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课程分析]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充分体现了余光中作为文学大家丰厚的文化底蕴。无论从审美欣赏还是从写作借鉴等方面均对学生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语言表现力强,综合运用叠词、仿句、用典、比喻、倒装等修辞或者表现手法,撷取典型事物,从不同角度抒发情感,使文章富有了韵律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真挚而质朴的思乡情结,和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写作技法,水乳交融、情景一体。

[学情分析]

本节课本着尊重学生个体,遵循新课程理念的原则,注重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集听、说、读、写、议为一体,力图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理想。

本节课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落实双基,让学生诵读感悟语言,并对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字音、字形和有名的诗句

2、通过反复朗读本文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笔下诗意的“故乡”情结。

3、学习语言的表现技巧,使学生能够写出情景交融、内蕴丰富的文段。

[教学时间]:一课时

[重点难点]:鉴赏和运用语言的表现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七八十年代,有一首人们传唱的歌中唱道“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是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老舍、朱自清、 鲁迅等著名作家都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了浓浓的乡情,回味起来,别有情趣。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象慈母般,呵护我们的成长,我们是永远难以忘怀、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淡薄,但思恋的“根”的情结,却将永远不会改变,时时引起我们的思恋。思恋的泪水伴着丝丝冷雨,又将是另一番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别样的感动。

二:(教师)课件投影作者简介:余光中,19xx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xx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xx年迁居台湾,自此以后,就一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xx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期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xx年,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浓郁的“故乡”情结。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能背过的同学给大家背一下。

(预测:初中时,语文素质比较高的学生应该有背过的,可以找一两名学生背) 学生背后,教师展示课件(余光中的《乡愁》),学生一齐朗读感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教师: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借助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歌和他的这篇散文,又包含着怎样的相同意蕴?让我们来一起学习。

三:预习检查:学生将预习本子拿出来,将自己筛选出的重点字音和字形小组交流探讨

教师来回检查作出相应的评价

教师显示课件投影:学生完成上面的题目,找同学起来回答,其余同学纠正。 1字音: 惊蛰( ) 被蛰( )仓颉( )颔首( )米芾( )

柿子( )充沛( )羯鼓( )拜谒( )阻遏( )

寒濑( )防波堤( )咀嚼( )间歇( )嘈杂( )

2字形:黔首 潺潺 挽歌 芭蕉 须眉 淅淅沥沥 料峭 3默写三首含有“雨”的古诗

课件投影例子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绝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夜喜雨》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学生齐声朗读以上几首诗歌,(“雨”往往在诗歌散文之中表现人物的情感) 四:(1)题目简析:文章的题目是“听听那冷雨”,题目起得很有情趣,它将我们带入一种雨的境界之中,这雨,不是大雨,不是小雨,不是暴雨,作者用了一个“冷”字,可谓匠心独运。题目是散文的灵魂,而一个“冷”字,境界全出,本文的“神”也蕴藉其中。我们将循其形而悟其神。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教师:请大家交流自己对文章各段的段意的简括,求同存异并整体划分层次。 整体结构:视觉的雨---------嗅觉的雨--------听觉的雨

教师:作者在写本文的内容和语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大家思考回答。

(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这篇散文的语言韵律和谐优美,善

用叠词,读来琅琅上口,是诗歌化的语言,而且文章之中蕴涵了大量的诗歌,承载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旁征博引,笼万物于文内,表真情于故乡,主旨鲜明,远渡重洋,穿越海峡,梦回归根。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五:感悟语言

1、教师:本文的语言是我们本节课鉴赏的重点,大家分为四个小组,对文章的语言分部分加以鉴赏。

一组:1~4段

二组:5~8段

三组:9~11段

四组:12~14段

本文旨在表现余光中的故乡情结,那么,哪些语言能很好的表现这种情结。请筛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至三处加以分析鉴赏,说出理由。

2、学生再以四人为一小组,组内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共识或保留个人观点,以待解决。

3、小组代表举手发言,其余同学予以补充,教师引导。

(课件投影典型语句)

(1)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想入非非。

(表现力:“江南雨巷”这一意象不仅使人想到了细雨纷飞的江南美景,想到了悠长的石板路,湿淋淋的,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带着幽怨的姑娘——故乡的典型代表。)

(2)杏花,春雨,江南。

(表现力:本句为名词意象并列,形式简洁而意蕴完整,意境清丽优美,形象表现了故乡杏花绽放,春雨淅沥的如画风景。我们面前也好像出现了一个冒雨在花间嬉戏的少年形象,相信作者在写作时也已魂归故里。)

(3)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已不再。 (表现力:三句构成排比,气势贯通,突出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不再的惆怅。三句均化用古诗,分别化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晚唐杜牧的《清明》、南宋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以及王维的《阳关三叠》,作者浓浓的乡思之情流露无疑。)

(4)惊蛰一过,春寒料峭。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表现力:这两句语言朴素,质朴无华,但情真意切。通过两个传统的节气,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5)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个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特别好。

(表现力:正是因为作者在年少时听惯了那熟悉的富有韵律的打在树上瓦上的雨声,现在听来,声声敲在作者的心坎上,令他既心醉又心碎。)

总结:请大家总结,这些语句分别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作者浓郁的故乡情结的。

学生思考回答

第一例:通过故乡的建筑

第二例:通过故乡的景物

第三例:通过古诗

第四例:通过传统节气

第五例:通过熟悉的雨声

教师:通过上面语言事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题目之中“冷雨”的涵义,他

形象的传达了作者的一种惆怅、一种无奈、一种幽怨,一种乡思,富

有表现力,是全文的文眼。

六:技法探究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以雨传情)

教师:文章以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回顾景物描写的常见作用:借景物抒发感情

渲染某种氛围

暗示人物心理

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故事发生提供背景

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作铺垫埋伏笔)

引导:雨,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总是和人们的某种感情密切相关,柳

永 “骤雨初歇”的离别情、李清照 “梧桐更兼细雨”孤独感、辛弃疾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胸怀,不一而足。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再思考开头写雨的作用。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作引子

表现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终摆脱不了游子对故乡的牵挂。

2、接下来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以字达意)

(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

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

3、找一名学生朗读读第三段,找出里面描写雨的感性的句子。(多面绘雨)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空蒙而迷幻” 视觉

“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 嗅觉

“冷” 触觉

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以上是作者在故乡的对“冷雨”的见闻和感受,下面我们在异国他乡有如 何呢?(对比深化)

学生迅速阅读浏览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回顾现代文阅读理论解题口诀中的内容“抓主体,带陪衬,作对比,突一方”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沙漠多,较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这里虽然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

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作者又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深厚的感情。 (教师:大家应该由此想到我们刚读过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段落,是关于老舍的)

出示课件投影: 加利福尼亚海滩的明媚的阳光、康桥的柔波、安第斯山的

白雪,都比不上北京的胡同里,坐在板凳上喝一碗热茶。

5、上面四段主要从视觉和嗅觉方面写,下面将主要写 “听雨”。

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的感受如何?

明确:从两个层面分析:对雨从正面写,写雨带给人的美感,然后是一

种凄凉、凄清,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2)作者化用蒋捷的词: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有什么用意?

课件投影: 蒋捷《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只是浅层次的理解,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的一生,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表现了对年华流逝国土沦亡的深切的哀痛之情。

(3)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

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意蕴却单调,情韵没有了,有的是物质世界的充盈,遗憾的是内里的苍白。 六:内容小结

本文语言优美,韵律节奏感强,内蕴丰富,运用、化用了大量的古诗文,使文章底蕴十足,古韵悠长,让学生反复诵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受益匪浅。作者在文章中熟练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技法,为很好的表现文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锻炼了能力。

七:课件投影写作训练题目

题目:以“春雨”或“秋雨”为话题,写一段一百五十字左右的文字, 要求:1富含意蕴2能运用或化用古诗词3运用两种以上技法(除修辞外) 下发作业纸,学生写作。

学生小组之间交流

选取优秀代表起来朗读,师生评价

[教后反思]

整节课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训练为主线的理念,从多方

面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巧,提升了能力。语言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多读,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之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技巧,又要指导他们学会运用技巧,不能只说不练,而且要常练,并且应该在文章的阅读之中去将技巧融会贯通,这样,将对阅读和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篇:《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听听那冷雨》

执教者:玉城中学 ##

学习目标:

1、合作探究“冷雨”“听雨”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情感,领悟作者的乡愁情结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预习要求:

1、 课前收集有关雨的诗句。

2、 熟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和你有疑惑的地方。

3、 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直接出示课题《听听那冷雨》

师:雨是大家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春雨绵绵、秋雨潇潇。雨落在地上,有时也落在人的心上,引人遐想,勾人情思。文人笔下的雨更是词句优美,意象多端。谁能来给大家吟几句关于雨的诗句?请2—3位学生回答。教师幻灯展示以下诗句: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前三首可能学生会讲到,教师只是强调一下,蒋捷的词是为了和课文的呼应。)

二、 解题

(再次呈现课题)师:当你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时,会获得哪些信息?会产生哪些疑问?(请1—2位学生回答)

信息:内心凄凉、乡愁等。疑问:他是怎么“听雨”的?听到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听雨”,而不是看雨或思雨呢?为什么选择“雨”,而不选择风或雪?为什么“雨”的前面加了“冷”?„„

过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太多的问题,这是一篇值得大家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的文章。

三、 意象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个问题,也许它会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究竟作者为什么要选 “雨”作为情感的寄托,而不选风或雪?从中又寄托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朗读课文1—4节,从文中找出依据来。【PP3展示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潇潇冷雨中去探求答案吧。

学生自读文章。圈划文中的关键词或语句。

预设:1、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追问:想到了什么?)

2、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断”的是什么,“连”的又是什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处可以扣住“二十五年”补充介绍余光中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那种思念缘何而来。)

3、“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这“雨”已不是大自然的雨了,而是汉民族语言中的方块字,对“雨”字的赞美,其实在赞美什么?)

4、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那“土腥气”又让作者嗅出了什么?

5、雨意迷离的情调(这种情调作者用了中国诗词的意趣、宋代山水画的意趣去表达映衬。其实表达的是“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呀。

教师小结:

“雨”能让身处异乡的余老先生想到什么?想到气象报告、太初有字,让人想起“江南、春雨、杏花”,想起中国的诗词、中国的山水画。可见选择连绵不断的“雨”作意象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永恒的家园之思、难解的文化之结。(幻灯展示)

教后补记:学生的回答基本在预设之内,有一学生认为“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一句的表达读起来特别亲切,很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心情之切。当时请同学们再齐读了一遍,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会这么亲切有味?”明确:叠词和通感的运用。这个环节完成得比较顺畅,是否简缩些,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下一个环节。

四、 补充介绍作者的经历和文化情结

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余光中19xx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xx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xx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xx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xx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

余光中语录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他在20xx年度散文获奖感言中说“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

五、 语言品读

师:余光中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心中有浓得化不开的中国情结。余先生庆幸,无论时光怎么流转,中国怎么变化,历史怎么发展,总会有一些东西会穿越时空,千秋传递,中国的文字就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他说:

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在这一类作品里,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 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

——余光中《炼石补天蔚晚霞》

师:今天我们读到他的这些文字,应该是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的丹,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听雨部分(5-11节),选出你喜欢的语句来读一读,并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请四五位学生回答,特别好的语句不妨全班齐读品味。)

预设:

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诗词的化用以及想表达的情感)

2、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比喻、拟人的运用)

3、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叠词的节奏美、音韵美)

4、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无标点的长句与第二段的短句“杏花。春雨。江南。”的比较,体会语言的形式如何为表达绵绵不绝的乡愁情感服务。)

5、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背后的情感是什么?)

教师小结:

文中这样的语句比比皆是,余先生用他那支生花的妙笔,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语言的魅力,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了一个漂泊异国他乡者的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深依恋和赞美。

教后补记:当时采用的是一个小组学生轮下去说,也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寻找与思考时间,所以学生说的句子只有以上的第2、5句是与我的预设一样,结果语言品读这个环节总共大概只花了15分钟的时间,没有好好品味,最后教师只把自己关于语言特色方面的幻灯很快地过了一遍,草草收场。应该让学生主动发言,找的句子可能会典型些,或者干脆教师自己出示几个句子或语段让学生品味讨论,如上面预设的第4句可以映证余先生说的“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

六、 作业

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句话、一幅画、一种情感、一份享受、一种启示„„

请你就其中一个方面写一段200字以上的读书感言。

教后反思

昨天自己上了这一课,同时听了丁玲琴、叶红珠和陈梁飞三位老师上的同一篇文章,同时听取了其他老师们的意见,感触颇深。发现自己有以下的不足:

1、就教学语言来审视自己,一是普通话太彩色了,这是一位语文老师的大忌,因此下阶段应该加强普通话的训练。二是教学语言的美感也有待提高提高,像《听听那冷雨》这样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师的教学用语如果也能散文化、诗化,那就会相得益彰。

2、对文本的解读深度不够,发现自己的文学修养有待提高,平时要多读书,多看些文学尝试独立处理教材,独立解读文本,改变几十年离开教参就无法教学的恶习。

3、幻灯片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这节课的语言鉴赏部分如果做了超链接的话,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及时呈现内容,对学生回答中涉及的语言现象进行及时的总结概括。

从其他老师的上课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或改进的方面。

1、教师教学时说话的语气语调应跟教学的内容想吻合。像《听听那冷雨

2、问题的设计要清楚,外延要明确,如果含糊不清,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教学过程的展开就不顺畅。

3、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与引导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评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是否在点子上将影响到整个教学流程的展开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4、多媒体的运用不能一味追求画面的漂亮,有时色彩过亮的画面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注意力。配乐也要考虑与课文意境的一致,并且音量的大小都要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