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计划及进度

高三语文组复习计划

20##年高考的帷幕刚刚落下,20##年的高考已经上路。在高三备考的这场征途中,怎样才能走得稳健?怎样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预先做好计划,把计划作为指导工作的纲要和规则,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为此,语文学科根据学校高三备考的总的精神、指示,做出如下计划:

一、  整体计划安排:

1一轮复习

紧扣课本,狠抓基础。灵活使用专题知识点提纲和练习提纲2份,分专题复习,注意各种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在实中求活,在实中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

一轮复习以“看看、讲讲、练练、评评”的形式进行。

2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和综合训练相结,使学习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观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水平的提高。以考纲为主线,结合专题知识点,构建知识的完整体系,同时注重查漏补缺,完善一轮复习的知识网络。着重抓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抓考试方法、技巧的巩固与提高。

二轮复习以“练练、评评”的形式进行,抓好各考点的融合,重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三轮复习

考前热身训练阶段,时间较短,根据高考考试说明,尽可能覆盖所有知识点,突出重点能力的训练,本阶段着重做各地模拟卷、信息卷,老师要注意强化学生考试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考试技能与心理素质的训练,将备考战略落实到备考战术中。

三轮复习以“练练、评评、看看”的形式进行,抓好考试方法、规律指导,重在学生考试技能的提高。

二、一轮复习安排

(一)复习内容

以课本为依托,梳理文言文基础知识,同时结合考试基本题型按专题复习:

1字音2字形3标点符号4词语5成语6病句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用句式选用句式变换句式修辞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图文转换

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默写名句名篇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文学类文本(散文、小说)阅读和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科普、调查报告)

写作

(二)复习要求

1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以编写的资料为主,梳理、点拨知识点,精讲精练,系统复习一遍。基础知识部分注重积累训练,以“天天练”的形式渗透到每天的语文学习中,复习内容以常见易错的典型试题为主,力争堂堂落实双基(知识和技能)。

  2将课本上的文言文系统复习一遍,熟记文言虚词的用法;对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要达到看之能译、合之能诵、默写全对的程度。

3理清考点,通过集中强化训练把握解题方法、答题技巧。语言应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也应注重技巧和实例的结合。

4对于选做题——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时小说与散文并重;实用类文本以人物传记、新闻为主,科普、调查报告也需注意。另外,在对某个观点作出评论或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思辨性。

5写作方面,注意素材的积累。要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关注自我。在平时的训练中可做些审题立意、列写作提纲、安排结构、锤炼语言等方面的集中训练。作文教学应呈现出训练的序列性、目标性、针对性。

(三)复习点侧重: 

1)强化积累,夯实基础语文贵在积累。诵读和练习是语文积累的不二法门。

诵读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语文高考必须重视诵读这个环节。各班利用早自习,制订好诵读计划。

诵读的内容,可参见下列这些。

①诵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 1——必修 5 的文言文。达到会背诵,会翻译,会解词。

②背诵名句名篇。达到会背诵,会默写,在此基础上向教材其他背诵篇目和新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延伸。

③诵读字词(包括熟语)。一是教材上容易读错的字词;二是提纲中的字词内容。

④时文美文。自选和由教师推荐报纸、提纲上的文章,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⑤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积累语言素材,掌握考场作文的一般写作规律。

考点训练,实现突破考点训练是语文备考的核心,考点的训练必须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掌握方法,逐步推进,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1、字音、字形——积累中强化辨析(辨音、辨形、辨义)。

 2、词语(包括熟语)——突出实际运用能力。

 3、标点符号——关注常见错误。

 4、语言运用——依照规范操作。

5、古文阅读——突出四个重点:

①实词——重视积累(重点是“大纲”上规定的 120 个实词)巧妙推断具体语境中的词义。

②虚词——突出重点(18 个虚词),辨明用法。

③句式翻译——直译为主,避开误区。

④分析综合——重视人、事、理。

对文言句式的复习,要注意五个联系:

①     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对词类活用的分析联系起来

②     把对实词意义的理解与辨析特殊句式联系起来

③     把理解文句与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联系起来

④     把课外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

  把文言中的辨词析句与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法分析联系起来

 6、古诗阅读——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7、现代文阅读——审清要求,依文作答。

 8、作文——打造文体强势,突出文章亮点。

突出两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强化三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在标题、开头、段首、结尾等处画龙点睛,设计亮点。

    作文教学要突出落实各种基础文体的要求和训练,要将语言出彩贯串于平时教学,同时要做到:

1)长与短结合(即整篇、分段与组句训练相结合);

 2)文与纲结合(成篇训练与拟提纲相结合);

 3)读与写结合(读课文、读时文、读高考优秀作文,促写作);

 4)练与评结合(练规范,练技巧。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具体做法:

①     备好两大“菜系”,突出特色品种。考虑到作文训练的各个方面,尤其要备好两大“菜系”——记叙文、议论文。在此基础上,再备好自己的“特色菜”——自己所擅长的文体。平时训练,突出这两种文体,明确文体要求,尽量避免笼而统之地要学生写“话题作文”。

②注意积累素材,丰富写作仓库。鉴于高考作文,“材料丰富”是一个重要的评分点,也是形成作文区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平时要教育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积淀,为作文备好原材料。

②     大、小作文结合,提高发展等级。除考试时的作文认真对待以外,教育学生坚持片段训练。注重写作技巧,研究考纲对作文的要求,在发展等级上下够工夫。

(四)具体措施

1、备课 

1)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统”

“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五统”: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统一测试。

2)进行课前集中备课,重点抓好备考指导思想和施教策略集中备课过程,对考点按体系、按章节,从考纲要求、备考理念、备考方法、注意事项等全方位多角度及时交流。备课组老师把近几年的高考题重做一遍。开学伊始,认真地研读近年来的考纲,针对做题中发现的问题与考纲中的提示性和暗示性内容,把握今年备考重点,做到不盲目,不漏项。

3)在集体备课中,强调“小组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办法。事先按照教学计划确立好论题,备课时一人主讲,大家讨论、补充。这样,大家经常沟通交流,共享课件,群策群力,共同提高。有了集体的智慧,大家再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施行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既能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又注意给与青年教师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他们在备考中锻炼能力,试着挑大梁,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充分利用早自习,抓紧抓好古诗文背诵和基础掌握。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练习课、写作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周一次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印发美文佳作,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鼓励学生自购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扩大写作视野, 明确高考作文指向。指导学生对作文自批自改,做到同学间互动交流,全面提高。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利用好学生手中的资料,注重课后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回复。严肃课堂纪律,优化课堂教学秩序。 

3、辅导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4)对艺体类学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5)关于培优补困。鼓励语文“跛脚生”和“希望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关注他们的进步,适时适当进行辅导。具体办法是: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4、作业与考试 

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有作业就有批改”的要求,对学生作文一定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进度以及集体备课安排

 

第二篇: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2009-20xx年度高三第二学期语文复习计划

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语文复习的方法和策略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强化目标意识,使复习具有导向性。

语文总复习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不明,就会方向不明,产生随意性、盲目性、主观性,因此,要搞好语文总复习,首先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1、制定复习目标的依据。

平时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而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教学目标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这是因为《教学大纲》解决的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目的在于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毕业水平,而《考试说明》解决的是高考“考什么”和“怎样考”的问题。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高校选择合格的新生,所以高考又是衔接中学和大学学习的考试。《考试说明》正是根据高考的特点,从五个部分,37项内容规定了语文高考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目标。这37项能力目标就是制定复习目标的依据。

2、制定复习目标的方法、要求。

①制定复习目标的方法:复习目标的制定可从终极目标出发,根据复习阶段的不同,制定出中程目标,然后分解成为即时目标,最后围绕即时目标开展复习活动和进行复习评价。例如:在进行专题纵向复习时可按《考试说明》37项内容的顺序制定专题中程目标,然后按知识点分解成若干即时目标,在课堂上进行复习训练、落实。

②制定复习目标的要求。复习目标、复习活动、复习评价是复习的三要素,而复习目标居于首位,它直接关系到复习的目的。它应具备下列要求:

目标要有明晰性。制定目标时,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专题,每一节课,每一项复习活动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让学生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目标要有可行性。制定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切实可行,因材施教。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的要求,防止目标过高或过低。过高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过底容易掩盖矛盾,使学生产生自满骄傲心理。

目标要有集中性。制定目标时,不可贪多,要集中,一堂课要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争取一课一得或一课两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目标要有连续性。制定目标时,要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和能力的联系性,有计划有序列地制定目标,以形成知识和能力的链条,达到知识的系统化。

目标要有针对性。制定目标时,一要针对《考试说明》规定的各种能力要求,二要针对复习的重点、难点,三要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目标要具有可量性。复习目标的制定要便于评估量化和控制,便于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矫正和反馈。

二、强化计划意识,使复习具有针对性。

要使复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有计划。语文总复习的计划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要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一般说来,语文总复习安排四个阶段为宜。第一阶段按照课本单元的编排顺序进行复习(一般称横的复习),一单元一检测。这个阶段的复习,重在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能力,使课本知识系统化,第二阶段按照《考试说明》的37项能力要求进行复习(一般称纵的复习), 1

一项一项复习,一项一项落实,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做好考前的练兵。第四阶段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养精蓄锐,迎接高考。

2.要有可控性和针对性。

语文复习的计划性还表现在它的可控性和针对性上。制定的计划要有长计划和短计划;既要有单元计划,又要有课时计划;既要有专题训练计划,又要有综合训练计划;既要有一个月的计划,又要有一周的计划。制定的计划要便于操作,便于落实,防止落实失控。制定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搞调查研究,搞好民意测验,要了解学生实际,听取学生要求,有的放矢。制定的计划一定要与学生见面,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总复习才能有条不紊,扎扎实实,有纲可循,有章可依。

3.要有灵活性。

语文总复习制定了计划,除了时间和内容的安排,还有教学方法的安排。某一阶段某一单元某一课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必须具体缜密,切实可行。同时又能根据复习进展的实际,灵活地加以调整,使复习发挥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效果。

三、强化原则意识,使复习具有科学性。

要提高复习的效益和效率,除了目标和计划外,关键是复习的方法和路子是否正确,采取的策略是否科学。在复习中必须强化如下六条原则:

1.依纲原则。

《考试说明》是语文高考的大纲,它所规定的37项能力要求就是高考的知识点、能力点。复习中,应时时牢记。

2.联系、比较性原则。

在复习中多联系多比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鉴别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善于上挂下联,拓展延伸。如:《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三篇文章的结构比较;《xíao@①之战》《曹刿论战》写法的比较;李白与杜甫,苏轼、辛弃疾与柳永、李清照诗词风格的比较;鲁迅杂文与小说的比较等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性原则。

复习中既要夯实基础,使基础知识达到熟练,又要注重理解和运用,这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关键。要加强学生做题思路的指导,加强解题规律的总结,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4.全面系统性原则。

复习要全面、系统,在语文总复习这个庞大的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定要全面,能力的培养要全面,按照《考试说明》要求,任何一个知识点、能力点都不要放过,要善于穿线连网,使知识达到系统化。

5.序列性、层次性原性。

在语文总复习中必须坚持序列性、层次性原则。语文知识的复习,要从语音到文字到句子……形成序列;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句到段到篇形成序列;写作也要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从记叙到说明到议论到应用,从命题到自命题等形成序列。这样,使知识的复习,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全面,形成递进层次。

6、反馈矫正原则。

2

这一原则既适用于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综合训练、大型模拟测试,也适用于写作、阅读、文学鉴赏等单项训练。反馈、矫正能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其过程如图所示:

附图{图}

四、强化训练意识,使复习具有操作性。

语文总复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训练。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都是通过训练来养成的。没有训练就不可能巩固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如下训练:

1.课堂训练。

第一节课都应围绕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这种训练,时间不要长,内容不要杂,要专要精,要以达成目标为目的。练习后,认真做好反馈矫正工作,巩固课堂效果。

2.单元训练。

这是指以课本中自然编排的单元或按体裁另编成的单元为单位进行的训练。单元训练必须目标明确,知识点、能力点既要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又要覆盖整个单元,题型可按高考的题型进行设计,要定时定量,有梯度有层次,练习后要认真讲评矫正。这种以单元切块的训练方式适合于第一阶段的横的复习模式。

3.专项训练。

这种训练包括基础知识的专项训练,各项能力的专项训练,写作方面的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要限时定量,内容集中,目标专一。题目设计要有梯度、信度、效度,要有连续性。重要的专题可以反复训练,多角度训练,直至达标为止。专项训练适合于第二阶段的纵的复习模式。

4.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一般指高考前的模拟训练。这种训练的要求是:①每次训练的时间、题量与高考等同。②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系数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③命题的内容、角度、思路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④试卷的长度、结构、分值要切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⑤要有序列性、连续性、递进性,综合训练一般以7—10套题为宜。 ⑥训练之后要认真反馈矫正。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更加切近高考的要求。

5、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难点、重点,是学生失分率最高的一项,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①抓好课堂阅读训练。课堂阅读教学的本身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现代文阅读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应利用课本或补充的材料,加强阅读训练,用精读、品读、快读、跳读、评读等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性、比较性、快速性的阅读能力。

②加强语言因素训练。平时的教学往往只注重文章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分析,而忽略了语言因素的训练,这是不可取的。应该从语言因素入手,把握字、词、句、段、篇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含义,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辨别筛选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对于重点的词、句、段要反复咀嚼,反复研究,反复比较,做到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词句能加以解释,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③加强语段的阅读训练。加强段落阅读训练是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段落阅读应着重研究段的内部结构、层次,词语在句段中的含义,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心句的位 3

置,段意的概括,语段在全篇中的作用等等。通过训练,诱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检索、阐释、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六种能力。

④强化自能读书的训练。在语文总复习中,同样反对“满堂灌”“注入式”的以讲代读的现象,反对越俎代庖的、扼杀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方法,应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分析、去归纳,确实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⑤加强“大语文”阅读训练。除在课堂上加强阅读训练外,还应增设相应的阅读课,补充名篇名段,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举办读书方法交流研讨会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6.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应抓好以下几点:

①抓全面。所谓全面是指作文类型要全面训练,作文表达方式要全面训练,作文体裁要全面训练,作文准备过程(观察、阅读、积累、审题、立意、拟题、列提纲)、作文过程(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过程要全面训练。

②抓序列。作文训练一定要有序,作文体裁训练要有序,表达方式训练要有序,作文过程训练要有序,作文心理因素训练要有序。

③抓专项。所谓专项是指写作速度、审题、立意、开头、结尾的专项训练,列提纲、构思谋篇的专项训练,缩写、扩写、改写等专项训练。

总之,语文总复习只有方法得当,安排科学,才能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

2010-2-26郑知彬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