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读下列古诗猜出我们的传统节日:

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⑶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⑷ 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端午节有关的文章,那就是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

二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生字

门楣(méi) 苋(xiàn)菜 籍(jí)贯 硝(xiāo)药 大襟(jīn) 腌(yān)腊 络(lào)子 系(jì) 百索子

咂摸(zā mo):仔细辨别滋味、意思等。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车胤(yìn)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磁带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你能试着给每一部分拟个小标题吗?

四、 合作探究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明确: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帖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2、中央电视台栏目组《乡客》来到高邮采风,你作为嘉宾将怎样介绍高邮的鸭蛋?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明确: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

③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④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⑤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⑥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趁栏目组来到高邮,你为高邮的鸭蛋拟一条广告语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

3、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赞美,自豪)

明确:①“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勤劳能干)。

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 “完全不能相比”和“我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

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因为爱屋及乌,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与有荣焉’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感。

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的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⑤“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有些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的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小结: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

4、 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你认为有趣在哪儿呢?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明确: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①“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②“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

③“鸭蛋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④“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⑤“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结:端午的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5、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语言学习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明确:①“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

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②“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这一点在本文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③“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小结: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五、拓展延伸

(1)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你了解哪些节日的习俗呢?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传统节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积淀,我们应好好保护传统节日。

(2)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则短信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福或思念。

六、课堂小结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文章语言平淡而又韵味十足,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几首有关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的古诗词,记一记,背一背。

2、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朋友,请介绍你记忆中的美好端午。

八、板书设计

端午的风俗: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热爱故乡

名气:肃然起敬 特别标明

家乡的鸭蛋:︳

特点:质细而油多 怀想儿时

挂“鸭蛋络子”

端午的鸭蛋: 用“蛋壳装萤火虫”

 

第二篇:《端午的鸭蛋》的教案

端午的鸭蛋教案

江一中邓家平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 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3、 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有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拓展延伸法

教 具:投影仪

教学构思: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家乡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风俗,并且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要巧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1、学生解决生字词

2、 学生搜集本地逢年过节的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想自己儿时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同学们,上周我们刚放了一个假,我们过了一个什么节?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做什么呢?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清明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约开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沉淀、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大家想想,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端午的鸭蛋》。

这篇文章是汪真祺老人写的,他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有没有同学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同学们看着书上138页注释2,它的全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经历过沧海的烟波浩淼,就不会被其它任何一处的水所倾倒;曾经看见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就不会被其它任何一方的风景所迷醉。那汪老的意思说:曾经吃过家乡的鸭蛋,其它地方的鸭蛋就再也瞧不上了,同学们来看看,汪曾祺的家乡在哪里?江苏高邮。我们来看看老 2

师对汪曾祺的介绍。

汪曾祺的家乡高邮,这地方的高邮鸭产蛋多,蛋头大,蛋黄比例大,尤以善产双黄蛋而驰名中外,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神奇。

通过图片我们确实能领略高邮蛋的特别,那我们这片文章仅仅写高邮的鸭蛋吗?不是。好我们一起再看看题目,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端午的鸭蛋》。(生齐读标题,师板书课题)

考考学生,掌握字词。

腌蛋yān 门楣méi 苋菜xiàn 籍贯ji guang城隍huáng庙 肃sù然起敬 车胤yin 络lào子 系ji百索子 囊náng萤映雪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请同学们认真的默看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端午的七种风俗(1段);家乡的咸鸭蛋和双黄鸭蛋(2—3段);如何吃、如何玩端午的鸭蛋(4—6段)虽然很全面,

但可以更简洁一点: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同学们说说,在我们家乡,过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悬艾叶菖蒲, 3

吃粽子,喝黄酒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生拍手说唱)很有意思吧!

这首明快的儿歌或许唤起了我们对端午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在作家汪曾祺的记忆深处,家乡的端午又是怎样的呢?这篇开篇叙述了家乡端午的哪些风俗?这几种风俗有详有略,有先有后,你怎样理解这样的安排?

生1: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十二红”是高邮当地的特有风俗,“红”代表了我们中国的吉利文化。

师: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乡风乡情,作者一笔一笔娓娓道来。可是,在用墨的多少上,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2:前五种风俗是略写,后两种风俗是略写。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安排的?

生3:前五种风俗是和外地一样的;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是别处没有的,略显偏爱,着墨较多。

师:恋乡之情显而易见。但这“特有的”也有先有后,为什么要把“十二红”放在最后呢?

生:因为文章写的是鸭蛋,而十二红中有一道菜就是鸭蛋,这样能和下面内容很自然地连结在一起。

师:像小河流水一样,文章自然流畅地过渡到下文。

4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屏幕显示:

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

师:家乡的端午有如此多姿多彩的风俗,作者为什么单挑小小的鸭蛋大写特写呢?这小小的鸭蛋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家乡——高邮,一起去看看那里的鸭蛋有什么特点吧。我们来朗读文章2—3段,看看作者从色彩,口感,吃法等方面是怎样介绍高邮鸭蛋的。

(讨论发言)

参考答案: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

③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 5

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④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⑤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⑥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

(4)分析:在二三两段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蛋什么感情?

(赞美,自豪、喜欢)

(5)我们来看着第二段其中一句话“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也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难道高邮咸鸭蛋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鸭蛋了吗?除了对鸭蛋的喜爱,这里边有没有暗含其他的情感?作者把他对家乡的感情凝聚到了对家乡鸭蛋的赞美上,他不仅爱鸭蛋,他更爱自己的家乡。从对鸭蛋名声和特色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 6

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板书) 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属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是什么?

(写挂鸭蛋络子)小小的吃鸭蛋一事在作者的笔下显得生趣盎然。

如:

1)“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2)“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

3)“鸭蛋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4)“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

5)“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 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了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 了!”

小结:端午的这一天 ,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这些事情是大人感兴趣还是小孩感兴趣呢?作者对童年的趣事如今记忆犹新。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6)小结全文:本文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乡的鸭蛋,写端 7

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 的怀念。

《端午的鸭蛋》包含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童年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包含人生的韵味,只要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就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沉淀、凝聚着千百年的历史,每到过节,我们国家会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近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将好多传统节日都加进了我们的法定节日,作者从《端午的鸭蛋》中通过一枚小小的鸭蛋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初中生了,我们每年都有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请一位同学说说,你对哪一个节日的印象最深刻,并且说说在这个节日里,你对家乡的哪些风俗最难忘。

五、布置作业

1、作文:以“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文章,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想想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值得怀念的节日风俗,请将你的感触用美妙的文字表现出来,让我们也从你的文章里感受你印象中的节日的情味。

8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