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反思

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反思

张经基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拳打郑屠的形态描写,有了活灵活现的感觉。其实,人物的语言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颇具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场景就不可能如此鲜活。鲁达最初为了仗义救人,军官做不成了,做了和尚;后来又为了仗义救人,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他无所顾虑,敢作敢为,嫉恶如仇。现在请几位同学朗读,把鲁达的气势读出来。一位同学读叙述的语句,一位读鲁达说的话,一位读郑屠的。从“郑屠右手拿刀”读起,到“谁敢向前来拦他”为止。

(生6、7、8朗读。“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读破句。师进行指导;“眼棱”、“迸出”、“咄”,读不准,师纠正。疙疙瘩瘩自不必说。)

(生9、10、11再读。“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读破句,声音、气势、语势都不理想。倒是郑屠的一句“打得好!”读出点痞子、恶霸的味道。)

原本想让学生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来加深体会,没想到效果适得其反。读,没有锦上添花,反而降低精彩的气氛。问题何在?对朗读的功能与作用食而不化。读文章就是学习作者的语言。读的人把文章朗读出来,可使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朗读进入角色,读者就站在作者的地位,读者就好像是作者,文章中的语言犹如出之于自己的口,自己的心。此时此刻,文中的词汇、句式、表达方式、思想感情进入了自己的脑里,消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储存、语文素养。古往今来,朗读从来都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安排朗读,无可非议,更何况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确实兴味盎然。

朗读的功能显而易见,毛病出在我的粗疏,食而不化。文章不是每一篇都经得起朗读的,这是就文章的质地与语言而言;文章的语言尽管有特色,也不是都可以让学生还原为口头语言,进而成为自己的语言的,这是就学生对象而言。因而,课堂上让学生朗读什么,教师须深入思考,精心选择。即使是经典著作,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朗读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白话小说,但那时的白话与今日的白话距离甚大,基本看懂和琅琅上口是两码事,此其一。朗读得流畅,不仅是字句的问题,还牵涉到历史知识,学生对这些不熟悉,读破句就难怪了。尽管课本中对“小种经略相公”、“关西五路廉访使”加了注释,但学生阅读时一晃而过,未认真思考,没往心里去,此其二。第三是鲁达这种掌管练兵和捕盗的武官身份,说话不仅有地域特色,而且有职业特点,学生与这位文中主人公相距约千年,怎能一下子就揣摩得到?不是学生读不好,而是自己欠思考。

由此我联想到课堂教学中人物对话的朗读问题。似乎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已司空见惯,其实,效果有时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往往是食而不化,对某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信到迷信的程度。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作用,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不顾时间、条件,不顾文本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水平,生搬硬套,没有

1

不事与愿违的。当前,课堂上风行运用多媒体,声、像、色俱全,这本是好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感性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用得不当,效果同样适得其反。例如,一位小学教师教《山行》,课起始立即用多媒体打了一幅国画,色彩鲜艳,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且画的顶端画了几间白墙黑瓦的小房子,以示“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么好的培养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小诗,就让一幅画给框死了。原本“白云生处有人家”,可让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而今荡然无存,太可惜了。

用得得当,可助春风化雨;不得当,就成为赘疣。

这节课从六个学生读书出现的问题入手,全面分析了朗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学生出现问题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同时联想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的问题,提出了自己非常有见地的观点:“用得得当,可助春风化雨;不得当,就成为赘疣”。这应该让我们反思。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斯就是在反思的路上走过了32年,他曾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写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努力学会反思的方法,提高反思能力。不是把它用来应付检查,而是作为一种教学需要;不是技术上的反馈,而是心灵上的反思。

让我们记住这些大师们的名言,认真做好教育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成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中的一名骨干力量。

2

 

第二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