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蒙题技巧大全1

行测投机取巧之法--不会做题时就蒙吧

蒙题技巧一:蒙题时要先看哪个像答案

自从我国采用应试教育后,我们的应对方法却逐年下降。

我们现在复习,拿出一本书,从头看到尾,这是不对的。

我们做题的时候,应该先抓住形式的东西再做题,即:

做题时要先看哪个像答案。

例如:最长的,最短的,看着顺眼的

蒙题技巧二:答案分布规律

仔细研历年真题答案你会发现:

通过简单计算就知道答案的,选C

很难的选AB

规律:

——难题答案靠前

——易题答案靠后

原因:

——公务员考试要贯穿公正、公平原则,要体现在试题难易和选项设置中。 难题答案靠前,易题答案靠后,这样才能使难易题所花时间接近。 同时也使ABCD答案出现频率相近。

具体来说:

——对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的题选A和B

一般B的概率比A大,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字数很多的是难题。

在常识判断中题干字数极少的是难题。

——对绝大多数人都易的题选C

——选D的大多数都会做,就不要蒙了

行测试题越来越难,这是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报考者的共识。试题难度升级是一个大的趋势,各界考生普遍这样反映。

中央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为行测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没有达到这个分数线的进不了面试更谈不上录取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省市考试常称《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英文为Administrative attitude test(简称ATt)。本来是用来测智商的,有相当数量的题小学生都能做,好多题在小学生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上都有。少部分是中学生就能做的,只有极少数需要大学生才能做。但好多考生把它想得太难了,总以为微言大义,其实有时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考《行测》,把问题想简单点好。《行测》是用来过滤迂夫子的,公务员队伍不需要书呆子!

所有的认为行测难的报考者都是把行测当成知识考察来做的。这恰好中了“机关”,因为行测试题设计原理是公平,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做完所有的题,所以,要考100分基本上不可能。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有谁考过100分,当然,这也不否认今后出现有人考满分的情况。

因为行测的题设计得要公平,就需要考虑到任何一个专业的人都有所长,都有所短,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的水平。所以,做不正确所有的题是很正常的,包括很多培训书上,那些多年关注行测的人,依然还是经常做错题。

但这并不是说行测就不容易考高分,行测也容易考高分。有考中央行测的考了96分,四川也有考了98分的。考行测,根据我长期的研究,总结为一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

所以,行测高分之道,不只在于做得起的题要得分,更重要的是做不起的题也要得分。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

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由此,总体来说,难题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般说来,难得无从下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般说来,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估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就是最难的题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在不同的题中难题和易题的判断标准显然不一样。相对比较容易看出什么是难题和易题的在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演绎推理等题型上。但在常识判断中,根据研究,常识判断中的难题是题干比较短小、关键词汇不多的题。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为词语越少,词语之间能够形成逻辑链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样,即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你要是忘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从题干和选项中推知答案的,这是常识判断的难做之处。相反,那些题干比较长的常识判断,反而容易从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之间找到蛛丝马迹,根据有限信息提示,从而把答案做对。我们来看例子。

例: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05中央A)

我们先根据难度来判断,这道题有多难。如果以很难、难、易、很易为四级的话,估计这道题的难度为“很难”。因为看了之后,发觉这道题的答案和题之间找不出可以互相支持的地方。一般人简直无从下手。这时候,放弃做题是必要的,但放弃答案是不行的。这时候,你就选择A,对这种牛吃南瓜开不起头的答案选A的正确率非常高。我们来看考过的题中的难题与答案分布。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例: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了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

A、85米 B.90米 C.100米 D.105米(05中央A)

我们不用做题,就看题干中的数字哪些和答案相关,看能否选出正确答案。看:800,1,1/7,1/7。你觉得最可能跟哪个数字有关:85,90,100,105。应当想到,最核心的数字有3个:1,7,8。这样,答案基本不可能跟尾数是5的有关。可以说A、D都不是答案。在90和100中,哪个更接近答案呢?1001因为比较明显的感觉是100×(7+1):800。所以选C。这样,我们就绕过了从题中算出答案的麻烦。

考行测,有一句经典的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有过场。”从这题里你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再看一题。

例:姐弟俩出游,弟弟先走一步,每分钟走40米,走了80米后姐姐去追他。姐姐每分钟走60米,姐姐带的小狗每分钟走150米。小狗追上弟弟后又转去找姐姐,碰上了姐姐又转去追弟弟,这样跑来跑去,直到姐弟相遇才停下来。问小狗总共跑了多少米?

A.600米 B.800米 C.1200米 D.1600米(03中央A)

这道题有点难,你可能做不起。按一般的参考书的讲法,你可以倒回去验证。这样你会选出正确的答案。但我想用不着。首先看数字,40,60,150,肯定首要要能整除150,这样就只有两个答案备选,即600和1200。但是,最终答案应该是速度的三者速度的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关系最密切,答案要是三者的最小公倍数。只有A.600米才行。这样答案就选A。但在这里边,抛开了一个数80,因为它是另类。

懂了吗?现在你来选这道题的答案是哪个?

例5:甲、乙、丙三人沿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又1/4分钟遇到丙,再过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则丙的速度为:

A.24米/分 B.25米/分 C.26米/分 D.27米/分(03浙江)

你能选出正确答案A吗?你能说明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吗?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人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

“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座标法在操作时就是将给定的几个数字的横座标分别设定为1、2、3、4、5、6??,纵座标就是该数字本身。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数字之间变化规律。但这种稍嫌抽象,对于数字极大、极小的都需要加上感觉才能判断。

一、常识题

规律一:语气中的中庸原则

答案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对化的词语或太具体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

凡是选项中出现数字以及绝对化词语的一定是错误选项。正确率100%。

Em: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

B.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

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

D.我国已与周边所有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规律二:答案一定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

凡是选项中出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一定是正确的选项。正确率100%(民族自豪感要自己去把握,出题者不会把这个体现的很明显)

Em: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表达,不正确的是:(C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

B.黄金储备量已超过1000吨

C.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接近30%

D.第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

规律三:答案常是最近年份的选项

凡是选项中出现最近年份的选项很可能是答案。正确率86.76%

Em: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19xx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B.19xx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5:1,全国人大为8:1。

C.19xx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

D.20xx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二、言语理解

规律四:答案要从这个空白处的后面和下个空白处的前面去找,只有一个空白处的,从该空白处后面到结尾去找。正确率97.66%

E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如果______锻炼某个部分,就会使该区域增强,科学家发现小提琴演奏家的大脑中用来控制左手的区域远大于常人,因为左手按压琴弦的工作比较_____,而右手拉弓弦则相对简单,同样,阅读盲文的盲人,其大脑中很大的区域 _____ 给触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长期 紧张 安排 B.反复 繁琐 分配

C.直接 劳累 划分 D.刻意 复杂 预留

规律五:排除具有极端语气的词语,语气必须中庸,但在感情色彩为消极的情况下,

则语气要重。正确率100%

Em: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已有150多座,然而这些博物馆却很寂寞,终年_______,有的连自己学校的师生都不知晓,有的由于没有展出条件,众多的宝贝常年灰尘满面,利用率很低,至于说到免费开放和惠及民众,更是很________的话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A.门可罗雀 遥远 B.无人问津 突兀

C.门庭冷落 生僻 D.人迹罕至 超前

规律六:答案就在题干最后两句话的关键词上即后面原则、关键词原则

片段阅读的题干很长,最后两句甚至最后一句就是该片段的总结和精华。你只需要看最后两句,拿着笔把最后两句的关键词画出来。然后跟选项对比,记住正确答案的那个选项中的关键词跟题干最后两句的关键词一定不完全相同,但一定部分相同、相似、相近(找主、谓、宾,与选项最多有两项相同)。正确率100%

Em:美国著名学者伊顿曾预言:“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最高经济利益,将主要取决于我们同胞的创造才智,而不取决于自然资源。”伊顿的预言在今天已经变为现实。金融危机、能源和矿产资源价格急剧上涨,世界经济滞涨风险苗头显现,国民的创新能力得到许多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C)

A.人力资源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B.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将逐步降低

C.国家要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国民的创造能力

D.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规律七:排除有绝对化语气词语的选项

绝对化语气的词语包括带“不”字的所有词语、无、没有、未、必然、完全、必须、必需、含最子的词语、非、绝对。正确率91.76%

Em: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

面,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不仅受制于是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A)

A.目前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的期望

B.社会监督未引起监督对象的足够重视

C.媒体监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D.强制性监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数量关系

规律八:(1)选项有升降变化的直接排除最大项和最小项。正确率94.82%(2)单调升的选项,答案通常是最小项或者第二小选项。正确率91.12%(3)单调降的选项,答案一定不是最大项。正确率86.64%(4)选项越整越为答案。正确率91.72%

四、判断推理

规律九:答案从新定义的前面部分即修饰语中判断选项和题干的关键词对比去看,即前面原则、关键词原则。

定义判断通常是给出一个定义,这个定义通常是由新的部分跟旧的部分(即我们熟悉的部分)组成。比如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B)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

等活动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新定义体验营销。其中,营销我们都知道,但加上体验两个字,我们就不熟悉了,所以这个新定义的重点就是“体验”两个字。现在,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题干中涉及到体验的那部分文字解释画出来。记住新定义的前部分是考试考察的重点地方。

其中,体验的定义画出来就是让目标顾客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然后对比各个选项的关键词A经营理念传递给客户,显然不符合;C消费者参加研讨行业讨论会,显然没有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D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显然没有顾客的亲身体验。中有B有表演、小竞赛、试用等亲身体验。所以选B。

总之新定义的前部分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地方。根据新定义前部分画出关键词,对比选项跟题干的关键词。正确率100%。

规律十:选项如果是A,B的形式,那么正确答案一定A否B否。正确率100%

Em: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之中,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别人;任何人也只信赖充分了解他的人,包括他自己。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他如何值得你信赖呢?

由此可以推出:(B)

A.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别人

B.不了解自己,就不会被任何人信赖

C.他充分了解你,所以他值得你信赖

D.充分了解自己,就可以获得许多人的信赖

规律十一:选项中若有分局和整句的形式,答案一定是分局。正确率95.48%

Em:研究人员对四川地区出生的一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分析后发现,骨骼化石内的砷、钡、铬、铀、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与现代陆生动物相比,其体内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恐龙死于慢性中毒: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D)

A.恐龙化石附近土壤中的有毒元素会渗进化石

B.恐龙化石内还有很多相应的解毒元素

C.这批恐龙化石都是老年恐龙,属于自然死亡

D.在恐龙化石附近的植物化石里,有毒元素含量很少

五、资料分析

规律十二:(1)选项全部由文字组成的,答案往往是C。正确率92.32% (2)选项是几个国家名的,中国一定不是答案。正确率100% (3)题干含有“约”字的选项一定不是整数。正确率100%(4)答案在选项前部分相同的选项中。正确率92.17%(5)主要由数字构成的选项中,B选项当选概率最大。正确率90.71%

主旨观点型题目是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中占比重最大的题型。

语言理解与表达

主旨观点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 提问方式为:“这段文字主要谈论”、“这段文字的主旨是”、“作者意在强调/说明”、“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述的是”、“这段文字最有可能是在表述”等。 根据题目材料特点和解题方法,主旨观点型题目又可分为概括类和引申类。本文专家将结合真题对概括类主旨观点型题目进行解答方法讲解,帮助考生备考。

概括类主旨观点型题目指作者的观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正确答案是对文段内容、主旨的归纳、总结。

1.解题原则:概括要全面

概括要全面指的是要全面概括文段的“要点”。一般情况,材料在论述时出现了几个要点,正确选项就应该体现几个要点,要点不全的多为错误选项。

例题: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下列表述最能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

A.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持的恒心

B.读书要和实践相结合

C.读书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D.要爱看书、勤读书和善读书

解析:此题答案为D。文段讲了读书的三种境界:首先,要耐得住清冷与寂寞,能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即要爱读书;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即要勤读书;再次,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即要善读书。A、B、C三项都只是三种境界中的某一种,只有D项全面地概括了所有境界。

名师点评: 即使不细看文段,仅从“三种境界”、“首先”、“其次”、“再次”这几个词语也可得知,文段论述了三个要点,根据“概括要全面”的解题原则。可知正确选项应该体现三个要点。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包含三个要点,故可迅速判断答案为D。

2.解题方法

(1)首尾寻找中心句

例题:(2010·联考)近年来全球油价持续上涨,随着各国原油生产能力的日益提高,全球原油储备资源日趋紧张。据分析人士预测,这一上涨趋势绝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受此影响,尽管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越来越多的人决定暂缓买车或者开始暂停用车。照此看来,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http:// /)

A.预测未来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

B.说明汽车销售业的经营风险将会增加

C.探讨能源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联系

D.认为能源行业将逐渐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

解析:此题答案为B。文末“照此看来”提示后面的内容是作者的观点,即“整个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增无减”是文段的中心论点。由此可知,作者主要针对的是“汽车销售市场的经营风险”,A、C、D三项均未涉及“汽车销售”的问题,可迅速排除,故B为正确答案。

(2)事物罗列抓共性

例题:(2011·国家)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利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137.5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光照吸收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B.暗合数学规律的叶片结构对植物生长有利

C.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植物叶片生长的差异

D.对光照的吸收影响叶片的生长角度

解析:此题答案为B。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文段中的一些信息迷惑,如“光合效率”、“光照”等。这样会很容易地将答案定位在A、D两项上,而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其实文段并没有明确的观点,而是以甜菜、车前草、梨树三种植物为例,分别阐述了其叶片生长角度对其生长的好处。我们可以通过文段的这三个例子来总结它们的共性,其中的“垂直”、“夹角”、“弦角”、“对数”等词语是解题的关键,它们的共性与B项的“暗合数学规律”正好吻合,故B项当选。

(3)文末注意新概念

例题:(2010·国家)中国古代礼制要求服装尽力遮掩身体的各种凹凸,在裁制冕服时可以忽略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测量。冕服章纹要有效地体现等级区别,图案就必须清晰可辨、鲜明突出。这使中国古代服饰中与服饰图案相关的绘、染、织、绣等工艺技术相当发达,也使中国古代服装的裁制向着有利于突出图案的方向发展。与西方重视身体三维数据、要求服装紧窄合体的立体剪裁法不同,中国古代无论是冕服对人所占空间的

扩大,还是图案对冕服平面风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国传统服装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礼制的要求使中国传统服装采用了平面剪裁法

B.中国古代服装的剪裁方法推动了印染技术的发展

C.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产生与发展为特征

D.礼制对官员服装的规定制约了中国古代服饰艺术的发展

解析:此题答案为A。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代礼制的要求使得服装忽略了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并因体现等级的需要而突出了图案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倾向于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http:// /)

名师点评 由文末“都指向了……平面剪裁法”这一总结型句式可知,“平面剪裁法”这个文末出现的新概念为文段的落脚点,正确选项应包含这一概念,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A。

(4)尾句警惕“个别”词

例题:(2010·联考)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文物保护的理念相对落后。事实上,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工业遗产更是如同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容器,凝结着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有些工业遗产,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东西,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

A.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B.文化研究应以工业遗产为突破口

C.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D.工业遗产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

解析:此题答案为D。文段首先指出人们对工业的文物保护理念比较落后,接着从“每项工业遗产”、“近代工业遗产”、“有些工业遗产”三个方面阐述了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概括起来即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故答案选D。

名师点评:文段第二、三、四句的主语均为“工业遗产”,可见“工业遗产”是文段的中心词,A项没有包含这个中心词,故可首先排除。B项“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文中未提及,排除。很多考生看到文段最后一句,可能很容易错选C。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句说的是“有些”工业遗产,讲的是个别情况,而非普遍情况,所以C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