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礼物》教学反思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

《节日礼物》这课是综合应用以前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教材力图体现:经历由低到高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看到的图像由小变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为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几个策略:

1.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无论是由低到高还是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教学时都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中的亲生体验为学习新课搭建了平台,既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为这节课学习作了铺垫,体现了利用经验学习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经验积累。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亲身体验并参与实际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生动活泼的主动表现之中,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

2.利用三维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课知识很抽象,在学生充分体验并得出结论后,需要学生应用结论进行判断。教学中,我给够了学生独立思考时间,看见他们专注的眼神和想问题的样子,看见学生举手的人数由少到多,能感受到学生的思考过程,这也为后来的四人小组合作或全班交流打好了基础。在交流时,大家判断得对不对,不是由老师和同学通过单纯得想象推理得出,而是由三维课件模拟现场情境,让学生验证观察点和图片的对应关系,从而巩固我们得出的结论。对于本课教学难点,画房子后能看见树的范围,对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老师怎么讲,都不如利用课件演示形象。这样,老师安静了,学生的思维和活动活跃了,课堂也更生动,有效。

《节日礼物》教学反思

姬家中心小学

杨小茸

 

第二篇: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6-57页)

教材分析: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好奇地想看个究竟的有趣情境,让学生在四个画面上分别标出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蹲着、跪着、站在地面上来观察桌面上的东西,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小明由远到近观察看守人小屋周围景物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位置的变化,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经历由低到高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观察点位置的高低、远近,想象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判断观察位置与变化图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体,实物,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古诗《题西林壁》(配画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思考: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首诗。

(二)活动一:亲身经历,自主探索

1、师:过两天就是小明奶奶的生日了,小明的爸爸、妈妈买来了生日礼物。老师把这个礼物放在讲台的桌子上,请大家蹲在地面上来观察礼品盒子,你能看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相互讨论交流。)(叫左、右、正面的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复习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

生左1:??

生右2:??

生正面3:??

师:为什么他们观察到的物体不一样呢?

生:??(引导学生说出观察位置的方向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

师:你观察到什么了?

生正远4:??

师:为什么他们观察到的也不一样呢?

生:??(引导学生说出观察位置的远近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不同)

师:请大家坐着观察礼品盒子,你能看到什么?(选同一位置的一个学生“生正3”说观察的情况)

生:??

师:请大家站着观察礼品盒子,你能看到什么?(选同一位置的一个学生“生正3”说观察的情况)

生:??

2、师:刚才“生正3”分别蹲着、坐着、站着三次来观察礼品盒,看到的了什么?

3、引导学生小结:观察物体的位置高低的不同,所看到的物体范围是不一样的。

活动二:利用经验,解决问题

1、小狗贝贝很好奇,也想知道小明的父母给奶奶准备的什么生日礼物。(课件出示小狗贝贝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的画面)

(1)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唉,还是站到凳子上看吧;

(4)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

2、小组讨论:请你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括号里示出①②③④,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标?

(观察物体的位置高低的不同,所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说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活动三:试一试。

1、小明给奶奶送礼物:课件出示小明去奶奶家的画面。

2、学生比较:这两幅图,哪幅是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交流出: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少。)

3、小结:观察物体的位置远近的不同,所看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说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活动四:画一画。

1、请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2、学生画完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不同位置的画,并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照应课前的古诗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再次欣赏古诗《题西林壁》(配画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联系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想一想,与我们这节课“观察物体”有什么联系吗?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实践作业

通过你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观察 猜测 交流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陕西省眉县首善镇东关小学 高海燕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节:节日礼物。

二、设计思想:

1、教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2、设计理念:

⑴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⑵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的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通过有层次、生活化且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使其受到了为人处世的思想教育。

3、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⑴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⑵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⑶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⑵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活动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⑷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判断观察者从高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五、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图片判断观察位置,以及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六、教学准备:CAI课件 实物投影

每组5个正方体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笑笑给我们带来了《盲人摸象》的故事,让我们一块儿来听一听。(多媒体播放故事片断)

2、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这些盲人的看法吗?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才能使他们相信大象很大?

对我们而言,要正确地描述物体,除过摸以外,还有什么办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节日礼物。

引出课题:节日礼物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课题,既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感受到观察物体要注意全面性,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体验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活动:

要求:各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五个小正方体摆出你们喜欢的图形,然后,每个成员进行观察,或用语言描述,或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

①学生分组展开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情况。

②全班交流。

③归纳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2、由低到高观察:

师:奇奇爷爷的生日到了,桌上放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

①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②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③唉,还是站在凳子上看吧;

④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猜一猜小狗每次看到了什么吗?如果你们在判断时有困难,也可以用书、文具盒等代替礼物,摆在桌子上,根据小狗观察的位置观察你的学具。然后,请你们按小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 )里标出① ② ③ ④来.

要求:在观察、判断时,请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②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选择的?

③比较、归纳:

提问: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到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

(板书) 观察位置 观察对象

低 → 高 范围扩大

④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呢?

3、由远到近观察:

小明沿着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课件出示)

师:你们猜猜看: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想好后,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组内思考、交流。

②全班交流、评价。

③归纳小结:

提问:从A点到B点,小明与房子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

(板书) 远 → 近 范围缩小

④思考: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

师:请同学们拿出铅笔,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实物投影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⑤交流: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小明一样的经历呢?谁能说一说。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体验数学。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以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①想一想、填一填

a.从前面看是图A的是( )。

b.从前面看是图B的是( )。

c.从左面看是图B的是( )。

②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

③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编号。

④姥姥送给琪琪的节日礼物是一个遥控机器猫,琪琪爱不释手,

说一说下面的一组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请你将前4幅照片按照逆时针方向排列:( )、( )、( )、( )。

2、拓展练习:

①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

②下列一组平面图,说出这是在什么方位看到的结果。

户型:二室一厅

建筑面积:88.54m2

3、生活延伸:

①欣赏:

师:我们的生活因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而更绚丽多彩。下面这些图片是老师在网上搜集的,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我们在赞叹这些风景、名胜的同时,更要感谢那些技术高超的摄影家,正是他们选取了最佳的拍摄点,凭着他们精湛的技术,让我们大饱了眼福。

②品析:

师: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课件出示)

进一步山穷水尽,

退一步海阔天空。

师:在这句话中,既包含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包含了用数学眼光看待事物的方法,你们能领会到吗?课后请同学们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受到了为人处世的思想教育。]

(四)交流收获、自我评价:

1、交流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2、自我评价:(课件出示)

①本节课你认为你可以得几个笑脸?(画“√”表示)

②给老师的话: 。

[设计意图: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环节自我评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这一点,而且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成功,主要表现在: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习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变化,教学中先让学生分组用五个小正方体学具摆自己喜欢的图形,交流自己所在位置看到的形状,接着,创设小狗观察礼物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有困难的可用学具模拟体验)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狗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接着,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交流等活动,体会并判断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物体的范围逐渐缩小。整个过程充满了观察、猜想、体验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是以“听和看”的方式介入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

《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在实际应用、拓展延伸环节中安排了判断图片观察位置的练习,例如:“有两个侦察员明明和莉莉,他们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同一间房子,请你分别标出明明、莉莉看到的情形。”和“说出下列房屋、坦克、汽车的平面图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等。

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其实数学中充满了美,我们要深入挖掘数学的美,展现数学的魅力。例如:我在拓展练习中安排的“这是两幅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照片,你知道为什么第二幅照片中的斜塔不斜呢?”和生活延伸中欣赏一些优美的风景、名胜图片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使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自主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过去课堂教学的总结评价历来是教师的专利,本节课我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主评价,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与和谐。

教学内容简介] 《节日礼物》是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教材选取了小狗贝贝四次由低到高观察节日礼物的有趣情境,让学生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同一情境画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并通过小明由远到近观察看守人小屋周围景物的情境,让学生体会由远及近的位置的变化,与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所对应的范围之间的关系,以此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由低到高、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的位置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地说出图片的观察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人的桌子上放有一个长方形盒子,请

你分别蹲着、跪着、站在地面上来观察盒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生1:我发现蹲着看不到盒子,只看到桌子,跪着能看到盒子的上部,站在

地面上能看见盒子的全部和桌子上的其他学习用品。

生2:我发现从不同的位置看盒子,看到的盒子也不一样。

师:刚才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发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所

观察到的结果就有一样。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两人相互说说。

(学生相互交流生活经验。)

生1:有时候我们在不同的楼层上看到外面的景象也不一样。

生2:我们在书橱上找书时,蹲着能看到第一层的书,站着能看到第二层的

书,站到凳子上能看到书橱的上层。

师:刚才大家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评析]亲身实践、感受观察位置变化与所看到画面物体方位变化之间的关

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观察角度的改变,所看到的物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的道理。

下面我们来帮贝贝解决一个问题好吗?

二、利用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过节了,奇奇家的桌子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节日礼物(板书课题:节日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看礼物的顺序)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是这样的:1、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3、唉,还是站到凳子上看吧;4、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那贝贝都看到了什么呢?下面有四幅图(课件出示四幅图),请你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括号里标出1、2、3、4来。大家可以先想一想,如果自己在选择时遇到了困难,你可以小组交流共同来帮助贝贝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要求: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2、汇报时说明结果和理由,并用一种方法来验证选择是否正确。)

师:谁来把你们的想法汇报给大家?

生1:第二幅图画下标1,第四幅图画下标2,第三幅图画下标3,第一幅图画下标4。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由于站得最低,看到的是桌子的底部和盒子的上部,所以选择第二幅图画下标1;然后抬起了前腿看,可以看到桌子的中上部分和盒子的上半部分,所以选择第四幅图画下标2;贝贝站到凳子上看,可以看到桌子上面的东西和桌子的上部,所以选择第三幅图画下标3;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桌面上全部的东西,所以选择第一幅图画下标4。

生2:四幅图画下面分别是4、1、3、2。我们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分别由低到高来看桌子上的东西,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选择第一幅图画标上4,第二幅图画下标1,第三幅图画下标3,第四幅图画下标2。

生3:??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

[评析] 通过前一环节的设计,在不同的高度进行观察,让他们体验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画面是不一样的,学生就能从看到物体的变化判断出他们观看时所处的位置。这是从感知体验,形成认知到新知应用的正向,逆向的思维过程。

三、亲身经历,自主探索

师:刚才同学们从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了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板书:由低到高)。咱们帮贝贝解决了一个问题,我想贝贝肯定会非常感谢大家的!下面请同学们分组从教室的最后面、中间及讲台上这三个地点来观察黑板,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体验,全班交流。)

生1:我觉得从教室后面看到的黑板小,在讲台上看到的黑板大。

生2:我发现在教室的最后面能看到黑板的全部和教室前半部分的其他物

品;从教室中间能看到黑板和周围的墙;从讲台上只能看到黑板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从远处看到的东西多,从近处看到的东西少。

师:刚才大家的发现很重要,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大家相互说说。 (同桌互相说说)

师:小明也有这样的经历,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

人的小屋走去的动态画面。途中闪烁标出A,B两点,再出示两幅图和问题: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大家先独立完成,再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活动,小组交流后汇报想法。)

生1:我认为左边的图是小明在A点看到的,右边的图是小明在B点看到的。

因为左边看到的房子小,说明小明离得远;右边看到的房子大,说明小明离得近。

生2:我的答案也是这样,我的理由是:左边这幅图上看到的树多,说明小

明离得远;右边这幅图上看到的树少,被房子挡住了很多,说明小明离得近。

生3:我有补充:也就是说,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就越少。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大家通过由远到近观察物体,体会到了什

么?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板

书:由远到近)(学生边汇报,课件边演示A,B两点和景象两侧之间组成的角。)

[评析] 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体验。以学生

眼前的教室和互动学习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发现,我们再来研究下面的问题,请看大屏幕(视频显示),请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 (学生分组活动,有困难时,教师巡视指导。)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后反思 2008-03-31 08:38:35 作者:黄木兰 来源:本站 浏览:2734 字号【大 中 小】

《节日礼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P56、P57“节日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难点】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节日礼物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奇奇也不例外,今天是奇

奇的10岁生日,让我们唱首《生日快乐歌》来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好

吗?(音乐响起“生日快乐”之歌。)

二、探索新知:

(一)在高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1、(出示课本第56页挂图)

现在,奇奇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生日礼物(板书“节日

礼物”), 机灵狗贝贝很想看个究竟。

(1)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唉,还是站在凳子上看吧; (4)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

请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标出结果来,你会标吗?

2、让学生模拟观察自带的礼物

师:昨天,我们各个小组已协商好并派各组的组长为奇奇买份礼物,各位组长都把礼物带来了吗?现在各小组的组员都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礼物?老师也很想知道。等一下老师请组长拿出礼物来,请同学们按以下两个要求观察所看到的范围:先坐在地上观察;再站起来观察。记住自己所观察到的物品的范围。

(1)组长取出礼物,请各小组按要求观察桌上的礼品。

(2)小组讨论后说一说看到的礼物的范围。

(3)请组长把礼物收到盒子里,并收到抽屉里。(以免分散注意力)

3、请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书上标出结果来,你们该会标出来吧?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4、小结并板书: 位 置 低——高

范 围 小——大

5、请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6、下面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一组练习,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后讲评(每人分发1张)。

妞妞坐在地上玩,她非常想看看桌子上放了什么东西

(1)她先是坐在地上往上看了看。

(2)她站了起来看。

(3)她踮起了脚尖往上看。

(4)最后,她让妈妈把她抱起来看。

请你按妞妞四次看东西的顺序,在四个画面下的()里标出1、2、3、4来。(图略)

(二)在远近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1、说一说:(出示挂图)

小明沿着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先比较这两幅图的区别,然后说出哪幅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了?

提问: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

2、小结并板书:近——远 小——大

3、试一试:

请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

(1.)以A点为顶点,在房子的两侧各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角的两边外的树木是小明站在A点看到的。

(2.)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B点看到的树的范围。

4、下面老师再为同学们准备一组练习,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后讲评(每人分发1张)。

摄像大师猴子和兔子沿小路向变电大楼走去。

下面两幅图,哪幅是猴子拍到的,哪幅是兔子拍到的? (图略)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讲评。

三、引探总结:

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听到或在哪里看到这句诗?它的前两句是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请思考:这两句古诗是什么意思?你能描述一下吗?联系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想一想,与我们这节课“观察物体”有什么联系吗?

我们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而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景物的范围越来越小,看到的物体越来越大。

四、知识应用:

利用假日与家人从不同角度一起捕捉浪漫之城——厦门鼓浪屿的美景。

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低——高

位 置{

近——远

范 围 小——大

教学反思:新课程的理念,是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我结合教材,以学生眼前的教室和互动学习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节课我所提供的大量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来进行的。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安排了学生先模仿机灵狗“蹲着看”,再“站起来看”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明白生活中存在着的数学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我还将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相联系,实现了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展现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做到松弛有度,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组织教学能力,对开放性教学下如何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