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力量

反思的力量

教了十几年的学,我摸索了许多,也从一个对教学懵懵懂懂的新手,逐渐成长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比较成熟的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些年的摸索,有自己向老教师学习的;有自己看教学著作学习的;有和同事商讨来的-----,但是,像今年吸取专业理论知识如此之多,之丰富的却是首次。

在这里,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吸收,更重要是我认识到了反思的力量。

一:反思自己的课堂

这一段上课,我有个感觉,只要用心去想,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上课前提问,复习旧知时,最好先提问1、2号学生回答,再提问3、4号的学生,这样,1、2号学生的答案可以给3、4号学生做个示范,也可以让3、4号学生有个记忆缓冲的时间;提问就顺畅些,而一上去就提问3、4号学生,很容易耽误时间,;而在学习新知时,可以先提问3、4号学生,逐渐提问2、1号学生,这样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答案逐渐趋于完美和全面;还有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不是这样是最符合教育规律,我这样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这班可以这样做,到那个班我还能这样做吗?

这就是我对课堂的思考,这样想想,再去改正,好像真的有些合理了,这就是反思的力量。

二:反思自己的语言

在上课时,我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提问学生,我用什么样的语言激励学生呢?课堂冷场时,我又该说什么呢?这个学生上课捣乱了,我该怎么说?等等。

下课见到学生,我用什么样的话语拉近与他们的关系呢?记得李镇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说的话打动不了学生,说明我说的话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我得想想哪些话才是真正适合学生”。是的,当我们所说的话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那些适合他们的话语,遇到此种情形,我们不能放弃,必须多读书,多反思,直至找到这样的语言。

三:反思自己的行为

富来克林年轻时,每天记录下自己白天的行为,到晚上就对照一个图表,哪些是自己不该做的,然后就划去自己的行为,每天检点,每天进步,所以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我国《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是呀,如果自己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经常审问自己:今天自己虚度光阴了吗?今天自己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情?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样审问自己,

反思自己的行为,一定可以有很多收获。我不求自己成为名师,但是自己一定要过得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课堂,对得起自己的学生。

四:学校、国家、民族的反思

今年,学校进入了“精雕细刻”的时代,我想,更多的是需要反思。反思已经成型的“自主达标课堂”,反思各科目的理想课堂,反思我们的“天天成长课”------在反思中逐渐完善和完美,我们的学校一定更出色!

我们的国家,怎样才能发展的更快,我们现行的制度法规还有那些需要完善,我们借鉴别国的什么经验才能振兴自己的国家。我教过历史,有句话叫做“学史可以鉴今”,尤其中国近代史让我思考的更多,我们的民族今天该反思些什么,今天该由反思而改进些什么,我想,我们的国家、民族一定可以因反思变得更强大!

我认为,能反思一定是精彩的,会反思一定是强大的,因反思而改进一定是卓越的!

 

第二篇: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让读书给我们反思的力量

高凤霞 沧州市第13中学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事件 教学问题

中国教育界提倡反思教学已经多少年了,有多少教师真正具有反思力?教师到底该如何反思?华老师的文章——《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见《人民教育》20xx年第22期),至少显示出教学反思的两个秘密:第一,反思的起点是回顾“事件”,反思的目的是“寻找另外的办法”;第二,无论回顾“事件”,还是“寻找另外的办法”,反思总是以“学习”为前提。

一、如何“反思”。

1、回顾教学“事件”。

从华老师的文章看来,教师的反思总是意味着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某些教学“事件”。察觉出自己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教学“事件”,这是所有反思的起点。若没有教学“事件”,也就没有了反思的凭据和价值。好端端的日子,教师有什么反思的必要?并非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发生“事件”,这是一个事实。由此看来,教师并不需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去折腾自己。但是,当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些“事件”或问题时,教师的反思就成为一种需要。困难在于,当教师在教学中发生了事件或出现了问题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很多

教师之所以反思无力,实际上是因为缺乏教学事件意识。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国外有些学校想提出一个办法:用录像机将整个课堂教学录制下来,以便下课之后主讲的老师或者其他教师回头“观看”教学过程。有人称之为“微格教学”。其实也只是使某些看起来比较微小的教学“事件”暂时定格和停留。“小事件”被定格和停留之后,人们往往能够从中看出”大问题“。

2、寻找“更好的办法”。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事件或教学问题,用华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为了不断询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醒自己的过程:除了自己原来的教学方式之外,还没更好的办法吗?反思的结果总是:并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甚至别样“更行”。表面上看,华老师的寻找过程显示为“再实践”与“感悟”,实际上,这种“再实践”与“感悟”更多地源自一种“学习”的积累与体验。教师“学习”的状态,将形成教师发现事件和寻找办法的眼光。

二、如何“学习”。

“教师学习”是“教师反思”的基本前提。教师学什么?至少,从华老师的这篇文章来看,《论语》、《中庸》、等经典名著,《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皆为阅读的形态;“捧读专著是学,请教师同仁是学,观天赏花看电视也是学”。

1、读“书”。

对有些教师来说,他们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对另一些教师来说,他们也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适合阅读的书或者文章。于是,有人建议教师阅读“经典”。教师真的适合阅读经典吗?

杜威的《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教师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文章,以下同),罗素的《我为何而生》,算不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厄尔曼的《青春》、培根的《论读书》,能算是经典性教育散文吗?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否应该作为经典教育散文向教师推荐?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能否算经典散文?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是否也应该去读一读?最近十几年来曾在中国教育界被广泛阅读和争议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做教师的22条军规》,算不算经典教育散文?张文质的《保卫童年》,肖川的《什么是良好的教育》、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是不是也可以一读?这样至少老师们不至于在阅读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教育论文之后,竟以为教育学不过是喋喋不休地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

2、读“图”。

经久不衰的学习方式当然是读书,但时代的变化使读书年代逐步转化为读图年代。于是,读图成为教师新的学习

方式。学校可以邀请校内骨干教师或校外专家给教师开设系列讲座,比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读书建议》,等等。讲座虽然向来被认为是“听”(“听讲座”)的活动,但实际是上是一种观看的形式。正如听课的真实形态是“观课”。 “听报告”虽然是“老式”的培训方式,但可以在“报告”中穿插切合实际生活的“案例”和“故事”,尽可能地让这些“报告”的方式接近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

3、读“人”。

读书和读图虽然重要,但总有一些人既不怎么读“书”,也不怎么读“图”,却能像那些读书、读图的人那样充满智慧,甚至更加智慧。这是怎么回事?很简单,这些人依然在“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式不同于读“书”和读“图”,他们在读“人”。阅读人,观察人,这是在读书和读图之外的第三种学习方式。对中小学教师业说,读“人”实际上是观察周围的同事,从周围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但教师读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群之外,最好经由“传记”的阅读而理解孔子、老子、杜威、罗素、鲁迅、胡适、陶行知等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这是读“人”的另一种视界。 小学老师很忙,有些老师负担很重、很累。教师若不读书,不学习,教师本人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的理由。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这些理由都是事实。教师学习或教师阅读是艰

难的。凡进入了中小学的人,都不难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可是,惟其艰难,才显高贵。只有那些真正保持了“阅读”或“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反思”或“研究”的状态。也只有那些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反思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有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无论是“反思”,还是“学习”,教师最好在反思或学习之后,有所记录:可以多写一些“反思日记”或“学习日记”。前者可以称为“做后感”,如华教师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后者可以称为“读后感”。对教师来说,“反思日记”或者“学习日记”,很可能比教师模仿专业研究者的风格撰写的“教育论文”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杨润勇 王颖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11月第一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