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绪论

动物:是一类真核多细胞异养生物,能进行摄食、运动、感觉、繁衍后代等生命活动。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

生物多样性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的总称。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

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物种在生殖上 是隔离的。

亚种:是同一种内的不同地理亚群。各亚群占居不同的分布区,各不重叠;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但具有可分辨的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双名法: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 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属名 在前,为单数主

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动物的分门:根据细胞数目及分化、体型、胚层、体腔、体节、附肢等,将动物分成若干个门。

原生动物门

特征:一、营独立生活的真核单细胞动物

二、由细胞器完成各种生理机能

三、1、营养方式:主要有三种,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

2、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进行。

四、自由生活的种类通过鞭毛、纤毛、伪足等完成运动。

五、生殖方式多样。无性生殖:裂殖、二分裂、裂体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

分纲:鞭毛刚:眼虫、锥虫、夜光虫、盘藻、团藻、钟罩虫、利氏曼原虫、隐鞭虫

肉足纲: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有孔虫、太阳虫、放射虫、等辐骨虫

孢子纲:间日疟原虫、球虫、血孢子虫

纤毛刚:草履虫、钟虫、棘尾虫、车轮虫

包囊:原生动物在缺食、干燥、低温等不良条件下,脱去鞭毛或纤毛、缩回伪足,身体变圆,同时

向外分泌物质形成坚厚的外壳。这种结构叫包囊。

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生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裂体生殖:原生动物的滋养体成熟后,其细胞核反复分裂形成多个子核,之后细胞质随核而分裂,

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小个体,即裂殖子。

动合子:疟原虫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可以运动,称动合子。

伪足:变形虫体表形成的临时性细胞质突起。伪足具有运动、摄食的功能。

赤潮: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殖或高

度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变腥、变臭的生态异常现象。水体可呈红、黄、褐、绿等颜色。 水华:淡水中某些藻类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体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

我国五大寄生虫:1.疟原虫,痢疾;2.利氏曼原虫,黑热病;3.钩虫;4.丝虫;5.血吸虫 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

危害:寄生于人体肝脏和红细胞内,引起疟疾。 中间寄主(人):红细胞外期:肝细胞内裂体生殖

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终末寄主(按蚊):配子生殖

孢子生殖

防治:防蚊灭蚊;治疗病人;预防性服药。

多细胞动物起源

胚胎发育:受精与受精卵—卵裂—囊胚的形成—原肠胚的形成—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 真体腔: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有体壁中胚层和肠壁中胚层,有体腔膜。

假体腔:胚胎发育中的囊胚腔持续到成体形成的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无体腔膜。

多空动物门

多空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又名侧生动物。具有水沟系(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逆转:多空动物幼虫从母体出水孔随水流溢出,然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

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他动物原肠胚形成相反,因此称为逆转。

腔肠动物门

特征:辐射对称,两胚层、原始消化腔,组织分化(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原始神经系统——神

经网; 刺细胞(特有)。

分3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水螅纲主要特征:

1.一般是小型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水母型有:口、胃、辐管、环管

3. 水母型的伞缘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4.刺细胞只分布在外胚层;

5.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6.大多数种类有世代交替现象。

钵水母纲主要特征: 1.有世代交替,多数为大型水母,不具缘膜;

2.感觉器官为触手囊;

3.消化循环腔复杂,辐管发达,具有内胚层形象的胃丝、生殖腺;

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1.只有水螅型,无水母型。

2.水螅型结构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3.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4.大多数种类具有骨骼。

二态现象:水螅纲中许多营群体生活的种类都含有营养体与生殖体两种形态与机能完全不同的个

体,这种现象称为二态现象。 如:薮枝 群体中有水螅体和生殖体之分。

多态现象:水螅纲群体生活的种类中含三种及三种以上形态与机能不同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态

现象。

扁形动物门

特征:两侧对称,具有中胚层,具有皮肤肌肉囊,

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自由生活的肠道分枝,寄生生活的肠道退化或消失。

排泄系统: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中胚层进化意义:

①.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

②.引起了一系列器官系统的分化;

③.加强了新陈代谢能力;

④.中胚层形成的实质组织,有贮存养料和水分的作用,可使动物耐饥饿、抗干旱。 皮肤肌肉囊: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相互紧贴构成的体壁,包裹全身,称为皮

肤肌肉囊。

原肾管:是低等三胚层动物的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只有一个开口,即排泄孔。一般由排

泄管和焰细胞、排泄孔构成,排泄管通常具分枝,各分枝的末端为一焰细胞所封闭,另一端汇入排泄管,排泄管开口于体表。

后肾管:是相对于原肾管的一类排泄系统一些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其排泄系统为来源于中胚层的管

状结构,一般两端都有开口,其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分纲:涡虫纲:梯形神经系统:脑神经节、腹神经索、横神经;三角涡虫

吸虫纲:华枝睾吸虫,中间寄主第一沼螺,第二鲤科鱼类、虾蟹;血吸虫,中间寄生钉螺;

终末寄生:人。

绦虫纲:猪肉绦虫,中间寄主:猪;终末寄主:人。 中间寄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寄主。 终末寄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的寄主。

保虫宿主:寄生虫某一生活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其他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

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种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假体腔动物

细胞恒数:线虫发育中的一个奇异特征,即在其器官发育完成后,除生殖细胞系外,所有体细胞

隐生:轮虫在水体干涸时,身体失去大部分水分,高度卷缩进入假死状态,再入水后既能复活,这

种维持生活的方式称为隐生。

环节动物

为什么说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答: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占重要地位,不仅两侧对称,三胚层,而且身体分节,出现了真体腔,

这对动物结构和机能多方面的复杂、完善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如出现了循环系统、后肾管、消化系统分工及复杂化、神经系统进一步集中等。可以说这类动物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所以说这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特征:体分节,真体腔,运动器官为疣足和刚毛,其循环系统的形成与真体腔的发生密切相关,闭

管式循环系统。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和后肾管,索式神经系统。

同律分节:动物身体由形态和机能相似的体节构成(外形分节,内部器官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也按节排列),这种分节叫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节肢动物、脊索动物不同部位的体节出现了形态的分化与机能的分工,这种分节叫异律

分节。

生殖态(异沙蚕相):沙蚕等在生殖时期,通过整个个体的变态或通过体后部体节的分化,体后部

体节发生显著变化,变为生殖节,是产生生殖细胞的体节;体前部的体节基

本不变,不产生生殖细胞,称为无性节,使其身体分成两个不同区域的生殖

现象。

群浮:性成熟的沙蚕受温度和月相的刺激大量游向海面,群集在一起,雄性排精,雌性放卵,称为

群浮。

项器:是一对存在于多毛类口前叶后端两侧的纤毛窝。由具纤毛的柱状细胞、感觉细胞组成,是一

种化学感受器对觅食有重要作用。

分纲:多毛纲:头部明显,感官发达;具疣足,其上有成束的刚毛;无生殖带;雌雄异体,间接

发育。

寡毛纲: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有刚毛、无疣足,有生殖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 蛭纲:体背腹扁,体节数固定;无疣足和刚毛;体前后端各有一吸盘;有生殖带;雌雄

同体,直接发育。

软体动物门

特征:1.身体一般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部分,体外常具分泌的贝壳。

2.消化系统组成:口、口腔、食道、胃、肠、肛门,具有齿舌。

3.体腔:次生体腔和初生体腔同时存在。

4.循环系统:大多为开管式,头足类为闭管式。组成:心脏、血管、血窦 循环的途径:心室静脉

5.呼吸器官:鳃:水生种类。 “ 肺”:外套膜形成,如肺螺亚纲。外套膜:掘足纲。

6.排泄器官属于后肾管。

7.神经系统:原始种类:无神经节,类似于扁形动物的梯状神经系统

高等种类:由4对神经节(脑、足、侧、脏神经节)及其联络神经构成。 头足类的神经节集中在一起形成脑,并有软骨包围,为无脊椎动物最高级的神经系统。

8.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发育:直接发育:腹足类、头足类

间接发育:许多海产种类发育中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2个幼虫阶段。 分纲:1.单板纲:新碟贝

2.无板纲:龙女簪、新月贝

3.多板纲:毛肤石鳖

4.腹足纲:前鳃亚纲:鲍、中国圆田螺、唐冠螺(二级保护动物)

后鳃亚纲:壳蛞蝓、海兔、蓑海牛

肺螺亚纲:巴蜗牛、蛞蝓

5.瓣鳃纲:无齿蚌

乌贼:腕的作用:捕食、游泳定向、感觉。雄体的茎化腕递送精荚,有交配器的作用。

漏斗:位头的腹侧。基部与外套膜连接处有闭锁器。

闭锁器:是乌贼等软体动物的漏斗与外套膜相连的一种结构。漏斗腹侧有一对软骨质闭锁槽,与外

套膜内面的闭锁突相吻合,如子目扣,称为闭锁器。闭锁器的开合可控制外套膜孔的开闭。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有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摄食

时齿舌作前后伸缩运动,刮取食物。

外套膜:为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团。

? 外套腔(mantle cavity):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

? 外套膜的功能:①分泌形成贝壳

②水生种类,外套膜的内层上皮密生纤毛,可为水流进出提供动力。 ③陆生种类,外套膜可进行气体交换。

④头足纲,外套膜富有肌肉,具运动功能。

珍珠的形成原理:外套膜受异物侵入刺激,受刺激处的上皮细胞即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上皮

间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上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囊即分泌珍珠质,层复

一层的将核包住,逐渐形成珍珠。

围心腔:包围心脏的空腔,软体动物的围心腔中无血液而有体腔液,是真体腔的一部分。除与循环

有关外,兼有排泄和生殖的功能。

血窦:指软体动物器官组织的间隙,其内充满血液,称为血窦,为开管循环的一部分,也是原体腔

(囊胚腔)的一种存在形式。

开管式循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血液循环并不总是封闭在血管中流动,而是血液自心室送至

动脉,再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窦中,然后集中于静脉,由静脉回到心耳。动脉和静

脉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这种循环系统叫做开管式循环。

节肢动物门(最大)

外骨骼:节肢动物上皮细胞向外分泌形成的角质膜,坚硬厚实,称外骨骼。

混合体腔:节肢动物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是由部分真体腔和原体腔形成的,称为混合体腔。 马氏管:是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是在中肠与后肠交界处发出的多数细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的血

液中,吸收尿酸等蛋白质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

书鳃:鲎的游泳足的上肢后壁突起形成扁平书页状薄片,这些薄片是其呼吸器官,称为书鳃。 书肺:是蜘蛛等蛛形纲动物的腹部体壁内陷的囊状结构,内有很薄的书叶状的突起,是气体交换的

场所,这种呼吸器官称为书肺。

分门:三叶虫亚门、甲壳亚门、螯肢亚门、多足亚门、六足亚门。

甲壳亚门:代表动物——中国对虾

主要特征:1、形态特征:身体至少分头、躯干两部分,高等类群分头胸部和腹部;有2对触角;

背甲有或无;典型附肢为双肢型。

2、消化系统:分前肠、中肠、后肠

3、循环与呼吸

①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腔构成;开管式循环;

②呼吸:一般用鳃呼吸,小型种类以体表呼吸;

4.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① 链式神经系统;

② 感觉器官:复眼一对;触角2对;平衡囊;幼体有中眼:感光

5、生殖:多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

6、排泄和渗透压调节:通常一对触角腺或小颚腺;排氨型代谢动物

螯肢亚门:肢口纲: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盾甲,无触角及大小颚,用书鳃呼吸。

蛛形纲: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有螯肢、脚须各1对,无触角;用书肺、气管呼吸;

排泄器官为基节腺或马氏管。

多足亚门(唇足纲、倍足纲)

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部与躯干部两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大颚和1-2对小颚,单眼或复眼;

躯干部多节,每节有1-2对同形步足;以气管呼吸、马氏管排泄。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胸部有三对足、一般两对翅,腹部附肢几乎全部退化。

循环方式:开管式循环。

呼吸:由气管系统完成,包括:气门、气管、气囊、微气管,微气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排泄:通过马氏管吸收代谢废物并排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

1.内颚纲:原始无翅;口器隐于头壳内,上颚仅一个关节,触角多数节内有肌肉;马氏管无或不

发达;胚后发育无或略有变态;性成熟后能继续蜕皮。

2.昆虫纲:成虫有翅或无翅;口器伸出头壳之外,上颚有2个关节,触角各鞭节内无肌肉;马氏

管发达。

触角的类型:丝状、刚毛状、念珠状、锯齿状、球杆状、羽毛状、环毛状、膝状、具芒状、鳃片

状、锤状等。

口器:咀嚼式:结构简单,是口器的原始形式。能把固体食物加以机械切碎,如蝗虫、螳螂。 刺吸式:上、下颚和舌相互合抱成针管状,下唇形成管状鞘,向上包被针管和上唇形成的

栓,适于刺入组织吸吮液汁,如蚊、蝉。

虹吸式:口器各部分退化,仅存下颚外叶延长,并左右合抱成管状的喙,平时卷曲,取食

时伸出。适于吸取花蜜,如蛾、蝶类。

舐吸式:上下颚退化,上唇和舌形成食物道,下唇延长成喙,末端特化为一对唇瓣。适于

吸取物体表面的液体,如蝇类。

嚼吸式:上唇、上颚保持咀嚼式类型,适于咀嚼花粉;下颚、下唇延长成管状,适于吸食花

蜜,如蜜蜂。

翅的起源:由中、后胸两侧体壁的褶突延伸形成。

翅脉与脉相:在翅的形成过程中,两层体壁相互粘合时,其中留有许多纵横孔道,贯穿着气管、

血管,便成了翅脉。纵走的叫纵脉,横走的叫横脉,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叫脉相。

翅的类型:膜翅: 薄而透明,膜质,翅脉清晰可见。如蜂、蝉。

革翅:又叫覆翅。翅坚韧如革,半透明,翅脉仍可见,用以保护。如蝗虫。 鞘翅:角质,厚而坚硬,不透明,翅脉消失。如金龟子前翅。

半鞘翅: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蝽蟓的前翅。

鳞翅:膜质,被有鳞片。如蛾、蝶。

虫龄 = 1+蜕皮次数; 龄期——两次蜕皮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形态、生理上也要经过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无变态:幼虫与成虫比较,除身体较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无别的差异。幼虫蜕皮次数较多,到

成虫后仍蜕皮生长。见于原始无翅昆虫,如衣鱼。

不完全变态:虫体自孵化后,经过幼虫期便发育为成虫。生活史经历三个虫态:卵

不完全变态包括渐变态、半变态二种类型。

渐变态:幼虫与成虫形态、生活习性基本相似,只是大小不同、具有翅芽、生殖腺未成熟,其幼虫

称为若虫,如蝗虫。

半变态:幼虫与成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不同,幼虫水生、成虫陆生,其幼虫称为稚虫,如蜻蜓。 完全变态: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和习性上有显著不同,发育中经过四个虫态,即卵、幼虫、蛹、成

虫。如蛾、蝶。

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

1、体被坚硬的外骨骼并有蜡质层,可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2、身体分节、分部,附肢分节,多有四翅,横纹肌发达,运动机能与灵活性增强。

3、以气管呼吸。

4、具有灵敏的感觉器官与发达的神经系统。

5、直肠具有直肠垫,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

棘皮动物门

进化地位: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后口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毛颚动物、脊索动物。

原口动物:胚胎发育中胚孔发育成为成体的口。如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后口动物:胚胎发育中胚孔发育为成体的肛门或封闭,而成体的口是由内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

形成的。如棘皮、脊索动物

主要特征:1、典型的后口动物;

2、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全部两侧对称;

3、次生体腔发达,分化为围脏腔、水管系统、围血系统;

4、中胚层形成内骨骼,由钙化的骨片组成;

5、成体有三个中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系统、下神经系统、内神经系统;

口神经系来源于外胚层,下神经系和反口神经系起源于中胚层。

水管系统:棘皮动物特有的器官。内有体液,为管足的运动提供液压系统。

结构:环管:位于口的周围,有4-5对帖德曼氏体(可产生体腔细胞)。

辐管:自环管发出,每腕1条。

侧管:自辐管向两侧发出。

管足:与侧管相连。由坛囊、管、吸盘构成,管壁内有肌肉。

石管:下与环管相连。

筛板:下与石管相通,有小管与体外相通。

皮鳃:是棘皮动物特有的器官,为体壁自骨片间隙向外凸起形成的瘤状物,体腔液流入其中,具有

呼吸排泄功能。

棘皮动物与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的关系:

棘皮动物不同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而与脊索动物一样,同属后口动物。次生体腔由肠腔囊发育形 成,中胚层产生骨骼,这也是脊索动物的特征。海参纲的耳状幼体与半索动物肠鳃类的柱头虫幼虫 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因此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最为亲近的类群。

脊索动物门

进化地位: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动物。

基本特征:

1、脊索:是脊索动物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2、背神经管: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中枢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形成脑,脑后

的部分形成脊髓。

3、鳃裂:消化管前端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4、其他特征:肛后尾:尾在肛门之后

闭管式循环:尾索动物例外

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

脊索动物分类概述:现存脊索动物约四万多种,分属三个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在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体表被有被囊。

包括: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循环方式:开管式。

血液循环流向:可逆式(血管无动脉、静脉之分)

2、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纵贯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咽鳃裂众多。仅头索纲。 无头类:头索动物的头部不明显,故称无头类。

组成:无心脏,腹大动脉搏动——称狭心动物

循环方式:闭管式

3、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代替。脑和感觉器官在前

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逆行变态:幼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如柄海鞘。

内柱:是文昌鱼、柄海鞘等动物咽部腹侧中间的一条纵沟,沟内有腺细胞和纤毛。是脊椎动物甲状

腺的前驱。

回结环:文昌鱼肝盲囊后一段内有纤毛的肠,是消化作用最活跃的部位。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异同: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区别:

棘皮动物说: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

① 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都是后口动物;

② 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都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

③ 棘皮动物幼虫和半索动物幼虫极为近似;

④ 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的肌肉同时含有肌酸和精氨酸;

圆口纲

圆口纲是现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无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尾:尾鳍为原型尾。

原尾型:尾鳍内部支持骨及外部背、腹叶完全对称的尾。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无上下颌;无成对附肢;脊索终生存在;单鼻孔;内耳只有1-2个半规管;

具鳃囊;

特化性特征:1.具有口漏斗和锉舌。2.具内胚层形成的鳃囊。3.唾腺能分泌抗凝血剂。

半寄生:对寄主的依赖程度不高,既可寄生,又可独立生活,这种寄生类型叫半寄生。如七鳃鳗。

鱼纲

具有比圆口类更为进步的机能结构,主要表现在:

1、出现了上下颌。

2、有了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

3、脊柱代替了脊索

4、脑和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分为明显的5部。

共分五个亚纲:板鳃亚纲、全头亚纲、腔鳍鱼亚纲、

肺鱼亚纲、辐鳍亚纲

体形: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圆筒型或鳗型。

口的位置:口端位、口上位、口下位

尾:尾鳍在运动中起着舵和推进作用

尾鳍类型:

原尾型 :脊椎骨直到尾末端,上下叶沿脊柱

对称排列。如七鳃鳗

歪尾型:尾椎末端弯曲深入较发达的上叶内,

外形上叶大、下叶小,不对称。如鲨鱼。

正尾型:尾椎末端翘向尾鳍上叶基部,下叶由增宽的

尾下

骨片支持,外形上下叶对称。如鲤鱼

鳍的结构:由辐鳍骨(支鳍骨)、鳍条和鳍膜构成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角质鳍条:不分支、不分节,由真皮发生,

鳍条见于软骨鱼类。

骨质鳍条:由鳞片衍生而来,分鳍棘和软鳍条。

鳍棘:坚硬的骨刺,分真棘(不分支不分节)、

骨质鳍条假棘(分节、不分支)

软鳍条:相对柔软,分不分支鳍条、分支鳍条,

均分节

鳍式:用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鳍的式子。

鳍式中用各鳍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该鳍,用

罗马数字表示鳍棘,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用半字

线表示前后相连,用一字线表示数字范围。

如鲤鱼的鳍式:D. Ⅳ-18—19;A. Ⅲ-5—6;

P.1-16—18;V.1-8;C.20—22

鳞片:多数鱼类被覆鳞片,具保护作用

鱼类的鳞片分为3种:盾鳞、硬鳞、骨鳞。

盾鳞:由表皮与真皮共同形成,为软骨鱼特有;平铺体表成对角线排列。盾鳞为牙齿的同源器官 硬鳞:由真皮形成 ,为少数硬骨鱼的硬鳞类所特有

骨鳞:由真皮形成,仅见于硬骨鱼类。

骨鳞种类: 圆鳞: 游离缘光滑

栉鳞:游离缘有齿突

鱼类皮肤特点

1、皮肤薄而柔软,无角质层;

2、表皮中含大量单细胞粘液腺,体表粘滑;

3、表皮衍生物少而简单,真皮衍生物发达;

初生颌:由咽颅第一对颌弓形成的上下颌,称为初生颌,见于软骨鱼类。

次生颌:硬骨鱼类和其它脊椎动物的上下颌由膜原骨形成的前颌骨、上颌骨、齿骨构成,称为次生

颌。

鱼类骨骼系统的特点

1、头骨形成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连接方式为舌接式。骨块较多,愈合少。

2、脊柱分化程度低,分为躯椎、尾椎。

3、椎体为双凹型椎体,有脊索残存。

4、肩带与头骨相连,腰带不连脊柱。

鱼类肌肉系统的主要特点:

1、分化程度不高;

2、躯体两侧的肌肉最发达;

3、保持原始的肌节形态;

4、肌肉细胞能特化成电板,组成发电器官;

鳃的特点

1、气体交换的面积大,为总面积的10-60倍。

2、壁薄,使氧气进入血液的距离缩短。

3、鳃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

4、鳃中的逆流循环:血流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使缺氧血中低含氧量与水中高含氧量产生经常

性的不平衡,促使气体的充分交换。

5、入鳃的血液为缺氧血,出鳃的血液为多氧血。

鳔的主要功能:

① 一定程度上调节身体比重,主要是使鱼体悬浮在限定的水层中。

② 呼吸作用,如肺鱼。

③ 发声作用:鳔管放气发声,如鲤科鱼类,鳗鲡等。肌肉摩擦使鳔发声,如大黄鱼、小黄鱼鳔外

鼓肌收缩使鳔发声。

④ 感觉作用:感知声波、水压及气体压力变化等。

单循环:血液每循环全身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体内整个血液循环途径为一个大圈,称为单循环。 脑神经:10对;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车、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副神、舌下完。

要点:第Ⅰ、Ⅱ、Ⅷ对是感觉神经,分别和嗅觉、视觉、听觉联系;

第Ⅲ、Ⅳ、Ⅵ对是运动神经,和动眼肌肉联系;

第Ⅴ、Ⅶ、Ⅸ、Ⅹ对是混合神经,皆与鳃节有关。

侧线系统:是水生脊椎动物(圆口类、鱼类、部分两栖类)所特有的感觉器官。

侧线的主要功能:感受低频振动、控制定向、协助视觉测定远处物体的位置、感知水压、水流。 前肾:脊椎动物在胚胎时期的肾脏称为前肾。

中肾:指羊膜类胚胎时期在前肾之后依次出现的肾,位于体腔中部。

背肾:指无羊膜类成体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和后部,相当于前肾后面的其余全部肾脏。 后肾:是羊膜动物成体的肾脏,其发生时期和着生部位都在中肾之后。

渗透压的调节:

1、海生鱼类:硬骨鱼类:体液浓度低于海水浓度,体液大量渗出;鱼类大量吞饮海水以补充体液

的丧失,同时通过鳃上皮的泌氯腺排出过多的盐分;肾小体大部退化,肾脏泌尿量很少。 软骨鱼类:血液中积累大量尿素,高达2%-2.5%,使血液渗透压高于周围海水,致使海水不

断渗入体内。进入体内多余的水分由肾脏排出体外,多余的盐分经直肠腺排出体外。

2、淡水鱼类:血液和体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水环境,环境中的水会不断地进入体内,鱼体又通过肾

脏不断排出低浓度的尿液;鳃的泌氯腺从水中吸收盐分以补偿盐的丢失。

性逆转:一些鱼类性腺从胚胎期直到性成熟期都是卵巢,只产生卵子,第一次繁殖后,卵巢逐渐转

变成精巢而呈现出雄性特征。如黄鳝、剑尾鱼等。

泄殖腔:是肠的末端略为膨大处,输尿管、生殖管都开口于此腔,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如:软骨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具有。

泄殖窦:输尿管、生殖导管共同开口处,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如圆口类、硬骨鱼、有胎盘哺乳类。 受精及发育方式:

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大多硬骨鱼类;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如虎头鲨;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如:海龙的受精卵在雄鱼的孵卵囊内孵化,天竺鲷的受精卵在雄鱼

口腔中孵化,鲶科的一种鱼受精卵在雄鱼胃中孵化。

卵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营养来自卵黄。如白斑棘鲨

假胎生: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发育前期 胚胎依靠卵黄供给营 养,发育后期胚胎从卵壳中破出,并在母体子宫壁内形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成卵黄囊胎盘,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

如灰星鲨。

洄游:鱼类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定时期,会沿着一定路线进行集群的迁移活动,以转换生活环

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需的适宜条件,并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这种习性和行为叫洄游。

两栖纲

体型: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

身体分部:头、躯干、尾、四肢

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

1、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不与头骨相连,腰带通过荐椎连于脊柱,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和支持

体重的矛盾。

2、皮肤具有丰富的多细胞粘液腺,能分泌粘液保持体表湿润,利于呼吸和减少水分蒸发散失。

3、具有简单的肺呼吸和不完全双循环,适应在空气中呼吸。

4、出现了颈椎和适应陆生生活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有颈椎1枚;脊髓出现了颈膨大和腰膨大,

脊神经形成了臂丛和腰荐丛;眼具有活动性眼睑、瞬膜和哈氏腺;首次出现了中耳,内耳具有 听觉功能。

两栖类适应陆生的不完善性:

1、肺呼吸不能完全满足生命活动需要,须借助皮肤等的辅助呼吸。

2、皮肤角质化程度低,不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3、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繁殖离不开水。

两栖类骨骼系统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

1、出现了五趾型附肢,动物在陆地上可支持体

重和进行运动。

2、出现了颈椎、荐椎各一枚。颈椎的出现和肩带不与头骨相连,增加了头部、前肢运动的灵活性;

荐椎通过腰带与后肢相连,将体重转移给了后肢,解决了陆地支持体重的矛盾。

3、出现了听骨——耳柱骨,可将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产生听觉。

五趾型附肢:前、后肢的末端均有五指(趾),指骨通过掌骨与前肢相连,趾骨通过跗骨与后肢相

连,这是陆生脊椎动物适于陆地运动的典型附肢类型。

不完全双循环:血液循环有体循和肺循环,但心脏结构不完善,多氧血和少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这种双循环叫不完全双循环。

变温动物:动物体不能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这类动物称为变温动

物。

犁鼻器:又称贾氏器,是四足类嗅觉的辅助结构,由薄软骨围成,内壁有嗅粘膜分布,可感知进入

口腔内物体的化学性质。因通常位于犁骨上方,故名。

咽式呼吸:两栖类没有胸廓,呼吸借助咽腔底部的上下运动来完成,叫咽式呼吸。

肺循环出现和鳃循环的废弃,使原有的鳃动脉弓发生重大变革:相当于原始鱼类的第1、2、5对动 脉弓消失。第3对动脉弓构成颈动脉,供应头部血液;第4对动脉弓构成体动脉,供应全身血液; 第6对动脉弓构成肺皮动脉,供应肺及皮肤血液。

蚓螈目、有尾目、无尾目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爬行纲

1、体型: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2、身体分部:头、颈、躯干、尾、四肢

开始具有12对脑神经,如鳄和龟鳖类。蛇和蜥蜴仅有11对脑神经。

爬行纲首次出现了胸廓。

胸廓:是羊膜动物特有得结构,由胸椎、肋骨、胸骨围成,具有保护内脏和加强肺呼吸得功能。 羊膜卵:是爬行类、鸟类、低等哺乳类产的卵。卵细胞外包被有输卵管分泌形成的蛋白、内外壳膜

和卵壳。因在胚胎发育中形成了羊膜,故称为羊膜卵。

羊膜卵的发育: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羊膜、绒毛膜、尿囊。

羊膜:由中胚层、外胚层构成。羊膜包被胚胎形成羊膜腔,内有羊水。保护胚胎,并为胚胎发

育提供所需的水环境。

绒毛膜:由外胚层、中胚层构成。贴近蛋白,与羊膜间形成胚外体腔。

尿囊:从消化道的后端发出,由内胚层、中胚层形成。是胚胎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它的出现,解除了羊膜

动物个体发育中对外界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全陆生成为可能。

颞窝:爬行动物颅骨两侧、眼眶后方1-2个明显的孔洞,称为颞窝。

颞窝是颞肌附着的部位,它的出现和颞肌收缩时的牵引有关。

唇窝:蟒蛇类的红外线感受器,位于吻鳞或上唇鳞表面的小形洼陷。

次生腭: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开始,在口腔顶壁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的腭突和翼骨构成的水平

分隔。

意义:完整的次生腭使内鼻孔后移,解决了吞咽与呼吸的矛盾。

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在两栖动物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

1、肺呼吸完全可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不再需要辅助呼吸。肺的分化比两栖类复杂,肺泡数目增

加,扩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同时,胸廓的出现可协助呼吸运动,使呼吸能力大为增强。

2、皮肤角质化加深,体表被有角质鳞或角质盾片,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3、体内受精,产羊膜卵。羊膜卵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绒毛膜、尿囊等胚膜,使胚胎在自身

的羊水中发育,摆脱了幼体发育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

4、骨化程度较高,脊柱分化彻底,颈椎和荐椎数目增加,使头部运动的灵活性增强,运动和支持

体重的能力提高。

5、有了比两栖类更加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综上所述,爬行动物解决了在陆上呼吸、水分散失、繁殖、运动等的矛盾,因而成了真正的陆

生脊椎动物。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鸟纲

恒温动物及恒温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恒温动物: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的的动物。 特点:具有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的能力,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高

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意义:(1)有利于酶的活动,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

(2)提高了快速运动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

(3)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动物的生活和分布范围; 1.皮肤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薄而松软的皮肤利于羽毛的活动和飞翔时肌肉剧烈的活动;

②羽毛被覆体表,不仅使鸟体形成流线型外廓,利于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着生在翼和尾上的

大型正羽构成了飞行器官的一部分。 2.肌肉适应飞行的特点:

1、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大动力;

2、胸肌、后肢肌集中在身体的中部,利于飞行时保持重心的平衡; 3.消化系统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①口腔内无牙,直肠短不贮藏粪便; ②消化力强、消化过程迅速; 4.呼吸系统适应飞行的特点

①有气囊存在,利于辅助呼吸、减少内脏器官间的摩擦、调节体温、减少身体比重; ②肺是由各级气管彼此吻合相通的密网状管道系统,具有极大的气体交换面积; ③进行高效的双重呼吸;

5.循环系统适应飞行的特点:完全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动脉血压高,血液循环迅速。 6.骨骼系统适应飞行的特点:骨骼系统轻、坚固、多有愈合,头骨薄而轻,成鸟的愈合为一个整体

的脑颅,口腔无齿,脊椎骨的愈合和尾骨的退化,使躯体重心集中身体中央,利于飞行时保持身体平衡,胸廓牢固为肌肉的剧烈运动和完成呼吸提供了坚固的支架,龙骨突起发达,为胸肌提供了宽大的附着面,锁骨成“V”的叉骨可避免飞行时左右乌喙骨碰撞,愈合荐骨与骨盆愈合使支持体重有了坚强的支架,前肢手骨的愈合和消失,使翼的骨骼构成一个整体,

既有利于着生大型飞羽,又使振翅有力,后肢腓骨退化,胫跗骨与跗跖骨构成趾间关节,能增加起飞和降落时的弹性。

跗间关节:鸟类的跗骨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与胫骨愈合为胫跗骨,下部与跖骨愈

合形成跗跖骨,二者构成的关节在跗骨之间,称为跗间关节。利于鸟的起飞和降落。

气囊:是鸟类气管分支的一部分,是中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伸出肺外末端膨大的膜质囊,主要有9

个气囊;具有减轻身体比重、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调节体温和辅助双重呼吸的功能。 双重呼吸:由于气囊的存在,鸟类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肺内均有新鲜空气通过,并能在微气管中

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现象叫双重呼吸。

视觉双重调节:鸟类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凸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体的凸度,

因此它不仅能改变晶体的形状,而且能改变角膜的屈度,称为视觉双重调节。

窝卵数:每种鸟在巢内所产的满窝卵数目。

窝卵数与鸟的成活率有关,对卵和雏鸟的保护愈完善、成活率愈高的,窝卵数愈少。

定数产卵:在每一个繁殖周期内只产固定数目的窝卵数。如:鸠鸽、环颈雉、喜鹊

不定数产卵:在未达到其满窝卵的窝卵数以前,遇有卵遗失即补产一枚,直到产满其窝卵数为止。

如鸭类、鸡类等。

迁徙: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的定期、集群、沿着一定方向飞迁的

习性。

飞羽:着生在翼区后缘的一列大型正羽,是构成鸟类飞行器官的主要部分,包括:初级飞羽、次级

飞羽、三级飞羽。

初级飞羽:着生在鸟翼腕、掌骨、指骨上的飞羽。

次级飞羽:着生在鸟翼尺骨上的飞羽。

三级飞羽:为飞羽中最后的一列,亦着生于尺骨上,实际为最内侧次级飞羽,但其羽色和羽形

常与其余的次级飞羽有所不同;有的鸟类,其着生于肱骨上的羽毛很发达,成飞羽

状,可称为三级飞羽。

哺乳纲

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特征:

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 的机能活动和多变的环境条件。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地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哺乳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1、具有在陆地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2、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体温恒定;

4、完善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5、胎生、哺乳的繁殖方式。

胎生: 胎儿借助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妊娠而成为胎儿后

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

胎生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和恒温条件,使外部环境对胚胎的影响大大减小。 表皮的衍生物:角质结构的毛、爪、蹄、指甲、洞角、叉角羚角、毛角;皮肤腺包括:皮脂腺、

汗腺、乳腺、味腺。

表皮角:分为洞角、叉角羚角、毛角。

毛的类型:针毛、绒毛、触毛

真皮的衍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少,包括:实角、长颈鹿的角、犰狳的骨质板

反刍:是食草反刍类动物取食后在瘤胃和网胃内经过初步消化后的食物,经逆呕反射,将食物逆行

经食道入口再行咀嚼的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