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的课后反思

《拿来主义》的课后反思

语文组:郭强

《拿来主义》这堂汇报课已经上完几天了,我一直在思考这堂课的得与失,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对我以后的教学起着积极的意义。

《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拿这篇课文做过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一堂完整,新颖,有深度的课对于我 这个才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来说,困难实在不小。幸好我的指导教师李晶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鼓励我勇于推陈出新,大胆取舍.于是,我就试着改变已有的教学思路,没有从“闭关主义”讲起,而是直接从“拿来主义”切入,最终确定整节课的重点就是对“拿来主义”内涵的探寻和比喻论证的方法的理解运用。

在教学设计上,我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思路,并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原则,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课前,我顺延第一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一些预习题,让他们围绕着这些题展开充分的预习。

课上,我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上节课的内容、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温故而知新。又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逐层次地分析概括“拿来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具体含义,并着重强调“怎样”和“如何”,借此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我再把问题缩小到对个别字句、词语的辨析,使学生能更深入地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基于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对于比喻论证方法的学习,又考虑到如何使同学体会鲁迅文章的讽刺与幽默,达到印象深刻、便于理解的目的,我大胆设想,选择班级当中较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把文章当中对待文化遗产的

错误态度的三类人物“孱头”“昏蛋”“废物”演绎出来,从总体来说,三位同学的表演都可以体现这三类人物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更使鲁迅先生的比喻论证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篇章的限制,学生没能发挥尽兴,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这种活动的次数,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

在知识和方法的讲授之后,我又对本课的知识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设置了让同学讲述能够阐述“拙劣的模仿会导致丧失自己原有的东西”的寓言故事或生活中的经验或见闻。这个题目既从中心上紧扣“拿来”,又是对比喻论证的拓展,在这个环节,学生基本都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找到切题的答案,“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嘶哑的鹞子”和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能进行较为完整流畅的讲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在学生思维活跃之际,把他们从寓言拉回实际,使他们思考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去引进“外国的东西”,如何去“拿来”,这也是对德育目标的渗透和实现。

但是,这毕竟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节汇报课必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了解不透彻,没有结合实际的认真分析学生的心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还有就是在讲课上,有时候很着急,有些问题学生答不上,没有做到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而是自己说出答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很欠缺,还有在遇到一些课堂突发问题很紧张,不知所措。在采用新思路、新方法的时候,考虑不够全面,虽然也尝试去拓展,但深度广度难度不够,有些问题的分析很不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学会求知;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创新的

条件、机遇和氛围,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

自己也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多向自己的知道教师请教,认真学习教改精神,并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争取使自己尽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第二篇: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屈永玲

《拿来主义》是一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由于文章多用隐晦曲折的笔法,时代和语言的隔膜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为让学生确确实实进入文本,理解文本,避免理论式的空洞说教,上这堂课我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收获颇多。

首先,具体智慧是可贵的。此次教学最终成果的展示离不开高二语文组的指导。从初稿到定稿,从课堂大问题到细节的处理,老师们都给了宝贵的意见,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

其次,认可学生主体性是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主要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质疑探究讨论,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开始,我就通过问题呈现,让学生自由朗读思考的方式尽快让学生进入文本,了解文本。后面对于重要的比喻论证的方法和联系实际等问题则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尽可能的让他们参与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再次,全面关注学生是必要的。在课堂上,我尽量的面向全体学生。比如问题提出后,会有很多学生举手,我的视线不会偏向于前排或者局限于某个角落,而是扫视所有后挑出学生回答,争取兼顾各个角落。

最后,调动兴趣是关键的。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不至于让这篇文章枯燥无味。导入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通过学生对自己比较熟悉的外来文化引出文章的论点“如何看待外来文化”。中间用同学互

相交流的形式形成氛围,最后以联系热点联系当地实际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达到情感教学目标。

当然,在进行《拿来主义》教学后,我也发现了教学上的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首先,有遗漏的知识点。例如忘记纠正学生的读音,忘记了点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对此吸取的经验是以后教学应该总体把握的同时重点记住一些易被自己忽略的环节,避免遗漏知识点。

其次,对于课堂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课上我指明想让一位男同学来读文章,最后的是点了一位男名女生,当堂学生就轰然笑了,而我不加点评直接就让该生读了内容,处理方式不灵活。下次,出现类似问题我觉得应以相信学生为主。比如可以说上一句:哦,原来是位男名女生,但是老师还是相信你能够读出男生铿锵的味道。

然后,细节上注意PPT原色的搭配要与内容情感色彩相搭配等。此次颜色搭配稍显压抑。

总之,此次参赛我真的成长了很多,明确了今后教学改进的方向,相信这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