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n

数列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

?S1

1.Sn?a1?a2?a3???an??ai 2.an??

i?1?Sn?Sn?1

n?1n?2

第一部分 等差数列 一 定义式: an?an?1?d

??am?(n?m)d

二 通项公式:an?

?a?(n?1)d?1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等价条件:an?an?b(a,b为常数),即an是

关于n的一次函数,因为n?Z,所以an关于n的图像是一次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三 前n项和公式: Sn?

n(a1?an)n(n?1)

?na1?d 22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另一个充要条件:Sn?an2?bn?c(a,b,c为常

数,a≠0),即Sn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因为n?Z,所以Sn关于n的图像是二次函数图像的分点表示形式。

四 性质结论1. a与b的等差中项A?a?b;

2

2. 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am?an?ap?aq;若m?n?2p,则am?an?2ap; 3. Sn,S2n?Sn,S3n?S2n仍成等差数列.

第二部分 等比数列 一 定义:

an

?q(n?2,an?0,q?0)?{a}n成等比数列。 an?1

n?1n?m

二 通项公式:an?a1q,an?amq

(q?1)?na1

?

三 前n项和:Sn??a1(1?qn)a1?an?1q;

?(q?1)?1?q1?q?

四 性质结论:1.a与b的等比中项

G?G2?ab?G?(a,b同号);

2.在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

若m?n?2p,则am?an?ap2;

?仍成等比数列。 4. q??1时,Sn,S2n?Sn,S3n?S2n,

1

第三部分 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 类型1 an?1?an?f(n) (累加法)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an?1?an?f(n),利用累加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an?满足a1?,an?1?an?n,求an。 类型2 an?1?f(n)an (累乘法)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

23

an?1

?f(n),利用累乘法求解。 an

12

例:已知数列?an?满足a1?,an?1?

n

an,求an。 n?1

类型3 an?1?pan?q(其中p,q均为常数)。(辅助数列法) 例:已知数列?an?中,a1?1,an?1?2an?3,求an.

类型4 递推公式为Sn与an的关系式。(或Sn?f(an)) (Sn法) 解法:这种类型一般利用an??

?S1????????????????(n?1)

?Sn?Sn?1???????(n?2)

例:已知数列?an?前n项和Sn?n2?4n?1,求通项公式an. 第四部分 求前n项和Sn

一 直接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1)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n(a1?an)n(n?1)

?na1?d 22

?na1(q?1)n

(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 ?a1(1?q)(q?1)(切记:公比要讨论)

??1?q

二 裂项相消法: 求数列?

?

1?

?的前n项和,其中?an?是等差数列。 ?anan?1?

三 错位相减法: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是等差数列,?bn?是

等比数列。

?bn?是四 分组求和法: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其中?an?是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2

 

第二篇: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

一、数列定义:

     数列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从1开始由小到大依次取正整数时,相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为;  通常用代替,于是数列的一般形式常记为或简记为,其中表示数列的通项。

注意:(1)是不同的概念,表示数列,而表示的是数列的第项;

(2之间的关系:

二、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

三、判定方法:

(1)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④前项和公式法:为常数)是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是不为零的常数)是等比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是不为零常数)是等差数列

④前项和公式法:是常数)是等差数列

四、数列的通项求法:

(1)观察法:如:(1)0.2,0.22,0.222,……(2)21,203,2005,20007,……

(2)化归法: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①递推式为为常数):直接运用等差(比)数列。

②递推式为:迭加法

如:已知,求

③递推式为:迭乘法

如:已知,求

④递推式为为常数):

构造法:Ⅰ、由相减得,则

为等比数列。

Ⅱ、设,得到,则 为等比数列。

如:已知,求

⑤递推式为为常数):

两边同时除去,令,转化为,再用④法解决。

如:已知中,,求

⑥递推式为为常数):

变形为,可得出解出,于是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如:已知中,,求

(3)公式法:运用

①已知,求;②已知中, ,求

③已知中,,求

五、数列的求和法:

(1)公式法:

①等差(比)数列前项和公式:②

;④

(2)倒序相加(乘)法:

如:①求和:

②已知为不相等的两个正数,若在之间插入个正数,使它们构成以为首项,为末项的等比数列,求插入的这个正数的积

(3)错位相减法:如:求和:

(4)裂项相消法:                         

如:①          

           

③若,则              

(5)并项法:如:求

(6)拆项组合法:如:在数列中,,求

六、数列问题的解题的策略:

分类讨论问题

①   在等比数列中,用前项和公式时,要对公比进行讨论;只有 时才能用前项和公式,

②已知时,要对进行讨论;最后看满足不满足,若满足中的扩展到,不满足分段写成www.ks5u.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