,发现个位上不够减,就从十位上退1再减,而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再减。”生乙说:“我发现原来学习的只一次退位,这次计算要两次退位。”……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生在表达自己见解时又学会了倾听同伴的见解,使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得到体现,最后概括出结论: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此后,为了反馈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情况,巩固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我又安排让学生做了两道题。(1)703—209= (2)405—326 这两道题不仅巩固了计算方法,第(2)小题还让学生学会了计算结果最高位是0时处理方法。

例3是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在教学时,直接引导学生先估算并把算式板书下来:(1)把185看作200,

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我提示学生用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4)用笔算的方法,经过例2的学习,例3的笔算就比较简单了。

整个教学过程还比较顺利,但是,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并不很理想。总有少数学生漏点退位点,也有个别学生即使点上了退位点,在计算时也忽略了它的存在,再就是把减法算成加法,把数字抄错,被减数和减数中的数交换减,书写格式不正确等等。根据我班出现的问题,有待改进的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应多加强口算练习。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方法会,但计算速度太慢,计算出错较多,主要是20以内加减法。

二、在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学生在笔算时,写数字不认真,例如:0和6、9不分,4 和9不分,导致计算出错。相同数位不对齐,计算出错也较多,主要是被减数和减数数位不同时。

三、多创设机会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十位的计算方法却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次说出十位的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点上退位点的数要很快

反映出是多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这一规律“0头有点看作9,其他数上有点看少1”,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难确地计算。

 

第二篇: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节课内容之前,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退位的减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同本位上的数加在一起再减。这节课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从学生喜爱的旅游情景引入,让学生依据美丽的风景和告诉的数字中去发现数学信息(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提出数学问题(到丽江还有多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它是在不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的减法并没有很多新的知识,一部分孩子已经在课前接受并掌握了笔算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老师走,思维正逐步发展的阶段;而个别孩子对万以内的不连续退位减法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再交流算法。学生们各抒己见,使课堂教学的重点迎刃而解。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活动设计体现了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关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计算题教学最终是要落实到训练上。一是量要足。二是在训练过程中,要将方法和算理相融合。三是要做到人人到位,每个人都需要练习。四是计算要分层次。简单的计算要做到全班人人过关,复杂的计算可以进一步发挥好生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在练习中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一点也不高,错误的类型大致是:

1.20以内退位减法做得不够熟练;

2.连续退位时要忘记已经借掉1个十了;

3.漏写、抄错数字。

计算题教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目,列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3.要教育学生计算完要及时检查一下,即使怕费事,也要看一看计算的过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学生对这些道理都懂,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的监督力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