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学经典与幸福人生》讲座有感——马静

观《国学经典与幸福人生》有感

学院:人文传播学院 姓名:马静 学号:20xx2312310064 周三的傍晚下了场大雨,等雨势渐微我就去上课了,雨慢慢地变小,心情似乎也随之晴朗了起来。走到联谊馆的后面,看到与平时不同的停车盛况,还有两三个人在大声的讲话,急着赶路,也就没有刻意的去关心他们说的是什么了。到班上后发现人很少,一看黑板才知道今天老师有事不能来上课了,回去看王竑錡老师的《国学经典与幸福人生》讲座,再去写读后感交给老师。当时第一反应是,宿舍网速太差,不知道能不能看完,再然后,就是诧异,选修课老师也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去时的心情就有点复杂了。再经过联谊馆的“车展”,发现那里又围着几个人,一听才知道有辆车被擦到了,两位车主在哪里讨价还价呢,还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交通堵塞事件!撇了撇嘴,没有多做停留。路上遇到了一位同学,急匆匆地,也没打招呼了!雨停了,突然想打个电话给老妈,问问她的腰是否好点,电话接通了,老妈问我的近况,等到快要挂电话时才想起我的初衷,问了问,老妈说没事,现在好多了,接着又嘱咐我许多,最后到了宿舍,挂了电话才发现就问了那么一句,其他的都是废话。回到宿舍开电脑看视频,网速慢了点但将就着还行。坐下来静静地听这位集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等诸多身份于一体的老师《国学经典与幸福人生》的讲座。

开始的时候是在介绍王竑錡老师的经历,也算有点励志的色彩,对他的兴教办学,弘扬国学,我还是很钦佩的,毕竟在中国企业家有很多,但其中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并且投身于国学的复兴的在少数。至少我所知道的就只有邵逸夫先生了。王竑錡老师用朴实的语言来和我们讲国学经典与幸福人生的关系,我感受到了他真挚的感情,时而嬉笑调侃,时而开怀大笑,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点,调动着全场的气氛,比起那些老学究死的庄严地讲座他更具有灵性,更具有人性,他在那讲台站着,就像一个太阳一样,是个闪闪发亮的发光体,让人不由自主的去看他生动的表情,听他激情澎湃的演讲。最后赢得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王竑錡老师最先谈到的是关于下一代的教育,提倡用吃苦,用遭罪来磨炼孩子的一致,提高他们的自主独立能力。最让我惊讶的是做为一个拥有近十亿资产的企业家,他从不让孩子坐自己的车,假期里别的孩子都去旅游享受,他的孩子却要像个农民工似的到菜市场上卖菜。这一点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就连我这个出身农村的女孩,在家都是鲜少厨房的。为什么?我想应该是父母不舍得吧!我似乎就像王竑錡老师口中所说的每天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小苗苗,如果不走出父母为我支撑的大树下,经历一番风雨洗礼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在大学后的第一次坐火车回家,我的内心是不安的,说实话有点点小的我对这次“长途奔袭”有点担心,但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却有着魔力让我一路坚持着走了下来,最后我成功了,第一次感到我是个已年满十八的成年人,我为自己很骄傲!

关于和别人的相处,他的”学会低下来“也让我受益匪浅。这让我想起了在联谊馆看到的那场闹剧,能将车停到那里的想必也不会是是什么文化水平低的人,但做事的水平委实不高,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也不必闹得这么厉害!不过

这不是个案,学会委屈自己,低下来。在这个“惟利是图”的社会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王竑錡老师的智慧,那个开小车的司机赚钱去洗脚城,他立即就打消了多给他一些车费的心,不是吝啬,而是使他不沉沦,踏踏实实的工作,明白对于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

对于生命的感悟,他说:生命源于自然,生于自然,所以要感恩自然,回报自然,奉献自然,回归自然。这一点我很赞同,我本身也是一个喜欢自然,喜欢乡村的人,对于城市文明,我认同他的进步性,但同时去不赞同他的生活方式,朝九晚五的只呆在电脑桌旁,对着一盆小盆栽,几个文件夹,那就是全部的世界,上下班挤公交,消费的是快餐与夜生活。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老家的池塘,小菜园,路边相对而生的老榆树,门前我十岁那年栽的桂花树,母亲喜欢的栀子花,我小时候爱的月季和桃花、、、、、、还有那碧绿的田野和湛蓝的天。那种呼吸之间都融于天地的感觉,触手都能抚摸到风的容颜,就那么静静地我就觉得是莫大的幸福!

关于国学经典,一直都认为背《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这些只是为完成考试的任务,时间长了都忘了。可是,听了这个讲座,我明白,国学经典能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一个有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不读经典的人注定只会成为一个凡人。我突然有点明白了章老师所说的,也可以说是警示我们的“读圣贤书,做儒雅人”的含义了!

 

第二篇: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前不久,学校为了党员教师的成长,要求我们每人选一本有益自己的书,经过再三考虑后我选取了这本《国学与人生》,虽然我是计算机教师,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于我们做人的地方,而且书中众多为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学家,现如今仍是很多教育学者竞相效仿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广义上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中国文化自古号称“雄踞万邦”,在周边国家的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对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智慧之光。这光照亮着我们人生的智慧之门。

国学的精髓有一个源头,当数《易经》、诸子百家学说。这个源头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意义,或者说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确切地说就是“轴心”的意义,并且这个轴心至今还是唯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的源头是没有枯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只要存在下来了,并不断地得以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就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们发现前人智慧实际也是发现自己的智慧,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根。或者说得更深入一点,国学的源头,与其所在的时代共创了一段历史的辉煌,开创了一种思想精神的轴心时代,因而也成就了很多圣人们的辉煌人生。而与社会历史人生言之,历史是群体的活动,这就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史,但这所有说到底又是以个人集合的形式完成的。这样,焕发一个民族的精神落实下来就是焕发每一个个体的精神。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座右铭,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世间最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在人间作为完人的行为准则。但是,对形而上的探讨,或者说对于宇宙终极真相和个人生命最终归宿的问题,则缺乏了解和研究。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名教师,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要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当然,随

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思想、做法并不一定再适合如今的学生,但是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话是我最喜欢的——“有容乃大”,我觉得这句话虽平实无华,但是却让人觉得震撼。是啊,虽然我们现在在不断学习国外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方法,但是我们自己的东西确实不用多说,要铭记于心的,试问:世上还有哪个国家会有我们这般有底蕴有内涵,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一百多年前,力倡国学的梁启超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同胞:“吾不患外国学术之思想之不输入,吾唯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他激情洋溢地呼唤中西文明的“交媾”。以育出中华新文化的“胎儿”。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青年都已作古,而今我们更加任重而道远。文化建设是一项千秋百代的事业,文化教育更是如此。

有人将教师比作给孩子“打底”的工程,记得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应当“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才称够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是为“师”的根本所在;“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朱永新的这句话,点出了教师读书的重要性,教师理应多读书,在阅读中成长。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国学与人生》,让我的眼睛霍地一亮,让我的心陡然开阔,只有书读得足够多了,知识积累的足够丰富了,才可以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中以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收获。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个人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这也正是我未来的奋斗目标。

王小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