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创新科研管理 提升服务效能

——市教科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市教科所以“改革提升年”为主题,以“促改革、强管理、提质量、创特色”为目标,推进教育科研提质增效,遵循“课题引领、机制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深化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与指导,扎实开展全市教育决策咨询研究,稳步推进内部管理改革创新,全所教研科研职能更加凸显,教育智库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先后荣获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湖北特色栏目期刊奖”,东宝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光明网、《湖北教育》等媒体对我所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了报道。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我市被批准为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性课题实验区。

一、探索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1.部署全年的科研工作。为了全面落实20xx年教育科研工作,确保教育科研目标的完成,通过会议和文件对20xx年科研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并对20xx年的先进教科所和先进学校、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2.修订完善考核细则。元月,修订印发了《县市区教科所 1

20xx年度教育科研目标考核细则》《荆门市中小学校20xx年度教育科研目标考核细则》,对全年的科研工作确立了路线图、时间表。完善了各项科研目标考核评价细则,利用绩点积分制和刚性评价机制进行教育科研的有效管理。

3.深入推进小课题研究。20xx年小课题全市共结题650个小课题,对已完成小课题研究任务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小课题,以《小课题 大学问》结集出版。开展了20xx年小课题申报工作,通过认真评审,确定了591个小课题作为20xx年的研究课题。

4.开展20xx年度课题申报、立项工作。本年度课题申报、立项,以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学校提升文化品位、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经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评审、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定,61个课题作为20xx年市级课题立项,其中重点课题18个。经湖北省教育厅审定,我市推荐的22个课题批准立项,其中重点课题1个。

5.中期视导圆满完成。为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规范教育科研行为,有效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推进课题研究规范化、常态化,5月19日至21日组织专班对七个县市区24所学校24个市级以上立项课题进行了中期视导。

二、构建专家型教师成长新机制,打造有战斗力的教科研团队

1.开展第五届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和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新秀推荐评选活动。为加强教育科研领军人才培养,建设研究型、学者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开展了第五届荆门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和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新秀推荐评选活动,现已完成评审。

2.确立第二批科研名师工作室。为搭建科研强师平台,积极谋划名师成长之路,根据市领导及市教育局要求,对我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进行调整充实,4月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第二批荆门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的通知》,制定了教师科研名师工作 2

室规范、规则和《荆门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申报审批表》。经过推荐、选拔、评审,确立了“杨海华科研名师工作室”等22个工作室为第二批荆门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

3.开展科研人员定点联系学校和课题活动。为推进教育科研提质增效,服务基层服务教师,让科研工作更接地气,我所开展教科研人员定点联系学校和课题活动,11名科研员定点联系了20所学校近20个课题。通过科研引领、驻校指导等方式,科研员深入联系学校了解学校教育科研实际,破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困惑和难点,助推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力求联系课题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4月25日到28日组织各实验学校的17名课题研究人员、专兼职心理教师赴杭州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暨学校EAP种子教师高峰论坛和“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个案督导”“学校青春期教育与心理辅导”等工作坊的学习,并现场观摩了心理健康优质课。

三、关注教育领域新问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

1.申报“阳光教育”课题研究协作体成员学校。为深入开展“阳光教育”研究,我市成立“阳光教育”课题研究协作体,吸纳有意愿有条件的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到“阳光教育”研究中来,让具有普惠性质的“阳光教育”理念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4月中旬开展了“阳光教育”课题研究协作体成员学校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已有28所学校申报加入协作体。

2.展示全市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总结我市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榜样引领作用,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征集校园文化建设典型经验、精品案例,并由我所组织专班择优编辑成册,作为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用书。

3.德育“五项专题”研究结题。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和 3

推进中小学德育“五项专题”研究与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26个实验学校两年来较好地实现了研究目标,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成为我市基础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已经具备了结题条件。4月,由省“五项专题”研究与实验专家组成员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结题评审工作。评审结果最后由省教育厅颁发文件予以公布,优秀研究成果将统一结集公开出版。

4.承办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荆门分赛区比赛。5月,为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传承经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委宣传部、市全阅办、团市委、市教育局等八家单位在全市举办了“诵读经典?声动荆楚——第二届湖北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荆门分赛区活动,设市直(屈家岭)、东宝、掇刀(漳河新区)等多个分赛区,分小学组、中学组举行,现已完成海选预赛,全市共有45个节目进入7月复赛。本次活动最终将评选出6个节目晋级,参赛选手将被聘为荆门之声嘉宾主持,参与节目的录制,并将推荐参加全省比赛。

四、树立教育研究新样板,大视野、高起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1.十二五心理课题结题煞尾及成果结集出版。3月到4月中旬,严格依照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先后对京山县13个、市直学校3个十二五心理健康课题进行了初评、评审和答辩。至此,我市“十二五”期间立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59个,共有50个课题顺利结题。4月下旬,我们对已经结题的“十二五”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提交的150篇科研成果进行整理、修改,结集出版《心灵的呼唤》一书。

2.成立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性课题实验区。5月30日,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批准我市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性课题实验区。全国只设两个实验区,共有108所实验学校参与首批课题研究。所长周兴寿、副书记王清卫分别担 4

任实验区负责人和总课题组组长。近年来,全市各级科研部门和中小学校,坚持以课题为抓手,大胆探索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名片。通过成立机构、建章立制、统筹规划、考核评价、出台保障性政策等措施,在全市构建了科学系统、多元立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实验区启动后,市教科所将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幸福教育”理论为基础,坚持公益导向和科研规范,确保课题和实验区工作取得预期成效,推动我市心理健康教育高位优质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送课下乡活动。为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分享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提高一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所于5月7日在钟祥市冷水镇举行了心理健康优质课送课下校活动,分别为冷水镇小学和冷水镇中学送去心理优质课各3节,钟祥市一百多名教师参加了观摩学习。

4.成功举办亲子教育公益讲座。5月15日下午,在海慧中学阳光会堂举办了大型亲子教育公益讲座。讲座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沟通培训师李运涛老师,以《亲子沟通的技巧》为题,从构建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抓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做好孩子的榜样等方面,与参加讲座的500多位家长朋友分享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经验和体会,深受家长的欢迎。

五、开拓期刊数字化新领域,培育期刊核心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读写算》系列期刊质量和发行量稳中有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中国小学语文、数学学习辅导类期刊品牌。连续5年被评为年度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10多名编辑分获中国少儿报刊协会第六届少儿报刊奖、第十一届少儿报刊六一奖、湖北省优秀期刊编辑奖。《读写算》小学中年级版获“湖北特色栏目期刊奖”,杂志社以成立30周年为契机,面向全国小学生举办了“读写算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比 5

赛,并开辟专栏刊登其优秀习作,受到读者热捧。为提高《读写算》可读性和可视性,20xx年《读写算》系列期刊全面改版。在设计上,采用时尚开本,全彩印刷;在内容上,突出栏目创新,加大采编力度,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创新经验;在来稿组织形式上,体现开放性和导向性,采用向教育名家约稿、深入基层采编和指导教师投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编审质量、体现主流价值导向,有效提升了刊物的学术内涵、思想影响力和视觉冲击力。《读写算》系列期刊积极向全媒体发展,杂志社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国际期刊网、维普网等近10个中国数字期刊行业巨头合作,定制了期刊阅读手机APP,实现了期刊的网上付费阅读和二维码扫码阅读,杂志社网站每天访问量达到1000人次以上。

20xx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1.加强教育决策研究。围绕教育发展新常态,加强前瞻性研究,聚焦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做好重大问题的预测、预判和预警研究。围绕人民群众的关切,直面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探索和调查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积极承担教育改革与事业发展重大项目研究。

2.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活动,拓宽活动载体,提高教育实效。着力打造德育特色品牌,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基础,以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行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充分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提高教育整体效益。

3.制定“十三五” 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指南。加强省、市重点课题的过程管理,完善课题研究的学期检查制度和中期评估制度,切实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加强到期课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完善改进工作,确保下半年一批省、市级课题结题、申报以及开题。 6

4.加强教科研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做好教科研队伍的学术引领。定期开展教科研微论坛,促进教科研队伍的专业成长。通过走下去、走出去,使教科研人员真正成为本学科的专家,打造一支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科研队伍。

5. 深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研究,举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优质课竞赛,承办全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培训班。

6.继续实行专职科研人员蹲点指导学校和课题制度,真正沉下去参与、指导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采取“田园式”和“草根式”研究模式,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7.全盘谋划并创新性地开展德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指导全市中小学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活动。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实操手册》等两本书的编写出版,在全市推广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全面提升文化建设品位,为全省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作好谋划和服务工作。

8.加强教育科研基地、实验区建设。做好教育科研基地、实验区的动态管理与评估,加强指导,开展基地调研和检查,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基地、实验区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9.抓好两个重点课题。一是阳光教育课题;二是学校精细化管理课题。市教科所要联合阳光教育联盟学校,将阳光教育研究向全市推广铺开,把阳光教育研究课题协作体做大做强。要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对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与原则、途径与措施、评价与考核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学校实用化管理的新模式。

10. 积极探索教师发展特色模式,办好20个科研名师工作室。加强对科研名师工作室过程性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名师工作室在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 7

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落实,形成在市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工作室群。

11.进一步强化科研成果的精品意识,高质量地完成省、市两级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工作,指导“精品课题”培育项目,做好省、市精品课题申报、展示及评比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品牌课题。

12.做好市教科所、读写算杂志社官方网站建设及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工作,不断提高《读写算》办刊水平。借助《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等期刊,开展教育科研成果评比,推介一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特色创建等方面有所建树的学校,展示我市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影响力。

8

 

第二篇:市教科所

市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开展撰写教学论文讲座

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xx年4月24日下午,蚌埠市教科所、教师进修学校联合邀请全国重点期刊《小学教学设计》杂志社杨永建主编和编辑部王冬精主任进行“撰写教学论文讲座”活动。活动在慕远学校举行。

活动中,市教科所张守来书记致辞。他对两位教学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了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的重要性。

杨永建主编讲解了给杂志社投稿的方式和方法。

王冬精主任讲解了投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好专业积累,研究刊物,投其所好,关注教学进度和投稿时间,内容新颖,主题集中,短小精悍,注意格式规范,讲究投稿策略,和编辑多交流,他还希望老师们多读书、勤思考、多动笔、常联系等。

两位专家从编教学杂志角度的讲解,很实用,使参会的老师们深受启发,打开了写论文思路,明确了投稿的方法,老师们感到收获很大。 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涛老师、小学英语教研员税盛军老师和来自全市的近500位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学科的老师参加了活动。小学语文教研员马之先主持活动。

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蚌埠市教师教科研水平。

市教科所

市教科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