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学方法及蒙题技巧

行测数学方法及蒙题技巧

行测高手秒题,绝对是建立在对题目强大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看过很多关于这些方面的书籍,看的时候思路都懂,但实际到了考试,还是很难一时间反应得过来。对于这些所谓的秒题方法,可以把它练到形成条件反射,但绝对不能傻傻地把它变成自己的一种思维惯势,尤其是现在题目难度渐渐加大,而且呈现多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掉入出题人的陷阱。所以我这里也不多说那些,还是说一点自己以前做题的心得吧,太细的也不多说了,论坛上分门归类各种专项练习的大把,不是现在这种剩下两天的紧急情况下该去钻的东西。还是分题型来吧:

数推:5道题无非就是那几种一直在变来变去,做差、3项推理、幂次、长数列/分数列,表格或者什么变种的,如果这几种用上了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出来,那就果断蒙吧,但蒙咱们也要有技巧地蒙,而绝对不是瞎蒙。一般来说,如果选项里面出现负数、小数,什么3奇1偶、3偶1奇的,特殊选项就要引起重视了,再结合整体的奇偶性和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当然既然是蒙,就没办法保证100%的准确率,总会有偏差,如果都能100%蒙对,那就是买对彩 票,而不是蒙了。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2,7,23,47,119,()

A.125 B.167 C.168 D.170 像这种题就是根本不用想的,后面全奇,选项选偶数的概率几乎为0,在时间匆忙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情况下,选择B.167无悬念。因为排掉两个偶数,125只比119大6,跟前面对比起来显然不可能。

其实这只是基本技巧,对于这5题,我一直的想法都是尽量保3争4冲5...

数算:还是重点讲这个大家都比较害怕的类型,包罗万象的各种应用题,现在真要完全说下来估计打到明天都打不完,所以我也只说一些适用于多数题目的方法。

首先是代入整除那种,很多人应该都懂,但像我开头所说的,懂是个好事,但有时如果不多注意就很容易掉陷阱里。

比如在论坛上看过那道很经典的题目:

甲乙丙丁四个队植树造林,已知甲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的四分之一,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三分之一,丙队的植树亩数是其余三队植树总亩数的一半,丁队植树3900亩。那么甲的植树亩数是多少?( )

我看到下面很多人都是这样回答:哥秒了,选能被3,4,5最小公倍数整除的那一个。都是这样想当然,题目也不看清楚就直接代,直接就往出题人陷阱里面钻了...毕竟它问的不是总数有多少。

有意识地去注意这些分数的关系,并把它转化为倍数的形式去寻找可以整除的选项,这种思路还是必须的,如果碰上了的话可以减少很多计算量,但绝对不能死套,要多动一下脑子去认真看清楚题目。

第二个是特值法。主要是用来解决总工程量不明的工程问题还有总量未知(什么若干、一批之类的)的一些分配问题

最常见的是工程问题的设最小公倍数,其实主要是因为工程问题如果常规解法,同样是特值法,但却是设的1,那样会碰到很多分数的东西,那样计算起来繁琐得多。同样用几道题目来说下,我举的例子都是比较简单的,但也都是很具代表性的,而不是具体到某种类型的题目。细节我都会说,总体思路也就是那样,能吸收多少就看各 1

位了,当然如果你连工程问题、路程问题、等差等比的那些公式都不懂,那我建议你最好现在赶快去翻翻课本...因为说实话这些可能对你没什么用;如果你是高手,对于这些已经再熟悉不过,觉得是小菜一碟了,也可以选择不看:

例1. 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2天,乙单独完成需要4天,如果甲做完一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则做完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解:设总工作量为8,则甲单独1天是做8/2=4的量,乙单独1天是做8/4=2的量,

这里为什么取个8,就是因为2,4的最小公倍数是4,但为了避免数值过小,我把它放大了一倍而已。 甲做掉一天,那剩下就是8-4=4,给乙做,那就是4/2=2天,合起来就是3天,选A

解这题全过程不超过20秒。

例2.有若干个苹果,甲拿了其中的1/3少4个,乙拿了余下的1/4多4个,请问剩下的苹果比甲乙拿走的总数少几个?

A. 1 B.2 C.3 D.4

解:取特值12(方便分数计算,取了3,4的最小公倍数)

那么甲就是拿了12/3-4=0个,剩下的自然也还是12个,那么乙拿了12/4+4=7,再剩下的当然就是12-(0+7)=5了...明显就是比他们一起拿走的少了2个,选B。

例3.动物园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个,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个,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个,那么如果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多少个?

A.3 B.4 C.5 D.6

解:同样很简单的,设总数特值60(12,15,20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第一群有60/12=5只猴子,第二群有60/15=4,第三群有60/15=4,则平均就为60/(5+4+3)=5个,选C。

第三种是比例法,比例法在数学题里面运用确实相当广泛

第一道先拿跟这次省考一道差不多的题目:

例1小明从家到学校,先用每分钟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如果这样一直走下去,那他会迟到8分钟;后来他改用每分60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学校5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解:像这种工程问题、路程问题的比例法解题,一般都是先找速度比(效率比)或者时间比,要记得两个公式:路程比=速度比=时间比的反比(总工程量比=效率比=时间比反比),

比如这里前后速度比是50:60=5:6,那么时间比也就是反过来6:5,相差1个比例点,为什么?就是因为先走2分钟路程速度改变所造成的(等于说速度提高了,所以快了1个比例点)对应的就是那前后相差的8+5=13分钟,那么后来走的就是6个比例点的时间,即13*6=78分钟,所以走的路程就是78*50=3900米,加上前面100米,就是4000米了。也可以用后面5个比例点来计算,即13*5=65分钟,65*60同样=3900,加上100,等于4000,选D。

例2.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跟第一题差不多,主要是百分数应该怎么转化的问题,

这里车速提高20%,即前后速度比是5:6,则时间比是6:5,相差1个比例点,对应提前1小时,即1个比 2

例点就是1小时,所以如果按原来速度走完全程要6小时;

“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速度比4:5,时间比就是5:4,同样差1个比例点,对应的是2/3小时,那么按原来速度走完后半程就是5*2/3=10/3小时,即前面那120千米用了6-10/3=8/3小时, 所以原来速度是120/(8/3)=45千米/小时,全程就是45*6=270千米。

例3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20个,可以提前一天完成,工作4天后,每天多加工5个,结果提前三天完成。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A.200 B.250 C.280 D.300

解:前后效率比20:25=4:5,所以时间比是5:4,差1个比例点,对应2天(提前3天跟提前1天的差)所以工作4天后,按照原来的速度需要5*2=10天,因此总的零件数有(10+4)*20=280个,选C。

例4一个袋子里放着各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球占四份之一,后来又往袋子里放了10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三份之二,问原来袋子里有多少个小球?

A.8 B.12 C.16 D.20

解:像这种题目重要的是抓恒定不变的部分,比如这里红球之外的那些球就是前后数目不变的。开始时红球和其它颜色球比是1:3(注意占1/4的转化方式,即总共是4份,红球1份,那么其它颜色就是3份了)往袋里放了10个红球后,比例变成6:3(其实是2:1,同时扩大3倍,为的是跟前面的1:3形成对比)前后相差5个比例点,每个比例点就是2个球(10/5=2),所以原来有(1+3)*2=8个球,选A。

总的来说,比例法就是用来解决那些前后效率速度这些或者比值出现变化的题目,碰到那种说“前面一种情况,后来经过改进、提速,或者换另一种情况会怎样怎样”的题目,就可以用比例法来解决,数学题里这种题目实在太多了,所以好好看一下,对考试肯定是有帮助的。

行测83.3分的人晒复习和考试经验,惠及公考大众

考前一夜太兴奋导致只睡了4个多小时,考试前昏昏沉沉的,幸亏之前准备了两罐红牛,在发卷子之前当着全考场朋友的面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光。。。

之后开始精神抖擞的做题,顺序就是从前到后(出题的人肯定是按照大部分人的习惯来安排顺序的,如果不是有特长的话建议就从前往后做题)

题目全部做完涂完卡还有15分钟,快速的把最后十几道计算题重新复核一遍,再看了一遍语言理解,考试时间刚好结束!

几个注意点:

1、切忌边做题边涂卡,容易打断思路,破坏做题状态

2、遇到有疑难或者模棱两可的题目切忌过于纠结,可以先打个记号然后做后面的,等思路清晰了重新回来看这些题目可能会有更接近正确答案的看法

3、平时复习时做的题目其实套路都差不多,主要就是训练做题速度和降低低级错误发生率!!!!!如果一套题做下来发现自己能作对的题目都没有出错的话,那你离高分就不远了

4、做题时如果遇到完全不会的题目,要有阿q精神:我不会做的别人肯定也不会!这样你就能以更好的状态做下一道题,而不至于方寸大乱

5、最后,狗屎运很重要,之前江苏省考我行测也只有60多分,这么短时间能提高20多分肯定有运气的成分,所以平时攒rp很重要

以上经验,分享给大家,望考友们提出批评意见,顺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满意的职位!

3

 

第二篇:行测蒙题 技巧大全

众所周知的是,行测题基本都做不完,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性的放弃,放弃那些自己不擅长的题型,比如数量关系题,比如逻辑推理题。但是对于寸土寸金的公考,选择放弃又何尝容易。有的时候就剩那么一两分钟,有的放矢的蒙一下也许可以救急,那么怎么提高蒙题的正确率呢,下面介绍几种实战的蒙猜法。这些战法都是很多考生实战经验的总结,里面包含着应试考生当时的心里状态、紧张程度、解答思路等,市面上的参考书上是没有的,那些所谓的公考专家也不可能象应战的考生一样能总结的这么淋漓尽致。 第一蒙:选项里有整数也有小数,小数多半是答案。

见例5:64,24,44,34,39,()

A.20 B。32 C 36.5 D。19

直接猜C!

例23:2,2,6,12,27,()

A.42 B 50 C 58.5 D 63.5

猜:发现选项有整数有小数,直接在C、D里选择,出现“.5”的小数说明运算中可能有乘除关系,观察数列中后项除以前项不超过3倍,猜C 正解:做差得0,4,6,15。(0+4)*1.5=6 (2+6)*1.5=12 (4+6)*1.5=15 (6+15)*1.5=31.5,所以原数列下一项是27+31.5=58.5

第二蒙: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又出现负数,负数多半是答案。 例24:-4/9,10/9,4/3,7/9,1/9,( )

A.7/3 B.10/9 C -5/18 D.-2

猜:数列中出现负数,选项中也出现负数,在C/D两个里面猜,而观察原数列,分母应该与9有关,猜C。

第三蒙:猜最接近值。有时候貌似找到点规律,算出来的答案却不在选项中,但又跟某一选项很接近,别再浪费时间另找规律了?苯硬履歉鲎罱咏南睿司挪焕胧?

例25:1,2,6,16,44,()

A.66 B。84 C。88 D。120

猜:增幅一般,下意识地做了差有1,4,10,28。再做差3,6,18,下一项或许是(6+18)*2=42,或许是6*18=108,不论是哪个,原数列的下一项都大于100,直接猜D。

例26:0.,0,1,5,23,()

A.119 B。79 C 63 D 47

猜:首两项一样,明显是一个递推数列,而从1,5递推到25必然要用乘法,而5*23=115,猜最接近的选项119

第四蒙:利用选项之间的关系?伞?

例27:0,9,5,29,8,67,17,(),()

A.125,3 B129,24 C 84,24 D172 83

猜:首先注意到B,C选项中有共同的数值24,立马会心一笑,知道这是阴险的出题人故意设置的障碍,而又恰恰是给我们的线索,第二个括号一定是24!而根据之前总结的规律,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我们发现偶数项9,29,67,()后项都是前项的两倍左右,所以猜129,选B

例28:0,3,1,6,√2,12,(),(),2,48

A.√3,24 B。√3,36 C 2,24 D√2,36

猜:同上题理,第一个括号肯定是√3!而双括号隔项成规律,3,6,12,易知第二个括号是24,很快选出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