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现象

独生子女现象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家庭教育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是由以往以孕育和呵护孩子为主,转变为既要保证孕育和呵护孩子的质量,又要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而家庭教育的效果几乎成为调整家庭功能的主要项目之一,许多家庭为此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并乐此不疲。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父母等长辈们围绕着独根独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材不停地转来转去。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表达着上一代人或者上几代人的渴望和心愿,从而在社会上又构筑了一条多姿多彩的教育风景线。这道风景线的形成,为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的文明与幸福注入了活力。事实表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凡是一个有远见、有责任感的家庭,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关注这个话题。

搞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本身涉及找好角度,善于发现并能抓住契机和结合点,找准突破口等许多学问。同时,还需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医学、经济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更需要潜心琢磨和研究,拿出恰当的态度、适宜的办法去积极应对。但是,只能积极,却不能着急,更不能不顾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而采取过激的行为。因为,欲速则不达,急躁易极端,极端必然会产生过激的行为。而一旦过激,其后果就是以损害代际利益的付出为代价,而一旦付出这种代价,则难以补偿和挽回。所以,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绝对不能简单化、暴力化,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做法。所谓的正确态度和科学做法,就是要注意了解和理解独生子女,在了解和理解当中把握时机,把握分寸,进而循序渐进,有所为,有所不为。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不可不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历史性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始终要落实到家庭。负起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责任,将会成为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作用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含义和作用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含义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是指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根据独生子女具体生长、发育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及其表现特点,考虑社会的影响因素和独生子女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等实际情况,所实施的最基础、最初步、最有配合力、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教育效果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是对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奠基、结合和有机补充,更是长辈们自觉自愿地承担起规范独生子女思与看、言与行、玩与学等特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独根独苗全面而又健康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条件。

实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就是实施民族教育的开始。其教育的性质,是亲情范畴和成就独生子女一生的教育,是受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制、纪律等社会因素约束和影响的教育,是与社会各阶段、各层面的教育相补充、相配合、相制约、相照应和相得益彰的教育。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具有初始、直接、垫底和反复、经常、不规范、不稳定等特点,其长处是可以将亲情融入家庭教育过程的始终,即使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也不会摆脱家庭对其实施教育的种种影响。另外,由于这种教育是面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在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上相对而言,优势都比较大,这是多子女家庭所不能比的。其短处是往往带着溺爱色彩搞教育,父母包括其他长辈们表现出来的主观性比较强,特别是具有见着面就说,见不着面就没有耳提面命的机会,容易间隔或者间断,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等弊端。

了解和掌握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含义,你就可以找到怎样才能搞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感觉和切入点,从而适时、适量、适度地开展工作,以期达到预想的目的。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作用

通过家庭教育的实施,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克服孤独感、娇惯感、依赖感,增强融入感、亲合感、自立感;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学会学习和玩乐,学会体谅和关心家人、别人和小伙伴,学会自律、自护、自强、自立、自省、自尊、自重、自爱、自学和创造;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事,当“德、智、体、美、劳”兼优的好孩子,为独生子女更聪明、更健康、更快乐、更有作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为独生子女成才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开启独生子女的智慧,完善独生子女的性格,培养和提高独生子女的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这是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实质性要求。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路径和基本要领

实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责任重大,作为父母和长辈们的压力也不小。现在,许多家庭存在教育难的问题。特别是遇到一些比较任性的孩子,实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会更难一些,常常闹得家长不得安宁。家长们满肚子苦水没有地方倾诉,整天愁眉苦脸,对孩子大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无奈情绪。出现如此情况,主要是家长,尤其是那些长辈们缺乏必要的、妥当的路径,缺乏基本的要领所致。其实,存在难教育的孩子,更存在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父母等长辈要承担教育难的主要责任。不过,只要找准路径,掌握要领,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确实很重要,确实有难度。在感觉教育存在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重视和搞好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大有人在,成功的家庭确实很多。但是,目前很苦恼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困难和问题同在,希望和可能并存,喜忧参半,有些事情说也说不清楚。

最闹心的,还是爸爸妈妈。任性——对抗——伤感——责备——怒斥——失管——放弃,这种恶性循环的现象和可怕的后果常常缠绕着长辈们,尤其是令父母日坐愁城。由于独生子女存在与生俱来的孤单和缺乏一奶同胞的相处机会,因而在性格方面不能不说有一些缺陷,加之胎教等早期教育没有跟上去,心理素质、行为素质肯定存在这样的问题和那样的问题,其思想品德表现和行为表现也不会理想。

一般说来,十几岁左右的孩子都有通病,即:自认为什么都懂,自信、固执情绪比较大,常常不让大人管束,也不服大人管束。他们总觉得自己长大了,总希望大人能够相信他们,不要限制他们做什么,也不要担心他们再做坏事。独生子女存在的自信和固执情绪,还缘于他们博览群书和经常上网浏览信息,确实知道的东西和熟练的东西要比父母等长辈们多,什么都明白成为独生子女的一点骄傲。于是,长了脾气,谁如果实施教育,他们就顶嘴,说你唠叨烦人,其内心相当反感。于是,便产生对抗,甚至于离家出走。这种现象,主要是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的缘故,或者爸爸妈妈等长辈们没有做出好样子,或者长辈们过于宠爱、娇惯,或者是在教育孩子时大人们的意见不一致而伤害了孩子。这些原因,作为独生子女家庭必须认真分析,不能将账都记在独生子女身上,“子不教,父之过”嘛,怨天尤人可不成。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思路探索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兴趣与能力、方法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当然,引导孩子读书看报和上网浏览网页,刺激孩子增加兴趣的广泛性,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增加孩子特长的项目,也是可取的。但是,主要的还是兴趣、能力和方法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注意挖掘孩子的潜能,调动孩子的动脑、动心、动手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

一个有所作为的独生子女,其明显的特点有三。

一是聪明。头脑清醒,心里有数,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强,而且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读书,喜欢动脑、动手,知识面广,很会学习,也很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不用家长和老师督促,学就学个透,玩就玩个够,学玩两不误,很有自律意识和能力。这样的独生子女除先天条件好主要是遗传基因优良而外,就是自己肯于努力,头脑灵活,心灵聪慧,性格也比较完善,从传统意义上说,这是懂事、聪明的孩子二是健康。首先,是心理健康。遇事想得开,看得开,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很少斤斤计较,很会平衡矛盾,人缘也不错,具有凝聚力,容易成为伙伴当中的核心人物。其次,是身体健康。免疫力强,抗体强,没有疲劳感和不适感,很少感冒,很少吃药打针,很少失眠,精力一向充沛,善于活动。

再次,是礼貌。知书答礼,知情达理,知疼着热,很会关心别人,能够助人为乐,而且有自知之明的精神,懂得扬长补短,不任性,不急躁,不固执,经常愿意接受批评意见,显得有教养,有胸怀,也有姿态。

以上三个特点,可以使独生子女家庭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回避由一些对抗所带来的麻烦,从中也可以发现训练、培养的亮点,不至于埋怨孩子蠢笨、不听话和失望。

那些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努力的独生子女,最大的特点就是任性,干什么都要由自己的性子来,随意性、摇摆性、间断性和固执性相当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听或者很少听进父母等长辈们的意见,容易一条道跑到黑,容易忽冷忽热,容易动手动脚(患有多动症)。情绪不稳定,顽皮倔强,喜欢以车当步,喜欢穿戴,喜欢花钱,学与玩的比例失调,是其特点;听不进长辈们的话,性格粗暴,一意孤行是其要害毛病。

对这样的独生子女不能够采取棍棒教育法,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开导,多赏识优点,多鼓励进步,也要多体谅,多关心,多帮助。他们进步一寸,你要看到一尺,逐步扭转他们的面貌,将这样的孩子教育好,并能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素质。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总的思路是:自信——体谅——开导——教招——幽默——扶助——鼓励——交友——触动,之后逐步转变和提高。这个家庭教育的思路适用于所有的独生子女。当然,在具体运作时要有所区别。比如:男孩子与女孩子在教育角度和方法上,不能相同,应该有所区别。因为,男孩子与女孩子的生理特点不同,男孩子比较顽皮和疲塌,女孩子比较矜持和扭捏,如果都用一个角度和方法去搞教育肯定不合适,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办法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当灵活的。就其成功教育办法的共性而言,主要有五种办法:

第一,立足信任,面对差异,找准教育的结合点和突破口,使教育客观、可行和有效。在这个方面,不能搞纵横对比,拿人家的孩子来对比自己的孩子,甚至拿人家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的心灵和自尊造成创伤。特别是数落孩子,非常不可取。实践证明,只有首先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也一定会成功,你才能够有信心、有办法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否则,你不可能搞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这是由独生子女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而决定的。事实证明,人越是具有独立性,就越需要信任,越需要呵护自尊心。独生子女父母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能动辄数落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注意给孩子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问题、新故事、新乐趣、新思考、新方案,拓宽独生子女学与玩的空间。在“新”字上下功夫,不断地引领孩子换思想,活脑筋,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达,并产生学与玩的乐趣,从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第三,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怎样,都必须跳出溺爱、娇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怪圈,训练、培养独生子女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这里,不妨借鉴一下外国人的做法。在发达的美国,家庭教育是以训练、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基本出发点的。美国人从孩子小时侯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教会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或者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裕家庭的孩子,也要这样去做,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一句口号很响亮,这就是:“要花钱自己挣!”在地处中欧、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30万,可是人均国民收入名列前茅成为世界发达工业国家的瑞士,爸爸妈妈们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训练、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要去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长期依赖父母过寄生虫生活的孩子,被认为是最没有出息、最可耻的孩子。在原西德,孩子从小就接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的教育,长辈们从来不包办代替属于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原西德的法律规定,孩子到了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把皮鞋擦好。在日本,家长始终给孩子灌输“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训练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孩子上小学后,在课余时间还要到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在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孩子相当多,就连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例外。在俄罗斯,好孩子的标准是,爱祖国,爱亲人,爱劳动,坚韧不屈,行为规范。为了叫孩子学会节俭,同时让孩子遵守校规,养成爱惜公物的习惯,使用的教材可以在书店里购买。但是,孩子却很习惯地在学校里面借。热爱劳动、尊敬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之一。

一个叫瓦利亚的孩子,7岁就开始用吸尘器帮助大人打扫房间的卫生,至今也有两三年的时间了。这个孩子还承担了家务劳动,清理积雪,铲除杂草,类似这样的活儿他都能干,是父母的好帮手。在祖母60岁大寿的宴庆上,瓦利亚在妈妈的指导下,代表晚辈们祝词:“我们保证勤奋学习,认真劳动,感谢祖父母的爱护,用行动减轻长辈们的劳累,用爱心解除祖母的忧愁,祝祖母永远欢乐,永远美丽? ?”爸爸妈妈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爱劳动,爱长辈,做的相当到位。这些国家的家庭教育,应该说很先进,也很成熟,他们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也有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典型,孔融让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

在今天,我们搞的素质教育也很成功,独生子女的成长还是比较快乐的。在南京,有一所中学曾经组织开展了一场以“父母下岗了我们怎么办”为题的大讨论,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独生子们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不让家长担心;在生活上不攀比,不乱花钱,不让家长烦心;父母心情不好爱唠叨,不顶嘴,不让家长伤心;经常与父母交谈,汇报自己的进步,让家长开心;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省心。”这“五心”很能说明问题,应该揣摩其中的道理。

第四,注意了解独生子女的思想情绪变化和生活、学习态度的改变,帮助排忧解难。主要是疏导情绪,调整心态,理清思路,提供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独生子女的一些行为父母等长辈们并不是那样的了解和理解。因此,也容易与他们产生矛盾。这主要是不了解他们所致,不了解他们的烦恼所致。独生子女有种种的烦恼,主要是父母等长辈们管束过多或者管束太死,爸爸妈妈教育方法不适当,表率作用差,老师不能为人师表,人与人之间缺乏谅解,为了一点小事就索性发生争执,生活单调、孤独,父母不和,父母离异,家庭生活困难,男女生相处遭非议,缺乏对性知识的掌握,学习不入门成绩不好,家庭风气、学校风气、社会风气不好,等等。对此,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多了解,并能给予帮助。要从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了解孩子,特别是对好怄气、好偏执、好恐惧、好依赖、好抑郁、好气馁的独生子女,给予重点了解,并实行及时开导、正确疏导、有效帮助的措施。对吃、用等方面的具体困难,也要主动关心。比如:切实加强和改善营养,指导保健和防病治病,让独生子女在心理、生理和身体诸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第五,注意抓早抓小,良养良教。最好引进胎教等早期教育的理念和技巧,从小就开始训练和培养独生子女的优良品行,积极开启智慧,让他们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其要点是:

(1)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判断、操作等能力,都应该得到良好的教育、训练和发挥,保证智力正常;

(2)自己能够注意调节自己的思想情绪,甩掉或者减少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精神包袱和思想压力,保持开朗愉快和积极向上的心境;

(3)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与短处,不嫉贤妒能,不讽刺挖苦别人,不固执己见强词夺理,不目中无人,并能够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毛病和错误,从而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4)能够用平等、坦诚、信任、尊重、宽容和善待等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建设性的行为与人相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合作共进,有稳固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朋友;

(5)人格统一健全,基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信念,知、言、行相协调,大方,诚实,守信,有礼貌,尊重人,能够与社会相融合,思想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没有不良嗜好和违法违纪的行为。这五个要点,可以作为抓早抓小、良养良教的切入点和独生子女成长的标准来考虑。同时,能够得到独生子女父母等长辈们的策应,一抓到底。 三、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由于社会信息的发达和快捷,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和反复努力。因此,独生子女家庭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父母等长辈之间要优势互补,包括性格、知识、经验、能力、爱好、方法的优势互补,亲子之间关系和距离的优势互补,代际之间关系和距离的优势互补,切忌各自单打独斗,你搞你的宠爱有加,我搞我的严抓严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看笑话,就是做“夹生饭”,使孩子从中学会如何对付大人,如同埋下定时炸弹一样,迟早会引发“对抗”,爆发“战争”,训练、培养独根独苗成才最终会走向失败;

第二,尊重孩子的天性、个性和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培养,注重方法的给予和能力的提高,不搞长辈意志控制和硬性灌输,也不搞分数论英雄,更不搞棍棒教育;

第三,长辈特别是爸爸妈妈必须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熏陶和带动独生子女的进步与发展,在家里建设一种讲学习、求向上、助快乐、促幸福的文化氛围,从而训练、培养独生子女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品位,将来成为品学兼优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直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四,父母等长辈要保持与独生子女所在婴幼儿园(所)、学校班级的联系,注意了解他们成长和进步的情况,发现长处给予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发现毛病也不能文过是非,要及时、稳妥地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以免助长短处,也好配合施教机构搞好对独生子女的各种教育;

第五,在开展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同时,家长也要接受教育,特别是父母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从中积累知识和办法,进一步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出色地完成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良好传承。

《大国崛起》是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记录片。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 。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部纪录片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政府却依旧落后。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央视二台正在播放的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我个人认为这是今年央视最有震撼力的电视片。 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

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一部十二集的电视也许不可能给出答案,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一,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

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改革体制是关键,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二。

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

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

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沙皇亲自到欧洲留学。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后,为自己的工业化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和兵员。让自己成为欧洲事物的最后仲裁者。 改革体制不能一蹴而就,这是电视对我的启迪之三。

沙皇彼得一世、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本来是俄罗斯改革体制最有力的推动者,可当改革到一定阶段时,改革必然触犯到这些人的利益,此时他(她)们都同时不约而同成为改革的反对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葬送国家几十年改革的成果。

如何用制度约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防止他们成为继续革新的反对派,这是保证革新持续到成功的关键。 在近代世界历史舞台上忍气吞声二、三百年的中国,如何看待这些年已经成功崛起的国家?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国崛起》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电影有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母亲那种执着的感情令人感动,害的我掉了不少眼泪,她的等待和追求都是那么地给人深刻印象,加上美妙地背景音乐,成了一部优美的爱情故事。 很多上一代的人都觉得这部电影感人,我虽然没有经过那一代的生活,但我依旧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广阔天空,冰天雪地,一个穿红衣服地女孩屹立在雪中,一动不动地看着远方,等待着远方自己心爱的人归来...

爱情!不论多么艰苦的岁月,只要有爱情在支撑自己,只要有希望在前面,人们就能坚强地屹立不倒,就能捱过最黑暗的日子。已经有了爱了,还要求别的什么更高的呢?

这些坚强的人啊!黑暗的年代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勇气使得他们坚强地活下来。而现在,同样处在黑暗年代的我们,不是也应该拥有这份勇气,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吗?我们年轻时候见证了黑暗的历史,我们至死都不会忘记,那些刽子手能活多久呢?活得再长也不会比我们这一代活的时间长吧,他们的种种罪行,总有一天会得到历史的清算和审判,迎接他们的,将是末日的断头台。

已经记不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什么时候,不过曾经带给我的感动依稀还在,前些日子偶然间又看了一遍,倒不是刻意追求什么旧有的情愫,而是因为买了一张高清碟,想测试一下音响和画面。但当熟悉的情景出现在眼前时,竟然又一次被深深吸引,那如油画般美丽的秋天原野,那情窦初开的羞涩脸庞,那段为爱情的狂奔,无不浸透着一种纯粹而美好的情感。

我在想这部影片很重要的意义在于,用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回答了一个复杂的问题,那就是“爱情到底是什么”。招娣用自己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这个问题所应包含的一切,十八岁的她为了爱情,每天舍近求远的到前井打水,甚至为了多与他相处一会故意把水倒掉,为了爱情她用美丽的青瓷大碗盛满精心准备的派饭,放到最显眼的地方以引起他的注意,为了爱情她在山路上狂奔追车,只为让他吃上自己包的蘑菇馅饺子,为了爱情她在风雪中孤独的守候,直到浑身冻僵。在她明丽的眸子里,你会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既含蓄又冲动,既青涩又动人,既坚定又脆弱。

在习惯平淡生活的同时,总会有人去问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在过去回答这个问题似乎需要解释很多,现在其实可以简单到,去看看这部电影。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理想化的东西,空中楼阁

虽然美丽,但却是遥不可及,是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爱情总会自然的同房子,票子、车子挂起钩来,充斥着过多的利益和欲望,所以当一切外在的要求都满足时,失去的却是内在最珍贵的东西。

当然记录这样纯粹情感的影片还有很多,韩国的《不可不信缘》、日本的《四月物语》同样令人感动,但比较而言,我似乎认为这部影片更接近爱的本质,在充满泥土的气息里祛除了多余的浪漫,显得纯粹质朴。同时可贵的在于并没有让爱情在青春里打转,在青春亮丽的色彩后,电影用黑白镜头记录了爱情的绝唱,当父亲死后,母亲执意要抬棺重走一遍回家的路,更为动人的是影片的最后,儿子代替死去的父亲上讲台,朗读她听了四十年的那些诗,此时年轻的母亲和苍老的母亲一路小跑的画面交替出现,似乎在告诉每个人,老去的只是容颜,不死的却是爱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直是国人对爱情极致的追求,但却很难真正做到一生的相守,即使牵手走完人生,很多也演化成相互依赖的亲情,所以很多人去寻找曾有的感动和美好,寻找纯粹的没有污浊的感情,但对于大多数找寻的人而言,这或许真正是一场梦幻,似乎伸手可及,却遥遥万里,因为它不是可以天天挂在口上的“我爱你”,也不是情人节高价的玫瑰,它是一种深入的骨髓的箴言,需要用一生来解读。

看《大秦帝国》的感想

2010-01-16 17:20:13| 分类: 个人日记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法,诛行而不诛心。

法诛心,这个世界上不犯罪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法诛行,这个世界上,好人可能犯罪,坏人可能无罪。那么,好人与坏人又怎么样区分呢?凭法分人,固然不行,可是凭德分人就行吗?事实证明,也是不行。那么到底人是怎么样区分坏人与好人呢?

答案曰:“行!”

其实,人就是凭“行”分人的。只要你在人们认可的一段时间内,让人们认同你的行为,即使不能被人们评价为好人,你会也

受到人们的尊重,反之,则会受到人们的鄙视!

所以,做人呢,要重行!行有双解,行为、行动也。人不但要重行为,还要重行动。人无行动,不能成事;人无行动,行为

何在?万里之路,达于足下;千尺高楼,成于手上。

行要有果。行无果,人轻之;行有果,人方重。行无果,对己乃枉行也,对人也无用尔!果乃行之所求,不求果,为何要行?

行未必有果,但有求果之心,必能披荆斩棘,求得正果;即便无果,尔披荆斩棘之行,必为人重,也为果也!

夫子云:言必行,行必果。言于行前,果于行后,故还要重“言”。且不说,言为心声,人常察言观人也,但说于行之益:对

人言,方能为人知;为人知,方能得人助;得人助,行有果易也!言,不求能言善辩,但求沟通无“限”!

为人要,能言,重行,求果!

评论这张

独生子女现象

转发至微博

看历史剧大作《大秦帝国》的感想:

华夏文明的崛起有一个缘起,在2300年前尚带蛮荒之气的弱小秦国,一次翻天覆地的变法,昭示了秦一统天下的必然,注定使秦成为华夏文明的正源,从汉承秦制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兴替,虽经沧桑巨变但秦国变法的影响犹在,这一千年变法的总设计师和总导演,就是被后人尊为法圣的商鞅。

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刀光剑影中映现着无数不屈的英魂,金戈铁马中演绎了多少征战杀伐的传说;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中原大地上激荡,先人的智慧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不平凡的时代就会孕育出不平凡的人物,带着法家李悝的思想传承,带着稷下学宫的思想冲撞,一位小小的中庶子卫鞅脱颖而出,他的心中是何其远大的理想,他的头脑中蕴藏着经世治国的韬略,他的目光深邃而敏锐,他在寻觅一位明君,找到可以托付此生、肝胆相照的明君,他才会献出思想的宝藏。

秦孝公和卫鞅的会唔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三日三夜的帝道、王道、霸道的雄辩,与其说是在阐述道理,倒不如说是在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试探,法家绝对是会讲方法论的,一切都在设计之中,共同的追求,成就了这对千古君臣。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君为了变法强国,能够抛弃父子、兄长之情,顶住传统压力,付予他人全权变法;没有任何一个臣子为了实施变法,将自己置之度外,公而无私,赴汤蹈火,义无返顾,虽九死而犹未悔。

二十年的铁血变法,有一个巨大的精神支持,这就是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充满阳刚之气和血性的士的精神!正如后人文天祥所说“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所以,战国时期,就会出现慷慨赴死的田横五百壮士,就会产生为证明秦王的信任而拔剑自刎的无名士,卫鞅的身上,就有这种士的精神和气质,与一般的士所不同的是,卫鞅有着一统天下的远大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他在变法之初已决定要舍身取义,不然,不会有一系列惊天骇俗变法之举。毛泽东说过,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毛泽东不愧为一代伟人,这个评价太准确了。

滔滔渭水,一泻千里,这是一条历史长河,见证了商鞅主持的渭水之刑,反对变法的700多人被无情地镇压了。

莽莽秦川,苍凉古朴,流传着多少典故传说,不仅有徒木立信的故事,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处罚太傅公子虔、老师公孙贾,甚至以割鼻之刑对待秦公兄长太傅公子虔的震慑秦国之事。

变法就要用重典,乱局就要用猛药,矫往必须过正,严酷之下,谁又能理解卫鞅的心境呢。他超越了个人的生与死,他要完成的是一项千古的事业。西汉刘歆《新序》论中评价商鞅:“……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二十年间,卫鞅的前面,面对的是几多仇恨,几多危险,那蕴藏的力量简直可怕,但卫鞅的后面, 是一个从贫弱而强大起来的秦帝国。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说:“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到,李悝和卫鞅的著作简明适用,可操作性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德鲁克的现代管理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卫鞅又何止提前了上千年。当后人研究秦国为什么能够支撑几十万大军与赵国展开长平之战,惊叹于商鞅变法,竟然能够使一个国家处于高效的管理与运作,无论是经济还政治,是那么完美,甚至所有的箭簇、剑戢生产的标准高度一致,而且落实到每个具体的生产者,这种高度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现代社会也很难达到。商鞅在秦国建立了延续百余年的国策——耕战。同时期的西方,亚历山大大帝只有5万人的军队就纵横西方,罗马军团最为强盛的时候也不过几十万人,而秦国到秦始皇时代,已经能够负担一百万人的庞大军队。

然而,历史一再证明,变法者的命运注定是个悲剧。对变法者的评价,总是有很多争议。往往后人在享用变法带来成果的同时,又再非议变法者,又在报复变法者。商鞅死后,评论不一,常人只看到其克薄的一面时,然后历史和众多有识之士已对他进行了公正的评论。历史往往是由这些革故鼎新的变法者创造的,而变法者却要为此流血,这是中国千百年的悲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