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反思的力量

习惯与反思的力量【推荐阅读思考】

一、习惯,让自己更高效

我们原以为要成为状元,也许就要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然而陈恺欣却不是这样,她绝对不会“克扣”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差不多六点半起床,十点半睡觉,每天保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饭后喜欢玩电脑、陪妈妈散步,所以晚上8:15至10点多学习”。

也就是说,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她其实花的时间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良好的习惯。访谈中随手就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初三的每个周末都会做两三道综合题,训练自己的题感; 规律而充足的睡眠,在白天保持良好的状态;

每天晚饭后会陪妈妈散散步;

晚上8:15-10:15左右学习,为了不让自己太累,各科是交替学习的,比如第一科数学、第二科英语,这样思维可以转换一下,而且每晚高效学习一会儿,就会有5分钟的休息;

……

和好多家长聊天时,常会听到他们说,要是我们家孩子能够自律一

点就更好了。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律对行为的塑造,远远比不上习惯强大。所以如果要更优秀,就从培养优秀的习惯做起吧。

二、反思,让自己成长

访谈中聊到了很多问题,对于学习数学的方法、时间的分配、对班干部的理解,陈恺欣都会有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回答,于是我们不禁惊讶于这样一个问题:她是如何寻找到这些方法的呢?

看看陈恺欣与李鑫老师的交谈吧:

李:“……这些是一开始别人教你的,还是你自己总结的?”

陈:“是自己总结的,就是不断地探索,现在我也在探索怎么样学习高中的知识,在面对中考时,我也去问了考过中考的学生,问他们怎么学,然后他们也告诉我应该有自己的计划,我问过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计划,所以我就在想,类推过去,是不是有计划的人中考成绩就会比较好,所以我就开始总结。”

试问有多少人面临中考时会主动去问优秀学长;有多少人会推出“计划和成绩之间有相关性”;又有多少人在还未开始高中生涯的时候,就已经在探索高中怎么学?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简单说就是给一个答案不如给一个方法,可是找到这个“方法”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佛曰:“相由心生”,这个世界能给我们提供太多的帮助,然而真正的改变,往往是由内而外的。

三、效率和时间感,让自己致胜

访谈中余坤锴老师问:“你觉得有哪些最重要的学习习惯?”陈恺欣的回答是,效率和时间感。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陈恺欣的生活特别规律,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都如此井井有条。这中对于时间的掌控,也让陈恺欣的学习变得非常高效——用和别人一样长度的时间,取得和别人不一样的成绩。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的策略

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的策略

政和县石屯中学 黄丽洁

在这几年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对待课程改革,理性地看待机进行改革与继承传统之间的关系,不能一些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一提什么就不加思考地“盲目跟风”,比如,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就不管语文学科的性质、无论什么教学内容,不论什么课都必须要有分小组讨论这样一个环节,好像不这样上课就不是实施新课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很多课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离注重训练扎实的课、讲求效率充实的课、重视生成丰实的课、追求常态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真实的课越来越远。

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在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 经验 + 反思”。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How we think》中指出:反思是人们“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所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他认为反思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并指出虚心、专心及责任心是反思行为的三个基本特质。

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途径: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它是教师内源的自觉的行动。西方教育界有一句口号:让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增强教师的反思能力,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有利于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主专业化发展,有助于解决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老大难问题,有利于积累教师的教育智慧。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反思的问题,如果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员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和习惯,就会迷失方向。

反思型教师的培养,就是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地增强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

二、反思型中学语文教师的一般特征

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过程的简单回顾,更是对已经发生的一段教学历程进行批评性思考。通过这种批评性思考,明确教学中的得失,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

反思型中学语文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敏于思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喜欢质疑,勇于提出并能试图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两难问题。反思作为自我认识和实践,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力量的和有效果的。比如怎样处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问题?如何处理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怎么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答案的开放性、丰富性、创新性与文本及作者本身寓意的主题思想、价值观的封闭性、贫乏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二)勇于实践。能有意识地将自己学习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解决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科学性和这些方法的先进性。

(三)立于现实。能密切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大力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并有效地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

(四)敢于创新。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接纳不同的观点,能够创造性地使用中学语文教材,能积极参与中学语文课程建设。

(五)专于工作。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甚至激情,工作时身心高度投入。

(六)善于发展。能够积极主动地为促进自己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而努力学习、大胆实践、着力创新。

三、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的策略

反思型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策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我认为反思型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策略主要包括:理念先行——更新理念策略、行为跟进——改变行动策略、习惯养成——培养习惯策略。

(一)更新理念策略——理念先行

科学理念是实践行动的先导。教育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要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学习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要增强反思意识、提升反思能力,就必需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对教育教学真谛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教育教学外在价值标准的内化,这是新观念确立的标志。教师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

(二)改变行动策略——行为跟进

培养反思型教师的关键在付诸实践行动。

1.保持教学敏感态度。要以辨证的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同事的语文教学实践特别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之中的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实施新课程之中非常强调的小组合作语文学习和小组探究语文学习等问题。

2.学习运用认知策略。

特别是学习运用元认知策略。何谓元认知?简单地说,“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意识

和控制。元学习主要包括元学习知识、元学习体验、元学习策略。这些元学习知识、体验和策略对教师进行反思非常有用。

3.增强教学监控能力。

这里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主要包括三种:(1)教学前的教学监控。教学前的教学监控主要是指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如备课时是否遇到过困惑,是否根据自己学生和本地情况以及自身的实际调整了语文教材,为什么要这样调整……(2)教学中的教学监控。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主要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否根据教学情况及时反馈,能否灵活有效地监控、调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参与、交往、达成状态进行反思。是否倾听了学生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是否发现了预料(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面对预设之外的问题是否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程,是否将这些意外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3)教学后的教学监控。教学实践后的反思主要指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对教学的成功、失败进行处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下课以后仍感到哪些比较注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

在反思性思维活动中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在反思中阅读;在反思中写作;在反思中识字写字;在反思中口语交际;在反思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4.坚持批注阅读书籍。

学校培养出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应该说我们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开展终身学习实践,给学生做出喜欢读书的表率。在读书的过程之中,要求自己边读边做一些批注(当然是自己的书籍)是促使自己认真阅读,养成读思结合,习惯反思的好办法。

5.坚持进行反思总结。

教师反思可以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成功,主要是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反思失败,主要是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失误处或值得改进处。教师完成某个中学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之后,一方面需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观念理性和相应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这自然必须对自己已有语文教学行为和已经养成的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督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

6.坚持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发展轨迹,记录了教师的点滴进步。通过记录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材,反思得失,寻找良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深化思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目的。

7.坚持教后再次备课。

教后再次备课是指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教后备课是促使自己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得与失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的有效举措。

8.坚持撰写教学札记。

可以从目标的达成度、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之间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本次对后续教学的启示、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等问题入手撰写高质量的教学札记。教学札记是教师反思的文字表征记忆。

9.坚持撰写教学论文。

能够写一手好文章应该是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札记一般是教师一些零碎的反思轨迹。而专题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了长期地系统而深入地探讨并有所得的基础上写出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中学语文教师在撰写专题教学论文的过程之中肯定会反思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实践。因此,坚持撰写专题教学论文是促进有效反思的好形式。

10.坚持学习反思榜样。

优秀教师成功的教育实践包含的实践智慧中涵容了教师反思内容的所有方面,体现了教育价值的广博和丰富。探索并学习名、特、优教师身上所具有的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能使我们少走弯路。

(三)培养习惯策略——习惯养成

1.培养善于反思习惯。

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牢固树立了充分利用反思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先进理念的前提下,就必须努力践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行为,并长期坚持反思,使教学反思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最终养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2.培养勤于笔耕习惯。

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坚持开始教育教学反思行动,而且要勤于动笔,将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之中促使自己更好地反思,使自己驶入边反思边记录,以写作促反思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