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民族大融合时期。本课主要讲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介绍了北方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两个内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大一统打下了重要基础。

课标要求: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2.通过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学习,体会孝文帝敢于学习先进、敢于创新改革的精神。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①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如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 虚拟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一:故事导入:

    《文明太后》:通过介绍冯太后的事迹(政治、文化、教子)导入。中国古代有几位知名的皇太后,像汉朝的吕太后、邓太后、北魏的冯太后以及唐朝的武则天等,都很有作为。冯太后是我们今天要涉及到的一位。她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临朝听政,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年。在这期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她辅助的小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为汉文化的忠实推行者。冯太后的称号是“文明太后”;小皇帝叫拓跋宏,就是北魏的孝文帝。后来,他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有哪些作为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设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二:温故检查,导入新课:

1、东汉末年,黄河流域以北的哪些少数民族开始向中原地区迁移?到西晋时,出现了什么情况?

   有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向中原地区迁移。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他们同汉族劳动人民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但是,他们同时遭受汉族官僚地主的压迫,历尽苦难。西晋末年,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匈奴的一支武装还灭了西晋。

2、西晋灭亡后,南北各出现哪些政权?史称什么?

    此后,内迁各族和汉族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317年,西晋皇族逃到江南建立新的政权,史称“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夺得政权,江南先后经历四个朝代的更替,史称“南朝”。

导入:黄河流域“十六国”最后演变成什么朝代?他们的活动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入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屏幕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学生感受现代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时,说: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在这五十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学生查阅中华民族分布图后回答:没有)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学生产生疑问)如果大家想知道,就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看看那时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以及本目课文、插图《北魏骑马俑》、《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思考回答:

1、你知道统一北方的是什么政权吗?这一政权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黄河流域是哪个世纪?这时,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样的历史趋势?(北魏,鲜卑族,5世纪,民族融合)

2、请同学们看第一目下的小字内容。归纳一下,当时北方民族与中原地区在哪些方面都相互影响。学生自行阅读回答,老师引导归纳。(从服装、饮食、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

(1)服装方面:“胡人汉服”、“汉人胡服”。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zhě)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子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当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等。

    (2)饮食方面:“胡人汉食”,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原来以畜产品为主,到了魏晋以后,农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

(3)生产技术方面:北方民族也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这说明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融合在一起,是“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也就是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

那么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呢?

将学生分成四组,然后由学生推选出一名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间的自然同化。许多个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地域、血缘、习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局面。

    换位思考:在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中,假若你是孝文帝,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呢?(学生活跃作答)

A、“顺者昌,逆者亡”,我要顺应潮流,采取汉化措施,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从而稳固我的政权。

B、汉族文化比我们先进,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祖母冯太后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也是向汉人学习的吗?只有向汉族学习,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停滞不前,我们的民族岂不是越来越落后?

C、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礼仪制度上还很落后。只有改变我们民族落后的习俗,向汉族学习,才能加强同汉族的联系,促进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巩固我的政权。

D、我要移风易俗,吸收中原的文化,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国家,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

教师过渡:在这过程中,北魏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得到了加强。那么,北魏孝文帝迁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在他迁都洛阳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详细内容。

探究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指导学生阅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一目,思考回答:

1、北魏建立时,定都在哪里?孝文帝后来想把都城迁往哪里呢?

   定都平城。迁往洛阳。

2、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分两组竞相对比回答,一组回答定都平城之弊,一组回答定都洛阳之利。

A、①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②而洛阳曾是王朝古都,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是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有发展基础,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从地理环境看)

B、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②迁都洛阳之后,有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

C、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封建文化)。②而在洛阳,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

3、其实,孝文帝的迁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的阻力也不小。孝文帝遇到了哪些阻力?为什么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他巧妙地采取了什么措施而达到了迁都的目的呢?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学生看书自学,讨论回答)

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他们抱残守缺,观念落后;

(1)从维护统治基础来看:平城是鲜卑贵族建国时的都城,是北魏统治的根基,而洛阳对鲜卑人来说,人生地不熟,那里又是汉族人居住的地方;况且迁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迁都洛阳可能会危及到鲜卑人的统治。

(2)从保护民族性来看: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习惯于游牧、悍战,以及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而汉文化要先进得多,迁都洛阳后学习汉族文化可能会丧失自己的民族性。

(3)从人的心理特征来看:这是鲜卑贵族的传统思想在作祟。人都有惰性,不愿意改变现实生活,不愿放弃目前享乐安逸的生活,所以反对迁都。

以南征为名,率朝廷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查找到的资料:孝文帝迁都的故事,编演历史剧。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并上台表演:导演1人,旁白1人,主要角色北魏孝文帝、拓跋澄和大臣甲乙丙丁。

(旁白):上朝。(孝文帝踱步上台,于正中面对臣子坐下。台下高呼万岁。)

孝文帝:南齐素来为我大敌,我准备近期大举讨伐南齐,你们意下如何?

(众臣子面露难色)

拓跋澄:臣认为如此兴师动众,时机还不成熟。

孝文帝:(大怒)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么?

拓跋澄:(激动地)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不悦地)此事暂且定下,退朝!

(旁白):孝文帝回到宫中,下旨单独召见拓跋澄。

拓跋澄:拜见陛下!

孝文帝:免礼。(语气和蔼地)老实告诉你,我刚才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不是打仗,而是迁都。我们已统一黄河流域,武力可以平天下,但不能治理天下。平城是个用武之地,不适宜进行政治改革。现在我要移风易俗,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国家,必须迁都才行。这回我出兵代齐,是想借此机会,迁都中原,你认为怎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臣错怪陛下了。既是为了国家发展,迁都之事,我定当全力支持。

(旁白):公元493年,孝文帝亲率三十多万大军南下,从平城出发到达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泥泞不堪,行军十分困难,孝文帝仍然披盔戴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甲、乙:陛下,行军至此,秋雨连绵,人马早已疲惫不堪,万不可继续前行,望陛下三思而行。

孝文帝: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一些大臣面露不情愿之色)

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迁都啊,它会招致王公贵族的反对,望陛下审慎抉择。

大臣乙、丁:(作揖)陛下,请三思。

孝文帝:(略作沉思)那好,今天就请各位议一议,到底应不应该迁都?

大臣甲:平城为都是祖上定下来的,我们久居平城,百姓安居乐业,迁都会引起大家的不安啊。

大臣乙:陛下,迁都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从国家大计考虑,万万不可迁都啊!

孝文帝:(转向拓跋澄)爱卿,你的意见呢?

拓跋澄:陛下,我认为迁都是明智之举。目前,我们的统治重点在中原,我们的经济来源也在中原,迁都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我们要将眼光放远些,虽然目前要耗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但一旦迁都成功,洛阳优越的自然条件将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力和物力。(转向各位大臣)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大臣丙:我同意迁都。平城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适宜农业生产,所产粮食还不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况且我们还常年遭到北方柔然族的威胁,而洛阳是汉朝都城,有发展基础,且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比平城高7.8摄氏度,是理想的建都之地。我认为,迁都只会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商朝的“盘庚迁殷”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臣甲:平城为都是祖宗定下来的,条件再不好,也是我们的家,怎能随便迁往别处呢?我看你们是安稳日子过腻了,自找罪受!

拓跋澄: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不可只顾眼前安逸享受,不顾国家发展,安于现状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大臣丁:(怀疑地)中原地区是汉人之地,人多势众,我们鲜卑人少,迁都洛阳,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习俗也不相同,会不会导致我们民族的丧失而使魏朝成为汉人的天下?请陛下三思。

(大臣甲、乙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大臣丙:陛下,如果不迁都,我们躲在这偏远的地方,又如何能统治广袤的中原地区?况且汉族文化比我们先进,文明比我们发达,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他们的礼仪文明、政治制度,对我们都非常有用。冯太后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也是向汉人学习的吗?只有向汉族学习,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停滞不前,一旦汉族强大起来,我们的民族还如何立足?

拓跋澄:对。我们不仅要迁都,更要改变我们民族落后的习俗,加强同汉族的联系,促进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政权才能巩固。

(各大臣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争论不休。)

孝文帝:作为帝王,应以四海为家,南征北战不是常事吗?况且平文皇帝曾以乐根山为都,昭成皇帝以盛乐为都,到通武皇帝时才迁都平城,怎么独独我就不能迁都?

(恼怒地)如果你们不同意迁都,那我们只好继续南下。

(众大臣犹豫不决,窃窃私语)

孝文帝:你们还犹豫什么,同意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拓跋澄抬腿站到左边,有的大臣犹豫了一下,看到孝文帝态度坚决,也跟着站到左边。)

齐呼:只要陛下停止南代,我们同意迁都洛阳。

(旁白:公元494年,孝文帝派拓跋澄回到平城,将鲜卑贵族全部迁到洛阳,至此,孝文帝迁都顺利完成。)

  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的表演给予相应的评价。

4、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学生讨论作答)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左右。再就是原来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得到加强。

教师过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就是要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所以,迁都洛阳后,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孝文帝的改革具体有哪些措施?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这将是我们在下面要学习到的内容。

探究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孝文帝为什么进行改革?学生可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北方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学习,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民族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孝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控制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文和插图《汉族服饰俑鲜卑族服饰俑》、“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文献资料·《魏书》摘录”等,学生初步形成以下结论:

内容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教师引导:概括提炼:归纳为六条。(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族通婚;(5)采用汉制;(6)以礼、以孝治天下。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让学生阅读116页小字部分体会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明确答案后,让学生定时记忆巩固,分组进行记忆竞赛,教师抽查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2.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的形势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形成以下线索:

三、拓展联系、提升方法: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从中你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什么?对于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

2.请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孝文帝当时是一个战胜者,征服者,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学生广泛交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归纳。

(1)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2)民族融合的趋势成为趋势,要求必须顺应形势。

(3)汉族文化先进。故游牧民族向汉文化学习与融合是必然的。

引导学生形成共识:改革要顺应时势;落后要善于学习先进;孝文帝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

四、学史明智、感悟历史:
   1、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中,没有鲜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拓拔部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提示如下: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

2..孝文帝之后,北魏的皇帝死后多用“孝”字作为谥号,孝文帝在“孝”的方面有哪些规定?你认为孝文帝之所以重“孝”有哪些原因?在当今社会要发扬尊老、养老的风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规定: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

原因:(1)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2)冯太后对他的影响作用。(3)汉族文化先进和优越。

尊敬老人、以孝为先、礼貌待人、守法知礼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加强情感教育,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2、请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孝文帝当时是一个战胜者,征服者,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其一,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其二,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的教训深知鲜卑族若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立足生根,子子孙孙永远安居乐业,就必须适应占中原主流的汉族人的文化;

其三,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较游牧文化更高的使用价值,故游牧民族向汉文化学习与融合是必然的,因而面对繁华绚烂的汉文化的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这也证明了一个历史上的通则,就是一个文化水准低的民族,即使最初能以武力征服一个文化水准高的民族,但终究还是会被这个文化水准高的民族所溶化进而消失无踪。

五、师生小结、反思巩固: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如何?你怎样看待孝文帝这个历史人物?

答:略。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内容及意义评述孝文帝,指出顺应历史趋势,符合人民愿望,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应该肯定,学会用历史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2、你能用图示的方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吗?

    小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用投影仪展示出来。教师、学生共同作出评价。

六、自我测评、达标训练:用好《同步探究》题。

   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到的资料:
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代,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