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名著导读》观后感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观后感

通过视频学习《西方文化名著导读》,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对西方人文学科经典著作的细读,深度理解了西方文明的精华,培养了相应的人文素养,并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

该课程涉及了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密尔的《论自由》、康德的《形而上学原理》等西方名著的导读。而我对密尔的《论自由》感受颇深。

密尔将自由划分为意志自由和社会自由,意志自由属于哲学层面上得自由,表现为人类内在的精神方面,而在这篇文章里密尔着重讨论和阐述的是公民自由或是社会自由。而社会自由则在说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利的性质和限度,“权力”在多大限度上,才能真正保证个人的“权利”实现,才能真正的获得自由,这是密尔一直在苦苦追索的。密尔还说到他并非什么新问题,几乎从最远的年代已经划分着人类,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早已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只是以前从来很少有人用一般的说法提出,甚至讨论,而只是作为政治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关系的问题。但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是进步的阶段,在新的情况下,要求人们给以一种与以前不同而且较为根本的处理。所以与以前的思想家侧重于论述政治自由不同,密尔他要论述的是社会自由。

一、 权限与自由

密尔对于自由的思考是与很多思想大家是一致的。例如英国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开创者—霍布斯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是指个人能力的范围内缺乏外在的阻碍或干扰,而不自由不是由于某个人缺乏行动的能力,而是指由于受到了某种阻碍,使得他的这种行动成为不可能。”;法国思想家贡斯当:“法律的轻率扩张,在某些时期会使最高贵的东西—自由本身—丧失信誉,使人们只能在最悲惨、最低贱的奴役中寻求庇护”,对于议会他还说到:“一个既不受约束,也无人能控制的议会,是一切权利中最为盲目运作的权力,其后果是最无法预见的,甚至在它自己的成员看来也是如此。??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加以约束,议会就会染上这些恶心。”因此可以看到思想家们都认为任何的权力都应当是受限制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自由才有存在可能。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密尔也觉得应该在“权力”与“权利”之间划定一条边界,对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在书中密尔提出了限制的两种方式。

第一条途径,援引:“第一条途径是要取得对于某些特权即某些所谓政治自由或政治权利的承认,这些自由或权利,统治者方面若加侵犯,便算背弃义务,而当他果真有所侵犯时,那么个别的抗拒或者一般的造反就可以成为正当”。

由此看出密尔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统治者有义务保护个人的政治自由或政治权利,如果统治者滥用职权,对个人的权利横加干预或肆意践踏,那么个别的抗拒或一般的造反就可以视为正当的做法。人民的监督可以作为限制统治者滥用职权的武器,社会权威与个人权利之间规定一条界限,保存属于个人边界之内的一切自由及其权利不容许任何人、任何权利的侵犯。

就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更替为例,虽然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传位制,但是归根结底统治者还是要对臣民负责的,如果统治者在位实行暴政、对百姓横征暴敛、在其位不谋其政、使得天下生灵涂炭,则可想而知那些造反派的出现是具有合法性的,天下易主也实属正当。

第二条途径,援引:“第二条途径,一般说来系一个比较晚出的方策,是要在宪法上建立一些制约,借使管治权力方面某些比较重要的措施须以下列一点为必要条件,即必须得到群体或某种团体的想来是代表其利益的同意”。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了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与制约,在这样的限制下统治者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权力的行使都要在宪法的允许范围之内。典型的就是英国的“大宪章运动”,自此英国开始建立起了制约王权的宪政体制。《大宪章》体现和宣示了一条崇高的宪法原则—王权有限,法律至上。还有英国16xx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更能体现出宪法对于王权的制约。它宣告:“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凡未经国王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二、 民主、“多数暴虐”、权力扩张

援引:“运用权力的‘人民’与权力所加的人民并不永是同一的;而所说的‘自治政府’亦非每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人都被所有其余的人管治的政府。至于,所谓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者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亦即多数或者那些能使自己被承认为多数的人们的意志。于是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他种”。

即使是在民主的国家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自由的特征,民主的本质在于多数人的统治,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不仅体现为人民掌握政权的政治体制,而且也集中体现在所谓的人民主权的名义下,国家取得了“人格化”的无上权力,并以全体人民意志的名义让每个人服从与这个最高的主权。这样“多数暴政”的现象便显现出来,这是民主体制下的弊端。

现世的权力是抽象的,抽象的权力必须由具体的人来代表和行使,当权力者行使权力时,普遍性的“公意”就转化成了权力者的个人意志,理想化的“人民主权”就变成了压迫人民的个人独裁的权力。故要从权力自身寻找根除人类罪恶的原因,找寻维护自由与权利的保证,而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唯

一保证便是对任何权力都要进行限制,包括人民主权本身。

三、 自由如何可能

我们应该看到,仅仅是限制与制约还不够,这一理论本身实际上隐含着政府与人民的二元对立的逻辑前提,是一种“消极”的设计。所以密尔又考虑到如何解决这种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对立体制安排,从而确保人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他说道:“但是,在人类事务前进过程中来到了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对于管治者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力而在利害上与他们自己相反对,已不复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必要。他们看到,国家的各种官府若成为他们的租户或代表,可以随他们的高兴来撤销,那就要好得多。他们看到,只有那样,他们才能享有完全的保证使政府权力永不致被妄用到对他们不利。”在这里,密尔认为当统治者和人民的利益点保持一致时,权利之争将可能会不复存在,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准则,因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他们是代表人民来行使各项权力,必然要和人民利益保持一致,统治者应该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公仆。这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能动的确保自由的实现。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对自由的不同定义,但是个人的自由应该以集体的自由为前提。通过《西方文化名著导读》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化名著导读》论文综述

《中国古代文化名著导读》论文综述

题目:试论《失道而后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砚池堂本《老子》第一章

这句话是“国学才子”王扉在其书《破玄 :老子的密码》中引用的砚池堂本《老子》第一章的句子,这与今本《老子》有些与出入,王扉先生这样写道:

与我们校订后的经文相较,今本《老子》本章里消失、变化的字符语汇主要有:(一)、在“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之后,加进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二)、把“攘臂而仍之”误为“攘臂而扔之”;(三)、案《韩非子o解老》云:“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据此可知,今本或脱漏了四“失”字。

……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这四句,《老子》帛书和通行本都没有每句“而后”后面的“失”字,笔者是根据韩非子在其“解老篇”中的引文补订的。差了这4个“失”字,这四句的意思离原意就已是“失之千里”了。

坊间众多注家将这四句串解为:大道丧失以后才有德行,德行丧失以后才有仁爱,仁爱丧失以后才有正义,正义丧失以后才有礼节。通行本《老子》里,河上公对此有注云: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现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而施礼聘,行玉帛。这就是

对着讹脱的文字想当然了。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老子并不反对仁义礼,而且讲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讲的就是德以道生,道以德彰。德和道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相互抵牾的表述:“大道丧失之后才有德行,德行丧失之后才有仁爱……”。

由此可见,对于“失道而后德”这句话的理解,很有必要在这里多做强调了!

王扉先生在这段话里很准确的指出了历代文人对这段《老子》的误解,他们将老子带入了歧途,甚至得出了“老子反对‘仁义’”的荒唐结论,而且这些人还振振有词地说:“通行本的《老子》十八、十九章有“绝仁弃义”等词句就是最重要的证据。”值得庆幸的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作家许地山在其被誉为“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道教的历史》中,对此曾提出异议,他怀疑这些文句可能是后人之言之文羼入《老子》里头。果不其然,19xx年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的一批楚简,里面包含了三篇《老子》,不全,共有20xx余字。其中有老子有名的“三绝三弃”章,“绝仁弃义”不是“绝仁弃义”,而是“绝伪弃虑”!可见,老子反仁义一说简直荒唐可笑!这段故事也一时被传为佳话,成为文学界。

那么,几千年前的思想家老子到底想通过这几段话告诉世人什么?“失道而后德”,失去了道以后,也就失去了德,有个成语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大意讲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是德的“皮”,德是仁的“皮”,道都没有了,德往哪里依附呢?“道德”是一体的,唇亡齿寒!

可思索一下当下社会,不正在上演这种先失道后失德的残酷悲剧吗?

从南京彭宇案开始,到前几天十八路人无视被碾二岁小女孩,在当下法律的约束下,人情已淡然冷漠!不是人们不想帮,不是路人没有同情心,在时候,当他们理性的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时,很少有人选择去漠视,可是,当时为什么没人去管那个本可以生存下来的小女孩悦悦?可以说,在当下法律的管制下,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道德的闪光,只是,当面临突发事件,在几秒的思考空间下,那些人不敢去管,他们突然想到了自己是否也会面临那句“不是

你撞得,你怎么会去扶?”可悲啊!

原因在哪里?单单就在当下社会对责任的过度区辨,在于法律的不人性化!可叹啊!正如“失道而后德”,当下法官判案,可谓已失道矣。已经丧失建立法律所追求的本源。所以说才出现了我们现在这种全社会人性缺失的可悲画面!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这种缺失的法律之下,是否会变得对这种无视被碾的事件越来越习以为常,到时就真的“失德”!期盼法律界能做出些改革。

老子无疑是智慧的,从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中,我们看到了如此的天地。老子最不喜欢刻意的、非自然而然的、非本意的对于某种价值的强调与遵循。他认为,经过人为的强调,经过自己的有意为之的推崇,经过了自然以外的某种力量——例如群体与侯王——定义命名,就离开了朴素的本性,离开了自然而然的氾兮不可左右的形象,离开了无为而自化而无不为的理念,也就是离开了大道,就是要左之右之指挥之经营之,就走向了道与自然的对立面。这个观点与后世的、在我国曾经引起争议的关于异化的学说可以互相参照!所以他指出刻意经营的德性不是真德性——闹不好会是教条、死心眼、自我表现、作秀、口头空话、人云亦云;更坏的则只是面具、虚伪、欺骗,是蒙骗他人的手段,就是说以德性、道德的名义搞价值霸权、价值强权、价值控制。刻意经营的仁爱也不是真仁爱,弄不好只是随大流、争名声、争实惠、做样子,再坏的就是伪君子,是口蜜腹箭。

推崇老子,本不代表全盘接受,面对现在社会,我们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做有智慧、有思想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破玄 :老子的密码》 王扉

2. 《老子的帮助》 王蒙

 

第三篇:外国文学名著读后感

外国文学名著读后感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性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了的信念。

就像这段话一样,文学名著在当今社会上已占有了高大的地位,是我们青少年必读的书集,它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前不久我刚看完了一本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同时也是讽刺作品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

读完了这部小说,使我知道了:葛朗台他是个贪婪、狡猾、吝啬的人,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为了钱,他可以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请水面包;弟弟破产无动于衷;侄儿求他置之不理。直到他知道可以花费小笔资金解决弟弟破产的事情,同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后,才肯出这笔钱,甚至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他的钱。虽然,他是个守财奴却与别人不相同。他不仅热衷守财,还善于发财,精明计算,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果断出击。索漠城里,都尝过他的厉害,反倒佩服他,把他当成索漠城的光荣。

通过葛朗台使我明白了: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影响力,同时也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活动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而欧也妮,葛朗台的女儿,天真美丽的她喜欢上了破产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把父亲给的金币赠给他,这样的举动激怒了爱财如命的葛郎台,父女发生 激烈的冲突,而她的母亲却因此一病不起,但最终欧也妮等到的却是个发了财的负心汉。与此同时,在她的身边围绕着许多金钱的奴隶。为了得到她的钱,拼命地在她的身边包围着。

使我同情她,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金钱“这东西的怨恨是那么深,那么重。

每个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吝啬鬼,因为她同她的父亲一样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但是,一个个虔诚的机构,一所养老院,几所教会小学……却给了责备她爱财的人一记有力的耳光。

从这本书中使我明白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就如上帝一般,让所有人侵倒,甚至六亲不认,但有的看似吝啬的人却不是一个吝啬鬼而是一个慈善的人。让我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多看人内心的世界……

文学名著永远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加强修养,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阳光与滋润心灵的雨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