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1.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⑧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⑨辍耕之垄上 (动词,去、到、往)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fū 名词,指男人、老师)

②夫晋,何厌之有 (fú 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议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fú 代词,那)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2.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4.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5.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归纳)

1、文中的通假字和解释。

①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③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文中"贰、军、陪、济、肆、阙"6个词语的意思?

①贰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从属二主”

②军

晋军函陵“驻军”

③陪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加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叛

④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⑤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⑥阙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

3、"以、若、说、微、之、辞、鄙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因为,由于:例: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而。例:遂自投汨罗以死。

③把,拿,用。例:以钱覆其口。具以情告。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④以为,认为。例: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皆以美于徐公。

⑤凭,靠。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⑥按照,依照。例:策之不以其道。

⑦根据。例:贵以近知远。

⑧通“已”,已经。例:日以尽矣。

⑨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①如果,假如。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像,好像。例:形若土狗、呆若木鸡。

③你(的),你们(的)。例: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

④此,如此,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⑤至于。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②是说也,人常疑之——说法

③说备使抚表众——劝说

④《捕蛇者说》——都指的是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如果没有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微小"含蓄不露

③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不"

④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不是

⑤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⑥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

(一)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指示代词,这,此。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③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②停数日,辞去——告别

③不辞劳苦——推托

鄙:

越国以鄙远——“边邑”

①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浅陋、目光短浅《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

④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

⑤粗俗——言语粗鄙

 

第二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实词翻译:

且贰于楚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无能为也已。 见秦伯 郑既知亡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朝济而夕设版焉 又欲肆其西封 将焉取之 唯君图之 与郑人盟 杨孙戍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吾其还也 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

虚词之的解释:

公从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 许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将焉取之 子犯请击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亦去之。

虚词而子用法:

今急而求子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

虚词焉字意义: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虚词其字意义: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夜缒而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 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古今异义:

1. 且贰于楚也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 行李之往来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特殊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夫晋,何厌之有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文学常识:

《左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名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相传为春秋末年__国史官________所著。记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篇优秀的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