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浅谈科学课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山丹县城关小学 严雪兰 杨玉红

【摘 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被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科学课堂,成为了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无效合作,那如何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本文想通过自已的教学一点经验,还有结合其它教育者的经验,从科学组建、合理分工;科学指导,充分准备;规范行为,营造氛围;有效引导,激励评价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希望对我们的科学课堂有几许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方式;有效性

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有了些许的心得和体会。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试着审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发现有些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如许多教师只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使用等,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建组,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它是成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怎样分组才科学、合理、有效呢?

首先我先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有“科学味”的组名,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起个科学家组名,学生们都很积极、活跃,把古今中外的科学家都搬出来了,如“牛顿组”、“爱因斯坦组”、“张衡组”、“达尔文组”、“诺贝尔组”等等,确定了各个小组的组名后,课外我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已小组的科学家有什么成就、贡献,还让每个小组搜集这位科学家的名言作为自己小组的座右铭,以示与众组不同。

另外,在具体分组时我们要遵循一些原则。

第一步在分组时我们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组间必须是同质,即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学业成绩和能力方面,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如我在三(2)班分组时,先把班上七八个学习成绩好、能力好的学生如郑淑珍、袁海怡等先分到各个小组,再把几个能力差些,自制力也较差的学生也平均分到各个小组,再让其它成员自由组合,以使各个小组实力相当。

第二步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第三步是组员有分工有合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合作达到目标。具体有以下几个职位,小组长负责活动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小组活动,记录员负责把探究的信息记录下来,监督员负责督促实验操作有无过失,操作员负责按大家确定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探究,汇报员负责把探究结果与大家进行交流,卫生员负责清理实验后的卫生工作和实验室桌椅摆放等,但上面分工仅做参考,不强求明确细致,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如采用轮换制。

二、科学指导,充分准备

无论从小组构建还是从小组开展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只有与实际的教学效果联系起来才能评价它的优和劣,因为教学组织形式只是反映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结构形式。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做认真的准备,课前要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或者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小学科学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最后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些有探究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课中,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我们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更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当

中,了解学生合作的进程,讨论的焦点,并适时的进行指导等等,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作好充分的准备,担负着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三、规范行为,营造氛围

课堂氛围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合理分组是前提,规范合作行为是保证。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每个小组成员都要遵循“合作学习”的行为规范。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合作要专心,不讲题外话,交流时要小声,当别人在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己说话要有条理;与人争辩要和气,以理服人。

1、学会思考,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四个头脑拼凑在一起不一定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前需要有一个安静、独立思考过程,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因此,在教学中,在合作讨论、交流之前,教师一定要提供给每一个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质疑的能力,为合作、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冀教版四年级“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有几种方法可以使小球动起来,然后再小组讨论。所以在动手实验或合作前,我都要留下一两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

2、学会讨论、交流。独立思考之后,学生有了疑问,这时就有了交流的必要了,这时的交流才能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讨论时要避免“一言堂”,“一人当家”场面。如在教学三年级“改变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中,让学生合作探究改变“小钉子、橡皮泥、木头、塑料”四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生充分讨论,形成了几种想法,一一实验验证。

3、学会倾听,“听”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学习的技巧。也就是在讨论、交流的时候要尊重别人的发言,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还要懂得听重点。这是为进一步学习讨论打下基础。另外交流时还要注意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在课堂讨论时,我要求学生不要转到其它小组讨论,只在自己小组内认真讨论,以自己小组能听到为准。

4、学会记录、汇报,记录是在实验过程中把探究信息记录下来,汇报是把在合作探究中的信息通过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传达给其它人。记录时可选择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记录,如图表、画画等。在教学冀教版三年级“让灯泡亮起来”那节课时,我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记录简单的线路图,我说“你们小组四人中谁是画画高手,教师希望过一会把你们的画画本领展示出来,好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最后要充分保证探究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四、结语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做到以上几点:科学组建、合理分工;科学指导,充分准备;规范行为,营造氛围;有效引导,激励评价等。但是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发现还面

临着许多困难。如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探究,还有如何有效的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营造一种“自主”、“公平”、“激进”、“和谐”的教学氛围及“民主”的有效评价手段。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但形成一种良好的新课堂常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与其它教师统一步调,统一意识,更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做“有心人”,不断地去摸索学生的心灵。虽然理想的合作学习与实际的课堂实施有一定的差距,差距会带来困惑,更会带来冲突,但冲突使人成熟,困惑催人奋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标准实验稿[S].

[2] 王坦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3] 林未延,马洪良.科学分组 有效调控 积极评价[J].

论文信息:

参赛组别:科学组

作者姓名:严雪兰 杨玉红

工作单位:山丹县城关小学

邮 编:734100

职称(务):小学高级

联系电话:138xxxxxxxx

电子邮箱:xly7101@yeah.net

 

第二篇: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摘要:在现今多元化学习的教育环境中,小组合作学习有着不容

忽视的优势。初中科学课程呼唤新的学习方式。由此,小组合作学

习应运而生。在科学教学实践中,要通过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让

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合作氛围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的益处,共享合作

的乐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在对传统教学体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新课程倡导对话、互动的

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最具建构空间、生成空间、发展

空间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章节都有合作学习的要求,在

各类研讨课或示范课上也常看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有

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进来,无论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

进行合作讨论,而没有考虑具体的问题类型,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还有一些问题,不符合思维容量,如果盲目进行讨论,学生将失去

兴趣,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更好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呢?笔者以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

述。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是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搭配,一般4人左右为一小组。

组内异质为小组每个成员提供了互相帮助的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

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每个成员

都有一个身份,有一项特定的工作:一名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且组

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小组长,专门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

间的联系和协调,一名负责记录本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员,一

名负责纠正别人在解释或总结中出现错误的监督员,一名负责总结

发言的发言员。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合作小组在不同

的活动中,角色可进行互换,但要做到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做,从而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具有一定个性差异,只有学会善

待自我、欣赏他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效应。

二、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1.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科学课堂中,很多知识

规律都是建立在反复实验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实验对象、

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最终形成理论。

案例1:七年级上册“熔化与凝固”这节中安排这样的学生分组

实验。给定实验器材,要求从硫代硫酸钠、萘、松香、石蜡中选择

一种装入试管,并把试管放到盛水的烧杯里,缓慢加热,观察物质

状态的变化。从温度为40℃开始,每隔1分钟记一次温度,直到全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部熔化后再过3分钟,把数据填入表格。

学生一听到动手实验,求知欲渐强,急于想知道物质熔化过程中

温度到底是怎样变化的,这项活动的设置恰恰给他们提供亲身体验

的机会,符合学生的心理。由于这次活动需要学生进行操作、测量、

记录、总结等多项工作,若由个人来完成,操作较为困难,这就又

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地确定实验项目、

方案和步骤,选择实验器材、操作、记录、分析,共同完成这一实

验,下面是两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讨论:两组出现不同的数据和图像,说明什么问题?学

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分工、有合作,人人参与活动,并且通过自

己的思考、实践以及与他人的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使他们获得

了科学实验活动的经验,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2.遇到难题需要他人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

案例2:在科学第四册“光合作用”这一节中教了植物的同化和

异化作用后,教师给学生出了下面的题目: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

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

大。上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

系。

(1)a点代表的意义是_。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什么?_。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叶面积指数大约为_时(用图中数字回答),对农作物增产最

有利。

(4)据图解释为什么农作物不能过度密植。_。

当教师将题目展现出来后,给学生几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时,

有些学生面露难色、紧锁眉头。教师就可趁热打铁,提议让学生开

展合作讨论,通过共同探讨,切实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

意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当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

即组织合作学习,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解题方法不唯一时进行合作学习

案例3:科学第三册“浮力”知识学过之后,教师安排一节“浮

力知识的测定物质的密度”,本人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量筒、天

平、弹簧秤、烧杯、细绳、大头针、小刀、马铃薯、木块,要求学

生选用适当的器材测定马铃薯或木块的密度。

问题给出后,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学生小组积极讨论实验方

案,确定方案后再动手操作,然后填写报告单,我发现学生实验方

案很多(以马铃薯为例),记录学生的几种方案:

第一种:常规法测密度:用天平测马铃薯的质量记为m,用量筒和

水测得马铃薯的体积记为v,然后根据ρ= m/v计算得出。

第二种:用弹簧秤测出马铃薯的重力g,推算质量g/g,用弹簧秤

测出马铃薯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记为f,则f浮=g-f=ρ水

vg ,v=g-f/ρ水g,然后计算得到: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ρ=g/g-f·ρ水

第三种:用量筒盛适量的水记为v0,用小刀把马铃薯挖成中空,第

一次让中空的马铃薯浮在水中,水和马铃薯的体积为v1,根据f浮

=g,得到m=ρ水(v1-v0),再让马铃薯完全浸没水中,测得水和马

铃薯的体积为v2,则v=v2- v1,最后计算得出:

ρ=v1-v0/ v2- v1·ρ水

??

当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求一种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既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开拓学生的思维。

4.对问题有争议时,组织合作学习

案例4:七年级下册科学的“光和颜色”这节中,教师教到物体

的颜色时,可提出一系列问题:①草是什么颜色?苹果是什么颜

色?②让你戴上红色透明镜片的眼镜,你看到的太阳光是什么颜色

的呢?③让你戴上红色透明镜片的眼镜,看到草和苹果的颜色会有

变化吗?

这些问题源于生活,但是由于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回

答问题只能凭猜测、靠直觉。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争议,就需要

共同探讨完成。

三、合作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协同合作法

合作学习最常用的方式,即教师精讲和小组成员相互结合的方式,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具体程序为:①在课堂初始阶段,由教师进行细致讲解,通过生动、

活泼、直观的方式,简要概述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并对关键

内容进行适当提示和点拨;②在各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

积极讨论,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

案例5: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一节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教学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让学生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学生回答看到的像,教

师引导他们讨论凸透镜的作用。

第二,根据观察正、倒像,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总结学生提出的

问题,确定本节探究题目,如像的大小、正倒与物距间的关系。

第三,提出各种猜想,建立各种假设。

第四,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将

其填入表中。

第五,先组内讨论,进行系统性的数据分析,获得最终结论;然

后再进行各小组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评价方式应以鼓励为主,帮助

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切块拼接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已经分割成片段的材料,将各个小组的学生重新

划分,组成专家组,学习材料中的内容,直到获得结论。然后,学

生返回到自己最初的小组,将各自学到的内容轮流传授给其他组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员。

3.小组游戏竞赛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是指以学业竞赛代替基本式的测试。改变以往教

师教完一个单元后安排一定量的练习的传统方法,因为这类练习往

往是老师出题,学生做,再由老师“倾心倾力”讲解,可效果却不

尽如人意。往往答对的学生不认真听、答错的学生不认真分析。游

戏竞赛法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

学生兴趣,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合作效率。

4.小组调查法

小组调查法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莎伦夫妇”提出。在小组

中,学生通过开展合作性探究、讨论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从整

体学习的课程单元中,选择某个子课题,各小组将课题划分为若干

部分,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学生身上,开展积极的小组活动,提出

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做介绍或展览,以向全班同学交流他们

的发现。

案例6:科学第一册第四章“探索宇宙”一节中,到电脑室上课,

教师提供几个网址,每小组分别收集一种行星的有关信息,小组讨

论该行星的有关特性,最后在课堂上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扮演角色,

描述该星球的有关知识,结束后,鼓励各小组学生撰写科学小论文。

这个方法就比较实用,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明显,这就要求集体的

力量,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默契。

浅谈课堂中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总之,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

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进行有效合作学习,发挥

学生的主体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我想,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总结,就能让课堂

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国)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

——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修订版) [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

社,1998.

[2](美国)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改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

出版社,2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