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总结

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行动研究阶段个人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积极参与行动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课题研究,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生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研究组确立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课题,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学初,制定个人行动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积极探索行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加强研究组教师的理论学习,统一下发群体学习材料,并适时交流探讨。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行动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并最终走上了研究道路。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第一,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引导和教会学习各项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细化要求,逐一落实;

第二,设立小干部监督岗,实行条条习惯有人管,人人争做好学生。第三,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多加鼓励,进步的及时表扬,违犯的适时纠正,做好沟通和动员;第四,利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教师观察等形式,取得教育合力,征求家长的建议和取得配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均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前不能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课堂学习用品就出去玩;很多同学没有验算的习惯,在老师的要求下又不知该怎样验算,往往是做样子给老师看,根本检查不出自己的错误;还有的同学课堂思维单一;课后不能自觉进行复习和预习,老师布置了复习和预习任务,却又不知如何下手等等。调查结果及分析,为我们确立课堂和课后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

有了前期的调查与了解,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我们首先关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演算、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课堂思维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为了便于教师掌握情况,我们制定了《课堂学习习惯明细表》,由研究教师随机进行观察和引导。

二、我们又根据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又进行了良好写字姿势的培养、认真听课的培养、独立思考和勤于思考的培养,并制定了课堂学习的细化要求。

三、课后学习习惯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课前预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和家庭作业习惯培养三个方面。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方面,为了研究方便易行,我们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策略,即每周重点培养一个习惯。主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渗透习惯培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习惯培养方面的内容。为了提高研究成效,我们不仅仅在大的方面实行“各个突破”策略,在大的习惯培养方面,我们又进行了细化,现在以“课前预习习惯”培养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采用“各个击破”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

首先,我们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预习方法,比如:读读、看看;提出疑难问题;尝试做题;做预习笔记等。然后我们会在课后布置一定的预习内容,从朗读3遍、标自然段、圈生词、表读音、组课内外词语、描红等5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通过上课观察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及预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找到学生在预习方面的问题所在,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策略,以便下一阶段进行有目的的强化训练,这样逐步深入,各个击破,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预习习惯,不至于使得预习流于形式。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教导处工作比较繁忙,以及本学期教学活动比较频繁,本人的行动研究的班级对比研究没有得到落实。

2、本人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下阶段力争有、更高质量的论文诞生。

3、在习惯培养中采用的是“各个击破”的策略,实行一周一个好习惯,应该说本周习惯学生养成确实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面培养的习惯慢慢地衰退,怎样才能使得习惯真正成为学生习而为常的惯性动作,让习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是后期不断研究的内容。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困难,但我们坚信,凭着对教育教研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二篇:研究总结

研究总结.txt32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我们的课题是“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及菜名翻译”当时选这个课题是为了能够了解现在我们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些异同点。而且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了解中西菜名互译的一般规律,懂得如何菜名翻译。

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和网上查找资料等。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每一位组员都非常积极的参加工作,很活跃。我们也通过研究学到了很多在平常学习生过重不会学到的知识。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关于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技巧。每个组员的反应都是:享受这次研究活动。而且我们也拥有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出的指导老师:CHERRY!

经过挺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预期中所需要的资料。有有关

菜名翻译的技巧和规则。现在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总结归纳的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

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总结起来,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然而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同样也是观念上的差异。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另外就是我们得到的关于菜名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地方菜可直接用拼音

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音译就是把菜品的中文名字用拼音写出来,这种方法简洁直接也很有特色。比如豆腐,虽然可以译成“大豆乳酪”,但更多的是用“TOFU”一词即可,美国人点菜已经会正确地说“TOFU”,还知道它有益健康呢。还有像“担担面”(DAN DAN NOO DLES)“云吞”(WONTON)等餐点,直接用拼音命名,含有一种“我有人无”的自豪。反正国外没有相对应的食品,那么就用我们的称呼好了。

二、意译有三大讲究

不用说,这是最要功夫的译法。意译法仔细讲来也分3种:

以用料为主的翻译——主要介绍菜肴的主料和配料,先写好其中的鸡肉、牛肉或海鲜的种类名称,再加上青菜、果仁等配料的名称,像香菇(BLACK MASHROOM)、鲜笋(BAMBOO SHOOT)都是中餐常用的材料,外国人多数不会大惊小怪,会照吃不误。

以味道为主的翻译——在用料之外,强调调味的作料,把椒盐、麻辣、甜酸等味道注明在菜单上,这对外国人点菜会有很大帮助。要知道外国人给予中国菜“用舌头来吃的饭菜”的美誉,很多时候他们来吃的就是味道。加了青葱、芝麻等,都是特色风味,不妨一一写出。 以烹饪法为主的翻译——把常用的煎炒烹炸方式译入菜名,既符合中国菜的传统,又能显示中国菜的制作艺术。菜肴爆炒的浓香、油炸的酥脆、清蒸的清淡都可以充分在文字中显示出来。在海外,红烧一般会明说是用酱油(SOY BEAN SAUSE)做的,而不是笼统地说是BROWNSAUSE,这样不喜欢酱油的外国人就可以不点这道菜了。

三、巧用人名地名

这个译法似乎又回到了音译法,但实际上却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底蕴。细看外国菜谱会发现,法国的奶酪、德国的香肠有很多都注明了产地和风味,而且他们的这些地名即使出现在英文菜单上,也全都使用原文拼写。所以我们的“西湖牛肉羹”、“蒙古烤肉”、“上海酱鸭”,也可以写上这些特色地名的汉语拼音,或者加注“SHANGHAI STYLE”(上海风味),顺便也给外国朋友们来点地理知识。

同样,借类似“东坡肉”、“左公鸡”、“麻婆豆腐”等菜式中的人名,就可以向外国人介绍一下这是中国诗人苏东坡,著名将军左宗棠等人所喜爱的食品以及四川妙手阿婆的拿手菜等,增加进餐时的趣味话题和交流。

两点注意!

1.使用所在地通用名称和烹调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叉烧肉”,只要写成“BBQ烤肉”(涂了浓调味汁的烤肉),北美人就心领神会了。而我们常说的“荷兰豆”,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雪豆”,翻译时需要注意。

2.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礼仪之邦,要尽量避免暴力、性等字眼。比如“童子鸡”,只要写

成“很嫩的鸡肉”就可以了,有的餐馆翻译成“未过性生活的鸡”就会被笑话了。想来咱们老祖宗发明这道菜的本意,也只是要标榜材料的鲜嫩爽滑而已,没有谁要打听鸡宝宝的私生活。

这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所得到的知识,我们的本次研究活动非常成功,感谢每位组员和指导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