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幼儿园区域活动展示感想

方城幼儿园区域活动展示感想

上午,听了阮老师和江老师的区域活动讲座,此次活动让全体教师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区角活动?区角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材料的时空设置;同时也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整个区角活动过程中参与的观察与指导。首先教师要有心用心给孩子们创造区角,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幼儿园区角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幼儿园要积极帮助教师架起从教学理论到实际工作的桥梁,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好的发挥活动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其次区角准备材料要丰富,有层次和递进行,发动家长资源,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当做活动材料,经过消毒和挑选,并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创设不同活动材料。比如对于小班幼儿就用成品,对于中班和大班幼儿就用半成品,并适当的增加难度。最后,为了更有效的投放区角材料,方城幼儿园的老师利用走廊的转角,墙壁,和活动室里的床板等,能利用各种空间,为孩子创造活动空间。各个活动区域创设要有联系,比如美发区和图书角放在一起,让做头发的顾客可以一边看图书一边享受“美发”,教师巧妙的利用空间。

此次研讨收获很大,将对自己以后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丰富性方面以及观察指导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潘佳淼

 

第二篇: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感触

内容提要:在长期的幼儿园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区角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模式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而且有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逐步形成。教师要发挥区角活动的新型教育模式的功能,就要从思想行为上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一、儿童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二、长远发展的教育目标价值观。三、注重个别性的教育观。

关键词:区角活动 个体 发展

正文:

区角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正在日益被幼儿园广泛采用,因为它是在幼教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以儿童发展为本这样一种先进理念呼唤下运用而生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无疑是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魅力: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材料、自由结伴、自主探索、共享交流… 1、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从教师的指挥棒下摆脱出来(教师的预设思维、预期的即时目标要求…)走向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在与材料的互动(操作摆弄)与客体的交往中,在兴趣、需要的动力支配下,不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以满足需要,获得发展;2、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因为它以期培养的是一种学力,而非单纯的教师传授下的知识积累;3、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孩子潜能的发展,因为宽松的氛围,多层次的材料,为孩子提供了发展潜能的机会,帮助孩子走向最近区发展;4、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幼儿个别化的发展,使幼儿从教师的统一尺码中摆脱出来,趋向于与自己的起点相吻合的学习内容,从而照顾到孩子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如认知发展速度、认知风格、认知策略的不同等,因此使孩子得到有效的发展(充分的发展);5、区角活动所特有的主动性,自由选择,相互交流,持续探索能促使孩子创造,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培养,可见区角活动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好途径,是幼儿园当前教育纲要精神与理念的具体体现。如何使区角活动真正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让孩子真正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老师。区角活动这一实践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目的观、教学观、学习观、儿童观,对教师本身的教育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我认为要在幼儿园开展好区角活动教师必须树立以下观念:

一、儿童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第五条作了明确阐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强调儿童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教师必须要给孩子以自我发展的机会。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环境有种好奇、探索,有一种主动了解的欲望,教育就应该要保护这种主动,并发扬光大,使无意的主动性变有意的主动性,培养与发展主动性是教育对人的最大馈赠,而往往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比较重集体教学,忽视非正轨的学习。我们比较习惯于在活动中满堂灌,习惯于教师先示范,幼儿被动模仿,教师灌输,幼儿被动接受,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在学习,这种教师高高在上唱主角,幼儿颤颤惊惊看、学、做的接受式学习方法在区角活动中也留下了点滴的痕迹:如教师规定学生去某个角落,规定孩子要坚守岗位等,教育应尊重孩子的特点,尊重孩子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注重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自主发展。要使孩子在区角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交流、自主活动则老师必需具备幼儿是活动主体的理念。

(一)、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合法权益。

1、教师要学会与儿童相处。

(1)以同心理接纳孩子:要求教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给孩子以认同与接纳;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内心体验去体会与理解孩子,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体谅和容忍孩子的所作所为,与孩子愉快分享、平等交流等。

(2)以平等心与孩子沟通:这是一种平等、民主的相处原则,要求教师和成人在孩子面前隐去权威形象,不要居高临下看孩子,缩短与孩子间的身体和心理距离,多用共同遭遇者或伙伴的身份来欣赏孩子的行为,用同伴的威性来影响孩子,使孩子能接纳教师。

2、尊重孩子参与活动的意愿和支配材料的权利。孩子活动的意愿来自于其内在的需要与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应该 给予尊重,让孩子在活动中有一种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自己支配活动材料的感觉,但尊重并非是完全放任,而应该建立在一定的适当的活动规则的基础上的尊重。例如:教室地方小,孩子都想去玩某一区角怎么办?

(1)、建一定的规则或学会协商。

(2)、进行集体活动等,教师不能强制、指令让孩子去某个区,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自主。

(二)、在活动中给予积极的期望。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适时适度用鼓励、微笑等定性的言语、动作、表情鼓励孩子大胆探索,进行发现学习。

(三)、提供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区角物质环境:孩子的发展是其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提供良好的区域活动物质环境才能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即提供合理的时间、空间,提供不同层次的趣味性的活动材料等,以吸引不同孩子按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

(四)、适时、适度地指导与评价: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环境的创造者,材料的提供者与活动的支持者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度地指导,客观合理地组织评价才能帮助孩子主动探索,发现世界,主动改变自己的方式,超越现状,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二、长远发展的教育目标价值观。

我们的幼儿教育哪些是年龄阶段必须给的?哪些是长远发展最有价值的?这些都是我们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的基础阶段,作为此阶段,不但要给孩子最近发展打好基础,更应挖掘幼儿的发展潜能,着眼于他们的持续发展,着眼于他们未来一生的发展。因此以孩子发展为本是课改的新理念,我们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可持续的发展。教育应培养孩子会学习即:敢想、敢问、敢做、能创新,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使孩子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下一代,有了这样长远发展的观念才能指导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多多考虑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关注孩子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关注孩子探索精神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区角活动不仅仅成为孩子掌握短期的即时的知识或经验的积累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观念,才能指导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多多关注孩子潜在能力的发展――用欣赏的态度观察孩子的稚拙,发现孩子稚拙中的独特性;积极运用指导良策、创设最佳活动环境,提供孩子潜能发展的机会。(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发现,通过感知、动作、表象来认识世界,在与材料、客体的互动中获直接经验。)使区角活动成为教师发现孩子潜在,展现孩子潜在,让孩子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桥梁。

三、注重个别性的教育观。

幼儿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在注重群体的发展的同时应不忘个别孩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就是让每个孩子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相互欣赏、相互合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区角活动正是由这一思想运用而生的。它弥补了集体教学中抓两头、放中间的弊端,旨在让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其个人已有的经验、发展水平,使每个个体都能满足各自不同的兴趣与需要而得到各自的发展。皮亚杰曾经指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体现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主观地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客体相互作用、感知客体、理解客体,并建构相应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的发展的。可见不同的孩子由于其身处环境不同,认知能力与水平的不同,其发展速度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孩子如何让其都能在区角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大家树立个别性教育观,积极运用因材施教的策略,根据幼儿不同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提供不同层次与水平的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功的自信,使区角活动真正呈现个别教学的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