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教学与反思

《诗经.氓》教学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导入

爱情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古今文人墨客喜欢表现的一个主题。但是更多的文章在表现着爱情的美好,有相爱之人的相互思念,有相互倾诉爱慕之请。少有诗文描写婚变。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卫风 氓》的女主人去了解她的婚变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 指表现内容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比、兴指的是《诗经》表现手法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二)、诵读诗歌,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三)、情节

《氓》是一首叙事诗。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

(四)、分析女主人公人物形象

通过“恋爱—婚变—决绝”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

(五)、主题

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章节 情节 基调 形象

第1、2章 恋爱 热情、幸福 活泼、可爱

第3-5章 婚变 怨恨、沉痛 勤劳、温柔

第6章 决绝 清醒、刚烈 坚强、清醒

(六)、鉴赏要点

1、对比手法

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2、《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七)、背诵本诗

(八)、课后思考

把《氓》改编为一篇小说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对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非常透彻,但是不敢大胆舍弃,想力求面面俱到,反而成了处处是重点,一处也不是重点。

 

第二篇:诗经《氓》

文学鉴赏作为文艺学的理论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它是以文学欣赏活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它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氓>??<君子于役>??《静女》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三首诗均出自于《诗经》。《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论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

“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有关《诗经》的常识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②孔子删诗说。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 产 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氓》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

诗经氓

|蚩蚩,抱布|贸丝。匪来

诗经氓

|贸丝,来即|

诗经氓

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下面讲解《诗经·氓》的翻译与注释: 主旨:本篇是弃妇的怨诗词。篇中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特色: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对比手法刻划人物性格。用了比喻手法。

注释

卫风》

1.氓(méng):民,指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此处是追述婚前的情况。

2.蚩蚩(chī):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3.抱:拿着。

4.贸:买,交易,交换。此句犹言持钱买丝。

5.匪:通“非”,不是。

6.即:就,靠近。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7.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8.涉:渡水。

9.淇:卫国的河名,在今河南境内。

10.顿丘:卫国的邑名,在淇水边。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在淇水南。淇水又曲折流经其西方。

11.愆(qiān)期:错过期限,指拖延婚期。愆,本指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12.将(qiāng):愿、请。

13.无怒:不要生气。 无通“毋”,不要。

14.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指约定的婚期。

15.乘:登上。

16.彼:那。

17.垝(guǐ)垣(yuán):倒塌的矮墙。 垝,倒塌。

18.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说,关,车厢。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19.泣涕:涕,眼泪。

20.涟涟:眼泪不断。

21.载:动词词头,无义,翻译时可做“又”“则”讲

22.尔:你。

23.卜:用龟甲卜卦。

24.筮(shì):用蓍(shī)草占卦。

25.体:卦体、卦象。

26.咎(jiù)言:不吉利,不好的话。犹言卜筮结果,幸无凶辞。 咎:灾祸

27.车:指娶亲的车。

28.贿:财物,指嫁妆。

29.迁:从女家搬迁往男家。

30.沃若:茂盛肥硕的样子。这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一说,喻男

子情意浓厚的时候。

31.于(xū)嗟:于通“吁”,即吁嗟,感叹词。

32.鸠:鸟名。 无食桑葚:《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此以鸠鸟不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33.耽(dān):沉溺。

34.说:通“脱”,摆脱。以上四句是说,男子沉迷于爱情可以解脱,女子迷恋与爱情则无法解脱。

35.黄:谓叶黄。

36.而:表递进。

37.陨(yǔn):堕,落下。这句以桑叶黄落喻女子年老色衰。一说,喻男子情意已衰。

38.徂(cú)尔:嫁往你家。徂:往。

39.三岁:泛指多年,不是实数。

40.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41.汤汤(shāng):水盛貌,水大的样子。

42.渐:溅湿,浸湿。

43.帷裳(cháng):女子车上的布幔。

44.爽:过失,差错。

45.贰其行:行为前后不一。行,行为。这句连上句说,女子并无过失,是男子自己的行为前后不一致。

46.罔(wǎng )极:反复无常,没有准则。罔:无。极:准则。

47.二三其德:言其行为再三反复,三心二意,德行不专。二三:反复变化,作动词。

48.靡室劳:没有一样家务不干。靡:无,不。室,指家务。

49.夙(sù)兴夜寐:起早睡晚。夙,早。兴,起,指起身。夜寐:睡得晚。

50.靡有朝(zhāo):不止一日,日日如此。

51.言:句首语词,无实义。遂,犹久。这两句说,(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凶恶起来了。

52.咥(xì)其:大笑的样子。此处做讥笑的解释。

53.静言思之:静而思之。言:语气助词。

54.躬自悼:独自悲伤。躬:自身。悼:悲伤。

55.及尔偕(xié)老:与你生活到老。 及:同 偕:一同。 老:指上句“及尔偕老”

56.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淇水有岸,隰地有边,而我的痛苦却无限。这两句用淇

诗经氓

“畔”,边。

57.总角:古代男女少年时头发的样式,后代称少年。宴:安乐,欢乐。此女子当在未成年时的快乐生活。

诗经氓

59.信誓旦旦:誓言是真挚诚恳的。誓: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

60.不思其反:没有设想到他违反了誓言。此为当时男子表示自己始终不渝之词。

61.反是不思:既然他违反了当初的誓言,我也别老想这事了。是:代指“信誓旦旦” 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已:终止,罢了。焉哉:都是语气词。

《氓》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

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

诗经氓

布”“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复述

(跺脚出门去呀——唉!) 想当初,你羞答答来提亲,怕别人知道装作来换丝。我送你淌过淇河,直送到顿丘,都舍不得离不开你。女孩的心思怎么可以说出来呀,你怎么就不能找个好媒人?哎呀,别生气啦,就在秋天等你来迎娶。 每天站在那墙上望着淇河那边的你。你怎么还不来呀?眼泪只管哗哗流。远远望见你呀,我扑过去又笑又说早忘了脸上泪还在。那一天你那样郑重,又卜又筮,看那卦象真是让人喜。你高高兴兴来车来接我,我带着嫁妆到你家,听见那赞礼唱《关雎》。 (胡思乱想坐车里,抬头看见那片桑树林,桑叶已经枯黄随风飘。)当初出嫁过这里,桑叶鲜嫩呀斑鸠儿叫得心欢喜。斑鸠呀,桑葚儿好吃可会让你昏迷,女孩儿呀,爱情甜蜜呀,会让你忘了自己!男孩子陷入爱情呀,能够自拔,女孩儿陷进去却无法自拔! 桑叶枯黄随风飘,女孩的容颜已变老!嫁到你们家这么多年,陪你吃苦到现在。哗哗的水声把我惊,原来车子过淇河。河水呀真大打湿车上的布幔呀,和着我的眼泪呀,布幔上水痕点点。我女孩儿家没什么过错,你却变了心!男人们都花心呀, 给你家作主妇,我没少受苦哇。每天早起晚睡,我从没懈怠呀。生活变好了,你怎么就变心了呀!(车到家门口,我心生犹豫呀。)进得家门来,兄弟嘻嘻嘴角撇呀。躲进屋里细细想,只有自己来叹息呀。 总想和你白头偕老呀,可现在一想起我就一肚子气。淇河它再宽呀,也还有河岸,低地它再广呀,也还有个边。青梅竹马的时光呀,充满欢喜,你我诚心发愿呀,没想你会变心!既然你把我抛弃,我就咬一咬牙,把你给忘记!

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哉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五、鉴赏要点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六、背诵本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