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附件4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备注:教学内容填写周教学计划。

 

第二篇:《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教学计划调整

《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教学计划调整方案

一、本课程简介: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和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本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培养机械类和近机类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的机械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和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通用零部件及其传动的原理。并为学生在设备的正确使用、设备的故障分析、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具体要求,对本课程总课时调整为120课时(含实验和实训),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开课,其中第二学期60 课时:理论教学47学时,实践教学13课时。13课时的实践教学主要用于普通平面运动机构的的认识实验等;第三学期60课时:理论教学13课时,实践教学47课时,47课时的实践教学则侧重于普通机械设备的拆装、测绘与课程设计等技能实训。

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伊犁地区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中职人才。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中,始终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的原则,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建立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

(一)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课程内容

必须按照一线生产实际需要授课,其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是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注重实际应用,因此应把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性质和常用运动副的代号、机构运动简图的建立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对于机械传动和零件设计部分,应减少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介绍,增加零件细部结构的设计介绍和一些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的介绍,并加强对机械运行的介绍,比如多种传动方式的组合、原理、特点以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维护等。课程新体系首先从机械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使学生了解机械整体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把握零件和整体的关系。从简易的联接入手,到各种机械传动、支承结构,以机械传动(除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外,还包括连杆传动机构、凸轮传动机构、棘轮传动机构和槽轮传动机构)为课题重点,把握各种机械传动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机械安装和调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机械设计综述一章,强化了整机设计的内容,对机械设计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综合阐述,为两周的课程设计做准备。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宜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自学、分析讨论、技能训练”四个环节相结合,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
  精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力求使知识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例如机构的结构分析进行精讲,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凸轮机构设计、平面齿轮机构的设计都只精讲一种基本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其他结构形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学。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机械基础》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解机构时,列举了实际机器(汽车、内燃机等)和日常生活中(客车上的折叠椅、缝纫机的踏板机构等)的应用实例,又特别介绍了与专业有关的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铣床、牛头刨床等)应用实例,因而增强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时,总是事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体地领会各种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寥寥无几。所以对有些章节的学习,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觉得索然寡味。要克服以上弊端,达到教学的最佳目的,关键在于融教与学为一体,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机械基础》中适当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改革程式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激励法、模型演示法、多媒体技术、实践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五)搞好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该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设计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在选题上要考虑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侧重面。可以选设计题目为二级减速传动或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设计。这样的选题,既包括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又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在设计之前,应先组织学生对该传动装置进行拆卸、安装和现场参现,使学生熟悉装置的基本构造,整体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结构、功能、装置和调整;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特点。然后找出标准件与非标准件,明确传动装置布置形式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建立起一个立体的概念。在设计过程中,许多参数不可能完全由计算决定,需要借助画图,初选或初估等手段。并且通过边画图、边计算、边修改,交叉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资料,学会查阅相关手册。通过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本课程及有关课程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