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

孟子名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

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第二篇:孟子名言名句

《孟子》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

下》

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16、彼一时,此一时也。

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

不入,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之始也。 《论语》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当仁,不让于师。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5、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0、马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5、饭疏食,饮水,去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7、富与贵,世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又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3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论语·卫灵公》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4、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3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6、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9、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4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4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9、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50、巧言令色,鲜矣仁

5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8、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5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0、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4、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5、朝闻道,夕死可矣

6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7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孟子》

1、(1994全国)

(1)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2) ,勿施于人。(2、(1995全国)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学而》)

3、,不能成方圆。(4、(1996全国)富贵不能

淫, , 。(5、(2003全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 , 。(、(2004天津卷)子曰:“由!诲女知之

乎? , 。7、(2004湖南)周任有言曰:“ , 。”(8、(2004上海卷)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9卷)君子坦荡荡, 。 (《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1、(2006福建卷) ,小人常戚戚。(《论语?17、(2006江苏卷)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12、(2008安徽卷) 学而不思则

罔, 。 (

13、(2008山东卷)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14、(2008全国I卷)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 告15、(2007山东卷)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论语.里仁》)

16、(2007上海卷) ,来者犹可23、(2009浙江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10年浙江卷)《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鱼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案: , 。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20、(10年全国卷Ⅰ)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1、(10年山东卷)仰之弥高,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29、(2011全国大纲卷)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0、(2011北京卷)莫春者, ______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

31、(2011山东卷)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32、(2011广东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33、(2011浙江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 (2012江苏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

乎? ? ?((2012上海卷)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七则》)

(2012浙江卷)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

(1)言之必可行也 无所苟而已矣

(2012山东)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子

24、2009上海卷)其为人也,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七则》)

25、(2009山东卷)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 里仁》)

26、(2009全国卷Ⅰ)子曰:“知者不惑, , 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孟子 告子上》)

27、(2011全国新课标卷)子曰: “三

人行,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 。” (《论语·述而》)

28、(2011全国大纲卷)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 ___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下》)

(2012江西卷)寡助之至,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孟子》)

(1)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012上海卷) ,不能成方圆。 ( 不以规矩

(2012全国新课标卷)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孟子)【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