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动力之源——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成长动力之源——

浅谈新课程下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20xx年,我走出校园,踏上三尺讲台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历史教师,短短的四年从教经历,断不敢说有多少经验之谈,但是收获还是颇多的。回顾这一路走来,教学反思当是我们青年一代教师快速成长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反思存在于生活中的时时处处。那么什么是反思呢?反思,一般是指人能够以自己及其行为为对象而进行的审视与思考。教学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所以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有人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带着遗憾的艺术。即使做好再充份的准备,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历史知识结构、历史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再加上课堂上教学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一堂课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未能达到预期遗憾。怎样才能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呢?接下来本文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和作业设置的反思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课堂上,学生才是自我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主角,而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考试目标的实现,将教学与生活完全隔离,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感觉只是为了了解历史而学习历史,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展现。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上完一堂课后,我们应该反思: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一种怎样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了吗?今天我表扬学生或是批评学生的方法方式是否合适?今天的学习是否联系到了相关现实问题?是对学生今后 1

的学习和生活有一点点帮助和改变?我们应当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世界,变历史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人的世界。

二、教学行为的反思

关于教学行为的反思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课后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前反思更多的是针对教案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新课的设计中尽可能合理的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乐于思考和探究。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这一课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思想家老子”这一知识点的设计起初是这样的:简单的让学生提取重要的信息点:老子生活的时代,他是那个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子的思想,我还专门补充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但时间花了不少,效果并不怎么好。后来就考虑是不是能将这个问提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呢?于是做了以下调整:

案例一:关于老子思想的分析,借助学生所知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故事,设计以下问题 :

1.哪位同学能讲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故事。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立面,举一个你知道的或遇到的对立面互相转化的例子。

2

3.学生真正懂得了老子的思想后,让学生结合老子的思想,谈谈怎样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好事与坏事。

设计反思:实际上,学生对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是比较了解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福——祸——福——祸这一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过程. 再将这一问题与生活实际中对立面相互转化相结合,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了老子的思想内容,更让孩子们体悟到了他的思想精粹。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失败不气馁不放弃,成功不骄傲不自负的品格。

教学中反思要求我们回过头想想课堂教学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是否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理解教学内容,及时提出相关问题或质疑,师生共同探究?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去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案例二: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时,课堂遭遇突发状况。在讲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时将其与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意义混淆在一起了。在补充讲述当时清朝与台湾的关系后,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突然冒出了一句:“太可耻了哎??”针对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时,遭遇这些突发事件临时我重新调整了问题设计:

1.请那个调皮的孩子说一说他认为郑成功后代"可耻"的原因。

2.请同学们讨论:台湾归顺清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该归顺还是拼死抵抗,为什么 ?

3.这件事对中华民族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

4.我们应当怎样评价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的举动。

课堂反思:让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同学们对这一个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情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产生了激烈的辩论。在最初的时候如果将郑氏后代归顺清朝放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高度 ,会有多 3

少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一行为是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的呢?一个孩子的想法改变了这一个问题的整个设置,一步步深入、共同探究,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效果要远远好过教师将已有观念“填鸭”给孩子。

课后反思的一般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检查审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二是下课后思考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并且及时的记录在教案上,以备下次教学。课后反思比较难的是及时和坚持,因为有的时候思想的火花就在一瞬之间迸发,所以就要很及时的记录下来,否则转瞬即逝。还有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记录、不断总结、时常思考分析。

三:作业设计的反思

合理有效的作业布置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参考。日常作业往往更重视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而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更喜欢的是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的作业。比如搜集资料型作业;调查、访问型作业;观察、体验型作业;汇报、表演型作业;喜欢手工、绘画型作业等方式都是他们比较乐于接受的。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还能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比如:让学生以一名小小的外交顾问的身份,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或建议。比如让孩子们在了解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之后,以一位北宋时赴京赶考的秀才,给家人写一封叙述当时国都——东京衣、食、住、行的家书。再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新事物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在学习了建国以来突出的科技成果以后,将今天学习的收获写成一条微博共同交流分享等等。实践证明,这些类型的作业大受学生欢迎,不仅很好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小结:

教学没有固定的模本,丰富的教学经验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对于我们这样从教时间不长,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勤于记下每堂课后的点滴体会,零碎经验或教训,长此以往, 4

便可聚沙成塔。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进行交流,我认为各种形式的交流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交流学习有多种形式:观摩名师、优秀教师上课;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听取教育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多与同行交流等,也包括与学生的交流,都是能够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不竭动力。

一个善于思考的青年教师总能够有机会找到通往智慧大门的钥匙,成长就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的循环往复中逐渐产生。时常反思教学,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着巨大的帮助。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深刻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让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吸纳先进的理念,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逐渐开始重视过去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更多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和深层次问题,促进自身更快的成长。

乌鲁木齐十三中学

王孟选

20xx年4月

参考资料:

1.《浅谈课后反思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吴忠高级中学 郝夏琴

2.《反思性教学》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

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中华现代教育》20xx年12月第47期供稿文/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三中学 王艳萍

5

 

第二篇:浅谈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

浅谈教学反思

孔子中学 郭文成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代教育,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作为校本研究第一特征的教学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浅谈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简言之,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1、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化的总结与提升。

2、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 - 1 -

以此来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学反思?若无创造性、不能?更新?自己的教学,那就是无效的反思。

3、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才有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

4、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挑自己的刺,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这也正是教学反思的目的所在。

三、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同时它也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3.教学反思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它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4. 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

5.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

- 2 -

6.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

第一,写教后反思可促进教师的思考向纵深发展。写教后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因此,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要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从而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第二,写教学反思可促进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深入。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教后反思,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第三,写教后反思可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写教后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同时,反思的?发展性?可促进教师不断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

第四,反思的?系统化?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并不是仅仅 - 3 -

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第五,反思的?实践性?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从而进一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

1.思考自己的收获之处

作为教师每一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或是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的做法、或是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过程,或是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运用的感触,或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或是双边活动开展的很成功,或是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教学上突然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等等。无论哪一方面有益的收获,课后及时反思,并把它们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会大有好处的。

[案例1]:高一地理第五单元5.2农业区位选择,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为了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整节课的设计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一方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创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空间,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设计本节课内容时,我主要把身边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融入知识结构中。如在讲解农业区位概念的时候,我提问学生?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北方 - 4 -

人以什么为主食呢?为什么??就可以引出南方与北方气候特点不同等更多的内在原理,学生对知识也掌握得更透彻。在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这一知识点时,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线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从而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种?问题教学模式?容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中,学生在欢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思考自己的失败之处

我们知道,任何一节课,即使教师的备课十分细致,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对教材处理不当;对教学中偶发事件估计不足;对某个问题阐述有失偏颇;或是感到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力不从心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只有敢于正式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训,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因此,思考自己的失败之处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也是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

[案例2]:在?环境问题?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并不可怕,因为原始大气中充斥着二氧化碳。可是照样诞生了生命,并演化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这个观点与教材相反,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全班同学的面做出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众所周知,过去为了巩固?双基?,我们教师的教学往往追求对学习内容的?标准化?理解和?课本式?、?教参式?表达,强调对问题解决的常规思维、逻辑思考、唯一答案,对学生的臵疑、奇思妙想往往采取压制、回避、冷处理 - 5 -

甚至简单否定的做法。使学生学会的只是?复印?知识。而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意识,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匡正。

3.思考自己的疑问之处

这里的疑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疑点。每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疑问,有时课堂上无法及时解决,教师把从学生方面反馈过来的疑点记录下来,细加琢磨,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复习,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疑点,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是似而非。通过课堂教学,教师会自己感觉到这些,把它记下来,促使自己今后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彻。

[案例3]:

在讲完?城市的区位因素(一)?后学生问我为什么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而不是气候,我想了一会觉得学生说得不对,但是我怎么解释,学生都感到无法理解。后来我才发现,我自己并没有说清楚,是我自己把自己绕了进去。后来我把问题记了下来,在教研会上与同事们一起讨论,组上教师各抒己见,终于真相大白了。

4.思考自己的创新之处

一节课下来,教师应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及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考虑一下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写出新教学设计,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特别是可以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学提供极 - 6 -

好的帮助,避免再走弯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案例4]:地理在初中不作为中考课程,上了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地理基础,也没有学习地理的习惯,为了能让学生重视地理,我除了从思想上疏导他们外,结合安顺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地理有了新的认识,上课越来越积极了,学习越来越认真了,在这次的全市教学检查课上,我感到9班和10班的学生与我配合的很密切,使我上课越来越感到轻松了。

5.反思学生的为难之处。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教与学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馈就来源于作业练习。练习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以教给学生?对其终身发展的能力?,侧重对学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

- 7 -

[案例5]:

这学期的第二次月全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下降了许多。许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到灰心,为此,我分别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了话,发现他们初中的地理等于零。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到有关初中的知识我都要拓展开来给学生讲。我想只要持之以恒的帮助他们,他们的地理基础就一定会坚实起来的。

6.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经常会发觉教学效果或目的与自己的预期设计有比较大的差异,课后分析,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过于理想化,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针对学生认识现状和接受能力以及当时的教学情景,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提高课堂效益。

[案例6]:

讲商业中心概念时,我不可能把学生带到大街上去。但我以本地安顺市的商业中心金客来、旺客隆、南街精品一条街为例,通过学生对商业活动的认识来得出商业中心的概念。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过商品的交换活动,接受过服务。通过学生思考分析,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最后我请学生自己来归纳结论,这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更好,并且能够很好应用。

当然也有不理想的地方,在分析山区商业网点和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分布图时,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致部分学生没把我认为比较简单的图分析清楚。显然课件做的有点粗糙了。

显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在反思自己,一个不成熟的教师也会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我想每一个教师若都能坚持教学反思,就可以多一些教科研的智 - 8 -

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五、教学反思的方法

1. 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理解分歧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2.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 - 9 -

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3. 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 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习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5. 案例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xx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用案例分析法对一次集体备课行为的失败原因与启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读的典型案例。

6. 观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 - 10 -

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观摩一位实习教师《我的读书生活》一课,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教学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谈谈阅读的体会,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下苦工夫读书。??我觉得读书苦中有乐。?正在兴头上,班上一位后进生?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部分同学还点头表示赞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实习教师慌了神,不知怎样应对,只好微笑着以一句?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这个小插曲。因为它可以检验出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机智,又关系到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还关系到教师是否对学生成长坚持了正面引导。这就是一个很有反思研讨价值的失败案例。

7. 总结记录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 - 11 -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七、教学反思研究的形式

1.教后感

2.教学案例

3.教学论文

4.教育研究课题

六、写教学反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

教学反思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原生态?的教学事实,是由特定时空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这些场景和细节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直接来自于实际的课堂观察或课堂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所保存下来的教学记录,或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教学实录。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能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教学情境。

这些事实可能不够完美,其中还包含了一些随机的、偶发的教学事件,但它应能直观地展现教学活动过程的来龙去脉,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困惑、愉悦、迟疑等表现和心理感受。

案例1

?童心似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在四季的童话里……?听着《银河之星大擂台》小选手那悦耳的歌声,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昨天教学古诗《小池》时那精彩的一幕。

- 12 -

在初读全诗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扮演泉眼、泉水、绿树、太阳、小荷、蜻蜓等角色,并相互说悄悄话,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不用我导演,戏就开场了,教室里没有了腼腆的,也没有了胆小的。听——

绿树:?太阳公公,你今天起得真早!前些天没见到你,我们大家可担心啦。? 蜻蜓1:?荷叶姐姐,荷花妹妹什么时候来呀?我们可想她了。?

小荷:?蜻蜓弟弟,你会表演杂技吗??

蜻蜓1:?当然会啦,你看(说着,他就表演起了倒立、翻跟斗)。?

蜻蜓2:?荷叶姐姐,你就像天上圆圆的月亮.真美!我能和你一起玩吗?? 小荷:?行啊,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蜻蜓3:?泉水弟弟,你从哪儿来呀??

泉水(把它带到泉眼处):?我就是从这个小洞里出来的。?

泉眼:?你们可别欺负它,它又凉又甜,我都舍不得让它流出来呢。?

蜻蜓3:?放心吧,泉眼大叔.我们会保护好它的(拉着泉水走)。?

此时此刻,我早已被学生那无拘无束的对话、手舞足蹈的表演吸引住了,也不由自主地跟他们说开了……面对的似乎不是学生,而是一个纯真无比的童话世界。我深深地陶醉了!

在这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情境中。童心的宝匣打开了,那灵动巧妙的诗一般的语言便汩汩地流淌出来。学生在参与中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心中升腾起保护大自然的愿望。你看无需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师者何乐而不为呢?……[1]

这则案例描绘的是教师的亲身经历,它以描述和实录的方式记录了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行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写出了师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感受。为进一步的反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3 -

只有当这些鲜活而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具体呈现在教师的?视域?中,并有所?触发?时,才可以激活我们的思维,进行仔细的推敲琢磨。而且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场景和细节中,我们才能捕捉到教学的关键信息,为反思分析提供具体的依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教学改进的有效措施和策略,总结出教学活动的潜在意义和价值。

2.要选好反思的?切入点?

教学活动是一种由多个要素在特定条件下整合而成的连续性活动,具有时间性和整体性。这里的时间性是指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发生的,总是先发生什么再发生什么,有其先后顺序。整体性是指教学活动中诸要素,如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信息的传递以及教师等,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整体。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整体。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反思,要想洞察其全部,只能选取合适的?切入点?,从教学活动的局部人手,以?分析?的方式加以把握。?切入点?可以是教学中的某一个段落环节.如导入、问题讨论等;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某个方面,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提问或评价、学生的回答及表演等;可以是预设与生成、目标与效果、教师与学生等关系的思考;可以是课堂中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闪亮之处?;也可以是给人留下遗憾的?败笔?,等等。选取?切入点?的过程,是对教学事实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反思主题的提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反思的着力点,顺利打开思路,从具体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案例2

以往,一提起激趣,我总认为就是教师刚上课时,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相应的课文氛围。但从这个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每当我表扬了前一个学 - 14 -

生的精彩发言时,不仅受表扬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更激起其他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每当我微笑着鼓励一个发言出错的学生?不要紧张、慢慢来?时,不仅消除了所有学生的畏惧感,更激起了想发言又怕说错被老师批评的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反思这节课的前前后后.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激趣的认识和理解:整节课中。除了刚刚上课时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就是激趣应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前前后后。[2]

这是课程改革中一位语文教师执教《飞向月球》第一课时后的反思片段。在40分钟的课堂中,教师让学生用25分钟介绍课外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学生们争着说、抢着说,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这一次?大胆的行为?引发了教师对教学的进一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有了?激趣?这一?切入点?,反思的方向非常明确,无论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认识,对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还是对感悟到的教学策略,表达思路明晰,集中深入,体现了这位教师较强的反思驾驭能力。

?切入点?的选取可以不止一个,但无论是关于哪一点的反思都必须放臵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进行思考,发现特定情境中特定问题的特定表现。我们经常看到的反思文本,有不少只是对教学中某个活动或某个方面的反思,但那是在对整个教学进行整体把握后的反思结果。是反思结果的一种表达策略,远非反思活动的全部。如果我们只抓其中一点,忽视教学的整体,很容易?断章取义?。得出片面极端的结论,影响对教学的正确认识。对于选取了多个?切入点?所进行的反思,还需要对这些?点?进行统筹考虑,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教学进行整体的把握,达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3.要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

- 15 -

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参与,这些理论可以是以概括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比如对话、回归生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可以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诞生出来的教授提出的?生命课堂?理论(叶澜)、?生本教育?理论(郭思乐)、?理解教育论?(熊川武)、?生命教育?理论(冯建军)等等。

通过这些理论的参与.可以使教学反思冲破原有的?认识框架?,超越简单的?是?与?非?、?好?与?不好?的纯粹经验性的判断和理解,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等,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恰如其分的批判和评价,乃至进一步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扎根?理论。

案例3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答案说错了,我总是立即请出小?雷锋?。但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急着请出小?雷锋?。而是征得这名学生同意后,再请出小?雷锋?。可是当同学给了他帮助后,他却意外地没有直接接受,而是说了声?让我回去再查查?。也许,不经意间.我会认为学生的这句话很普通,很平常,但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观照下,我却惊奇地发现:这就是课改的收获,学生要回去再查查,不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吗?细细咀嚼?让我回去再查查?,我不由得提醒自己:不要低估学生,要充分相信他们。要多给点时间让他们再想想、再查查、再问问、再研究研究,使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3]

从这一反思片段可以看出,由于有了新课程理念的参与。教师一下子抓住了?让我回去再查查?这个意外,发现了这句话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对教学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感悟,挖掘出教学实践中蕴涵的教育理念,发现了教学的真谛。

4.要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

- 16 -

教学反思中的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中对理论的阐述,它是在吃透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运用,有时候表现出来的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它决不是反思的?点缀?或?标签?,它必须与教学活动的分析阐释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教学活动中隐含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挥理论在教学反思中的真正价值。

案例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现实世界是语文教学的丰富源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这样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在课例中教师注重将学习应用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4]

这一则反思片段沟通了理论与实践,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论述为依据,从语文学习资源、语文课本与生活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再对教学活动安排进行相应的分析阐释,展示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揭示了教学活动的内在意义。通过分析阐释,语文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活动巧妙地糅合到一起,没有生拉硬扯,得出?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结论,令人信服。不仅如此,我们还应通过分析阐释发现教学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如?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等,这对于反思者进一步明晰教学 - 17 -

思路,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提高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5.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化思考。不同教师由于专业兴趣和视野的限制,反思时很可能出现?视域?的分歧,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关注点?,立论的依据不同。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教学现象,有时候会发出多种声音。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我们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认识教学活动提供了多维的视角。

可见,教学反思不能?执一己之端?,还需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让不同的教师参与反思,通过不同的声音,唤起对教学活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思考,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争鸣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考问?,从而切近教学的真实。促进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既不简单认同,又不固执己见,你来我往,如琢如磨,推动反思的深入。

案例5

课后,大家开始自由评课,畅言己见。从不同思想的交锋中,大致形成了两种意见。持肯定意见的一方认为这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师生互动有较充分的体现,既有阅读方法的点拨,又有阅读材料的语言积累;既有文章内部结构的创新发现,又有向课外的延伸探索。学生有所?得?,教师有所?获?。虽然容量大而使实践稍显紧张,但基本无碍。而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教学设计虽然很有特点,但似过于复杂,其实可以化繁为简,在开头事例引入时,教师受到了课本的局限.只围绕?探索的重要性?这一话题设疑,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散。?一体两翼?的结构也没有用彩笔描绘加以突出,由于引入部分花了将近十分钟,使得后面的精彩高潮起来时,时间已经快到了,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 18 -

经过研讨.我感觉要真正互动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互动阅读中,对学生的充分读书究竟该如何把握?

(2)互动阅读中,怎样既尊重每一个举手学生的发言权,又不影响教学进程?

(3)互动阅读中,除?问题教学?之外,教师究竟要做些什么?

……[5]

这是一位教师在集体研讨活动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进一步反思的片段。可以看出,同行的交流,对于教学产生了多种观点,这些观点又在交锋中最终归结成了两种相对的意见。这些意见对于执教者进一步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如果没有相互之间充分的对话交流,那么可能一部分人就会陶醉在师生互动的享受之中,而有一部分人却感到过于繁复而深深遗憾,而教者本人也可能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探索指明方向。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 1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