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反思

反弹“琵琶”之后??

——苏教版第六册13课古诗《绝句》的教学片段

【案例】

学生读熟了古诗之后。

师:大家说一说这首诗主要描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呢?

张继豪第一个举起小手,一只又一只小手林立起来,而且都是十分自信的样子

孙陈第一个回答:描写冬天的。

师:(微微一笑,轻声问到)理由呢?

孙陈:因为诗中写到了雪。

(还有很多只不同意见的小手高高举起,他们迫切想发表自己的想法。) 潘鹏程:老师,我认为是描写秋天的,因为诗中写到了“秋”字。 (很明显,这两种理解都是错误的,共同的原因就是不理解第三句诗句的意思。我忽然感到这种感觉真的挺好。真理就是越辨越明。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探求正确答案,那种成功的愉悦是无可代替的。)

张辰龙:我认为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因为只有春天来了,柳树才会发芽。

师:(依然微笑地期待着)还有不同意见吗?

教室里出现了暂时的安静。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师:要想知道最准确的答案,首先要理解第三句诗句的意思。 师:(圈画出重点字“含”)请给含组词。

生:包含。

生:含着。

(学生的记忆仓库里只有这两个词语,而且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相近,已足够用的了。)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诗句,想想是谁包含谁呢?

生:窗户包含着西岭。

生:窗户包含着西岭千秋雪。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上的插图,找到西岭。(学生纷纷指给我看,而且都正确)

师:(疑惑地问)窗户这么小怎么能包含住西岭这么大的山呢?

张辰龙马上意会,激动地站起来说:是诗人在屋子里透过窗户看到的西岭。

同学们赞同的点头,重点问题解决了一半。

师:有一年夏天我爬祖国名山——泰山,在山脚下穿短裤短褂,可是越往上爬越冷,等爬到山顶时只好租用老农的棉衣穿了。真是越高气温越低呀!

我的话还没有讲完,

程子燕恍然大悟,大声说:老师,西岭很高,山顶上肯定更冷,所以它上面的雪是常年不化的。

李振豪不甘示弱:我知道,千秋雪就是永远都不融化的雪。

刘雪林:因为西岭又高又冷,所以作者无论什么时候透过窗户遥看都能看到满眼的白雪。

师:一座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往上爬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度,如果一座山很高,山顶温度低于0度时,山顶的积雪就常年不会融化。那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呢?

生:(异口同声)春天!

【反思】

如果在课始,我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字意思,理解古诗的意思,再追问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学生会顺理成章地说出春季。课堂流程肯定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地进行下去。但是这种有效的背后牺牲的将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

而我在具体的教学中却背道而驰,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以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产生强烈的质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诗,去思考,去寻求最佳答案,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深度都得到了充分地彰显;以一连串的追问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架设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引导学生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让课堂回归生命的真实。

同学们一次又一次会心地微笑,一声又一声稚嫩的“哦”字都证明他们发自内心地理解了,真正地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绝句》教学反思【课标版】

《绝句》教学反思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刚研读文本时,没发现有什么空白点,但随着研读的深入,发现文本的空白点还是有的,如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里就含有说话训练点,这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不就是在歌颂美好的春天吗?于是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我设计了学生想像说话: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飞来飞去,跳来跳去,嘴里不停地鸣叫着,好像在说——。

课后,听课老师向我提了条非常好的建议:在背诵这个环节中,如果让学生跟着情境背诵,把原来的配音去掉,那这个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这个课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会更好。真是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