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 威海市实验中学 网站首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威海市实验中学 王瑞芹

一、教学思路:

1、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力争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中去感悟文章,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努力体现教学相长的思想

2、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与引导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使他们认识到获取知识有多种途径———既可以从书本中学习,也可以从自然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科普性质的说明文,它的特点是综合性比较强,更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充分,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较完备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探究合作,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文字”。

2.通过品读,赏析语言,并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语言的特点。

3.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解说:新教材的特点就是不仅突现工具性,而且要突现人文性,

而两者又是紧密相连的。人类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认识和了解自然,文章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在告诉学生必要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以一种深入浅出的笔调和亲切的态度渗透了作者的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在指导学生自读时,不能只顾说明文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定要激发起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大自然文字的有关图片或者实物,注意大自然中的文字现象,准备“我眼中的奇异自然现象”资料,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程序:

一、?精心导入

有一种文字,它并不是写在书本上,而是写在大自然的角角落落,它写在我们周围的树木、岩石以及天空里,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大自然的文字)那么你们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有那些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

a. 课文中(包括题目中)“文字”的含义有几种?全文主要说了

什么内容?

b. 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第1、2段中指书本上的字;第3段一转,从“也有另外一套文字’往后,“文字”就指大自然中各种能给予人对自然进行认识、了解和推想以预示和启发的自然现象。这样,课文从读者的生活经验人手,显得亲切,使人产生联想;接着引出一个科学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

根据方位来分,有天上的星、云、鸟和地上的石、树等;根据各自主要的特征表现来分,可分为形(星、云)、声(鸟)、色(石)。星引导海上航行;云指导天空飞行;燕子告诉天气;白嘴鸦、鹤和大雁报告季节;石灰石说明沧海桑田的变化;漂砾表现自然的神奇力量。总之,正因为有了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人们才能认清自然,趋利避害,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和乐趣。

三、研读赏析

① 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列出板书提纲,并从文字的种类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并破译这种文字。

可以学生自己设计提纲,也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

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

(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设计去发现,创造出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质疑探究

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合作质疑,针对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质疑

问题组:如下列重点语句品味。

( 1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2 )“无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3 )‘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箭头的指路牌。”

(4)“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5)“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解说:从整体把握到具体分析,符合一般的阅读思维流程。整体

就是总的框架,基本的内容和主要的行文特点;具体就是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难点就在于一些关键语句的理解。关键的语句指那些与说明的中心与加强说明的效果密切相关的语句。)

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大自然的文字,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五、知识迁移

出示一组云的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试着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破译这种大自然的文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对于大自然的观察非常细,那么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大自然的语言的呢?

(师生交流获取知识的渠道)

(适时的拓展延伸再次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六、拓展应用

时下,野外旅游已经受到许多游人的青睐,成了一种挡不住的时尚。但野外旅游若有不慎,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你在一个山上迷路了,你如何依靠识别大自然的文字,而找到方向,走出森林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张扬)

七、作业设置:

本着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原则,设计如下:

1、除了课文上介绍的“大自然的文字”以外,你还知道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写出来,题目市“大自然告诉我??”

提示:可以根据课文中写到的一些领域,如星、云、鸟、石等,继续列举一些课文中来说到的现象;更可以写一些新的领域、新的现象。

2、课外阅读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准备以后交流。

 

第二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初读破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方法)

2.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理解重点。(了解说明语言)

3.写读拓展延伸,激发兴趣,训练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这两本分册,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神奇的天书的目录有星、云、鸟;有趣的地书的目录有石灰石、漂砾。(板书)

3.大自然这部书就像老师画得这么厚吗?这有多厚、多重?(请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大家看板书,根据你所掌握的说明文知识,说说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教师小结:本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举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加以说明,读来趣味盎然。

三、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突出重点

1.请学生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叙述:文字-情态-破译的内容。(情态主要包括位置、形态、高度、飞姿、叫声等)启发引导:(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画面(雷雨云图片),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语段,带领学生体味文章是怎样描述和破译这种云的。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赏析自己喜欢的语段。

2.引导深入:品味本文语言生动有趣的技巧,重点赏析第14段。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再看一个画面(大雁南飞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是第几段的内容?(找学生阅读本段)本段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大雁,我们从哪点看出是大雁的呢?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写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3.知识迁移:出示画面(晴朗天气的云的图片),让学生试着运用本文的语言技巧破译这种大自然的文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对大自然观察得非常细,要知道这正是破译大自然这部大书的首要条件。那么,如何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我想给大家讲讲作者伊林小时候的故事--伊林小时候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有时到乡间去,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父亲工厂制造肥皂的过程使小伊林看得入了迷,他把家里的厨房当成实验工厂,居然成功了;他按照书上的配方制作鞋油,用其把皮鞋擦得锃亮,并高兴地欢呼起来“科学胜利了”。当然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但这让他懂得了科学试验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的道理。

4.由伊林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如何认识大自然的启示。让我们再看作者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齐读课文结尾3段,请同学们回答。明确:观察、读书、请教。

四、写读,拓展延伸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从书本中看到的或向别人请教到的大自然中的种种景象,继续为本书编目录,要求语言生动、浅显有趣。然后学生交流。五、结束语

同学们,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妙无穷,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并不断破译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会有一个温馨安宁的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