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星》软件个人心得

ERP个人实验心得

在这一个学期,我们上了ERP这门课程。而在这门课的实验课中,老师引领着我们见识了一款神奇的软件——《创业之星》。《创业之星》是一款在电脑上运行的模拟创业软件,能够在一个虚拟商业社会中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的过程。实验课上,我们在这个虚拟创业空间中,展现各自的才能,体验创业的感觉。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模拟创业计划、准备过程。在准备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虚拟的空间中完成一个公司的申请、创办的流程工作。这个准备的过程极其繁琐,而且我们中从来没有人有过创业的经验,所以每个人都只能照着帮助信息一条一条的找,找到之后再完成。在申请成立公司的过程中,需要在各种职能部门之间奔走,并且要填写很多的表格。由于我们是分组作业,系统默认我们申请的公司是小组成员共同申请,所以在填写表格的时候需要填写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个人信息。这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在申请流程中,有一些流程必须先行走完,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步骤,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辛辛苦苦填好一张表格之后,发现先行流程没有办好,这直接导致了我这一次填写的表格白费了。在经历了几次这样的错误之后,我只好对照着创业准备步骤一条一条的进行,一条都不敢落下。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申办公司的复杂与繁琐,跟很多的职能部门都有着关联,创业是辛苦的。最后时间到的时候,我只完成了大约80%的内容,而听说有些同学都完成了100%,内心还是很惭愧的。

在创业准备阶段完成了之后,我们按照小组划分进入了各自公司的第一季度运营中。我们小组采用的是轮流决策的制度,第一个季度的CEO刚好是我来做。为了方便对小组的作业进行评价,老师给我们设定了同样的行业和同样的启动资金。第一个季度的运营过程非常艰辛,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经验,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而这时作为第一个季度运营的CEO,我的压力无疑是很大的。在摸索中,我渐渐清楚了该做如何的决策。首先,我针对两种受众客户设计了两种产品,然后在贸易中心,针对设计的产品购买了所需要的原料。随后我又在贸易中心购买了生产线、租赁了厂房、并招聘了工人以及销售人员。由于考虑到资金问题,我们在购置所有的设备的时候,都采用CFO的建议购买了比较便宜的东西。在所有的东西都到位了之后,我们的小组成员却发现,生产线竟然不工作。这个时候,老师说,有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一个季度的决策,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开始焦躁起来。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我又对每一项之前的工作做了细致的检查,可是经历了半天的忙碌,生产线还是无法正常运行。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向老师求助。老师来了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原来我设计的两项产品都是有着研发时间的,时间为一个季度。随后老师给我们小组提出了补救的方法——每一个公司可以设计六项产品,而现在我们只设计了两项,我们可以重新补充设计产品,现在设计的产品可以保留至下一个季度再进行生产销售。老师走后,我们小组又对现在的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决定,根据现在已经购置的原材料设计新的产品进行生产销售。在新一轮的产品设计工作结束后,我们的生产线终于开始正常工作了。在解决了生产线的问题之后我们面临着最后的问题——给产品报价。由于我们对报价并没有经验,结果在报价的时候我们只是根据表面的材料与设计成本进行了报价。在第一个季度结束之后,我们小组获得的订单不少,这让我们很欣慰。但是在进行利润统计时,我们却发现,我们小组的公司亏损了许多。老师后来说,每一个小组报价的时候都报得很低很低,完全没有考虑到生产线、厂房、工人的隐性成本。在第一个季度结束之后,我们小组又对这一个季度的工作进行了反思,并对下一个季度的决策进行了构想。

之后的五个季度之内,我们每个人都换着做了CEO尝试着决策。根据第一个季度的经

验,我们的成绩好了许多,可能是由于其他小组也渐渐的进入了状态,我们的排名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在实验结束之后,我们总结了许多的不足,并牢牢地记住了这些不足。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受益匪浅。其实在课堂上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通过这次对于《创业之星》软件的实习,我们都懂得了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事情。从此,创业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枯燥知识,而是真实的实践与体验。此外,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还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完成目标,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融入到整个的框架中。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实习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创业的流程以及其中蕴含的艰辛与汗水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难度,还让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最后,我必须要感谢喻霞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次生动、别开生面的实验课。

信管0901

20xx3062020xx

吴振寰

 

第二篇:创业之星个人心得

个人心得

程晓飞 20xx3062020xx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由于我们的CEO之前和其他人一起参加过创业之星的比赛。所以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注意到了很多细小的问题,比如说原材料的订货周期和付款周期,柔性线的安装周期,要给工人签合同等等,这样就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决策上,让我们少犯错误。第一季度,我们先买的一根手工线生产线,研发了三种产品,实惠型是这一期就可以生产卖的,经济性和品质型由于有发声装置所以下一季度才可以卖。租了小厂房,招聘了一个工人和北京的销售人员。我们使用最便宜的材料生产实惠型,我们按照正常步骤粗略估计下成本,然后定价为73,只不过因为某些公司的定价更低,三四十元,再加上只有五百个市场,二十家公司,这就使得我们的第一季度只卖出了二十几个商品,大量货物积压仓库。我们在第一季度还开发了上海市场,贷款十五万。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第一度成本太高,你没卖一件就赔一件,很不值,所以我有一种猜想,第一季度不卖商品,只为下一季度做 准备,而且不能说用最差的原料生产品质型,因为你的研发费用是两万,再加上每件商品的成本,你虽然第一季度可以占领部分市场,但以后肯定没有竞争力,总体下来我觉得不值。第二季度,我们明确了我们的主营业务,以最好的品质型产品为主,经济性和实惠型为辅,主攻上海市场和广州市场,在市场的选择上我们小小的争论了下,我想着把所有的市场都开发了,

但CEO提醒我们到后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维持,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我们发现广州市场的品质型客户需求最大,所以我们在开发完上海市场之后,只选择了广州市场。因为在第一季度我们的北京市场没有位置,只能简单卖一些。

第二季度我们继续开发上海市场和广州市场,并做了一些产品认证。我们把手工线卖了,新买了一根柔性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生产三种产品,不过由于北京市场有龙头效应,我们的产品卖的还是很不好。

第三季度,我们就开始进军上海,我们的品质型都是用的最好的原材料,并且发声发光装置都有,因此定价稍高一些,本想着可以一举拿下上海市场,可不曾想到,还是遇到了低价格的冲击,我们在上海市场也基本没有什么份额,这个时候我们都有些泄气,排名也只在中间,不过我们坚信我们做的是长期战略,一定会在广州市场上翻盘。上个季度我们的失误在没有提前看市场分布,如果先看到市场上有这么多厂家在竞争,我们就会压低一些价格,这个事考虑不周,我们之后肯定会注意到,我们按照广州市场的需求,并且观察下了商家分布,只有三家公司在做品质型,所以我们就提前买进300个品质型的原材料,打算占领广州市场的一半!而且我们的定价和产品上限都很保守,从来没有去转让过订单,都是从别人那买订单。这样保守的做法的好处就是我们的交货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百。在这一季度我们的排名就上升至第五名,市场表现的分数很低,成长表现和投资表现都不错,我们相信下一季度我们会很好。

等到第四季度的时候,我们的广州市场意料之中卖的很好,品质型和经济性完全卖完,实惠型只剩三十几个,在交易市场购买些订单就可以完全清仓,不过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产品积压是有额外费用支出,所以,由于在交易市场上没有碰到合适的订单,我们积压了些库存。这个时候上海市场和北京市场还是卖的很少,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应该计算下我们在这两个市场上的投入回报比,很明显是赔的,我们没有狠下心放弃市场,前期的盲目开发导致我们后期的资金紧张,我们在第四季度又贷了十万,那个时候总觉得钱够,就贷款贷的少,最后发现不光我们资金不够,而且银行还不让我们贷款了。这就导致我们后来的决策发生错误的变化。欣慰的是,这个季度我们排名一下子就排到第一名,这就是我们长期策略的成功!我们所坚持的就是不做赔本的生意,不会为了销量而去降低价格,做到卖一件挣一件。但是我们这一季度还款了15万,直接导致我们的资金骤减,让我们一下子很紧张,做决策就有了局限性和狭隘性,也导致我们之后的一系列的错误决策。

第五季度的总结:在第四季度还了第一季度贷款的15万,我们的资金链条一下子紧张许多,因为在第七季度我们还要再还银行十万,而我们现在的钱已经远远不够这么多。我们就想出一下几个策略来应对:第一,解雇北京和上海的销售人员还有一名工人,因为我们在这两个地方的销售业绩很不好,都只能卖出20至30个产品,我们算了一下,销售人员的工资有3600.而销售业绩却达不到这么多,也就是我们虽然卖了,但整体式赔的。第二。改变主要卖的产品,我们

前几季度主要卖的是在广州市场的品质型的产品,我们的业绩很好,首先,我们是第一批进入广州市场,而且我们的产品都是用最好的原料构成,还投入了将近五千的广告,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占广州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并且我们其他两个实惠型和经济型都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但是,品质型的商品是有两个回款周期,还有就是假如我们生产没有卖出积压库存的话,就会有额外的费用,金钱是我们最急需的,我们等不到两个周期之后,所以我们决定不做品质型,只做一百的经济型和350的实惠型。第三,提前贴现所有应收账款,以凑齐十万。可是,我们就是我们年少没经验的体现,到了第六季度,我们发现贷款时第七季度才用还,而且最主要的是我们的实惠型卖不出去,大批的积压库存,和我们预期的差距很大,以至于我们以每个十三块的价格收购订单,得不偿失啊!这一期的决策可取的是解雇两个地方的销售人员,失误之处在于所卖主营产品的失误判断,我们应该一直坚持我们前四季度战略,以实惠型和经济性为辅,充分利用我们在广州市场龙头的效应。因此,我们第六季度做了一些调整,利用所有库存和资源,优先生产品质型,接着是经济性,最后是实惠型,然后投放到广州市场销售。尽量接单,实现零库存,没有任何产品的积压,实现百分之百交货率。在配货阶段,我们的目标都达成了,所有的货物都卖了出去,不过我们的终极目标还是木有完成,凑齐十万以还贷款,只有九万五千多。。但是由于下机时间到了,最终结果还不知道,我们再此之前资金链很稳定,没有紧急贷款,排名在第三四轮之后稳定在第一名。

接着我想谈下我对这次试验的一些理解和认为我们应该改进的方法:1、厂房要租不要买。2、柔性线是可以同时生产三种或更多的产品,手工线在第一轮购买之后,使用完可以再原价卖出,手工线的性价比远远低于柔性线。3、购买原材料要注意到货周期,是现卖现得还是下季度得。4、提前对下一季度的生产情况作出判断,购买原材料。5、不要着急开发上海市场,不要贪心开发所有市场,根本没有那么的资金维持这么市场。6、北京市在第二轮没有得到很大的回报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市场少,商家多,得不到足够的订单的话,连销售人员的工资都赚不回来。7、报价时不能太谨慎,报的太低没有用,得一个订单赔一件,卖的多陪得多。8、产品限额也不能报的太多,尽量满足百分百交货,这样不会亏也不会扣分。9、每一轮的决策都要仔细,考虑清楚,尤其是产品的生产。10、不要积压库存,没积压一件就会有额外的库存管理费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