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反思

教学反思《夸张的脸》这一课通过对脸的夸张,让学生理解这一艺术形式。实际上,学生对夸张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平常爱看漫画,动画片,尤其是在漫画中,夸张运用的非常到位,但是在学生的作品里,我们并没有看到他们运用,或者运用的不够到位,这就是因为他们对夸张的基本知识,表现手法还没有一定的基础。我通过明星真人照片和漫画作品的对比,让学生探究夸张变形的方法,同时通过对真人照片的改变对于夸张变形的方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有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这话不错。只有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潜力才能得以深刻地挖掘。整节课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为了调节气氛,我设计了“表情小游戏”,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比较活跃,收效客观。

主要优点(1) 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2) 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夸张的魅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收效客观。存在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由于讲授的知识比较多,忽视小组合作讨论这一要点。改进建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会学,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效果分析夸张是一般中求新奇变化,是突出特性最好的手法,通过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美的方面进行夸大,鲜明地强调或揭示对象的实质,造成一种新奇变幻的情趣。在本课教学中,我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明星的夸张造型,使学生易于接受,通过人物造型特点,学生总结出夸张的表现手法;通过表情小游戏,使学生亲身体验夸张的表现手法,同时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通过欣赏中外美术作品及学生作品,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夸张这一艺术形式感受夸张的魅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收效客观。从学生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把握的比较到位。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属于第三学段。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要求学生能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绘画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记录和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一阶段,通过造型游戏的活动能让学生逐步树立起用身边的材料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品的意识。他们对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动手画画、动手制作,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已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构思,因此在教学中应时刻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课标分析《夸张的脸》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在阶段目标中,属于第二学段,本学段要求学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地基础上,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第二篇:《夸张的脸》教学反思

《夸张的脸》教学反思

美术组 韩永坤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中第7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课是一节设计课,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创作一张夸张的脸是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习泥塑不仅是让孩子们接触陶泥亲近大自然,更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确实只有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潜力才能得以深刻的挖掘。为此在整课以探索、游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养和个性的自由表达,以幽默宽松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积极思索,大胆言说,始终以高涨的激情投入到这样一种富有挑战与创意的学习活动中来。主张教学中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中,我运用绘画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创设了变脸的视觉体验。通过明星真人照片和漫画作品的对比探究夸张变形的方法,同时通过对真人照片的改变对于夸张变形的方式有了一个具体的运用。随后在学习过程中变脸游戏的设置满足了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和爱玩的天性,对表情特征变化有了切身的体验。说唱俑和社火面具图片的赏析令学生对于泥塑夸张脸的美感有了深入的体会。学生不仅

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还获得了创作变脸成功的喜悦,这是多么鲜活的生命体验。教师圆雕作品的展示令学生的创作欲望更加强烈,而浮雕夸张脸的制作步骤以教师现场示范的形式展开,在练泥环节创设生活情境以帮助父母挫衣服、做点心团汤圆、压大饼、戳面条等形式进行捏、搓、揉、团、压技法的体验,教师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构思、制作技法、工具装饰运用解说简洁明了。

本课在宽松、自由的教学情境之中展开,课堂气氛活跃各项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重难点基本得以突破。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待改进之处:在真人作品与漫画作品欣赏过程中,对以夸张是在人物特征基础上开展的这一点引导欠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时间短了些,给与充分的时间学生的泥塑还可以做的更精致。总体来说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带劲,开开心心教学是我所追求,当然这建立在教师明锐的课堂洞察力和教学智慧的基础上,为此我将不断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