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由于他语言上的特点。很多学生全向我反映读不顺,感觉不对劲。写景散文只能靠读去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自己几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值得记录:

1、预习至关重要,课前必须熟读课文,不然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讲解都有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

2、作者的生平介绍,理解文章所写时的社会背景、历史现状才能更好的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作者及其一些作品。

3、文章第十自然段中“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一个男生提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停顿,第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另一种是“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有点出乎意料,让我激动。两种停顿就是两种气势,两种画面,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就是大师的手笔。

4、好的写景散文是连贯而一的,这里却是节选,使文章失去了应有的美感,也防碍了学生的理解。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学生对于这个意大利电影导演的风格一无所知。有点反感这种节选的形式。

这种经典的散文只有在不断的朗读、品味才能理解,才能感悟语言的美。越来越感觉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早自习时间如果不是老师督促根本就不愿开口大声朗读。学习是自觉的行为,只有怀有对知识的渴求之心,才能有所收获。

《图片两组》教学反思

本文摄影照片占据了主要篇幅,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体现了新课程与时俱进的特色。摄影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摄影师通过画面来表现主题,通过形象来发言,通过镜头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图片是瞬间的永恒,我们透过一幅幅画面可以想像到发生在昨天的故事,听到人物的心灵之声。通过图画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把握图画的内涵,理解摄影者的意图,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学习本课的难点就在于怎样去阅读一幅图片,明确他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也应该是一种语文能力。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落在了解读图片信息的方法上,让学生能自己去解读一张图片,尤其是一张关于历史,关于战争的图片。

 

第二篇:听听那冷雨2

茅盾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36 编写:徐宁 审核:朱玉英 时间:2010.12

《听听那冷雨》

探究案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 我收获

1、读第1段思考:为什么 “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2、第2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提到汉字,有何用意?

3、在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提到美国落基山?为什么提到米芾父子的画?

4、11段中,怎样理解“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5、如何理解12段中“前尘隔海,古屋不再”。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

1、全文运用时空交错来组织全文,试加以探究分析。

2、本文多处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入文,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训练案

说明:标★号的是中等难度的题目;标号★★的是难度较大的题目;标有★★★符号的为能力题。

二、能力提升题

(一)课内语段阅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1)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2)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顿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关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c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 1

茅盾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36 编写:徐宁 审核:朱玉英 时间:2010.12

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3)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千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4)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盖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河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吓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5)??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听听那冷雨。(与课文内容相比,有增删)

1、文章结尾处说“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加“青苔深深”,对表现“记忆”有什么好处?

2、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为什么?

3、“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等句子,被评论家称为诗化之笔,请说说这些句子的诗味在哪里。

4、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要加“冷”字?

5、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听听那冷雨”中的“冷”,一是为了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感受,一是表现因“发上下一点白霜”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

B. 第2自然段中作者由“雨”展开联想,由雨想到写雨的汉字,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深化了主题。

C. “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一句,以典型的经过提炼了的细节传达出了作者的离怨乡愁。

D. 本文围绕着春雨,创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丽,既沉郁又旷达的独特的意境,意象众多,“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E. 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写雨,如“淋淋漓漓”“点点滴滴”等,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也使雨态表现得更形象。

2

茅盾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36 编写:徐宁 审核:朱玉英 时间:2010.12

《听听那冷雨》

参考答案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 我收获

1、那份游子思乡的牵挂如雨丝无处不在。

2、汉字已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作者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

3、用美国风景的干硬、色彩分明的感觉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中国风景婉约朦胧,这种情调像我国的山水画,具有古中国的情韵。作者又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4、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树木消失了,色彩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以及思乡之情无从安慰,寄托回忆的依据消失的惆怅和失落。

5、 “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再”是因时光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已早已成为回忆。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

1、

2、作者将原汁原味的唐宋诗歌组接在一起,引读者自然地进入古典的情境,而又从另一扇现代情感的门庭里走了出来。古典诗词的巧妙引用,既对文章的意境营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底蕴。

训练案

1、 青苔是历史久远而形成的,所以作者以“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更能给人一种记忆更遥远、更深邃的感觉。

2、合理。因为作者面对撩人情思的“雨”自然联想到“方块字”特有表意的形旁——“雨”部,再联想到与“雨”相关的汉字——“霜雪云霞,雷电霹雹”,而这一个个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汉字,勾起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3、 作者以联想的方式把自然界的雨境与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见景生情的悠远思索,很富有诗意。

4、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作者与祖国分离,唯有“雨”成为二者的联系。“冷”字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祖国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

5、 A、D (A. 内在的“冷”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D. 本文没有“明丽”“旷达”的风格。)

3

茅盾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36 编写:徐宁 审核:朱玉英 时间:2010.1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