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反思

主问题设计引领下《风筝》课堂教学设计

周 丽

近日,孙旺老师引导七年级组开展课堂阅读教学小型专题实践研究,我选择的课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并第一次在《风筝》的阅读教学中实践运用,现反思如下:

我设计的主问题是“风筝上系着的亲情与大爱”,围绕主问题我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阅读文章: 概述一个故事

认识两个人物

赏析三处景物

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故事、人物、景物中蕴含的亲情,在感悟亲情的基础上上升一个层次,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闪耀的思想的光辉。

最后三句话概括全文:

扯不断的风筝,那是心头永远的痛!

误伤至爱,都是无知惹的祸!

“大爱无疆,为儿童撑起飘满风筝的天空!

本节课由于学生充分预习,所以学生的表现特别踊跃,特别积极,特别聪明,一节课不是我让孩子们学习,而是孩子们领着我向前跑。

1、领悟故事中包含的亲情

《风筝》的故事很简单,它叙述的是“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甚至不准喜爱风筝的小弟弟放,还把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粗暴的毁掉。多年后因偶尔读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事忽然出现在记忆中。而当“我”向小弟弟祈求宽恕的时候,小弟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

故事的叙述郑佳娴代表第二组表述最完整,而故事中透射出的亲情通过小组代表发言可以看出,所有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感悟。

从这件小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沉重,因为这件事是如此强烈的吞噬着“我”的心灵,因为“我”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而是一颗稚嫩的心灵,扼杀的是童真。他们普遍认识到作者在文中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精神的虐杀”,这是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而这使“我”心头更加的沉重的是当“我”渴望得到补救时,但弟弟却全然忘却。孩子们在概述故事的基础上,大都能理解“虐杀精神的一幕”中所包含着的深深的自责、心痛与悲哀,如果不是爱之深,不会痛之切。

2、认识两个人物身上反射的亲情。

对两个人物的认识各小组大都能把握住课文中经典细节认识人物身上反射出的人物性格。不曾想孩子们对细节中表现得人情、人性也领悟的很透彻。

对于小弟弟在这篇散文中有这样两个经典的细节: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

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当兄长发现自己偷做风筝时“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从第一个细节,孩子们都品出了小弟弟对风筝的喜爱:“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从他看别人的风筝的表现,可以想像如果他拥有自己的风筝会是怎样的喜悦啊!而第二个细节描写,小弟弟的受惊、恐惧表现出对兄长威严的畏惧,对自己偷做“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而被抓结果可以预期的“绝望”。而这个细节与下文对“我”的细节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仔细品读这两个有对比意义细节描写,孩子们居然能够发现作者这样写的深意:第二个细节描写是“我”对弟弟最喜爱的风筝的毁灭: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我”的“傲然”与小弟弟的“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就不难想像出当我毁坏小弟弟“苦心孤诣”的制作的风筝之后,对他是怎样的打击!

而对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人情、人性孩子们的领悟超过了我的预期:从我的盛怒与狂暴,各小组看到的是“我”对小弟弟的责任、关爱、与期待;从我的悲哀与沉痛,各小组看到的是“我”对小弟弟的歉疚、自责与负罪;而从小弟弟的惊惶与瑟缩,各小组看到的是我辜负了兄长的惊恐,以及面对兄长威严无可抗争的无奈、眼睁睁看到风筝被毁的无措,甚至还有自己偷做 “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惹兄长暴怒的自责,只是没有他本该有的怨与恨,而这些怨与恨当初不曾有,后来更不会有,一般人看到的,教科书上写着的都是“被虐者”的无知与麻木,而孩子们看到的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单单是可以融化世间所有的怨恨,而是亲情构建的空间里本不会有怨与恨的。原来以孩子们纯净的目光看待亲情却也是这般的纯净啊,纯净的可以过滤世间所有的杂质!

3、 赏析景物中依附的亲情

景物描写在这篇散文中既是深沉情感的依附,在文中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在文章的开头、文中、结尾分别有三处典型的景物描写,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对于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都有比较个性化的理解。

各小组普遍认为,在这里景物描写的目的不只是景物本身,而是在借景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接着作者用浓笔写出了故乡放风筝的细细的情景,文末又将故乡的春天与异地的天空融在一起,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各小组认为,文章从在北京看风筝写起,是为了由眼前景回忆起儿时江南放风筝的境况,而写北京的冬季虽一笔带过,却已为全文奠下了情感的基调。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在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这里对故乡春天描写,引发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最后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在这样美好的时空里,小兄弟本可以以风筝迎接春天,小弟弟本可以尽情享受春天带给他的一切美好,尽情的享受春天般美好的童年,尽情去做他愿意做的一切美好的事情,但由于我的专横与无知却让美好的时空里上演了毁灭美的悲剧,

上演了践踏人性的悲剧这尤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由于这“悲剧”的惨烈,后文我的自责、我的愧疚、我的不可饶恕才水到渠成了!才会使“我”的生命中永远不会再有春天了!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结尾处再现景物:虽然摇曳的风筝使我联想到故乡的春天,但我的心灵的“春天”何在呢?既然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好与温暖,不如躲到严冬中去吧,但充满严酷世界使本已结冰的心灵更加悲凉,又哪里躲得了呢!

结尾处景物的描写没有给人留下一点光明,让人感到沉重的喘不过气来,因为作者深刻的认识到,这样的“精神虐杀”在当时不仅还广泛的存在,而更让人悲哀的是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行为的罪恶!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大师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它的清醒、他的犀利、他的鞭辟入里都是其他人所难以企及的,他的思想不仅照亮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人的思想,他的作品有让人常读常新的魅力,永远启迪着后来的人。学生进入初中第一次接触鲁迅作品,为了让学生了解一点鲁迅精神,我把学生引入思想的天空:

鲁迅先生心里挥之不去的“悲哀”仅仅是因为自己制造了“精神虐杀”的悲剧吗?仅仅是为一个受“精神虐杀”的小兄弟吗?

这个问题又点燃了学生思想的火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又有了新的高度:鲁迅先生希望所有的中国孩子都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天空,所有的成年人都能够记住风筝的教训,真正为自己的下一代营造一份和美与幸福!

鲁迅先生在19xx年就写成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到“爱就是让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指孩子们——编者注)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由此可见,还孩子一片自由快乐的天空是先生久有的理想,这种理想在《风筝》中再次重现。

“大爱无疆,为儿童撑起飘满风筝的天空!

至此,以“风筝上系着的亲情与大爱”为主问题的课文阅读落下了帷幕,但好多同学意犹未尽,便顺势留下了一个写作练习: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谈谈自己对亲情的认识。

人物对话:“小兄弟我想对你说”或者“大哥哥我想对你说”。

收获:

1、 线索清晰,收放自如。

2、 重点突出,删繁就简。

3、 学生主动,思想灵动。

 

第二篇: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教学反思

《风筝》一课讲的是作者儿童时代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的事情,文中写了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也写了因风筝丢失焦急失望的心情,而最后又燃起一丝希望。课文充分展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快乐,也展现了儿童内心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中我主要应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读中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在学生说课文叙述顺序时,我没有一味要求学生对课文做高度概括,也没有要求语言必须精练,而是充分重视学生的表达欲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话、凭自己读后的印象将课文的内容按叙述顺序讲述下来,当然,也鼓励概括能力强的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叙述顺序理清以后,再紧扣“快乐”来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那么,也就是围绕“孩子们做风筝的时候快乐吗?放风筝时快乐吗?找风筝时快乐吗?”,在“是否快乐”这样的宏观问题的调控下来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并不怎么理想,所以,只能转换教学思路,将小组汇报改为集体学习如何找出关键词。在集体寻找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的还比较积极,都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大屏幕上,根据老师的提示一步一步来。通过这堂课使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们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总有一定的适应过程,我们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以前的教学思路来对待新的学生。只是遗憾的是小组合作没有交流汇报展示学生风采。

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故而在课堂上出现了忘记板书的现象。课虽然上完了,可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我想,遗憾永远都会存在,但绝对不会是同样的遗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