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的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观察流行病学(分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队列研究、疾病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疾病的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的分布现象,即三间分布。

【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的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散发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某病流行强度。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爆发。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包括:散发、流行、爆发。

【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常用术语: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自然疫源性。

【自然地方性:主要指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因传播媒介受自然环境影响,表现为只在一定地区生存,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

【统计地方性: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长期显著的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无关。

【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仅靠人,而且依靠自然界野生动物或家畜来蔓延繁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传染人。

【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主要有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趋势四种形式。

【短期波动:又称爆发或时点流行,是指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称为~。严格的季节性,是指一些疾病的发生严格局限于一年中的特定季节,而其他季节不发生,多见于由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季节性升高,指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不同月份发生频率可出现较大差异,如呼吸道传染病—冬季,肠道传染病—夏秋;无季节性:指疾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升高现象,表现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如结核、乙肝、麻风等。

【周期性: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例如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

【长期趋势:又称长期变异,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至几十年),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发生显著变化。

【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民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因环境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它是一种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方法。

【队列研究:是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属于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累计并发率(CI)的使用条件:研究人群的数量比较多,人口比较稳定,资料比较整齐。

【发病密度(ID)的使用条件:观察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

【效应评估的指标有: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R%)、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与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标化比。

【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特点:属于观察性研究、设立对照、从果到因追溯调查、论证强度。

【匹配:又称作配比,是指所选择的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疾病保持一致,其目的是去除这些因素和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提高研究效率。

【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分单盲法、双盲法和三盲法)、重复原则。

【常用对照方法:标准对照、安慰剂对照、交叉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 】流行病学定义的内涵?

他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他的研究内容不仅是研究各种疾病(包括伤害),而且研究健康状态;他的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是,它的研究目的落实在为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的用途?

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作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群体观点(由流行病学本身性质决定,是最基本管观点);比较观点(是流行病学方法的核心);概率论的观点。

】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类人群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可能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人群选择的不同方法?

暴露组的选择: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也称特设对照)、总人口对照(一般人群对照)、多重对照。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人群。

】病例的选择?

病例的确定,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且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人。病例的类型,一般包括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病例的来源,病例既可以选自医院又可以来自社区。

】非匹配或组成匹配设计资料的分析?

将资料整理成四格表模式;检验此假设一般采用四格表X2检验;关联强度分析,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组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OR=1表示研究研究因素与疾病间无关联;OR可信区间的计算,OR95%CI=OR(1±1.96/√x2);;

】干扰:是指实验组额外地接受了其他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从而导致疗提高,引起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的增大,造成假阳性。

】沾染:是指对照组的患者额外的接受了实验组的药物,是对照组疗效提高,从而缩小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疗效差异,造成假阴性。

】诊断试验评价包括对诊断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三方面的评价。

】评价真实性的指标包括:灵敏度和假阴性率、特异度和假阳性率、约登指数(YI)、符合率、预测值、偶然比。

】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是由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的比例,即实际有病而被该诊断试验正确的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 】评价可靠性指标有:变异系数(CV)、符合率、Kappa值分析。

】平行(并联)试验:即同时做几个实验中只要有一个试验结果为阳性即诊断为阳性。平行试验提高了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同时降低了特异度,假阳性率升高,容易造成误诊。

】系列(串联)试验:依次相继做几个实验,当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才能判断为阳性。系列试验提高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降低了灵敏度,假阴性率升高,容易造成漏诊。

】病因: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中发生该种疾病的几率就下降。

】三角模型:亦称流行病学三角,认为疾病的发生时宿主、环境、病因(动因)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任何疾病的发生必须具备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三要素。

】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

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分布、提出假说、)分析性研究(初步检验假说)、实验性研究(证实假说、因果推断)。

】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9条,为世界公认判断病因标准):关联的强度、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特异性、关联的可重复性、剂量反应关系、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实验证据、相似性。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

】潜伏期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用途?

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根据潜伏期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险、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可确定接触者免疫接种时间;根据潜伏期评价预防措施效果;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来势猛,病例成簇出现,常呈现爆发,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传播途径有?

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

】影响人群易感性增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

】影响人群易感因素降低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隐性感染。 】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疫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杀虫);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疫源地消毒分: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第二篇: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绪 论

一、定义

1.流行病学 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 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任务的三个层次,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1.基本原理 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②疾病的发病过程;③人与环境的关系(疾病的生态学);④病因论;⑤病因推断的原则;⑥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⑦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

2.实际应用 ①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②疾病的监测;③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④疾病的自然史;⑤疾病预防的效果评价。

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流行病学观察 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其特点是在观察时不施加任何人为因素,也不改变体内外环境的任何条件。

2.流行病学实验 又称现场流行病学实验,主要是在人群中进行。可分为人群现场实验、临床实验和社区实验三种。其特征是需要人为地控制某些处理因素,故又称为干预性研究。

3.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又称数学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即用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或公式,显示疾病流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流行病学理论研究。

四、流行病学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对比的特征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4.社会医学特征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疾病分布的概念:流行病学研究可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这就是疾病的分布。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为阐明病因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机理提供线索;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发病指标

1.发病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 疾病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发生的频率,也是人群新病例数出现频率的指标。

3.患病率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被调查人口中某病现有病例(包括新旧病例)的频率。

4.续发率 表示在原发病例出现后,家庭或单位成员中易感者受传染而发生二代病例的频率,又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或接触者发病率。

5.感染率 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6.病残率 在一定期间内人群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的比率。

(二)死亡指标

1.死亡率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2.病死率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二、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 发病率呈现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称为散发。

2.爆发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3.流行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称为流行。

4.大流行 在一定时间内,某病的发病率大大超过流行的水平,而且迅速蔓延,可以涉及全国,甚至超过国界涉及数国、数洲。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

(一)人群分布特征

1.年龄 一般可分为儿童多发、青壮年多发、老年人多发以及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四种情况。年龄分布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宿主免疫力;感染机会;疾病潜伏期;预防措施。

2.性别 一般分为男性多见、女性多见、二者无明显差别三种。与其分布有关的因素主要为男女性本身遗传和生理因素,以及接触病因的机会。

3.职业 主要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多少有关,反映了劳动条件、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以及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

4.民族 反映了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社会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医疗卫生质量和水平。

(二)时间分布特征 1.短期波动 含义与爆发相似,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短期波动多是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2.季节性 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可分为三种情况:严格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导致季节性升高的原因可从几个方面讨论:病原体情况、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人类易感性、劳动、生活情况,接触病原因子的机会。

3.周期性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常见原因:存在传染源和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的大中城市;传播机制容易实现;病后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变异的速度。

4.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为几年或几十年),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长期变异的原因主要有:病因发生变化;抗原变异;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人口资料的变化;登记报告制度改变。

(三)地区分布特征

1.疾病在国家间分布 只发生于世界某些地区,或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各有特点。

2.国家内的分布 疾病在国内的分布也有差别,主要与各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特征,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3.疾病的城乡分布 城市多见:呼吸道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农村多见:肠道传染病、地方病、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4.地方性分布 某些疾病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无需从外地输入。 ⑴分类:

①自然地方性疾病,指某些传染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仅存在于一定地区,

而不见于其他地区。

②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地方性疾病中有些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

病,其病原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无需人类参与,而能在特定的

节肢动物和野生动物宿主之间长期生存繁殖,世代延续,偶可涉及

于人。

③地方病,指非传染病中有些疾病由于其致病因子等因素的分布有一定的

地区性而呈现严格的地方性。

⑵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

①该病在当地居住各人群组中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

升;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于不发病; 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④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 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可能发生类似疾病。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包括现况研究、筛检、生态学研究等。其中现况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 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对一定人群或人群样本在某一短时间内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

2.目的:描述疾病分布,探讨病因,确定高危人群,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价。

3.类型 ⑴普查: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的人

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⑵抽样检查: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人群的调查,推测其全人群中患病或健康

状况的调查方法。

二、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 。

2.样本含量 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样本大小:预计现患率或阳性率;对调查结果精确度的要求。

3.实施 设计调查表,进行问题调查、体查、现场调查。

4.数据分析 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某种分布特征与某种(些)因素的关联强度。

第四章 队列研究

一、基本原理

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随访观察一定的期间,比较两组人群某种疾病的结局(一般指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该因素与发病或死亡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这是一种由因到果的研究。

二、类型

⑴前瞻性队列研究

⑵历史性队列研究

⑶双向性队列研究

三.常用术语

⑴结局:研究者预期的结果事件,包括发病、死亡和各种化验指标。 ⑵观察终点: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⑶观察终止时间:整个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结论的时间。

四、设计与实施

1.确定研究因素

2.确定研究结局

3.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来源

①基本原则:暴露组有较高的暴露率;具有可比性;研究人群稳定,能够满足需要。

②暴露人群的选择: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③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一般人群对照。

3.样本含量

(1)考虑因素: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失访率。

(2)样本计算的四个参数:一般人群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水平;暴露人群

的发病率水平;显著性水平(α);把握度(1-β)。 (3)研究的内容 暴露因素的剂量水平、暴露时间的长短、暴露的持续性;

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1.基线资料的收集;随访的期限、方法;观察的终点与终止时间。随访方法、内容和观察终点的确定。

2.资料分析方法

①率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

②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的强度分析:RR、RR的可信区间、AR、AR%、PAR、PAR%。

③病因的判断

六、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偏倚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2)偏倚控制 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尽可能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提高设计水平和调查质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七、优点和局限性

⑴优点:可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一次调查可同

时观察某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较小。

⑵局限性: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研究费时间、费人力、花

费高、实施难度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一.基本原理

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

二.类型

⑴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⑵病例与对照匹配

三.常用术语

⑴暴露: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⑵比值: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之比。

⑶OR:比值比,是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四.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来源

①基本原则:有代表性;有可比性。

②基本来源:医院的现患病人;医院、门诊的病案,及出院记录(医院为基础的);社区、社区的监测资料或普查、抽查的人群资料(社区为基础的)。 ③病例的选择要求:诊断可靠;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尽量选择新确

诊的病例。

④对照的选择要求: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不患有与所研究的疾病有共同

已知病因的疾病。 2.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包括:

①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②估计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的比值比OR;

③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

④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3.调查表的设计 一般可分为一般情况、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三部分;注意调查的项目要全而精,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含义,注意调查时的艺术。

五、数据的分析

1.描述性统计:均衡性检验;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2.统计性推断:计算 χ2值、OR、OR的可信区间、病因分值。

六.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偏倚

①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等。

②信息偏倚:回忆偏倚、调查偏倚。

③混杂偏倚:混杂所带来的偏倚。

2.偏倚控制

①按照随机、多中心、新等原则选择病例;诊断方法统一、标准;收集病例时间可适当延长。

②注意指标选择,提高调查员技能,采用盲法调查。

③限制、配比、分层、多因素分析。

七、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相对更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样本较小;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某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2.局限性: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容易出现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第六章 流行病学实验

一、概念

以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或控制某种研究因素,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判断实验效应。

二、基本原则

1.前瞻 为一种前瞻性研究

2.干预 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

3.随机 研究对象来自同一总体,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

4.对照 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主要类型

1.临床实验 以病人个体为单位进行实验分组的实验方法。

2.现场实验 是尚未患病的个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

3.社区实验 以整个社区作为干预的基本单位进行的实验。

4.类实验 缺少随机分组或平行对照的实验研究。

四、设计与实施

1.基本原则 随机、对照、盲法、重复。

2.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按下列原则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发病率较高;依从性好;能将实验坚持到底;干预对其无害。

3.数据的分析 均衡性检验;率的计算;显著性检验;偏倚的估计与分析。

五、注意问题

1.医德问题 实验前必须先做毒性试验、三致实验和人体安全试验。

2.可行性 先做预实验,评价与论证该研究的可行性。

3.控制偏倚 整个实验过程都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各种偏倚的发生。

六、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 与队列研究比较论证强度大。

2.局限性 应用范围受限制;较难实施;有时涉及医德问题。

第七章 筛检

(一)筛检的概念、目的及筛检的应用原则

(二)筛检试验评价基本方法

诊断试验的评价是把待评价的诊断试验与金标准诊断相比较,然后评价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

(三)评价指标

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

(三)提高诊断效能的方法

平行试验、系列试验

第九章 偏倚及其控制

1.研究结果的变异性:研究结果的变异性的定义、水平(个体水平的变异性、群体水平的变异性、样本水平的变异性)

2.研究的真实性:概念、内部真实性、外部真实性

3.研究的偏倚:偏倚(bias)的概念和类型: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的概念、类型及控制方法;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的概念、类型及控制方法;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和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的概念;混杂因素成立的三个条件;混杂偏倚的判定原则、程度测量方法、控制方法。

第十章 病因与因果推断

1.病因的概念:病因的定义、病因模型、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2.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的推理形式;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虚假关联、因果关联;整个因果关联的判断进程;关联的分类

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

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一)制定策略的依据

1.形式分析

2.应对分析

3.循证保健

(二)全球卫生策略

1.目标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2.基本策略和途径 初级卫生保健—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社会能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社区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二、措施

(一)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两个方面。

2.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二)针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的措施

1.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进行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消毒、杀虫、灭鼠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三、疾病监测

1.概念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2.种类

⑴传染病监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国际监测疾病:流感、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我国规定国际监测疾病:上述5种,加登革热;国内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37种。

⑵非传染病监测

⑶其它公共卫生监测

3.实施 建立监测组织和监测系统;收集、分析、评价资料;交流情报信息。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过程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体内排出,经过一定传播途径,又侵入易感者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

⑴概念:是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

所经历的全过程。

⑵类型:经空气传播(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

直传播。

⑶各传播途径的流行病学特征

3.人群易感性

⑴概念: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⑵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二)疫源地

1.概念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区。

2.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传染源存在;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

3.消灭疫源地的必备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排出病原体状态;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病原体被彻底清除,传播途径已不存在;疫源地内接触者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没有发生新病例或感染。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和地理因素。

2.社会因素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

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一)策略

1.预防为主

2.建立疾病监测系统

(二)措施

1.一般措施 改善卫生条件,进行健康教育。

2.疫情管理 疫情报告和考核。包括报告种类、报告时限、考核指标。

3.防疫措施

⑴对传染源的措施:对患者采取“五早”措施;检出和管理潜在传染源;对接触者进行检疫(检疫方式、措施);对动物传染源酌情进行消灭或隔离。 ⑵对传播途径的措施:进行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⑶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类型、要求、影响因素、效果评价)、药物预防。

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的概念: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

伤害的测量指标:伤害发生率、伤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等

伤害发生的基本条件: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工程干预、经济干预、强制干预和教育干预

第十四章 爆发调查

一、概念

当疾病发生暴发(或流行)时,为了查明暴发(或流行)发生的原因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称为暴发(或流行)调查。

爆发调查目前又称为现场流行病学,是综合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现场不明原因疾病问题的实践。

二、调查目的

(一)查明疾病性质 首先核实诊断,弄清楚是什么病,还要确定是否属于暴发(或流行)。

(二)查明暴发(或流行)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对诊断明确的疾病,要通过调查确定暴发的原因、查明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影响暴发的因素;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通过调查寻找病因或病因线索。

(三)根据暴发原因或流行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并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三、调查步骤和内容

(一)初步调查

1.核实诊断和事件的性质

2.确定是否暴发或流行

3.初步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分布情况

4.提出初步假设 提出初步处理措施并付诸实施。

(二)深入调查

1.个案调查

2.对照调查

3.人口资料收集

4.环境调查

5.实验室检查

四、资料整理和分析

按照疾病的三间分布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整理,然后根据病例的分布及其它有关资料,对暴发(或流行)的原因、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作出判断。

五、结论与报告

调查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①前言(一般情况及调查目的);②临床特点;③疫情经过及流行病学特点;④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传播因子、传染源;⑤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⑥建议。

第十九章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一、分布特点:有长期变动趋势,有些上升,有些下降。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同的地区发病和死亡的差别较大。大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是多种因素、多个阶段和多基因作用的结果,与机体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三、预防措施:三级预防

第二十章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一、分布:呈世界性分布,不同的地区和人群发病和死亡的差别较大,发展中国家发病有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则有下降趋势。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发病较高。

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

三、预防措施:分级预防、社区预防

第二十二章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特点:抗原漂移和转变

二、流行环节:传染源为病人、隐性病人和动物。主要经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性较高。

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具有季节性、周期性,易发生爆发、流行和大流行。

四、影响流行的因素

1.温度和湿度 与外界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期和人的上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有关。

2.人口密度 居住拥护有人口密度大,增加了人与人接触的机会。

3.人群免疫力 人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对流感流行有重要影响。

4.其它 交通和人口流动等。

五、预防措施

1.疫情监测 包括流行监测和病原学监测两部分。

2.预防接种 常用疫苗有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流感病毒变异快,疫苗一般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

3.药物预防 常用金刚烷胺,对甲型流行有效,对乙型无效。

4.疫情控制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加强消毒措施,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第二十三章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等

二、流行环节: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病人、慢性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肠道外(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三、分布特点:呈世界性分布,但不同型别的肝炎有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别。甲型和戊型肝炎有明显的季节性。

四、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有明确的预防效果,甲型肝炎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也有一定的效果。

2.切断传播途径

3.管理传染源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

一、概念: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

二、流行环节: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水、经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三、分布特点:为世界性分布疾病,以卫生状况差的地区高发。有发病的季节高峰。婴幼儿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四、预防策略:

1.全球腹泻病控制规划

2.我国防制策略 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加强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相结合,医学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

3.合理使用抗生素

五、防制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三管一灭”(管理水源、粪便、饮食,消灭苍蝇),注重个人卫生,改善饮食。

2.对传染源的措施 “五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地卫生处理),开展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3.保护易感人群 进行疫苗和药物预防。

第二十六章 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

性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日常生活接触也较常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呈世界性分布,但有明显地区差异。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发病人数逐年上升。 流行因素主要与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生物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强调社会、医疗单位和个人的综合作用。健康教育是重要预防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