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的思考

关于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发广泛关注。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里发生的暴力事件。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致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 。归纳类似事件存在两个共性,一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多为未成年人;二是施暴手段残忍。施暴者不仅使对方承受皮肉之苦,还习惯于炫耀“战果”,仿佛对方越痛苦就越有快感。这种病态的行为,尤其值得反思。有心理学家认为校园暴力是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对武力畸形崇拜的表现,同时也折射出家长和学校对道德教育的忽视。依法处理违法行为,遏制学校“小霸王”的气焰,还校园一片安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治理课题。

一、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 校园暴力屡见不鲜,低龄人群的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现象日趋明显,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暴力行为,既有个体的心理原因,又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从心理学上讲,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校园暴力犯罪成本低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们缺乏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一大因素。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生理上的发育阶段,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他们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同时,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缺位,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也就成为了青少年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

2、家庭因素的原因

庭教育缺失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所有的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充分认识到:你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就是给他们一个最好的未来。有的孩子在其家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幼小的心灵很早就蒙上阴影,导致其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承受挫折和打击,遇事好冲动、走极端,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家长对他缺乏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导致以自我为中心,性格上自私、冷酷,诱发暴力事件。

3、学校教育的原因

成绩唯一论”,“唯分数论” 依然主导着学校的教学目标。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性格、能力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仅仅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本性,应试教育使得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常常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歧视。为寻求心理平衡、自我承认通过暴力求被认知,引发暴力事件。

4、从社会影响及犯罪成本来看原因。

前一些中小学周边环境恶劣,一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无视有关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严重损害了教学和谐环境。在影视文学作品、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色情场面,催生了校园暴力。加之校园暴力成本较低,发生暴力事件后以教育为主,无相应的严惩措施,导致了校园暴力的频发。

、预防与措施 园暴力事件已经发生了多起,让人触目惊心。而事件的起因都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未成年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惨无人道的殴打、侮辱、折磨,将暴力在是非颠倒的意识环境里集体作恶。究竟是什么让她们变得如此狰狞冷酷?谁又该为这些暴力事件反思?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呢?

1、加强青少年法律知识、人格修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校除强调文化课成绩外,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把法制教育和文化学科建设联系起来,在中小学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定期安排学生参与法制教育活动,聘请法制老师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将其贯穿到教学当中,而不应单纯地以文化课的成绩作为对孩子的唯一评价标准。应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塑造,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用真善美涵养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用科学的教育培育健全人格,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校园暴力的土壤。应考虑在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各级各类学校包括中小学,都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心理和道德干预机制,预防因为心理疾病引发的过激事件发生。

、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强化父母对孩子的监管责任。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如果家庭当中充满暴力、冷漠,孩子们也容易具有攻击性,更有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生计,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这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极易走上犯罪道路。预防校园暴力,必须尽快遏止通过网吧传播的暴力、色情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为处于动荡不安的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平等、更关爱、更

人性化的成长空间。 、扭转孩子犯罪成本太低的现状,依据现行法律,此类暴力事件最多以严肃批评教育、责成家长严加管教结束,这恰恰是也是很多未成年人胆大包天去对其他孩子动辄暴力的主要原因。因为在他们看来,因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杀人都不用偿命,自己的这种行为在法律定性上不过“一件小事。”把殴打和伤害视为“恶作剧之类的小事”,这便是国内校园暴力不断发生,也始终无以得到遏制的真正原因。所以校园暴力问题应上升为法律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道德层次。校园暴力,是教育问题,更是法治问题。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问题少年,只有少年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些相关的办法及条款正确的解决校园暴力事件,并且正确的指引中学生远离暴力,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

三、延伸与思考

园暴力是由个体或群体实施的一种侵犯性行为,是一种基于恶意或是故意的有目的行为,目的是让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挑衅行为。家庭、学校及至整个社会都应该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抵抗校园暴力的重任,司法机关、公安等部门应对严重的暴力伤害事故做出有效的处理。通过源头上教育引导,结果上依法严惩不岱,才能有效地遏制校园暴力一发不可收拾的势

头,还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不受伤害。

 

第二篇: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

德育教育系列之十六

儒雅健康、内涵发展

之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

老师们:理想的琴,须拔动奋斗的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妙动听的乐章。 近来我校发生了学生打架事件,不但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我感到很遗憾,也很痛心,应该值得我们深思。校园暴力不但扭曲了同学们心灵,也严重危害了学校的声誉。我们不能让其成为校园永远的痛,为了净化校园环境,弘扬校园正气,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校园一份安宁,给家长一份放心,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做细做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根本上来遏制校园暴力行为。

我们知道校园暴力多发生在清晨或傍晚,校园里人比较少的时间;多发生在空教室、阴暗的角落、大家不常走的走廊和巷子、教学楼、宿舍楼背后等人少的地方。容易遭受暴力袭击的多是身体瘦小的同学、胆小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的同学、爱炫耀的同学、独来独往的同学、喜欢滋事的同学。

【处理方法】

在处理学生打架的问题时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制止。打架多发生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教师看不到,以至于无法处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这种情况及时汇报,然后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教师不仅要及时介入打架事件,还要向学生明确表示,学校不容忍任何的打架斗殴行为,并会对打架斗殴行为采取措施。

2、不要以暴制暴。老师在面对打架斗殴的学生时候一定要冷静、理智,即使你感到很气愤、忍无可忍,也不要打骂他们,严厉的惩罚只能压制一时的行为却不能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暴力的处理方式也会给学生树立反面的学习榜样,会加强他们的攻击行为。一定要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想进办法来挽救后果。作为老师要学会克制,克制是一种自我控制和调控的心理行为,是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拥有的品质。

3、对症下药。教师要根据打架的起因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消除学生的打架斗殴行为。有的学生是对其他人怀有敌意,通过攻击别人而达到发泄目的,教师可以转移他的攻击目标,把学生的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释放心中的压抑。有的因为嫉妒心导致的攻击行为,这些学生往往伴随着自卑,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加以疏导,解除嫉妒对象的敌意,认识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以消除攻击行为。

4、针对问题学生,教师要用心呵护,要有耐心和科学的方法,不能只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予以恐吓、制止,要从自身做起来维护我们的师道尊严。

5、要适时的通知家长,要准确的描述事态,不夸大;要有理有据的面对家长,不要被嚣张的家长所压倒,也要尊重尊重我们的家长。做老师真的不容易,既要教好学,又得当警察断案,还得和社会打好交道。但是我们做了这一行,就得对得起自己。就得向“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办学目标而奋斗。

【预防策略】

1、树立正面的榜样,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己所追求的形象,他们喜欢和善于模仿。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青 1

少年学习好的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青少年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的逐渐消失。”家长和老师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平静、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学生也会仿效。如果老师和家长以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学生同样也会以打架斗殴的方式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纠纷。

2、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班风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这种同化力会使不良的思想、行为受到压力而得到转换。因此营造儒雅健康、内涵发展,积极文明向上的氛围可减少打架斗殴的行为。班级也可开展各种活动向学生宣传做文明、理智、儒雅、内涵的学生。对于学生中的好思想和好行为要及时肯定、适度赞扬和支持。

3、制定相关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学校和班级都要制定相关的校规、班规,明确规定打架斗殴是必须禁止的,倡导学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班规制定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都参与其中。人人参与制定班规使他们一开始就意识到“班规”是自己制定的,这样确保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班规”,使他们不自觉地进入自我驾驭、自我管理的角色。

4、利用家长会教育家长,让家长来帮助教育孩子。往往在斗殴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家长就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凡事不能吃亏。叫家长明确:校园,是一方净土,是文明的殿堂,发生暴力,害人害己,家长不能给孩子灌输唯我独尊的思想,要注重孩子世界观的改造,家长也不能倚仗一些社会关系,逃避学校纪律对学生的处分,导致学生彼此盲目的攀比和模仿。使学校、老师的教育显得“苍白和无力。

5、面对学生的打架行为要谨记:忌“懵”、忌“沉默”、忌“鲁莽”、 忌“以暴治暴”。

6、教育学生学会大度。我们都知道:海内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学生学会学会宽容,大量;学会互助互爱,豁达开朗;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弯曲;学会道歉。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别让“哥儿们义气”害了自己,只有同学间做到正确相处,校园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少抱怨;只有付出了,我们的心里才永远不会失去平衡。我们就会永远快乐地生活在集体里。

7、教育学生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事临头三思而行,怒上心忍让最高。”同学间发生了争执时,不要一时昏了头脑,吵的脸红脖子粗,或许在退一步之后,争吵便停止了。让一步不是畏惧,不是退缩,而是成熟的表现,就在你忍让的那一刻,你周围的人会对你的行为发出无声的赞叹:你是一个不拘小节,心胸开阔的人。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高”。

老师们,只要学会在恨的地方,播种爱;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班级。就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行为儒雅,处事大气,待人热情,与人友善,心胸豁达,气质高雅,知识丰富,思路开阔的对社会有用人。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