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工作问题分析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辑工作问题分析

作者:徐艳甲

来源:《编辑之友》20xx年第11期

摘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通过分析摘要的作用与价值,针对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编写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及编辑英文摘要的原则,对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文摘要 编辑校对 问题分析 建议

所谓摘要,也叫做文摘,它是科技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标文摘编写规则中,摘要的定义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1]通常,摘要提供了该论文的主题,能使读者快速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科技人员根据摘要就能判断出该论文对自己的研究是否有借鉴意义。其次,论文摘要也为科技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了方便。摘要是检索系统判断是否收录该论文的重要依据。

一、英语摘要编辑加工的常见问题

但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不少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写得并不理想,常常出现一些较低级的错误,致使整篇优秀论文不能被各大检索系统收录,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英文摘要的撰写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语法方面的错误、句子格式方面的错误以及其他一些常见错误。[2]

(一)语法方面的错误

1. 冠词、名词的单复数错用。在汉语当中,是没有冠词的,也没有所谓的名词单复数之分,因此国内作者撰写英文摘要时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漏用冠词或名词的单复数错用。参见以下例句:Experiment in South China adopted advanced sounding instrument such as gradient

observation tower, airplane, captive balloon, SAT and new developed sodar。(华南试验中采用了先进的探测仪器,例如梯度观测塔、探测飞机、系留气球、声学风温仪以及新研制的声达系统等。)句中既没有冠词,也没有使用单复数,让人看起来不知是指某一次还是几次试验,这种不明确的句子在正式科技期刊中是不能被接受的。从语句中看,试验中所用的设备有单套,也有多套,所以语句中的缩写词“SATs”、专有名词“South China”和复数名词“captive balloons”前面不应加冠词,但其他的名词前面均应有冠词。只要稍作改进,句子意思就明确了:The experiment in South China adopted such advanced sounding instruments as a gradient observation tower, an airplane, captive balloons, SATs, and the developed sodar system.

在英文中,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以外,大多数情况下名词的前面需加限定词。单数可数名词通常需带一个冠词或者其他前置词,偶尔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单独出现。在编校英文摘要时,如

果发现没有任何限定词的单数可数名词,就要引起注意,我们必须判断是否缺少或者省略了什么,是否符合相关语法规则,如不符则需补上。

2. 时态和语态的不恰当使用。(1)时态的错用。英文摘要所用的时态一般有两类:一是全用一般现在时;二是不同场合用不同时态。当描述研究的内容、目的或结论时,应用一般现在时;当转述自己已发表文献或研究内容时,应用一般过去时。有些地方还应用现在完成时,比如在强调某项研究的影响与作用时;在介绍该领域的背景情况或他人已取得成果时,也应用现在完成时。

(2)语态的错用。很多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往往喜欢使用第一人称,这一点在科技期刊论文摘要中,应尽量避免。关于人称、语态,在科技期刊论文中,多主张多采用被动语态,因为被动语态中,需强调的事物可以做主语,从而突出了被强调事物的地位,更有利于说明事实;此外使用被动语态,还可以避免提及有关执行者,使行文显得客观;同时,使用被动语态时,在句子结构上调节的余地比较大,能够使用较恰当的修辞手段,扩展名词短语,从而扩大句子信息量。

(二)格式方面的错误

格式必须尽可能做到规范,要多用规范术语,不用或少用非公知的术语,符号;不要用引文;不要出现表格、插图或参考文献序号;不要用化学结构式和数学公式。笔者多年的经验发现,很多格式上的问题常常出在一些“枝节”上,比如标点符号不对、数字表示出错或大写斜体乱用等。这些问题只要在编辑校对工作中稍加留意就可避免。

1. 标点符号。不当使用英文标点符号在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是很普遍的,主要是因为作者沿用中文标点符号的习惯。这类问题在论文电子文稿中不是很明显,但刊物印刷出来以后就非常抢眼了。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要想把好这一关,应在编校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在英文当中,不存在“、”“《 》”和“~”等标点符号。在英文中,遇到书名都是用斜体表示;中文中需要用顿号的地方,在英语中都是用逗号;英语中表示数字范围时则是用半字线“-”“~” 在英文中有时出现在阿拉伯数字前面表示近似。[3]

(2)在英文当中,无论引号中是一个短语、单句、从句或是其他独立成分,在其末尾的标点符号一律要放在引号内。

(3)在英文中,所有的标点符号,除破折号占2个英文字符长度以外,其他标点均只占1个英文字符。编校英文摘要时,输入法一定要切换到英文状态下操作,避免英文中出现全角标点。

(4)在汉语当中,多数标点前后均不能有空格,而英文则不同。英文的点号前面不空,但后面要空一格;英文中括号和引号之外前后均各空一格,括号和引号里面均不空格。[4]

2. 数字表示。多年的编校经验发现,许多作者在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数字表示很随便。在英文当中,遇到数字时,是用阿拉伯数字(1, 2, 3……)表示还是用文字(one, two, three……)呢?这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般情况下,(1至9)这样的1位数,通常用文字(one, two, three……)来表示,(≥10) 这样的多位数,则应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这也遵循易写、易读和前后一致的原则。与单位符号及数学符号一起或者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一般都用阿拉伯数字。

3. 大写与斜体。

(1)大写问题。在汉语当中,字符大写小写的变化,主要是为了分清层次以达到醒目的效果,没有什么语法意义可言。而英文中则不一样,字符的大小写变换是具有一定语法意义的,字符的首字母用或者不用大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会引起一些误解。期刊编辑在编校工作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特别的事件和时间、地质年代、时期等字符,其首字母须大写:the Water Gate Affair (水门事件)、the Paleozoic Era(古生代)、the Bronze Age (铜器时代),the Dark Ages (中世纪)、Age of Reptiles (爬行动物时代)。[5]

2)星座、星系和行星等名词,其首字母应大写:Little Bear (小熊座)、the Milky Way (银河系)、Mars (火星)。

3)在门、纲、目、科、族、属以上 (包含属)等动植物分类的名词中,其拉丁名首字母应大写,但由其拉丁名而派生的名词或形容词,都不用大写,如:Rosaceae (蔷薇科)、Gastropoda (腹足纲),rosaceous (蔷薇色的,蔷薇花状的)、gastropod (腹足纲软体动物)。

4)飞机、轮船、航天飞行器或建筑等名词,其首字母均应大写,如:Nimus 2 (雨云2号卫星)、Titanic (泰坦尼克号)、the Great Pyramid(金字塔)。

5)由连字符连接的名词,在首字母大写时,若连字符的后面是名词、专有形容词时,这些词的首字母也要大写,如:Hit-and-Run Accidents (并行词)、the Arab-Israeli dilemma (专有形容词)、a substitute for H-Bomb (名词)。

6)在英文中,一些表示方向的词,在用来表示某一地理区域时,此时的首字母需大写,但仅是表示方向时则要小写,如:North China(华北)、Middle East (中东)、a Southerner(一个南方人)、a northern exposure(向北的朝向)、turn east(向东转)。

(2)斜体问题。

1)许多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常常用“《 》”或引号来表示出版物的名称,这是不正确的,在英文当中,书籍、报刊、影视节目、美术作品等名称大多是用斜体来表示的,如:

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汉英词典》)。但当表示出版物的某一部分时,要用引号,此时不能用斜体。

2)在英文中,斜体还通常用来表示一些外来语,特别是动植物的名称,如:“The 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is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California rice crop.”(水稻象鼻虫,即美洲稻象甲,对加利福尼亚水稻作物是一种潜在威胁。)

其他问题还有英译语序不当、摘要结构汉化、专业术语错译、动宾搭配不恰当等等,当然最常见的还是词的拼写错误。

二、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基本原则

1. 表达的完整性。许多作者,论文的中文摘要写得非常充实,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一应俱全。但其英文摘要,却很笼统,三言两语便草草了事,根本表达不出论文主题。针对这种情况,编辑必须在充分理解论文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其中文摘要对英文摘要部分进行补缺,使之内容完整、独立成篇。

2. 类型的针对性。在编写摘要时,应根据期刊要求和论文内容,选择与其对应的写作类型。一般而言,报道性摘要的特点是简短、精练、明确、具体, 所以此类性质的摘要控制在250个实词内为宜;而指示性摘要,最好控制在80~100个实词之内。英文摘要的读者对象,大多是一些国外的相关科研人员或论文检索机构,所以在撰写时,一定要参照国外写作的惯例,不能将英文摘要写成了中文式对译。

3. 选词的准确性。英语词汇丰富、博大、多彩、精深。有些词义单一而又稳定,有些词义繁多却不失灵活。根据科技期刊英文语言的措辞特点,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少用或不用中词义较多的词汇,多用明确单一的词,如句子:to send,to change,to get,to put in,to use up,better 最好用 to transmi,to convert,to obtain,to insert,to consume,superior来替代。

4. 文体的严肃性。科技论文的文体,通常逻辑性强、概念准确、行文流畅、结构缜密;论文用词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缺乏修饰性。表现在词汇方面就是较多使用非限定性动词和名词化结构,在句式上要注重文体的庄重性,应使用陈述语气,避免使用虚拟语气或祈使句。 结 语

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虽然字数不多,所占篇幅有限,但对此加以编校的工作却并不轻松,编辑把好最后一关是保证整篇文章质量的关键。有能力的杂志社,最好能配备几个英文水平和专业水准兼备的编辑人员,如实在没有此条件,也可以聘请特约专家来审校,以保证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高明,俞涛,屈姝存.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符合EI收录要求的管理制度[J].编辑学报,20xx,17(5):376.

[2] 吕萍,曹立云.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编写要求[J].编辑学报,20xx,15(1):35-36.

[3] 何莉.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常见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xx,19(3):260-262.

[4] 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KATZ P C,BERGER M C. Ei Compendex收录期刊标准[J].文献芳,张月红,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xx,33(6):872-874.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

 

第二篇: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思考

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编辑工作的若干问题思考 作者:岳岭

来源:《编辑之友》20xx年第01期

摘要:

由于历史学学科特点,学术期刊历史栏目责编的选稿审稿工作相对较难。要从众多稿件中选出优质稿件就必须把握以下原则:把握文章的政治倾向,选择创新性、学术性强的文章,注重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注意行文的流畅,发扬“求真”的精神。

关键词:

历史责编 审稿 编校 业务素质

从编辑实践来看,学术期刊历史栏目的专业性更强,责编的编辑工作也尤其烦琐而难以把握。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一、学术期刊历史编辑的选稿、审稿工作

编辑工作是期刊能够成为有益的传播媒介的中心环节,它为期刊提供构成其使用价值的精神内核。[1]在众多的稿件中筛选出优质稿件,需要考量编辑的学术辨别能力。历史学科较之其他学科选稿审稿更难,这是因为“历史学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而是综合各门社会科学的?人的科学?或?历史人类学?,即研究人类物质生活,也探讨人类精神状态的科学”。[2]今天的历史学已经尝试进行理论体系与方法论的巨大变化。过去那些琐碎庸俗、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史学内容都可划归为历史研究的范畴,这就造就了历史研究领域中问题:一是学科跨度大,年鉴学派史学家认为:“只有历史才提供了认识人类行为多元化的钥匙。一切与人有关的学科,如语言学、经济学、法理学、艺术和神学等等,都是历史的学科。”[3]因此,历史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是历史研究的范畴。二是时间跨度长,“历史就是整个社会的历史”,[4]从有人类社会开始曾经存在的任何现象都是历史研究的内容。

1. 把握文章的政治倾向。有人认为历史就是“远离政治”“钻在故纸堆”里的学问。这些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有很多历史文章涉及民族问题、阶级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问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点。编辑们如果不认真对待,只看文章写得好,而不看文章的政治观点,把文章刊登出来,就会造成思想混乱。

2. 选择创新性、学术性强的文章。历史文章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有新观点、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体现在对前人的研究有所超越或者能够自圆其说,在文章中体现出自己的观点或对历史作出新的诠释。新史料是指在行文中能够纯熟地运用和挖掘前人未能注意或者没能见到的材料来作为文章的立论基础。新视角即是从独特的角度来研究或者诠释历史,可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也可能是通过别人未所触及的角度来探讨历史现象。

3. 注重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历史学科具有资政育人的功能,因此,历史编辑在注重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兼顾其政治价值和社会效益,从而选出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双优的优质稿件。

4. 要注意行文的流畅和语言的风格。历史编辑在审稿时要注意这些文章,尽量选取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质朴,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材料充实的文章。

二、学术期刊历史编辑的编校工作

做好编校工作,既要保证文章编校质量的重要一环,也要对文章学术质量的提升和保证。以校对环节来说,虽然有不少期刊社已经引用了黑马校对,确实也为编辑省去了大量的烦琐性工作,但是黑马校对只能“校异同”,而不能“校是非”。尤其是对于历史文章,黑马校对往往出现很多错误,这就需要编辑重新核对,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正误。在历史文章的编校工作中,编辑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史料的编校要重视。历史文章倘若没有丰富扎实的史料支撑,就失去了其研究价值,文章也就缺乏说服力。笔者在长期的编校工作中注意到,历史文章引用的史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错误大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脱、衍字;二是古字、繁体字没有转化成简化字。三是字形错误。四是史料出处错误。

2. 对于文章内容的编校要谨慎。历史文章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在工作中,不少编辑抱怨历史文章编校难度大。信息的丰富性和较强的专业性确实增加了历史编辑编校的难度。有些文章作者在写作时随意性大,个别言论有偏差或者不正确,编辑要针对这些观点和作者商榷讨论,合理地修改或者删除这些言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在编校中,编辑还要注意上下文贯通,以及古今称谓的变化。历史文章常常涉及古代称谓、古代官职或者古地名,这些名称今天可能已经消亡或者词意发生了变更。因此,在编辑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古今对应,千万不要随意更改。

3. 对于文章注释和参考文献的编校要细心。学术期刊严格学术规范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在校对工作中,参考文献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一定要认真核实。参考文献中也常见一些引用的文献版本错误,作为一个历史编辑,对于文章中常见的一些注释,要了解甚至熟记,这样在编校时会轻松很多。还要防止文后参考文献与文中的数量不符,或者序号不一致。

4. 要留意历史文章校对中常见的知识性错误。历史编辑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很容易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比如,探讨古代法律的文章中提到的“刑罚”一词,千万不能改成“刑法”。还有一些专业名词容易写错,要注意,如,“嬴政”不能写成“赢政”,大理寺“覆查案件”不能写成“复查案件”,“征召”不能写成“征招”。

三、历史编辑业务能力的培养

于友先在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竞赛颁奖大会上说:出版物的编校质量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5]在当今数字化的条件下,历史编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编辑必须拓宽知识面,不求“门门俱精”,但求“面面俱到”。要学习编辑专业的理论体系、工作方法、工作技巧,苦练内功,注重积累,坚持不懈,在博学、认真、多思、强记上下工夫。

2. 善于利用工具书。称职的历史编辑应善于运用工具书。历史编辑手头除了要有常备的《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之外,还需备有《中国历史大辞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集注》《经籍纂诂》等工具书。拥有这些工具书,会使编校工作轻松而且严谨,减少错误和麻烦。

3. 善于借助网络和数字信息技术。历史编辑借助网络和媒体技术,可以查看学术会议动态,捕捉更多的学术信息,了解更多的学术新星,而且可以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学术资源数据库平台,查询大量学术文章,为自己编审文章提供方便。

4. 扩大对外联系。期刊界常说:我们有两个上帝,一个是作者,一个是读者。没有好的作者,就不会赢得读者。学术论著只有通过作者自身的研究创造、编者的组织发表、读者的感悟阅读三个环节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而作为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编辑则起重要作用。

5. 要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意识。历史并非是钻在故纸堆里的学问,自古以来,史学家们治史总是怀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历史编辑必须要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意识,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好编辑,才能编出好的稿件,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伏春兰.期刊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和规范性[J].出版发行研究,20xx(6).

[2] 李宵翔,舒小军.历史就是历史——年鉴学派对历史学学科定位的一种回答[J].学习与探索,20xx(5).

[3] 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

[4] 勒高夫.新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

[5] 陈明达.苦练内功成就编校人才[J].编辑之友,20xx(12).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南都学坛》编辑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