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感受和用形象来比喻无形事物,从而使读者能真切地领略无形事物的美的手法。

3.学习用场面烘托、人物映衬、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场面烘托和人物映衬。

【教学难点】 用感受和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声音。

【教学方法】赏析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老残游记》

2、理清全文的整体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

四、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直接入题

(二)简介作者

  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字云抟,后字铁云,发表《老残游记》时署名“鸿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人,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在算术、治河、医道上家学渊源。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因为设平粜局赈济饥民被逮捕,流放新疆,后病死迪化,时年五十三岁。

  (三)简介《老残游记》及四大谴责小说

1、《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借老残之游历,记述其言论见闻,揭露晚清吏治的黑暗及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老残游记》写一个江湖医生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揭露了清末吏治黑暗,涂炭生灵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评论:“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明湖居听书》选自第二回,主要是赞颂说书艺人超群的演唱技艺的。

2、四大谴责小说:

刘鄂《老残游记》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

(四)之前情节:

“明湖居听书”故事是这样的:老残来到济南府,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游玩,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居中写“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么事情。路上听得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日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听得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中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又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回到店里向茶房打的此事,茶房介绍刘:这说鼓书,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什么稀奇,自从王家出了个白妞、黑妞两姐妹就不同了。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的出奇人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他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京剧、昆腔、小调种种腔调,运用到大鼓书的调儿里,经过二三年的工夫,创造出梨花大鼓的新调,“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明儿下午一点钟开唱,若上午十点钟去,便没了座位,要听还是早去。老残听了茶房的话,也不甚相信,次日九点多钟便便去明湖居听书。可以说,在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在为白妞说书作了铺垫,那属“耳闻”;进入课文之后,则属“目睹”了。

(五)感知课文:

1、明湖居听书,听谁说书?主人公是谁?

生:白妞

2、白妞出场之前都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写法?对写白妞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1)、戏园盛况

时间早: 十点钟          

观众多:满满的,人缝里坐下

职业广:官员,生意人,读书人

作用:①烘托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                      

②人声嘈杂的描写为后面的鸦雀无声作铺垫,衬托出白妞说书的超人技艺。

③说明白妞说书雅俗共赏,衬托说书造诣深

(2)、琴师弹奏

外貌: 甚为丑陋

初奏:不甚留神

轮指:入耳动心

(3)黑妞演唱

外貌:朴素洁净

演唱:字字清脆 声声宛转

作用:衬托白妞说书的不同凡响

(4)、观众的评论      

作用:烘托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

(六)、课堂小结:经过层层铺垫,便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极大的悬念,人们不禁想探究:这尚未出场的白妞究竟是何等高人?为什么她使这么多人如此沉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的表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特殊的比喻——通感在摹写声音上的作用。

2、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通感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四、多媒体

教学过程:

重点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5、6两段,思考:说书可以分为几个环节?

(请用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生:“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

2、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学生圈划文中的语句,并在旁边加注欣赏的理由,然后读给同桌听。全班交流,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3、如何写声音的?

生:用通感手法,赋声于形。

4、讲解生么是通感?

“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是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的修辞方式。

5、找出文中运用“通感”的句子,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小结:作者创造性地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描写声音的好方法,即以画面来表现声音。这些描写音乐的句子大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善用比喻,往往能化枯涩为灵动,化平淡为丰富。

 二、、课堂拓展:听音乐谈感受

师:我们分析了全文结构,也欣赏了作者对音乐的精彩描写。现在,让我们欣赏一首韩红的《青藏高原》吧!听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播音乐,学生闭目聆听,有学生不时提笔记下瞬间感受。音乐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发问,有意留下3分钟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以期营造一种余音绕梁的氛围。)

  师:说说你听音乐时想到的内容。

  生①:我好像看到茫茫的青藏高原,以及高原上散发着枯叶气息的白桦林,冰雪覆盖的世界,饥寒交迫贫穷无助的凄苦的农人。

  生②:我仿佛看见一个小女孩托着脸望着高原上开得很早的几点小黄花,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师:除了这些由音乐联想起的景象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谈?

  生:听了这段音乐,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畅想,我好像乘风飞了起来,飘到了辽远壮阔的青藏高原,我想放声高呼!

 三、课堂小结

  王小玉说书是美的,更美的是刘鹗的生花妙笔,它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赋声以形,赋声以色,留其风韵至今日今时,感染了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通过刚才的实践,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只笔,那么,你能用这只笔去继续书写生活么?

四、作业

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写出你听《青藏高原》的感受。

 

第二篇: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

执教:佘山学校 雷沁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说书场面和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揣摩课文特殊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两方面烘托人物形象;

2、品味特殊的比喻在描摹声音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简单运用特殊的比喻描摹生活中的声音。

【学前准备】

1、熟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

(要求:查字典或运用课文下面的注解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鹗 气味 铮铮鏦鏦 羯鼓 遽 俱 煞 熨 伏贴 恍如 骋 ..........余音绕梁 戚戚 ..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搜集刘鹗和《老残游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爆发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们纷纷逃命。韩娥在乡亲的帮助下幸免遇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她便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可谓登峰造极,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以至韩娥走后三天,人们依然能够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于是,便有了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说。今天,让我们跟随刘鹗走入明湖居,欣赏一段与韩娥之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鼓书,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昨天让大家回家搜集了一些刘鹗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交流下。(用PPT

显示重点文学常识。)

刘鹗 (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江苏镇江)人。 《老残游记》共20回。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奔走江湖替人治病。在老残的游历中,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丑恶社会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以“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

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描写了几处表演?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吗?哪处是重点?

(琴师演奏、黑妞演唱和白妞表演,其中,白妞的表演是文章的重点。)

2、既然白妞的表演是重点,为什么还要写琴师和黑妞的表演呢?你能结合文章中具体描写他们的语句谈谈吗?

琴师:外貌丑陋 轮指弹奏抑扬顿挫,不同凡响

黑妞:外貌装束朴实 演唱叹为观止,精彩动人

作用:为白妞的出场作铺垫,侧面衬托白妞演唱的精彩绝伦。

3、除了琴师和黑妞还有没有写别人?怎样描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观众:开场戏园挤满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慕名来看白妞演唱 白妞出场——鸦雀无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静

演唱后的评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作用:从侧面渲染白妞演唱技艺的精湛。正因为如此才让这么多人为之沉迷。

4、总结:文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描写,为的就是在白妞出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更加渲染出白妞的风采。

三、品读课文,揣摩语言。

“千呼万唤始出来”,读到这里,大家肯定迫不及待想揭开那层神秘面纱,看看白妞究竟是何许人也?别着急,白妞出场了!

1、听老师范读白妞出场、演唱两段(第四、五段),圈划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谈谈感受。

2、交流与朗读。

(要求:发言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语句,重点语句采用带读、分男女生轮流读

和全班齐读的方式反复体会比喻的妙处。)

重点语句:

⑴“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外貌描写),写出了白妞虽貌不惊人,却有着非同凡人的风度和神韵。

⑵“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神态描写)写出了白妞未曾出声,光是眼神就已摄人心魄。以比喻突出了她眼神的清澈纯净、明亮光泽、圆润灵动,闪烁着惊人的气质。

⑶“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运用比喻,从感觉上写出了白妞演唱初段的酣畅淋漓。 ⑷“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这些把白妞的高音部分声音的魅力渲染到了极点,转瞬即逝、过而难留的音乐整体化,构成了一幅一层高过一层的山峰立体图;“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写出声音轻快、曲折、宛转、回环往复的特点;“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无色火光,纵横散乱。”写出演唱纷闹繁多,形色兼备的美妙特点。这四个比喻都从视觉的角度展现了白妞演唱过程中声音的跌宕起伏,突出了白妞的卓绝的技艺。

⑸“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从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设喻,写出歌声的和谐悦耳、活泼热闹,和其它乐器相配的效果。

3、总结:如此参差错落、美妙动人的演唱在刘鹗的笔下被显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接一个的比喻让我们应接不暇,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可见比喻有化枯涩为灵动,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它将丰富的联想与人的各种感官结合,把人体的不同感觉从不同角度展现听觉之美。如果说王小玉演唱精彩绝伦,那么刘鹗的文采则将这种精彩推上了无可攀比的颠峰!

四、深层体验,学以致用。

1、既然比喻能使我们的文字变得灵动,富有生命活力,那么,不妨让我们当场实践实践,试着自己创作。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两句比喻句描摹这段曲子。(PPT播放多媒体音乐)

2、创作与交流。(选择一两个同学的作品点评。) 五、总结全文。

1、学生总结,谈课堂收获。 2、教师总结:

这堂课我们不但又一次感受了中国古代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欣赏了和民间技艺同样富有魅力的中国古典名著的语言艺术。希望同学们能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多关注中国古典艺术瑰宝,让它们开启我们的智慧,美化我们的心灵! 六、作业设计。(PPT出示,全班齐读)

1、积累语言:将今天课堂上划出的运用比喻描写白妞的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每人至少背诵三句)。 2、片段写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音乐、表演扣人心弦,请你发挥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描摹你最印象深刻的一段,展现它的迷人魅力。 要求:⑴运用比喻;

⑵从不同的感官角度(至少两种); ⑶字数:不少于180字。

附:板书

明湖居听书

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

《明湖居听书》教案设计说明

佘山学校 雷沁怡

一、教材分析

《明湖居听书》是二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第六单元“技艺超群”中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本单元属于古文单元,这篇文章是一篇古白话。它兼有古文和白话文相交杂的特点。通过文章向学生展示了古代民间艺术家们超群的技艺,同时,也体现出古代经典文学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因此,对本文的把握,除了思想内容以外,还包括了古文字词和白话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

七年级的古文教学已经有初步的基础,根据已有的知识体系,阅读这一类的古白话,在内容的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然而,本文最大的价值在于写作特色。而这些又恰恰涉及各类描写和修辞,它们是白话文理解和写作常用的方法。据此,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我把重点放在了体会正、侧面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品味运用特殊的比喻描摹声音。而识别并简单运用这些特殊的比喻描摹自己生活中的声音则成为教学的难点。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习得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理解多角度描写尤其是侧面衬托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揣摩语言:通过学习课文中特殊比喻手法,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声音的妙处,提高学生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预初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了大致了解,并能根据注解和字典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解字词。此外,查找资料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所以通过学生的预习,对文章表达的内容已无疑虑。然而,这篇文章比较特殊,虽然接近白话,但依然有古文的影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带上情绪。即古文学习时的枯燥无味心理。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利用不同的激趣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文章的重点在于品味语言中各种描写和丰富修辞。从而,我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圈划和不同方式的朗读鉴赏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最终落实到写作实践,当堂学习的方法当堂消化,以仿写句子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检测学习的效果。使学生的

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地锻炼,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陶冶情操,将中华古典文化扎根学生的心灵,触类旁通,带动课外古典名著的阅读。

三、教案设计思路

文章作为一篇古白话,放在了古文单元。为了消除学生阅读的心理障碍,我选择了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导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故事的内容和文章有密切联系。它正是来源于课文本身最后一段,观众对白妞精彩绝伦表演的评价。把这个小故事作为文章的切入口,走进文章走近作者。在预习的基础上简单了解作者刘鹗和《老残游记》,旨在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有意识地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课外扩展阅读。

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把握,整体感悟全文,理解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作用,体会两者相结合的妙处:文章描写了几处表演?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吗?哪处是重点?既然白妞的表演是重点,为什么还要写琴师、黑妞和观众?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描写语句加以体会。在对全文整体建构的基础上品读课文,揣摩语言。重点落在对白妞的两段正面描写上。这两段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把白妞的外貌、神态、声音描写得惟妙惟肖。为了增强学生对它们的感性认识,我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带着学生在老师的语调中寻找语言的闪光点。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语句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同学广泛交流。最后能模仿老师,甚至依照自己的理解把情感带入自己的朗读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要引导学生自主动脑动口,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文章的第五段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比喻用法的集中段落。但是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较难的概念——通感。然而,在七年级通感并不属于教学的范畴。可鉴赏过程中又避免不了这个问题。于是,教学中便出现了难点:如何绕开通感的概念,把比喻的移觉说清楚?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引导:第一步,让学生体会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比喻修辞;第二步,探究作者从哪些人体感官写声音的特点,通过抓住形象化的喻体,寻找这些感官和声音特质的相通点;第三,经由总结发现,原来写听觉可以通过人体其他感觉来表现,那么同样,视觉、触觉等也可以通过听觉来表现。点到这里,学生对通感有了初步认识,对此种特殊的比喻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

然后,读写结合,归结到运用实践。我选择了一首抑扬顿挫,让人浮想联翩,易于理解的歌曲《天堂》。请学生把课堂刚刚学会的比喻用于描摹歌曲。开拓学

生的思维空间,达到学以致用的即时效果。教师选择一两个做范例点评,加深印象。

最后,由学生先总结课堂习得的知识,既可以是思想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和阅读技巧上的。通过这个步骤,锻炼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至关重要的是达到一课必有一得的效果。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针对性补漏,或者提纲契领。同时,以本课作为契机,引导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进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更深刻地理解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古白话小说的能力,尤其是浅显的、故事情节较强的小说。既可以拓宽视野,充实自己,也可以习得一些文言词汇和写作方法,以及古白话的精炼而绝妙的语言。

整个教学过程以老师的语言感染为主,PPT只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作者介绍、听音乐摹写和作业布置时用到。关键的步骤在板书设计中体现出来。

《明湖居听书》教后反思

佘山学校 雷沁怡

这是一堂古白话文的重点讲读课。根据我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和特殊的比喻刻画白妞这一人物形象。整堂课下来,效果基本达到,尤其是通感的识别和运用,比我预先设计的理想。

正侧面描写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在此之前有不少现代文都出现过,所以,学生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和我设想的一样,他们很快自己识别出这种两种描写的方式,并且,对侧面烘托的手法的作用回答得比较到位。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第一遍时就能明白前文对琴师、黑妞和观众的描写实际上是为了衬托白妞的演出。所以,在教学重我临时改变了想法,没有过多纠缠区分正侧面描写,以及作用,而是从寻找对琴师、黑妞和观众的描写中最富有他们特色的词句出发,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不但理解衬托,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了把白妞的演出托的更高,着力将琴师、黑妞的表演精彩推向极至的妙笔。这一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比较自然地完成了。

而文章的难点特殊比喻的识别和运用,在设计的时候便让我思考了许久。这

一通感的概念本不属于初中涉及的范畴,但是本文的特色却恰恰是通感的运用。如果不讲,仅仅只是说说比喻的本体喻体,再读一读,学生根本体会不了文章对调动人体各种不同感官赞赏白妞的技艺高超的奥妙。可如果传授通感的概念,难度显然太大,学生不好把握。进退两难中,我苦思冥想,最终决定把它定位于特殊的比喻。这样一来,一方面把比喻化为各种人体感官之中的写法告诉了学生,同时,又开发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自己的运用中更好把握。于是,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轻易识别比喻手法后,引导学生从人体感官入手,看看这些比喻在各种不同感官下显示出来的绝妙。如果直接写听到了什么,与文章现在的状态相比,逊色在哪里?学生便开始自发地寻找一些形容词和动词,发现这些词语是理解各种感官相通的纽带。而且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在寻找的时候比对待单纯的比喻更有兴趣。有个学生这样说到:“老师,原来我们的听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味觉在文字里是可以相通的啊。那平时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用听觉写视觉咯!”从他的话语中,我发现,本课重点难点其实已经解决了,他们已经触类旁通,虽然没有讲述通感,却完全理解了何为通感。为了检测他们理解的程度,我试着播放了一段《天堂》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并用一两句这种特殊的比喻来形容下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好像看到了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大草原”;有的同学说“好像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奔跑”;有的同学说“仿佛闻到了毡帐外的篝火架子上烤羊肉的味道”;还有的同学说“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虽然有的学生想象的比较通俗,但看的出他们已经明白了如何通过想象以另一种感官比喻一种感官的方法。而这不正是我设计的初衷吗?

除了重点、难点,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白话的兴趣,我讲了一个“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故事。他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在我还没讲完的时候就已经猜出了这个成语。而且在课文上完后,还有学生问我真的有如此技艺精湛的艺人吗?他们后来怎么样了?于是,我便趁此机会激发他们去阅读《老残游记》的全书。还有的学生说,原来古文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那么枯燥嘛。是啊,通过一篇古白话课文的学习,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应该说,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课堂上扎实落实了。只是,在内容上安排的比较紧,时间上必须相当紧凑。好在对正侧面的理解时,学生配合比较默契,很快进入正题,节省了时间,为后面的特殊比喻的现场实践留下了余地。由于时

间上的局限,课堂中也只能匆匆练习一两句。如果两课时完成的话,交流会更充分些。

一堂课,既有成功的尝试,也有不足之处的思考。作为一堂古文课来说,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上,还只是初探,更多的方法仍有待于今后教学的不断尝试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