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舌尖上的中国》随想

观《舌尖上的中国》随想

从网络上得知《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走红的信息后,一直就想静下来看一看。总算在应酬完后,推辞一切的邀请,急速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泡上一杯清茶,装满一斗烟丝,以一个食品监管者的心态,投入到欣赏之中。看着看着,内心濡动起来,看着看着,心中滑过一丝激灵,看着看着,脑海中闪烁过纪录片之外的一些联想,看着看着,脑海中清晰沁透出一幅“世外桃源”的境像,看着看着,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自然而然的产生,尽管幅度辽宽的祖国大地上的各类美食也让老夫垂涎欲滴,然而除了“吃”以外,还让老夫更感受到中华民族更多的文化传承。特别是一个还算尽职的食品监管者,从美食到安全之间,法、情、理的冲撞之中,别有另外一种境界和思考。

所以,看完三集后,老夫情不自禁留下这些随想:

1.质朴----遥远的呼唤。毋庸置疑,纪录片镜头下的那景、那物、那人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剪辑才产生的,也许不少场景再不通过记录可能将成为永久的记忆了。即使如此,仍让老夫一直在感受着质朴,那山、那村、那河、那井、那一串又串的美食,凸显的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特色的善良和纯朴的经典。这一切都勾起老乡对过去的一种回忆,那种本原的、古色的、人与自然也在争斗但能够安然相处的那份憩静,那种由内而外的舒畅笑容,那种虽经日晒后红扑扑却是健康的脸蛋(哪像如今靠粉、靠霜制造出来的一种病态般惨白)??,与片中那些场景相比,与片中窜起的故事相论,现实的社会,缺少的就是中华民族瑰宝之一的质朴——那种天真自然,那种心无旁念,那份任生命纵横往来的气度。尽管一部纪录片不能告诉我们全部,他只是采掘了其中的一部分,有的甚至面临失传。不过,这些已经够了,因为,她给我们传递出一个非常伟大的信号,中华民族应该到了也是必须做的,文化传承如何回归的思考,那就是还我-----质朴。

2、温情-----和谐的本质。现代社会,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现代社会,水泥盒子把每一个现代人都收藏起来,隐蔽腋下,即使咫尺相见却如陌生,就是有面熟而点头代替招呼的也是寥寥无几。然而,《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的制作为线索,以憧憬为目标,营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温情场景,在北京工作的小伙接来远在外地的亲人,一同包着饺子;宁波那一大家子,男女老少齐聚,分享着儿时记忆的年糕;松花江上、除夕之夜,老把头一家围着在一桌品尝十四道鱼为主菜的盛宴??老夫不仅看到了乐融融,更感受到了情融融、和融融、亲融融、福融融。什么叫和谐?和谐不是一个说法,和谐更不是一个给予。和谐谁也给予不了,和谐只能靠真心地创造和诚心的编织,目标则是温情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可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只要有了情感的共鸣,和谐想不出现都不可能-----温情才是和谐的本质。看到了纪录片中那些温情场面,老夫情不自禁地想家了,想远在600公里外的生我养我的那个小镇,想父母,想亲人,想朋友,想儿时的伙伴??。

3、勤劳---人生的价值。那个起早贪黑和母亲一起奔波在森林中采摘松茸的藏族姑娘,那个每隔三天就拉着700个馍馍进城赶集的陕北老汉,那两位常年追赶着季节采挖莲藕的圣式兄弟,那位凌晨出发、冒着酷寒寻觅着冰层以下群鱼的72岁老人??一幕幕,虽然艰辛,却全都无怨无悔,他们为了生存也为了更好的生活,一直在勤奋地劳作着。虽然他们没条件搞房地产开发,虽然他们没能力开办公司,虽然他们大多数都与高等教育无缘,但他们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勤劳,采摘大自然的恩赐。所以,他们知道感恩,他们懂得知足,他们更会享受生活。每每看到境头中他们回馈给我们一个又一个喜不自禁、由内而外的灿烂笑脸,老夫在感染的同时,感动、感慨一应俱全。看看我们的周围,还能找到那种自足、满意、畅爽的笑吗?有的只是谄媚的笑,有的常见的是阿谀的笑,

有的更多的是挤出来的笑,难怪纪录片的导演陈晓卿感言:“农家人不仅不迟钝也不保守,对食品的嗅觉甚至比那些烹饪协会的人还要敏感。 而所谓美食,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并不以身居何处、所食何物来界定”

4、食安---人心的栅栏。一部谈美食的纪录片,一个还算称职的食品监管者,在观看的过程中,带着食品安全的理念去品判片中的内容,一点也不稀罕。当然,片子在编辑的过程中也肯定做了一些删减,所以让老夫看来,即使用专业的眼光,也难挑剔出多少安全不安全的毛病。然而,片中所显示的中华儿女在制作美食过程中的美德,象安徽的一位母亲就表示:是不会在湿热的夏天做豆腐的,“桑拿天里”,人们很难控制豆腐等等,再一次的验证了老夫从事食品安全监管所认定的一个观点:“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而不是监管出来的。”其实,食品安全不安全,在中华大地上(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不在于食品的本身,而在于制作“它”的人心。有一句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出处,前两句《汉书》就有记载,后一句是我们现代人附和上去的,它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中华大地上自有人类以来,从未为食品安全忧心过。只是这几十年来,人心的栅栏破裂了,食品安全问题才层出不穷。世界范围内看,食品安全问题,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才提出概念,86年才有明确的定位。尽管其他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只可惜他们所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根源是环境改变和科技发达后,对食品原料造成,当今的世界范围针对食品安全,主要矛盾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产生。而我们呢?我们要做的主要工作却不在此,我们是天天在和“人心”斗??。由此,老夫断言,人心的栅栏没能补好的那一天,食品安全问题是难以根除的。

5、舆论——人性的天平。同样是CCTV,同样是关于食品的节目,一边的报道:一家食品的问题就连带着一个行业的负荆;一边的纪录:食品不仅可以满足舌尖的需要,更是可以变成享受,填满腹饥之求。给百姓和受众们带来的却是冰火两重天的效果,这是为什么?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老夫始终是持肯定态度,特别是他们起到的监督作用更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然而,老夫对一些媒体为报道而报道的行为真的不敢苟同。曾经和同事谈过,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尤如桌上的茶杯,坐着平视它,它是方形的,站着俯视它,它是圆形的,舆论的报道,应该是杯子。然而,我们常能见到的,他们只告诉我们,那是一个方形的物体。他错了吗?他没错!尽管没错,给受众传递的则是一个不完整的信息,产生的结果则是排斥、甚至是恐慌。老夫以为:公正、完整地报道事实真相的同时,引导受众理性应对风险更加重要。比如:我们平时吃的食盐、我们经常饮用的白酒,过量了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都不亚于有些媒体报告的那些食品问题,更不要说世界第一的我国烟民所抽的香烟对人体的致癌了。表明这些观点,老夫不得不再次重申,真的不是为了自己开脱,而是真诚地呼唤,我们的媒体人,用你们人性的天平,来引导我们的受众吧,这个社会太需要理性和安宁了。

说一个小秘密,以食品监管者的角度,用老夫现在掌握的相关法律法规,《舌尖的中国》那些美食制作,有不少都该受到处罚,甚至是取缔,但老夫一点处理的动机都没有。相反作为一个自然人,百分百为该片鼓吹,不失为这些年来最成功的一部从美食角度、引导人们爱国的好片子!

博友们,有时间的话,去看看吧!

 

第二篇: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才下舌头 又上心头

近期,央视一套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什么这样一部选材普通,制作平凡的纪录片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它源于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但又超越生活,引发观众的深思。

滚滚东去的江水,虽然不能逆流而回,但却在东去的途中留了自己的印迹;时间亦是如此,它总是能够找到适合的载体,将岁月的痕迹铭刻于上。中国人的厨房中从来就不缺岁月的痕迹,总是弥漫着各具特色的时间的味道。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各种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都深深的打上了时间的烙印。对于烟熏、风干、糟醉和腌腊等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即使是在拥有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的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甚至是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在观看这一集时,无数的生活片段疯狂的涌入我的脑海: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提着小竹筐跟随母亲来到门前菜地,摘下一簇簇的青椒、红椒还有豇豆,在水井边洗净之后,投放到厨房中的泡菜坛,这样它们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腐烂了。坛内还有蒜头、生姜、白萝卜、胡萝卜等等,他们交织在一起,将时间封存在坛中,浸泡出独特的酸味;

又是一个艳阳天,抬头望望天,耀眼的阳光刺得睁不开

眼,母亲将洗净的红椒、大蒜和生姜剁碎,然后把它们和早已准备好的碾碎的蚕豆放到一个瓦缸中,撒上适量的食盐,将它们搅拌均匀,最后在缸口盖上一块玻璃,现在我们需要的就只是静静地等待,等待时间在缸中酵出醉人的酱香;

凛冽的北风在屋外呼啸着,一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柴火堆旁,松枝在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松枝燃烧产生的烟中散发出一股清香,悄无声息的萦绕在火堆上方挂着的猪肉、草鱼和豆腐的四周,这些被烟雾环绕的食物在时间的助推下,正在一步步向着那令人垂涎的腊味转化。

春节的假期已经结束,又该离开故土,前往异乡工作了。在收拾行李时,母亲总会把自家熏制的腊肠、熏鱼、豆腐块准备一小袋让我带走,而我却嫌麻烦,不愿带,但母亲却执意让我带上。对此我很是不解,直到远在异乡的我独自一人吃着家中自制的烟熏食物时,我明白了,原来带来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家的味道,是对家的思念,对家人的牵挂。跟随母亲去菜地摘辣椒,和父亲一起将晒干的蚕豆用石磨碾碎,一家人在冬日里围坐在柴火边,不时的向火中添些松针、橘皮,再抬头看看被熏的微黄的猪肉。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这样储存在了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中,又在远方的某一刻,最终通过舌尖的传递回归于我们的灵魂。

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你是地处冰封万里的北国冰疆,还是生活在水网纵横的江南水乡,

又或是生活于树木丛生的山中小镇,还是鱼虾成群的沿海渔村。无论你生活在祖国的哪方,你总能从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当荧屏上出现竹林中挖笋,湖泊中采藕的镜头时,小时候跟随大人们在山中挖笋,在小池塘里采藕的记忆细胞活跃起来,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无疑是童年值得记住的一桩趣事,虽然大人们是在为了生活而劳动着。自然对人类无私的赠予着,这就犹如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慷慨的给予,无私的奉献,使我们健康成长,生活美好,但我们真的就只是坦然接受这份馈赠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