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

市政协委员在论坛上发言

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今天,在倪主席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在我市制定“xxx”规划的关键时期,市政协专门举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服务业”政协委员论坛,邀请各位委员对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这对于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政协举办这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各位委员从不同侧面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思想丰富、思维超前、思路开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于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服务业以“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培植税源为目标,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市服务业的产业素质还不强,服务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物流、信息、金融、旅游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因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听了各位的发言,我有三点感悟。

1、抓服务业就是抓经济结构的调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目前,我市人均gdp已超过1300美元,达到20世纪xx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处于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动时期,服务业面临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服务业开始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所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顺应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可以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奠定基础。

2、抓服务业就是抓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这几年机制的转换、投入的加大,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夯实,发展的后劲在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6.2;财政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6.1。特别是服

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16.1;税收4.9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市总税收的33.5,占地税收入50以上,占国税收入25以上。同时,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35以上,每年增加近8000个岗位。服务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就业富民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为全市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为提升江都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作出贡献。

3、抓服务业就是抓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使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从和谐两个字眼来分析:和,拆开来看,一边是“禾”,一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一边是“言”,一边是“皆”,就是人人有话讲。集中起来,就是民生问题、民主问题。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升级,服务业的发展已相对滞后,需要我们以更高的定位、更系统的观点,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在着眼为生产服务的同时,要注重为生活服务、为城乡居民服务,努力扩大城乡服务消费领域,促进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的结构转变,不断拓宽新的服务领域,尽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型业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才能使社会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定的基础和保证。 服务业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如何围绕工作目标,发挥产业优势,找准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这次论坛已作了很好的破解。概括同志们的观点,在今后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上,我赞同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立足于“新”,以新的理念统领服务业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新的理念是搞好规划的灵魂。目前,市三产办委托南大商学院开始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制订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中大家的智慧,既要立足江都实际,更要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按照

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等新的理念,建立以新型业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框架,注重“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先导作用。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引导作用。超前谋划城市核心商业圈和鞋业、花木等骨干市场的规划,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味,增强服务业与一产、二产的联结度。二是突出合理布局。服务业规划的合理布局,就是要使市内生活性服务业和市外生产性服务业各得其所,使服务业场所之间形成系统配套的整体优势。要与城市规划相配套,包括城市组团、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合理布局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接受就学、就医、就餐等物质生活消费以及享受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等非物质生活消费。

二、着眼于“调”,以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扬长避短的科学选择,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取向,是未来可以倚重的增长力量。要在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以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首先,以大市场作支撑。充分发挥我市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和消费优势,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打造沿江、沿河、沿路专业市场经济带。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已有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我市的鞋业、花木等市场,至

“xxx”期末,形成亿元市场20个,其中超10亿元市场5个,超50亿元市场2个,超100亿元市场1个。其次,以大流通上水平。在促进商贸群体有序发展和创新流通业态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龙头商贸企业,不断巩固购物中心、卖场、专卖店和专业公司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重点支持江都商城大型购物中心、世纪联华大卖场的发展,形成江都城市的市场品牌。同时,依托道口、站口、港口,规划建设沿江港区、苏中商贸城、火车站、砖桥道口四大物流园区,加快启动现代物流业,从而形成与产品集群配套、互动的流通集聚。第三,以大旅游聚人气。当今的旅游,人们已经从游览型向参与型转变,应适合旅游者的需求,吸引旅游者的眼球,激发旅游者的兴趣,争取将旅游景点纳入扬州旅游线路,融入扬州大旅游圈,打造“一主两翼”新格局,形成“一水贯通”新体系。着力打造江都“花乡之旅”、“水木仙旅”,形成扬州旅游的“第二方阵”,使旅游业真正能够带动一产、联动二产、拉动三产。配合沿江

开发,加快滨江旅游带和芒稻河风景带建设,重点建设“三园一湖”项目(中华水园、引江风光园、现代花木产业园、邵伯湖)。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以运河、水利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商品和旅游文化,配套规划和建设旅游购物街。

三、致力于“联”,以“三资”联动提升服务业发展

开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也是服务业发展的最大商机。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联动、各个击破,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结合、多种服务形式互补的发展新格局。乘势而上,全力主攻外资。当前,我市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抢占服务业利用外资阵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要包装推介我市旅游、市场、商贸、物流等项目,坚持“靓女先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优势企业嫁接招商,吸引外资合资合作。

因势利导,大力吸引民资。现在,民营经济十分活跃,民间积累丰厚,民营企业家抢摊服务业、举办实业的势头较好。我们要抢抓机遇,把服务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领域,充分挖掘民资潜力,凡允许外资进入的民资都可进入,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服务业。

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国资。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事业是重要体现。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机遇,力争通过组建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营公司,盘活余量,包装项目,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搞好载体,力争明年吸引国资3亿元。把项目建设作为争取国资的载体,象抓工业项目那样抓好服务业项目,真正做到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增长,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下一步,重点是跟踪落实好一批亿元以上的大体量项目,特别是国际五金城、五星级酒店等,确保开工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四、强化于“优”,以优化服务促进服务业发展

最具竞争力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在优化服务上取得新优势。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过程,首先是个

解放思想的过程。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重农轻商”、“扶工抑商”、“重生产轻流通”的轻商理念,突破固有发展模式的制约,真正把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集约发展的优先选择,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转变领导方式。加速发展服务业,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创优势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组织要把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摆上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三次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各服务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转变领导方式,亲自参加调研,研究分析形势,在规划制定、行业自律、培植市场等方面积极提出发展思路,落实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加强政策扶持。政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助跑器、加速器。认真贯彻落实省、扬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合理配置资源,落实扶持政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整合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扶持政策,培大育强那些发展前景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途径,开展直接融资。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在土地、水、电等供给上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

今天的活动是继旅游业发展论坛后的又一项重要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诚恳地请政协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高度重视全市的三个文明建设,尤其是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问题,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指点和监督。

最后,再次向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对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篇:市政协委员学习培训工作总结

市八届政协组建以来,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需要,按照省政协有关要求,不断深化政协委员学习培训工作开展,通过坚持“三个纳入”,搭建“三个平台”,开展“三个活动”,注重“三个对接”,使政协委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领导重视,坚持“三个纳入”。换届后一大批新推选的社会各界人士进入政协组织担任政协委员,加强政协委员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政协委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责能力,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市新一届党委和政协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政协知识的学习和政协委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做到“三个纳入”,确保委员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将政协知识的学习纳入市委中心学习组全年计划。年初市委中心学习组制定学习计划时,把人民政协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拟定9月份邀请政协理论专家专题授课,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协界别召集人、联络处主任、活动组组长列席参加。二是将委员学习培训纳入本届政协工作的总体思路。市八届政协伊始,在研究本届政协工作思路时,明确提出打造“四型政协”(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和谐型)的要求,把学习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制定了长期和短

期委员学习培训规划,使委员学习培训工作经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将委员学习培训纳入年度政协工作要点。市政协在制定20xx年工作要点时,把委员的培训管理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门列出,同时认真制定委员全年学习计划和培训活动方案,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重点,半年一小结,全年一总结,并成立了由主席刘敬喜任组长,其他主席会议成员任副组长的高规格市政协委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专班人员,具体组织和实施委员培训工作。

二、突出主体,搭建“三个平台”。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我们通过搭建示范平台、责任平台和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委员学习活动的开展。一是以政协常委会为“原点”的示范平台。市政协常委会作为政协工作的领导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创建“四型政协”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调查研究中学习、在履行职能中学习,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使认识不断深化、经验逐步丰富、行动日益自觉、工作能够创新,促进政协工作咨政更专业,监督更有力,参政更规范,工作更扎实。二是以政协联络处为“切面”的责任平台。通过常委会以点带面,各联络处和活动组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认真组织辖区政协委员积极开展多

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形成了一种联络处、活动组之间竞相学习的热潮。三是以市政协机关为“联线”的服务平台。市政协机关立足服务,为委员学习培训不断创造条件。通过邀请政协理论专家前来授课、编印学习资料、组织分片联组学习交流等形式,为委员学习提供便利。

三、丰富形式,开展“三个活动”。为了将委员学习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主要开展三个大规模的集中学习交流活动。一是集中培训活动。4月份,我们邀请省政协副秘书长、省政协研究室主任熊维明来应城为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作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他造诣精深,知识渊博,结合中央、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一系列精神,深入阐述了中央和省委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联系实际谈了如何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协的重要作用,整个报告深入浅出,内容翔实,形式活泼,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培训会上,市委副书记出席会议并作了动员讲话,从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样学等方面作了指示、提了要求,委员们深感受益匪浅。二是学习考察活动。7-9月份,我们将组织政协界别召集人、乡镇政协联络处主任、政协委员活动组组长、部分政协常委和各专委会组成人员形成多个综合学习考察组,分批次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就发挥界别优势作用、基层政协组织建设和创新活动方式方法等方面到外地政协学

习考察,开阔委员视野,激发履职热情,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三是总结交流活动。年底,我们将组织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总结交流活动,在分片区、分界别对一年来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组总结交流的基础上,由政协常委会、联络处、活动组、界别推荐部分委员进行大会集中交流,同时建立和完善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研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四、注重实效,做到“三个对接”。 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务发展,积极运用好学习中取得的成果,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主动的履职作为,全力投入到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去,为88的改革开放和繁荣稳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中注重“三个对接”,保证了学习的实效。

一是把学习培训活动与党政工作中心对接。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大板块”、打造“三大基地”、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目标,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通过学习认真领会市委、市政府战略目标意图,运用好学习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的积极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来看待和包容一切新生事物、一切发展资源。通过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实践活动,委员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主题,

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在破解难题上献良策、营造环境上下功夫、本职岗位上作贡献,重点推动“三大目标”建设,构建“两型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振兴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把学习培训活动与政协创新履职对接。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作活力,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主动适应新形势,通过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创新,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通过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规范协商内容,完善协商程序,增强协商效果,在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上有新进展。通过推进民主监督监督制度建设,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深化监督成效,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上有新进展。通过推进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拓展参政议政平台,活跃参政议政形式,丰富参政议政内容,推动参政议政成果转化,在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上有新进展。坚持总结实践经验,将好的工作方法上升为新的制度规范,不断创新履行职能的方式方法。

三是把学习培训活动与委员作用发挥对接。通过学习,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创业的激情不断高涨,响应市委、市政府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点评、亮评议”,“比素质、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创一流部门、创一流

队伍、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五亮五比五创”活动和市政协“企业委员创实业、干部委员创事业、各界委员创功业”的号召,积极发挥界别群众代表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立足岗位竭诚贡献。企业委员不断扩大自身产业规模,加快产业技术优化升级,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同时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为我市招商引资牵线出力。相关职能部门委员深入发展一线,主动服务企业,支持社会创业,化解发展难题,创优发展环境。各界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心系政协认真履职,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能手和岗位精英。广大政协委员热心公益事业、支持地方发展,部分企业委员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慷慨解囊,共同为应城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