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史铁生散文

分析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的生命意识

学院理工学院 专业 食品工艺与检测 班级10级 姓名居和昌 学号

10120041

我常常在想,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深处流动的是什么?在茫茫人海里,我们的灵魂总在漂泊着,无涯无岸??然而,当生命碰撞到挫折与不幸的礁石的时候,千千万万人之中就有一人静下心来默默的思考,探寻生命的意义。

史铁生的生平:生于19xx年,卒于20xx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xx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xx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回家疗养。19xx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xx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xx年12月30号下午16点,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12月31号3点46分离开人世。双腿瘫痪的他那时才二十岁,二十岁的年轻人,心中充满着澎湃,正是最为活跃最为兴奋地年华。在这年华中体验着知识带来的智慧,感受着青春带来的活力,体会着友情带来的真挚和爱情带来的懵懂。可是他,在这个青春的季节中却似乎过于平静,像是一个已经心死了的年轻人,没有笑容,只有绝望,虽然他那残缺的肉体依然幸运地被这个不公的世界所保留下来。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那么活的就像是个行尸走肉。二十岁的他一个人推着轮椅来到了这个似乎等待着他四百年之久的古老的地坛,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能让他思考的地方,也许这里的地坛过于安静。可是对与他—史铁生,恰恰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港湾让他安静地思考生与死。

地坛,是作者家宅附近的一个园子,是作者双腿残废后在那里默坐、思考的地方。在作者笔下,那儿更是“可以逃避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古老的地坛随着岁月的变迁早已“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或许正是这些凋敝的景象把双腿截瘫后的作者与地坛紧紧拉在了一起同样凄凉的境遇,同样忧伤哀默的心灵这就成了作者十五年来日日在园中徘徊的原因。地坛中的一切本是死寂

的,然而在作者笔下却生趣盎然,“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了翅膀,忽悠以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洗簌簌片刻不息。”本是枯枝败叶,本是毫不起眼的虫蚁,在作者笔下竟成了这样一片新天地,仿佛万物都有了思想,自然界的每一处景,每一种物都细致生动地展现出来。我想,繁尘累事中,要有怎样一颗沉静、幽深、洞察的心灵才能创造出这样一派景象啊!我们的双眼早已被厚厚的灰尘蒙蔽,然而作者却用细腻感知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深处的空谷幽兰。作者说这些小昆虫“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文字间流淌的哀伤是当命运的挫折骤至时谁也无法阻挡的。双腿不能行走了,只得摇了轮椅到园中来,这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这儿,作者可以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的想关于死的事,去窥看自己的心魂,终于在这里,他找到了希望,找到了他一直探寻的答案,并且,他的生命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而更加深邃芬芳。地坛是史铁生心灵的基督,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古人对生与死祈祷的地方,这个静谧的所在,史铁生开始了和地坛的对话,开始了对生命的思考。在与地坛的不断对话中,史铁生生成和升华了自己的生命意识:一、人生如寄,叩问生命的本原“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上就是地坛。”“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废弃”就是当时作者对生命质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作者被抛弃了,被命运、社会、上帝抛弃了,仿佛是茫茫荒原上一枝孤独的花枝,孤寂无助地张望着整个世界,却等不到一点阳光,一滴雨露。就如“荒芜冷落的古园,很少被人记起”,怎能不“失魂落魄”呢?其实,人一降生,就注定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因为相对于茫茫宇宙,人实在是一个太渺小的、太短暂的存在。古人常说“人生如寄”,人一出生,就像一叶孤舟被遗弃在大海之

上,飘飘荡荡,难以靠岸。史铁生的残废和残废后的境遇就如同生命之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暴,一个人硬生生地抛出了生命之舟, 在生与死的追问中,探索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读《我与地坛》,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深刻的哲思,这样优美的笔触,读《我与地坛》,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更加理解了作者的坚韧,顽强,和在挫折面前活下去的勇气。

 

第二篇:论史铁生散文里的生死哲学

论史铁生散文里的生死哲学

黄英蕾发表于:2010-7-27 9:32:18,点击:360,评论(0)

[摘 要] 残疾作家史铁生在轮椅上用笔思考生命之义,用笔撞击生命之门。经过漫长的心路历程,他终于鼓起勇气承受苦难,接受现实,理解生命。挣扎过后,感喟出了:人生来就是走向死亡的,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个体生命存在过程的美丽,在于向内的生命构建,在于对生命外来爱愿的感恩,在于经历苦难的过程,认识到了人生即困境,人生来就是为了走向死亡,虽然短暂,但也得珍惜。

[关键词] 生命 人生 死亡 写作 痛苦

引 言

读史铁生的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弥漫出的对个体生命与爱的感喟。相较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永恒,无论怎样伟大的人物,无论怎样不朽的丰功,也都会成为一闪的过客,即逝的流云,更何为我们芸芸百姓,烟火人生。那么,如旅的人生意义何在?人怎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之上?我们可以从史铁生的散文中读出一些有关于人生的生死哲学。人们大概都不会忘记被人誉之为“大散文”的《我的地坛》。这篇散文是作者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标志着作者从对生活的回忆、梦想转向对生命意义的哲理思考,是作者重建新的精神家园的开始。文章写得既深沉又洒脱,洒脱源自于解脱之后的轻松,而深沉则体现了作者对解脱之路的痛苦体验。“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世界的差别是永恒的,或者说,差别就是世界的存在方式,由此而来的人生痛苦是不可能避免的。如果我们将人生的目标定位于某种飘渺的宏大与完美,只能导致永恒的痛苦。

那么,救赎之路又在何方呢?史铁生的另一篇散文《好运设计》可以看作是一篇关于新的精神家园的誓词,它进一步深化了《我与地坛》中关于生命意义的哲理思考。作者通过对“好运”的“设计”,进一步否定了精神家园的前定性。也就是说,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既定的、完美的精神家园等待流浪者去发现。流浪者对这种“家园”的寻找是徒劳的、无意义的。真正的“家园”只存在于寻找的过程中。“对,过程,只剩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有它了。”

用“过程”代替原来的“理想(目标)”成为人生价值的载体,这便是史铁生为我们重建的新的精神家园。“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的欣赏阵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过程”在史铁生这里已经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它不再是一般词源意义上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一个只想(只想)使过程精美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一个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也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

过程。”

史铁生的努力可以说是成功了,他为流浪者构建了一座新的精神家园,或者说为流浪找到了一个理由,这就是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流浪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意义就包含于流浪之中,流浪就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流浪这的“家园”正是流浪本身。

一、史铁生的散文

史铁生的诸多散文都关注着一个问题——生与死。《秋天的怀想》、《合欢树》、《“安乐死”断想》、《我与地坛》、《好运设计》、《我二十一岁那年》、《好运设计》、《对话四则(关于死、关于生、职业?事业、关于平等)》、《游戏?平等?墓地》等等,无不闪烁着生死之思的哲学与智慧。特别像《我与地坛》,更是将生与死之间的痛苦挣扎描写得淋漓尽致。

二、史铁生散文生死之思的内容与特色

史铁生散文的精神结构——生与死、目的与过程、神圣与凡俗,概括起来可以说成是生存与困境。但是史铁生散文作品中的这些对立不是完全激烈冲突的,他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之较为温婉,使生命达到和谐。

(一)、生与死

一个人的存在最有见证的体验就是生命,我活故我在。生命的对立面是死亡,在死亡面前,生命就更显示出其意义和宝贵。因此,伟大的作家常常写人物的死亡,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揭示作品的主题。通过人物的死亡来表现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生命所遭受的苦难,人为生存而进行的挣扎,为更高生命价值的实现而进行的斗争。生与死的对立是文学最重要的母题。当然史铁生作品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某个人的死亡,或是为了生存而奋斗拼搏的英雄事迹,他是转向了形而上的思考,追问生与死的意义。他是自己“顿悟”的,他是他自己的“禅”。

(二)、目的和过程

有了一个目的才展开一个过程,如果过程的结果是当初的目的,那是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是,过程的结果是不是原先的目的,那是无法保证的,重过程还是重目的,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过程”与“目的”就构成对立,如何理解人生存中的“目的”和“过程”呢,史铁生又给予我们最完美的阐释。《好运设计》中作者写到“要是今生遗憾太多,在背运的当儿,尤其在背运之后情绪渐渐平静了或麻木了,你独自待一会儿,抽支烟,不妨想一想来世。”这就是所谓的“好运设计”。作者对来世勾勒一幅雄伟的蓝图从降生地的选择开始一直到求学、恋爱……总之是万事如意。但是太完美,没有欠缺哪来完美,没有一事物的对立哪来的这一事物,所以需要欠缺,甚至的绝境,“人类是要消亡的,地球是要毁灭的,宇宙在走向热寂。我们的一切聪明和才智、奋斗和努力、好运和成功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我们在走向哪儿?我们在朝哪儿走?我们的目的何在?我们的欢乐何在?我们的幸福何在?我们的救赎之路何在?我们真的已经无路可走真的已入绝境了吗?” [v]作者非常地聪明,开始并没有把绝境抛到我们面前,而是先设计了一系列的好

运,再用辨证的观点引出了绝境,让读者感到完全合乎情理。那如何来对付这些绝境,唯有过程,从目的转向过程,这又是一个平衡点,其时这个“过程”已成了另一个“目的”,一个使你活下去的理由,一个人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惟有引用作者的原话才能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烈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除非这样你才能甘心从目的转向过程,从对目的的焦虑转向对过程的关注,除非这样的痛苦与你同在,永远与你同在,你才能够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过程在到处继续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过程都是上帝巧妙的设计。”这段话简直可以说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过程哲学”的赞歌,高度赞美了“过程”的意义和价值。当然,重视“过程”并不等于不要“目的”,没有“目的”,“过程”就没有方向,也是一种很空茫的处境。只是需要明白,“目的”的设置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引出一个精彩的“过程”。为了“过程”的精彩与辉煌,人们需要设置高尚远大的“目的”。为了追求这一“目的”,你生龙活虎,不屈不挠,充满激情,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在这一过程中,你把超越连续的痛苦看成跨栏比赛,把不断的解决矛盾当作不尽的游戏,你实现了生命的骄傲和壮美。这时候的你,已经超越了任何现实的世俗的功利的目的,而只陶醉在充满活力的奋斗、拼搏、创造过程之中,你像加缪的西绪福斯那样有了靠得住的欢乐,这欢乐就是自我完善,就是对自我完善的自赏。这个过程论也是生与死的平衡点,当然文中有这样一句“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虚无你才能够进入这审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审美的救助。”有点史铁生式的宿命,其实“重过程”这本身也是一个“目的”,所以作者说“目的”虚无这一目的应该的欲望之类的吧。但总之,他让我们看到了生的希望,活的理由,“看清了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三)、神圣与凡俗

在常人看来,神圣与凡俗是一对矛盾,但是史铁生通过他的哲学思想又使之达到了一种平衡。在信仰的废墟上一个世俗社会的来临,总是伴随着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个人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重建人文关怀以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关切的中心问题。史铁生的“道法自然”并不带有排他性,他并不断然拒绝反而主动融入世俗社会和现代文明。在史铁生看来,神圣是离不开世俗的,离开了世俗也就没有了神圣。他在《“足球”内外》中说:“神圣并不藐视凡俗,更不不凡俗敌对,神圣不期也不可能消灭凡俗,任何圣徒都凡俗地需要衣食住行,也都凡俗地难免心魂的歧路,惟此神圣要驾临世俗。神圣只是对凡俗的救助和感召,在富足或贫困的凡俗生活同样会步入迷茫、同样可能昏昏堕落的时候,神圣以其爱与美的期念给我们一条无尽无休的活路。” 神圣因凡俗而生,寓于凡俗之中,是凡俗的死敌却又与凡俗相伴久远。在史铁生那里,人世间的一切对立都是互为依存的。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

要是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能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与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如何成为美德呢?史铁生主张融入世俗社会,“大隐隐于朝”,真正的圣人是从俗中走出来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史铁生在《答自己问》时提到文学的分类问题,他的看法是分为三种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通俗文学。作者并没有把通俗文学和另外两者对立起来,认为三种文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作者打了个比方,就如海与河的分界是很难分清的。

无论是生与死,目的与过程,还是神圣与凡俗,其实都是面对人本困境,有人聪明有人愚笨,像史铁生失去了双腿,有时还要做透析;心灵的困境,怎样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史铁生使我们对人这个“存在”指明了一条道路,使人在生命的道路上纵情歌舞,一玩到底!

道在哪,其实很难说清楚。正是凭借对人生世相的通达认识,史铁生的写作才立意高远,表达了非同寻常的深刻见解。他把对立当成对称,进而把对称当成一种人生的价值坐标。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清醒独立的处世态度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人生的处境,站在“存在”的高度,从存在的意义和本质出发,来重视理解和审视一切。史铁生作为文学家显示出独到的一面,其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使得他在当代文坛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三、史铁生散文生死之思的发展与变化

(一)、承受苦难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既然世界上一定要存在着苦难,那么,“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但丁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屠格涅夫说:“我愿意放弃光明世界里的一切,我愿意跨过那门槛,进到那无尽的黑暗世界中去。”鲁迅说,就让我来“肩起”这“黑暗的闸门”,放他们走进黄金世界里去……,这些都是绝对真实的,但那些苦难与史铁生的苦难不一样,他们的时代也与史铁生的时代不同。在地坛,他看到的那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给予他的启示是:“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但丁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主动地肩起了这世界上必须有的苦难,对史铁生们来说,却不是如此,苦难对于他们,是飞来的横祸,是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宿命。然而,史铁生也一样的伟大,因为他从这启示中终于明白了:这个“偶然”,“是没有多少道理好讲的”,更明白了并非所有不幸的命运都能凭藉“智慧和悟性”获得救赎。于是,这明白中就多了一份悲悯,虽然,那悲悯也许首先是来自对自己的宽慰和怜惜。他决定承受苦难!

(二)、人生的思考

1、写作充实人生

人生即困境,史铁生认为是三个根本的永恒的东西,构成了人的背景,一是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自己,人生来是被抛在他者中间,无法与他者彻底沟通的;二是痛苦: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三则是恐惧: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走向死!这三种东西奴役着人、折磨着人,使人生布满了荒谬和残缺的

孔洞。承认孔洞是人生的应有之义,填充它,因为有孤独才有实现爱的狂喜;因为有欲望,才有实现欲望的快乐!为了免于自杀,史铁生选择了写作。写作对史铁生是一种对人生孔洞的 充实,也是在寻找一种存活的理由,后来活着和写作已经是一回事。写作被史铁生当作一种生命的价值来追求,写作的一枝笔就是站立着的他。他用笔存活、糊口、换得爱情,乌纳穆诺说“爱是悲伤的慰解,它是对抗死亡的唯一药剂,因为它就是死亡的兄弟”。当史铁生没有用笔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的时候,他也获得了爱,那是母爱,是一种血缘的天然的流淌,但他也渴望着情爱,虽然他的身体阻止了他的精神的肉欲的成分。残疾和爱是史铁生文章的主题!

2、精神作为信仰

史铁生真实地面对苦难和命运的拨弄,面对荒谬,承认荒谬,追怀在血与泪过后的淡定从容。史铁生不再对病嫉恨,他开始爱他的病,是残障成全了他。他在精神里穿行,有一种宗教的情怀。这种宗教不是壮怀激烈,不是一种在功用的部分,而是自己的救渎,“宗教一向在人力的绝境上诞生。我相信困苦的永在,所以才要宗教。”宗教的教主不是基督也不是佛,“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3、人生新境界

史铁生曾说过,他喜欢一个故事,题目叫《小号手》:战争结束了,有个年轻号手最后离开战场还乡,他日夜思念着他的未婚妻。可是,等他归到家乡,却听说未婚妻已同别人结婚,因为家乡早已流传着他战死沙场的消息。年轻号手痛苦之极,便悄悄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孤独的路途上,陪伴他的只有那把小号,他便吹响小号,号声凄婉悲凉。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国家,国王听见了他的号声,叫人把他唤来,问:“你的号声为什么这样哀伤?”号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国王听。国王听了非常同情……也许你会设想国王很喜欢这个年轻号手,而且看他才智不俗,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最后呢,肯定是小号手与公主白头偕老,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结果并不是这样,这个故事不同凡俗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结尾。这个国王不落俗套……他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这号手讲述他自己的身世,让所有的人都来听那号声中的哀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轻人不断地讲,人们不断地听,只要那号声一响,人们便来围拢他,默默地听。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他的号声已经不再那么低沉、凄凉。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号声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气勃勃了。史铁生把这种状态,叫做人生的新境界!它的最主要的含义,史铁生认为:一是认识了爱的重要;二是困境不可能没有,最终能够抵挡它的是人间的爱愿。什么是爱愿呢?是那个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小号手吗?还是告诉他:困境是永恒的,只有镇静地面对它?应该说都是,但前一种是暂时的输血,后一种是帮你恢复起自己的造血能力。后者是根本的救助,它不求一时的快慰和满足,也不相信因为好运降临从此困境就不会再找到你,它是说:困境来了,大家跟你在一起,但谁也不能让困境消灭,每个人必须自己鼓起勇气,镇静地面对它。史铁生的散

文《我与地坛》就是把困境和苦难变为日常,人不能选择、别无选择的真实的录记。认知生命便是从经历苦难开始的。

人们常常会向作为残疾人作家的史铁生献上敬佩,甚至崇拜的目光,却很少有人会对一个坐轮椅的普通残疾人投去关爱和温馨的惠意。可以想象,有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等待着上帝在他“心魂的黑夜中降临”,与上帝独语相对的时刻,诚实地进行生命的忏悔。“不单是忏悔白昼的已明之罪,更是看那暗中奔溢着的心流与神的要求有着怎样的背离。”

四、史铁生散文执着于生死之思的缘由——活着的根基与意义

(一)、写作是活着的根基

(二)、过程是活着的意义

五、史铁生散文生死之思的文学意义、人生意义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与地坛》就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史铁生对生命的思考是从自身的残疾开始的,在他面对命运的突然打击的时候,他在震惊、痛苦之余,内心对命运的不公充满着怨恨,但当人一旦把目光从自己投向别人时,开始有了新的发现,他看到母亲因为儿子的残疾其实比他承受着更大的痛苦,而自己无谓发泄往往给母亲增添了更深的痛苦和折磨;再看看周围的人群,他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布满了坎坷,只是呈现出不同的方式而已。进而他发现了生命本来就是不圆满的,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本来就是在于自己的选择和抗争之中,只有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残缺,挑战命运,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来。不过,作者在本文中将这些抽象的命运思考用较为形象化的方式加以表达,他把自己的情感投身到地坛公园的景物和在那里出现的许多不知名的人物身上,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分析、推测来呈现自己思考的过程,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深沉的审美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启迪作用。

结 束 语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

其实,透析了一个生命的苦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透析了整个人类生命的苦难。反过来说,整个人类生命的苦难,往往也就在每一个个体的苦难上面。由阅读史铁生,我觉得,写作要深入生活的提法是多么苍白!在形而上的意义上说,一个作家之伟大,决不在于他的“深入生活”,而完全取决于他的“深入生命”。有人会说,史铁生从20岁起就终日与轮椅相伴,怎么深入生活,他有什么可写。事实上,他不仅在轮椅上经历、体验、“深入”了一个特殊个体的生活,更体味、考察、“深入”了一个特殊个体的生命。一个对生命没有理解能力的人,当作家是勉为其难的——不光为难自己,更为难他的读者。

但并非说,在苦难中饱受了煎熬的人,都能由苦难而认知生命。他必须是生活的勇者,同时

更是生命的智者和仁者。 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心仪的作家,他有属于自己的生死哲学,他从自己现有的生命参透了人的一生,领会了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找到了活着的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铁生 病隙随笔 《花城》 1999.4. 60页

[2]、王阳明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境界 《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xx年 390-413页

[3]、杜维明 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 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1990 103页

[4]、喻松青 明清白莲教研究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12页

[5]、史铁生 自言自语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2 21页

[6]、当代作家评论 19xx年2期 9页 原刊于《开放时代》七月号 《世纪中国》

.cn/ 20xx年09月05日

[7]、凌迅 史铁生:困厄中的思想提升 九州书业.作家网 2000.10

[8]、傅光明 史铁生:透析生命,升华死亡 2000.10

[9]、记录坊:史铁生,透析生命的苦难 2003.07.14 南方网-南方日报记者:吴真贺敏洁

[10]、石耿立 史铁生:为了免于自杀的写作 2003.2.7

[11]、张广祥 个人对生命的沉思 中国语文名网“中学语文在线”

[12]、余一鸣 从《我与地坛》走近史铁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大纲通讯》之《教材研读》 2002.3. 17页 江苏高淳县第二中学 211300

[13]、牧歌 愧对史铁生 作家网

[14]、刘馨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2003.10.14 佛山桂城中学

[15]、郭春林 生死之思——史铁生及其《我与地坛》的意义 作家网

[16]、赵毅衡 神性的证明:面对史铁生 作家网

[17]、傅书华 对个体生命与爱的感喟 《语文教学通讯》 2002.3 19页 山西太原大营盘太原师范学校 030012

[18]、段崇轩 超越生死 《语文教学通讯》 山西太原市南华门东四条山西作家协会 030001

[19]、陈永祥 “大地?母亲?生命?生活”的沉思与断想——重读《我与地坛》 《中学语文教学》 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