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自评报告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自  评  报  告

铜  陵  学  院

二〇##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1

第二部分  本科教学工作状况………………………………………………………4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4

(一) 办学定位与规划………………………………………………………………4

(二) 领导能力………………………………………………………………………7

(三) 教学中心地位…………………………………………………………………9

(四) 人才培养思路………………………………………………………………11

(五) 产学研合作教育……………………………………………………………12

二、教师队伍………………………………………………………………………13

(一) 生师比………………………………………………………………………13

(二) 队伍结构……………………………………………………………………14

(三) 师德水平……………………………………………………………………15

(四) 教学水平……………………………………………………………………16

(五) 培养培训……………………………………………………………………16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18

(一) 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18

(二) 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18

(三) 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20

(四) 教学经费投入………………………………………………………………20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21

(一)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21

(二) 培养方案……………………………………………………………………22

(三) 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23

(四) 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25

(五) 实验教学……………………………………………………………………26

(六) 实习实训……………………………………………………………………27

(七) 社会实践……………………………………………………………………27

(八)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28

五、质量管理………………………………………………………………………29

(一) 结构与素质…………………………………………………………………29

(二) 规章制度……………………………………………………………………30

(三) 质量控制……………………………………………………………………30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31

(一) 政策与措施…………………………………………………………………31

(二) 学习氛围……………………………………………………………………32

(三) 校园文化活动………………………………………………………………33

(四) 组织保障……………………………………………………………………33

(五) 学生服务……………………………………………………………………34

七、教学质量………………………………………………………………………35

(一) 思想政治教育………………………………………………………………35

(二) 思想品德……………………………………………………………………37

(三) 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37

(四) 专业能力……………………………………………………………………38

(五) 体育和美育…………………………………………………………………38

(六) 师生评价……………………………………………………………………39

(七) 社会评价……………………………………………………………………40

(八) 就业率………………………………………………………………………42

(九) 就业质量……………………………………………………………………43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45

一、教师队伍方面…………………………………………………………………45

二、办学条件方面…………………………………………………………………48

三、人才培养方面…………………………………………………………………52

四、教学管理方面…………………………………………………………………57

五、学风建设方面…………………………………………………………………61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铜陵学院坐落于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安徽省铜陵市,迄今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年10月,学校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3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00多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94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现有教职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97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23人,外聘教师169人。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452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500多人。

学校现有会计学系、工商管理系、公共管理系、金融学系、经济贸易系、外语系、文学与艺术传媒系、法政系(社会科学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建筑系等12个系,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建有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铜文化研究所等16个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

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管理学》、《税法学》、《成本会计》、《金融学》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等5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近年来,学校围绕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发展、开放办学、合作育人之路,不断创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在安徽省较早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思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20##年12月,学校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牵头组织开展了联盟高校学生交流、教师互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编写应用型教材,推进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等工作。此举,受到了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国研网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撰文肯定联盟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为强力推进省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让广大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在认真分析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充分把握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时研究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实施“八百工程”的决策部署。自20##年以来,学校大胆尝试,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积极性,深化了应用型高校建设内涵,拓宽了应用型高校建设之路,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认为“八百工程”的提出是“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

学校坚持合作育人,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自2008 年以来,学校以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教育文化中心)为平台,共建“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为依托,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20##年,学校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年,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

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扩大。培养了以全国道德模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模范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沈浩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了发挥好沈浩精神的育人作用,学校建设了“沈浩精神传承暨大学人素质教育基地”,积极构建以沈浩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学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持续攀升,稳居于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年、20##年、20##年,连续三年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皆为100%,文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0分、13分、15分,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21分、25分、33分;新生报到率分别达 97.83%、98.51 %、98.33%。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达到95%以上。

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本科教学工作状况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秉承“明德尚能,博学日新”的校训,树立“办学为了学生、育人依靠教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为追求,坚定走内涵发展、开放办学、合作育人、特色强校之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水平。

(一)办学定位与规划

1.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科专业定位:以经济类、管理类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皖江地区,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目标定位: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努力实现学校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招生就业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突破,现代大学制度初步建立,师生和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规划制订与实施

学校高度重视规划在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作用,精心制定“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三个子规划。“十一五”期间,学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思路和办学目标,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影响。

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20##年,学校制定了《铜陵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子规划,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18000人规模、办学实力稳居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服务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任务。

3.办学特色培育

学校注重办学特色培育,坚持以特色求发展,紧紧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坚持脚踏实“地”,着力培育有“用”之“财”的办学特色。“地”即接好地气,“用”即突出应用,“财”即弘扬财经,努力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办学竞争力。

在服务面向和依托上,强化地方特色。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合作育人,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一是以“四个中心”为平台,以“四个基地”为依托,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二是围绕“中国古铜都铜陵”这一地域特征,努力做好“铜”文章,设立了“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了“铜工艺品虚拟研发平台”、“现代铜艺设计教学实验平台”、“铜陵数字图书馆”等,与地方共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青铜文化数据库。受国家天文台和铜陵市政府委托,学校组织实施了世界天文年“铜都鉴日”铜工艺品方案征集活动,其作品已被选用并组织生产。三是主动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动对接江南、江北集中区建设,并与之签订战略性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连续三年出版了《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专辑。学校被安徽省教育厅、铜陵市人民政府授予“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四是积极参与和承接铜陵市委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重大课题研究,如“推进铜陵城乡一体化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等。由学校起草完成的“铜陵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并经国家批准实施。五是积极推动皖江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安庆师范学院、池州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教师互聘、学生互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突出应用特色。学校在安徽省较早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思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方面,走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学校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提出并实施了“八百工程”,探索建立了“三进入、三延伸”(企业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企业科技攻关项目进学校;实验室延伸到企业、教师培训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企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双休日校外“拜师学艺”活动,大力实施“双百计划”(利用3-5年,选派100名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聘请和柔性引进100名相关行业、产业领域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加强“双能型”(既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又具有进行产学研合作的能力)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科技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专业结构和布局上,彰显财经特色。学校现有经管类专业20个,占专业总数46.51%,其中国家级经管类特色专业2个、省级经管类特色专业5个,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几年来,会计学等专业招生分数线接近安徽省一本分数线。财经科研实力较强,财经类教师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余项。毕业生遍布于安徽省财经领域的各条战线上,他们中的一大批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岗位能手,有的成为著名大学博士生导师,有的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最受尊敬的新徽商等称号。全国道德模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模范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为我校86届会计学专业优秀毕业生,中国平安证劵原总裁薛荣年同志为我校85届会计学专业优秀毕业生,等等。

(二)领导能力

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牢固树立“办学为了学生,育人依靠教师”的办学理念,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升本之后,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多次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逐渐统一了对建设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认识,并带领全校师生深入开展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20##年,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中,学校提出“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进一步增强应用的办学方针”。20##年,学校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20##年,学校与安徽省教育厅、铜陵市政府联合召开“市校合作  共谋发展”大会,签订了《安徽省教育厅、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同支持铜陵学院加快发展的协议》,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年,学校被立项为安徽省五所之一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铜陵市连续四年每年支持学校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专项资金600万元。学校领导主持、参与了“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子课题《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应用性高校战略联盟发展路径与模式研究》。《高教领导参考》刊文重点介绍了我校应用型高校建设创新成果。

学校以实施“八百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省示范应用型高校建设。“八百工程”即:打造百家名师讲坛,5年内聘请100位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来学校授课或开设学科前沿讲座;推出百堂精彩一课,制作百堂示范课例;举办百场学术报告,每年举办100场学术报告,邀请在校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博士和学校党政领导给师生作学术报告;实施百个合作项目,每年承接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项目、企业产学研项目、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共建科研平台项目、皖江经济专题研究项目等100个左右;通读百部经典名篇,要求每届本科生在4年内阅读100部(篇)名家经典著作;出版百部教材论著,5年内精编或撰写100部左右的应用型专业教材、专著或在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的优秀论文;选派百名教师访学,5年内选派100名左右教师到国内外研修、访学;推行百项服务承诺,3年内推行100项服务承诺,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自20##年以来,推出了一批“精彩一课”、教材专著、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服务承诺,举办了300多场名师讲坛、学术报告和读书报告活动,选派了50余名教师赴境外交流访学,等等。

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注重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等的作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倾听师生呼声,了解师生需求,及时解决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努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得到师生的拥护。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满意率高。

(三)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牢固确立了教学观念的先导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管理的基础地位,确保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领导重视教学

学校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校形成了高度重视教学的浓厚氛围。学校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教育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建立了校领导联系教学系(部)制度、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等,学校领导经常到教学单位,到教学一线走访调研,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经费优先教学

一是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以满足教学为基础,始终把教学经费投入摆在优先地位,通过积极调整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压缩办公经费开支,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加强教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上来。二是学校多渠道筹措教学资金,20##年以来,争取到铜陵市“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专项经费1800万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经费2000万元,获得邵逸夫基金500万港元以及省财政配套经费700万元等。

3.制度保障教学

一是建立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了教学运行管理,完善教学自我评价及质量改进机制,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坚持在人才引进、津贴分配、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向教学系(部)倾斜、向教学一线倾斜、向教师倾斜。制定了《教学工作奖励办法》和《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有效保证和激励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

4.管理服务教学

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学校注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所有”的服务理念,即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师生员工服务。要求各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切实加大“三个精力”投入,即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投入教学管理的精力,加大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精力,加大教学管理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投入管理和服务的精力。学校行政、教辅、后勤系统始终把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作为主要任务,认真做好各项教学服务和保障工作。

(四)人才培养思路

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探索和建立了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路径,以此引导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思路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础;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实现“五个结合”,即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相结合。

2.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构成了应用型人才的“三个要素”。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就是要满足“三个符合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符合度,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3.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保障

优化课程设置,适应职业岗位素养对人才的需要。构建“平台+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把行业准入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模块比例。

创新教学模式,适应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行“三进入、三延伸”开放式教学模式,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机制。

打造“双能型”师资,适应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实施“双百计划”,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兼职,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探索因材施教的途径,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实施了学生境外学习交流计划试点,与国外高校开展本科生“2+2”联合招生培养。

实施素质拓展计划,适应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知识竞赛、学术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指导和支持学生参加与专业教育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考试,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探索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纸质、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学载体。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地方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支持。

1.共建实践基地

学校先后与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盐城二建集团等省内外200多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了教学、实习实训、就业、科研校外实践基地100多家,其中重点建设26家。这些基地既为大批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和就业岗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又推进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利用这些基地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与铜陵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合作共建的安徽省大学生SYB创业培训基地,为在铜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就业培训6000多人;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涉外人才培训。

2.开展合作育人

学校积极与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与江苏沙钢集团联合举办了“沙钢班”,与安徽莱德光电科技公司联合举办了“莱德班”,与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蓝盾班”,与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华为班”等。

学校积极探索了“三进入、三延伸”开放式教学,鼓励企业进校园共建工程实训中心,鼓励企业家进课堂开展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进企业开展双休日校外“拜师学艺”活动。GE Fanuc自动化公司(上海)、铜陵市邦威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校内共建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其中GE Fanuc公司投资建设的自动化系统实训中心是其在安徽省高校的首个合作项目。

二、教师队伍

(一)生师比

学校共有教职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97人,外聘教师169人,折合教师数671.6人,折合学生数14648.6人,生师比 21.81:1 。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二)队伍结构

1. 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中正高、副高职称人员195人,占专任教师的32.66%,中级、初级职称人员392人,占专任教师65.66%。

2-1 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表

2.学位结构

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3人,硕士学位39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70.85%。

2-2 专任教师队伍学位结构表

3.年龄结构

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40人,占专任教师40.20%,36-45周岁教师224人,占专任教师37.52%。中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较高,年轻化特征明显,已成为师资队伍的主力军。

2-3   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表

4.学缘结构

教师主要来源于外校,外校学缘的教师比例占99.83%,呈现多种学缘相互结合、优势互补的态势。

5.主讲教师

20##-20##学年,在编主讲教师482人,具备主讲教师资格 469人,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比例为97.30%,并全部通过岗前培训。

6.“双师型”教师

学校具有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116人,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40人,其中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18人。

(三)师德水平

学校重视师德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党政工作要点。制定了加强师德教育、职业道德建设、学术道德规范等文件,并采取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师德教育。将师德师风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广大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综合素质较高。我校有20多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全省模范教师”、“安徽省师德标兵”、“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四)教学水平

学校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规范教师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教师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在学生评价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优良。

学校重视科研促进教学工作,制定了《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若干意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目,出版教材和专著62部,共发表论文991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21篇。

近年来,学校有2人获“省级教学名师”,14人获“校级教学名师”,5人获“省级教坛新秀”,17人获“校级教坛新秀”,361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91人次在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中获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和“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

(五)培养培训

1.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学校坚持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组织青年教师集中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等课程,并要求青年教师观摩优秀教师授课,上岗前进行试讲。制定了《关于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有关规定》,开展“一帮一”、“以老带新”和“传帮带”活动。坚持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基本能力。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学校重视开展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培育和建设工作,在人员、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扶持,集中优势资源,建设了一批教学团队,引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拥有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工商管理应用型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1个校级教学团队。

3.强化教师在职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在职培训,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单科进修、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效果较好。20##年以来,通过实施“双百计划”及“选派百名教师访学”工程,学校共选派114人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60多位年轻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7位年轻教师在职进行博士后研究,20多名教师参加国内访学、进修、交流。共选派50余位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智利、韩国,以及台湾地区考察交流。另外,每年还有很多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安徽省教师发展网络在线学习、学术研讨会等各种短期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重视“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既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又有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教师。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一)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学校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加快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建经济管理类实习实训平台、会计实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用友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法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等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与GE Fanuc自动化公司(上海)共建自动化系统校企合作实训中心,以及会计电算化、金融实验室等83个实验、实习、实训场所,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0个。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利用率较高,20##-20##学年,全校实验室完成了课内外实验共818819人时数,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906.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039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当年增长11.10%,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121台,百名学生配置教学用计算机14.68台,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二)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1.图书资料的建设与利用

馆藏资源较为丰富。图书馆现有中外文纸质图书94万册,纸质期刊1500余种,报纸132种,电子图书1062637种,电子期刊19300种。生均纸质和电子图书136.70册,其中纸质图书64.17册,每年纸质图书生均进书量4册以上。电子数据库20个,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就业培训库、网上报告厅、Emeraid管理学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服务功能设施较为齐全。图书馆建筑面积23353平方米,设有外借处、阅览室、自修室20个,阅览座位2600个,配置电脑200余台。图书馆采用“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阅览、公共查询、统计等全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实现网上借阅、图书预订、图书推介等多种功能。图书馆实行全开架、大流通服务方式,周开放时间105小时,电子资源“全天候”开放。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书目查询、数字资源检索、发放使用手册和开设文检课等服务,图书馆的利用率较高。

资源共享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年以来,图书馆分别与安徽省联盟高校图书馆签署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合作协议”,与铜陵市图书馆、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签署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合作、开放、共建、共享项目协议”,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安徽省CALIS管理中心”签订了三方资源共享和服务协议,与铜陵市文化局共建共享“中国青铜文化数据库”。自建了“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数据库,中央财政资助学校的“铜陵数字图书馆”已建成使用,并向地方部分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开放。通过以上工作,既建立了学校教学、研究等所需的文献保障体系,又提高了服务师生和社会的能力,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2.校园网的建设与利用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构建了一个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网络平台。目前拥有联网服务器30余台,网络交换设备70余台,拥有宽带为1002Mbps 的出口,总信息接入点26010个,校园网覆盖两个校区的教学区、学生区、生活区,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稳定、安全校园网络。

校园网实现了对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全覆盖。目前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的信息化管理。学校重视网络资源建设,教学辅助平台可提供多种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名师视频课程、名家学术报告、就业培训视频学习平台,以及各种考试、考证类题库和模拟考试系统。目前,学校正在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自20##年开始,学校启动了新校区建设,目前新校区的教学、生活功能基本完善。学校占地面积873630.26平方米,生均60.45平方米。建筑面积338273.01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6129.36平方米,生均10.11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57153.08平方米,生均10.87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76间共8494座,语音室10间共655座,百名学生配置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63.31个。

学校建有三个标准化田径运动场,以及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活动场地,并与铜陵市政府共建了国内一流的网球中心,体育场馆总面积达78715平方米,生均5.45平方米,基本满足日常教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另外,150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16500平方米的艺术楼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

(四)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经费使用上,逐年加大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20##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866万元,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与学费收入12409.30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达15.04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73.84元,教学经费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校始终把专业与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坚持内涵发展,扎实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设置专业,结合专业岗位需要和行业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一)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1. 合理布局专业结构

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弘扬财经特色,发挥工科优势,促进专业交叉融合,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目前,学校43个本科专业中,经济管理类专业20个、理工类专业14个、文艺法类专业9个,专业比例分别为46.51%、32.56%和20.93%,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2.科学规划和调整专业设置

学校建立了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基本形成了专业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为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积极发展经济类、管理类以及工程技术类专业。结合铜陵及皖江地区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高的产业结构特点,努力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了电子商务、金融工程、物流管理、商务英语、金属材料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一批应用型专业。同时,对一些社会需求不旺、发展后劲不足的专业限制招生规模。

根据《铜陵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学校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主题主线,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和应用学科专业。

3.重视特色专业培育

目前,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占专业总数46.51%,财经类专业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财经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社会美誉度高。学校按照“分层建设、强化优势、重点突破”的建设思路,并结合区域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重点建设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自动化三个专业,以此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和12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已经形成了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专业三个层次的特色专业建设格局。

(二)培养方案

1.制定科学合理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遵循“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坚持能力培养不断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五大原则,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四个环节,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行业)调研→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能力分析表制定→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培养方案草拟→校企共同论证→学校审批”的技术路线进行制定。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认真开展调研,充分吸收企业行业、用人单位、毕业校友等多方面意见,并且成立了15个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行业、企业聘请了62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各专业培养方案基本反映专业培养目标。

2.课程体系突出应用

科学构建“平台+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融合,坚持做到“两个突出”、“五个结合”,强化能力培养,建立全过程、多层次、四模块(实验、实习、论文设计、社会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达到总学分的20%,理工类专业达到总学分的25%。设置拓展学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

3.执行情况良好

学校制定了《关于培养方案执行的暂行规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必须进行充分论证,并报教务处审核、主管院长审批方可实施。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教学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到了开课有计划、授课有大纲、调整有程序、过程有监控,保障了培养方案的良好执行。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1.有序开展课程建设

学校重视课程建设,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标准、重点课程建设管理条例等,按照校级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三个层次进行培育和建设,优先扶持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以“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开展了校级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检查和验收工作。目前,学校建有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重点课程30门,每个专业重点建设3-5门应用型核心课程。同时,推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提高资源共享服务能力。

学校明确要求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加大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开设,加强选修课的管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各专业均开设了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选修课程数量基本满足需求。20##-20##学年,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129门。

2.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

学校要求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紧紧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注重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应用。学校制订了《关于制(修)订和执行教学大纲的规定(暂行)》,要求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都应有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并结合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体现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拟定教学进度表并公布实施。大纲的调整和变更须经严格的审批程序。

3.注重教材选用和建设

学校成立了教材建设委员会,制定了《教材管理办法》,要求教师在选用基础课教材时,优先选用国家或省(部)级的优秀教材;在选用专业课教材时,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等高质量的应用型教材。建立了教材选用质量评价制度,学生对选用教材的满意度达93.84%。鼓励教师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编写符合专业特点和学校定位的优秀教材,落实“八百工程”的百部教材论著编写工作。20##年以来,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教材70部,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5部,财政部规划教材7部,省级精品课程教材2部,各类应用型教材10部。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实验指导书和讲义36种。

4.鼓励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学校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和网络课程培训,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得到加强,教学效果不断提高。20##-20##学年,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共909门次,占必修课的41.2%,多媒体教室使用率高,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学校开展了两期“百堂精彩一课”评选活动,已评选出37门校级“精彩一课”并全部上网,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学校积极引进优质课程资源,现有1000多门视频资源课程和100多门可进行在线考试的考试库,并建有大学英语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学校获得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13项。 20##-20##学年,学校还开设了5门视频选修课,共有500多名学生选修。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1.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学校要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传授向应用能力培养转变,设置专项教学研究课题,鼓励开展以教学方法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与实践。20##年以来,共立项校级教研课题76项、省级教研课题18项。专门制定了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等政策。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大学体育个性化教学、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力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模拟审判、证券模拟交易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改革考试方法

在坚持严格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过程、严格评分标准的基础上,改进考试考核方式,既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又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核。探索建立课程试题库,要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教考分离,流水阅卷。目前,学校已建6门试题库。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采取笔试、口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出勤、作业、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实验、实习实训、设计作品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向灵活应用,从重考试结果转向重学习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各系也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开设了《思维创新与创新技法》、《创新设计概论》等创新课程,鼓励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规定校级科研课题必须有学生参与才能立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进入人才培养方案。20##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高校。

(五)实验教学

精心安排实验教学,每学期编制《学期实验课程总表》和《实验周计划表》,确保课程实验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开出,基本形成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框架体系。逐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施小学期制,利用假期开放实验室,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教学。20##-20##学年,学校共开设实验课程437门,其中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162门,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实验开出率较高。

学校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28人,理论课教师兼职指导实验,专兼职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为87.80%。

(六)实习实训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实习实训管理制度,规范实习实训教学。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资建成经管、电气、建筑和机械四大类实习实训中心。学校还实行校企校地共建模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了8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每学期编制《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表》,保证实习实训按教学计划执行。制定了《实习(训)经费核定办法》,规定工科专业学生实习经费400元/生、文科专业学生实习经费280元/生,实训的耗材按实际单独报销,实习实训经费有保证。采取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实习教学组织方式,确保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实习实训时间有保证。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指导实习实训,并且按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保证了实习实训的教学质量。注重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的考核,以成果展示、意见反馈、实习报告评阅等方式考核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

(七)社会实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志愿服务、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相结合,学校制定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不少于4周,计4学分,同时,把教师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20##年,学校共组建了186支实践团队,其中校级以上重点团队76支。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覆盖了全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

制定了《关于双休日开展校外“拜师学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双休日校外“拜师学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系结合专业特点,主动联系铜陵市企事业单位,由教师带队、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利用双休日深入一线,以听报告、参观、顶岗实习等形式了解生产实际和管理运营过程,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截至目前,学校已开展该活动26次,组织学生累计达2000多人次。

(八)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学校制定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开题、指导与撰写、答辩与成绩评定、管理与检查等提出了标准和要求。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定了实施文件,并开展了前期、中期、后期检查。

学校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重视知识和技能运用,结合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题目大小适宜、难易适当,一人一题。鼓励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从企事业单位寻找课题,增强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并聘请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实际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指导教师。学校规定指导教师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一般不超过12人。20##届毕业论文(设计)共计2981篇,其中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达总数的50%以上。

五、质量管理

学校不断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充实教学管理队伍,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全过程监控,重视教学反馈和质量改进机制建设,初步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结构与素质

现有教学管理人员48人,其中校级教学管理人员16人,各系(部)都有分管教学的领导和教学秘书或教务员,副高以上职称24人,占5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4人,占29.16%;45岁以下中青年管理人员25人,占52.08%。队伍结构较为合理,人员比较稳定,59%的人员有五年以上在教学管理岗位工作的经历。

学校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研讨会、境内外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先后选派教学管理人员赴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学习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先进经验。

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务意识较强,深入教学一线,广泛听取意见,解决问题,积极主动服务广大师生员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课、日常教学巡查、专题调研等形式,了解教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研究、予以解决。20##年,学校教务处荣获“安徽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教务处长荣获“安徽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能较好地把研究成果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研课题,教学管理人员公开发表教学管理及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8篇,同时,学校还组织多个部门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作攻关。

(二)规章制度

学校不断完善和修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编印了《教学管理制度文件汇编》。建立了由教学管理纲要、专业建设、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材建设、教师与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实践教学等六个大类构成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和系(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基本文件。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行事历、总课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校级层面教学基本文件。系(部)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具体的教学基本文件。

学校重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出台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重视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几年来,学校没有因管理制度缺失造成教学事故,20##-20##学年,仅发生3起一般性教学事故。

(三)质量控制

学校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建立了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逐步完善自我评估制度,注意发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构建了由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反馈和改进、教学质量资源保障、教学质量组织保障等六个子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由教务处、评建办、督导组和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四个部分构成,现有校级专兼职教学质量监控人员20人。

学校加强对教学质量常态监控。一是重视开展学校、系(部)两级常规检查,主要对教师上课情况、学生到课情况、教学秩序等进行检查。二是重视开展期初、期中及期末的“三期”教学检查。三是重视开展听课活动,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员、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听课,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整改。

在教学质量常态监控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教学系(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评教制度》等评估制度。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了专业、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基地等专项检查与评估。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一)政策与措施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学校成立了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和出台了《20##-20##年大学生学风建设规划》、《学生学业警示制度暂行办法》、《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优秀学生奖学金评比暂行办法》、《优良学风班评选办法》、《学生纪律处分暂行办法》等学风建设、考核和奖惩制度,从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证学风建设的有效开展。

学校坚持把学风建设情况作为对各系学生工作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实施了系领导、辅导员进教室、进宿舍、进网络,以及低年级学生上晚自习、早操早锻炼等制度,坚持每周公布出勤情况。开展考试质量月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违纪、作弊等现象,给予严肃处理。

(二)学习氛围

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通过通读“百部经典名篇”、打造“百家名师讲坛”、推出“百场学术报告”等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同时,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近年来,低年级学生晚自习出勤率逐年上升,学生违纪率逐年下降,获奖数量明显增加。

6-1   学生考试违纪情况统计表

6-2  学生获各类荣誉一览表

(三)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积极打造学生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平台,促进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20##学年,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127 场,304名学生完成了70项科研立项工作,109名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赛、“计算机基本技能大赛”、“3D模拟大赛”、“数学建模大赛”、“会计知识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类、创新类竞赛。学校以 “学生社团文化节”和“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为统揽,积极开展“大学生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社团风采月”等文化精品活动。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设立了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为每一个社团聘请了顾问和指导教师。目前,学校有学生社团28个,会员11760人。近三年,46100余人次参加了370余项社团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2个学生社团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称号,社团会员获得省级表彰12项。

(四)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校、系二级学生工作管理机构以及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体育运动委员会等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体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按1:200设置了辅导员岗位,现有专兼职辅导员74名,其中20名为科级专职辅导员,班级配有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6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兼职人员8名。

(五)学生服务

1.开展学生学习指导工作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促进师生互动,制定了《本科学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编制了《大学生学业指导手册》。坚持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学生工作座谈会,定期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建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加强师生交流,了解掌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设新生入学教育课和专业导论课,指导新生做好学习规划。

2.开展职业规划、创业教育指导

学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等公共选修课,每年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创业大赛”,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建立了安徽省大学生SYB创业培训基地,在铜陵市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了我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活动。20##-20##年,在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暨创业大赛中,学生获金、银、铜共6枚奖牌,学校获最佳组织奖。

3.开展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

学校坚持抓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抓技能培训,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抓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工作效能的提升;抓基地建设,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抓机制建设,促进毕业生就业保障水平的提升,努力实现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学校建立就业网站、就业QQ群,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编印《就业指导服务手册》,做好“双困”生就业援助服务。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通过问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

4.开展贫困资助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学校设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建立了奖、贷、勤、助、补、减学生资助体系。近三年,累计资助学生8780人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220.25万元,没有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民生工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咨询服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与讲座,及时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成立大学生心理协会,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形成了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

七、教学质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

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抓好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构建了“4+X”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4门必修课外,开设了“儒家思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多门公共选修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13个,获得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项目4项,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每年编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调研报告集》。

2.依托党团活动,抓好学生骨干培养

完善党员培养体系,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积极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通过党校培训、团校培训、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重视理论性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开展“学理论、知国事”竞赛等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每年组织活动7次以上。 20##-20##年,学生共有3162人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3.依托沈浩精神传承基地,抓好学生“三观”教育

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校建设了“沈浩精神传承暨大学人素质教育基地”,将参观该基地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立“沈浩班”、读“沈浩日记”、观看电影《第一书记》等,宣传沈浩精神,学习沈浩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依托精神文明创建,抓好环境育人

积极开展安徽省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组织大学生参与校训、校徽、校歌等征集活动,以及楼宇、道路景点命名征集活动和景观设计活动。举办校友论坛,邀请优秀校友以身示范,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在毕业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和文明离校活动。

5.依托“六五”普法平台,抓好法制和纪律教育

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开设了法律道德修养课程,利用课堂主渠道,开展法制和纪律教育。利用法学专业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法学专业的学生送法到乡村、到社区。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强对新生的法制观念、校规校纪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二)思想品德

我校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每年有大批学生积极要求入党,目前,全校有学生党员1137人。根据铜陵市委工作部署,由我校牵头,与狮子山区西湖镇新庙村和铜官山区长江路街道井湖社区组建基层联合党委,积极开展教育培训、社会实践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扶贫济困活动,三年来,学生无偿献血2561人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平均每年有5000余人次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参与了“亚洲举重锦标赛”、“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安徽省第三届体育大会”等大型赛会服务工作。三年来,学校共有152人参与“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特岗计划等,3名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通过每学期的学生座谈会、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及学生日常表现等反映,我校学生思想主流健康向上、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遵纪守法。近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违纪现象也逐年减少。

(三)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

学校大力推进基础课的建设与改革,重视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比较扎实。20##届、20##届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59%、67%,六级通过率分别为21%、29%;毕业率分别为97.53%、98.19%,学士学位授予率分别为96.76%、96.95%。

(四)专业能力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专业学习、实践训练和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生基本具备了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学生获得专业资格证书比例较高,20##-20##学年,共3342人次获得各类资格证书。

近年来,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文化竞赛奖项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81项、省部级奖项90项,26人次在省级以上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109人次在省级以上挑战杯竞赛中获奖,15人次在省级以上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20##年,获“挑战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三等奖,20##年,获智能汽车全国大赛二等奖。

近年来学生发表学术论文逐年递增。如金融学系沈长丰同学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金融经济》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6篇学术论文,外语系疏星同学的23万字长篇处女作《把耳朵捂住》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五)体育和美育

1.体育活动丰富

学校除开设体育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网球、武术、瑜珈、桥牌等选修课程。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单项体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早操早锻炼,每年召开一次全校运动会。学生在全省大学生运动会、舞蹈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15项。近两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分别为98.51%、94.05%,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2.文艺活动多彩

学校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艺术教育类课程11门。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支持大学生艺术团、昕辰剧社、动漫社等艺术类学生社团建设,举办广场文艺演出、不插电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等文艺活动。积极参加各类艺术比赛,近年来,在全国校园歌手大赛、全国大学生小品大赛、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安徽省青年歌手大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

(六)师生评价

学校重视教学监控和评价,认真组织教师、学生参与评价活动。20##年,教学质量抽样调查显示,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很满意、满意率为90.35%,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满意度(60分以上)为98.53%,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基本满意度达92.40%。

图7-1  教师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图7-2  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图7-3  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七)社会评价

学校深受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关注,社会声誉好,新生录取率、报到率高。20##年、20##年、20##年,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皆为100%,文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10分、13分、15分,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21分、25分、33分;新生报到率分别达 97.83 %、98.51 %、98.33%。20##年,有12个专业报到率达100%。近年来,投档线和报到率一直保持在安徽省同类高校前列。

表7-1     学生录取分数线、报到率统计表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根据抽样调查,20##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为94.33%。

图7-4  20##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统计图

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总体表现比较满意,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团队协作好,下得去、用得上、适应性强。用人单位对我校20##届毕业生的满意率为94.88%。

图7-5  用人单位对学校20##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图

(八)就业率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对毕业生就业率未达到预定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实施就业工作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招生计划等挂钩制度。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就业工作的全过程。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大力开拓省内外就业市场。制定了《铜陵学院关于促进毕业生在铜陵就业的意见》,提高毕业生在铜陵地区就业的比例,为铜陵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认真做好毕业生供需见面双选活动,加强校园常设就业市场建设。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和就业状况统计工作。20##届、20##届和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50%、95.03%、96.31%,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率为91.36 %。学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7-2   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图7-6  20##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图

(九)就业质量

从地域分布来看,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及江浙沪一带,长三角地区就业相对集中。20##年、20##年、20##年,在安徽省就业的毕业生分别为1517人、1797人、1916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 61.29%、61.9%、66.95%。符合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

图7-7  20##—201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总体情况图

从行业分布来看,毕业生就业涉及金融、公共管理、市场营销、建材、建筑、钢铁、机械、电子、IT等行业。就业单位性质以地方企业为主(20##届为65.78%,20##届为82.62%,20##届为84.04%),近三年就业状况统计显示,大部分专业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升本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过去长期办学经费紧张、应用型本科办学经验欠缺等多种原因,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定不足,通过自查自评,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切实加以整改。

一、教师队伍方面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一是专任教师总量不足。目前,学校的生师比达21.81:1,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合格标准18:1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尤其是正高职称人员和高水平的博士少。青年教师比例偏高,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各专业教师数量分布不均,有的专业还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部分专业特别是一些新办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学校专任教师编制有限。根据《关于印发铜陵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皖编办【2008】39号),我校教学机构人员编制仅为536人,严重制约了教师引进。近几年来,为响应安徽省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到“十一五”末,建设100所高校,大学生规模达到100万)和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战略,在校生规模快速扩大,学校虽然加快了人才引进步伐,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引进的人才以青年教师居多。

二是学校的待遇和发展平台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学校地处中部地区,政府对高校的投入相对不足,同时,受到新校区建设的影响,造成办学经费紧张,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投入、教师收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和高水平大学相比有较大差距。学校重点实验室、重点团队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较少,也影响了高层次人才聚集和培养。

2.“双能型”教师和专职实验教师数量不足

随着学校专业数量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与之相适应的“双能型”教师和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学校具有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仅116人,专职实验教师仅28人,数量偏少,与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原因:

一是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行业、企业、基层的实践锻炼,具有行业背景和工程实践背景的“双能型”教师相对较少。虽然学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教师对到企业历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企业的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和整个生产过程也不愿对教师开放,使教师的实践锻炼很难落实。

二是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缺乏刚性,现行的政策不利于实验教学人员的引进和稳定,对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还不够。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一是制定更为优惠的高水平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增加人才引进的专项经费,从20##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设立1000万元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重点围绕学校的特色专业和新办专业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尽快启动实施校内学科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针对学校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的现状,在人才引进中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等高水平人才为主。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制定并实施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加大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到境内外知名大学进修访学,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深入开展“一帮一”、“以老带新”和“传帮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积极争取铜陵市的支持,加快在新校区附近建设人才公寓的进程。

二是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积极争取增加教师岗位编制和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的政策支持。

三是认真做好教学团队建设。实施“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教学名师。以精品课程、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要载体,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教学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并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团队。

四是积极寻求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合作共建,打造引领地方科技文化发展的创新研发平台,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力。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学校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等高校的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利用好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平台作用,扎实做好优质师资队伍的共享共建工作。

五是加强外聘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建立相对固定的外聘教师群,对从企业聘请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培训,提高其教学基本技能,设立外聘教师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外聘教师。

2.进一步加强“双能型”教师和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根据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确定“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构成比例,在岗位考核、职称评聘、津贴分配等方面向“双能型”教师倾斜,鼓励在职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能型”教师队伍,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是在第一轮“双百计划”实施的基础上,再用3年时间,实施第二轮“双百计划”,即选派百名教师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百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三是科学制定并认真实施《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合理确定专职实验教师数量,鼓励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切实发挥“四个基地”的作用,真正将“基地”建设成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平台。同时,从企业或行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称人员充实实验教学队伍。

3. 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合理控制招生规模

按照各专业师资的分布、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合理确定各专业招生规模,尤其是对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一些热门专业,严格控制招生规模。

二、办学条件方面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实验室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学校虽然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上加大了力度,有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压力仍然很大,现有的仪器设备在各专业之间分布不均,对各专业的支撑不平衡,高水平的实验室缺乏,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需要。专业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开放实验项目较少,部分实验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不高。在实验室建设上,管理体制不顺,分散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2.图书资料数量不能达到办学条件合格标准

学校现有馆藏纸质图书94万册,生均图书64.17册,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均100册的合格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几年来,学校虽然加大了图书资料建设经费投入,但是由于升本初期学校图书藏有量较少,致使现在馆藏图书总量仍然不足。此外,教学系(部)资料室建设相对薄弱。目前,图书馆七、八层暂时作为行政办公用房,导致了图书馆实际使用面积减少。

3.网络教育资源不够丰富且利用率不高

网络教学平台尚处进一步搭建完善中,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不够丰富,本校教师自主开发的网络课程数量少,进一步开发、整合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任务仍然繁重。部分教师网络教学的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技能相对欠缺,尚未完全掌握与网络信息化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依然偏重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

4.办学经费投入不够

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为省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多年来生均拨款不足5000元,直到20##年生均教育经费才调增至8000元(除去提标化债部分,实际生均到位资金仅为4600元)。由于学校新校区建设采用了“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新校区后续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很大,导致办学经费总量不足,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增长幅度不大。

5. 新校区的教学功能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根据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现有的教学生活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还需加快建设二期教学楼、艺术楼、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行政办公楼,等等。老校区教学设施陈旧,已不适应现代办学需要,现有的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两校区办学,增加了办学成本。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大实验室资源共享

科学合理地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校、系两级实验室管理体制,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实现实验室中心化管理。整合全校公共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建设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共享平台,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防止重复建设、资源闲置或各自为政的现象。充分利用好产学研合作的社会资源,加强实验室共建共享,努力建成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实验室。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逐步实现由时空开放向项目开放过渡。

2.继续加大图书文献资料建设力度

加大图书资料建设经费投入,从20##年开始,每年投入不少于400万元用于图书资料建设,确保每年新增图书生均超过4册,逐步达到生均图书100册的合格要求。同时,加大电子图书和中外文数据库的建设与利用力度,加大与安徽省联盟高校和铜陵市地方图书馆的共享程度。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系(部)资料室建设。根据学校“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图书馆扩建工程,新增图书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3.加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根据学校“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逐步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引进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网络教学课件,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学习。加强对网络课程的规范管理,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精品课程”平台功能。探索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型模式改革,制定信息化培训计划,继续开展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提升教师信息化技能,使教师普遍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技术。

4.进一步加大办学经费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落实省财政生均1.2万元财政预算经费和铜陵市支持学校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专项经费足额到位。

二是提高学校资金筹措能力,努力争取国家、安徽省财政的经费支持,通过项目争取专项资金。与企业、行业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吸引企业投资,实现共建、共享、共赢。适时成立学校董事会,建立健全校友会,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合作进行校园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三是坚持经费优先保障教学,确保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增长。加强教学经费管理,做到分类管理和科学核算,不断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

5. 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代化校园建设

加快校区功能布局调整,积极推进老校区置换工作,盘活现有办学资源,努力实现一个校区办学。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力争扩增400亩土地。尽快开工建设二期教学楼、艺术楼、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行政办公楼等,完善新校区的功能布局。

、人才培养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深入研究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知识传授,对生产实际不熟悉,实践经验不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和教学要求把握不准。虽然学校多次召开了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但少数干部和教师仍然对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认识不到位、研究不深入,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本科办学的要求。

2.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教学环节上体现不充分

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还需不断完善。虽然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但现有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还是参考老本科大学的做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开放性、业界人士参与度不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体系关注不多,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针对性不强。培养方案的执行还不到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还未全面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

二是现有的教学内容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相对滞后,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符合度还不够。高质量、高水平的应用型课程、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等不多。

三是实践教学仍需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不够高,学生自主实验相对薄弱。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不高,项目较少。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不明显。现行体制下,高校学生特别是财经类学生的集中实习已变得越来越困难,真正到实习基地毕业实习的学生数量有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岗位同步落实更加困难。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质量监控有待加强,部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数量较少,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少数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把关不严,指导不规范、不到位,评语笼统,缺乏对课题本身水平、质量价值的评价,学术性不够。少数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大而宽,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选题较少,质量不高。

四是少数课程考试不及格率偏高,考试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试卷分析粗略简单,未能准确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极少数课程存在平时成绩评定不规范现象。

五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学校重视教学方法改革,但一些教师习惯于原有思维和方法,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法研究重视程度还不够;了解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不多、不够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理解还不够准确、不够清晰。部分学生习惯于应试教育“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划重点”的备考模式,对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响应不够。

3.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度不够

一是合作教育的机制不健全。目前,学校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清楚的,但是实现的路径还不宽广,措施还不得力,形式较为单一,深度还不够。产学研合作的项目数量较多,但质量不高。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评价机制还未建立,激励机制不够。教师跟进社会和行业发展不及时,了解学科专业在行业应用的前沿信息不够,部分教师忙于完成教学工作量,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目前,只有少数教学系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冠名班”订单式培养,尚未形成“面”的效应。

二是产学研合作资源未能充分挖掘。尽管学校在产学研合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规模化企业所占比例不大,在用好用足行业资源、满足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的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合作建设学科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措施难以落实。同时,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大多还停留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立,停留于实习基地建设,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还不全面。

4.部分专业应用性不突出

虽然学校重视调整专业结构,但是部分专业的发展方向还不够明晰,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变化的能力不强,面向地方合作办学、开放办学的深度不够,标志性成果不多,特色尚未形成。特别是现有的专业与铜陵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结合的紧密度不够,不能形成对地方主导产业的有效支撑。

(二)对策与措施

1.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继续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讨,提高对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认识,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要求,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校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全过程。

2.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一是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深入研究并大胆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继续大力实施 “三进入、三延伸”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与企事业单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充分利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走出一条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切合学校实际、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地方性高校建设新路。

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将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主线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践。扩大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参与面,提高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三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生产一线密切结合为重点,完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素质拓展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常有效开展。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实验教学,优化实验安排,推进实验室向综合、共用、开放方向发展。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进一步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继续依托“四个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继续开展双休日校外“拜师学艺”活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实习教学的效果。根据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合理外聘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指导等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严把开题关、指导关、审阅关、答辩关和成绩评定关,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

四是健全考试工作的质量监控机制,组织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学习考试管理制度,教育和引导教师增强责任感,加大精力投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命题,并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对试卷进行全面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五是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完善鼓励广大教师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研究的相关政策,促进教师探索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参与面,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践,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申报的必备条件。在教研立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活动中,优先考虑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成效显著的教师。组织观摩教学,推广教学方法改革成功经验,带动和促进全校教学方法改革。

3.进一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是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机制。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规章制度,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形成全面统筹和指导、职能处室协调、各系(部)具体实施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科研立项,鼓励和要求青年教师定期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对积极参与产学研工作、业绩显著的教学科研人员,在岗位考核、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是探索多样化、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以互动互利、产学双赢为根本,加强校地、校企、校校、校所深层次合作,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建立紧密结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有效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4.进一步增强专业内涵建设,培育专业特色

紧扣学校的办学定位,加强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严格执行专业建设标准,规范新办专业的建设与管理,落实新专业建设检查评估制度,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把专业发展绩效作为资源配置及招生计划调整的重要依据。加大与地方和企业、行业合作办学的力度,建设一批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铜陵市建设现代产业之城相适应的应用性专业,调整、改造传统专业,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培育专业特色。

四、教学管理方面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管理队伍的适应性和力量不强

一是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不足。教学管理队伍对本科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彻,对教学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相对欠缺。

二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与改革的研究不够。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人员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量不断增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创新不够,特别是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大学职能,结合“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探索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改革成果较少。

三是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程度还不够,与教学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是一些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队伍的力量不强,有的教学单位教师和学生数量较多,只有1名教学秘书或教务员,且部分教务员学历和职称偏低;教务处只配备了两名处级干部,部分科室管理人员也偏少,不能较好地满足办学规模的需要。

2.部分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

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在各有关教学环节落实不到位,学籍管理存在不严格现象。两级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责不分、职责不明等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完善,学校虽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规范本科教学的管理制度,但早期的一些制度难免出现与当前实际不相适应的情况,亟待修订;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的系(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尚未建立,责任落实考核办法不完善,在管理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影响,时常出现教学管理信息不连续和弱化以及管理部门的“手段”与教学单位“目标”脱节的现象。

3.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目前,学校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监控,对执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监控尚显不足。少数教师对教学质量标准了解不够全面,执行质量标准有时还不够自觉,有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更新。督导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校外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种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分散,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机制不够完善,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处理追究有时不够及时,使质量监控体系的调控作用不能完全发挥。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不够精细,系(部)层面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造成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检查、监督工作跟不上的现象时有出现。

(二)对策与措施

1.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适应性和力量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适应性。科学制定教学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拓展培训渠道,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的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学校工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采用专题讲座、座谈、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升业务能力,强化岗位技能,推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服务能力的提高。继续选派教学管理人员到国内外优秀高校学习、交流、提高。

二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管理能力。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学管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鼓励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和专题研究,努力培育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并运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尤其要注重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是增强教学管理队伍力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建立和完善岗位设置,增加人员配置,合理调配教学管理人员,增强教学管理队伍活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细化职责标准,实行教学管理队伍动态管理,把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人吸引、充实到教学管理队伍中,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努力建立综合、高效、开放、共享的教学管理平台,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2.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通过设置二级学院,逐步理顺校系两级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校、系(部)的管理职能,充分调动系(部)办学主体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教授治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家、教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规范管理行为,细化教学管理,合理确定班级规模,实现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3.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坚持“管、评、办”分离的原则,成立教学质量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学校的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健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建立健全由用人单位、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加强教学工作和质量常态监控,充分发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不断充实专兼职教学督导队伍,改善队伍结构,激发督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起到督教、督管、督学的作用。完善教学工作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教师等的作用,多渠道收集教学信息,及时统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多方引导,充分发挥系(部)和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中的作用,做好日常教学检查,加强系(部)质量管理及监控的执行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发挥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促进和指导教学的功能。

五、学风建设方面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师对学生学业指导不够

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育人为本”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关心和引导不够,师生互动不强,课外时间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也不多。学校在对教师的实际考核中,还缺乏对“育人”方面一些定量的硬性指标。教师因家住市区,离学校新校区较远,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时间较少。年青教师对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经验相对不足,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力有限。少数专任教师兼任班主任,但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对学生投入精力较少。

2.少数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

少数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交友、娱乐、休息的关系。少数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放松了对专业的学习。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遇到困难或考试成绩不及格等,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出现厌学的现象。毕业班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忙于找工作和复习考研,不上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堂出勤率不高。

其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包括媒体、网络等各个传播渠道已成为影响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的开放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象牙塔”式的封闭教育已经过时,现行学校管理还没有及时跟上形势发展,师生交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有限,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很容易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就会很容易受到侵扰。

二是由于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要求不高,面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针对性不强,促进学风建设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不够,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管理和服务措施不多。

三是虽然学校从新生刚进校就开展了入学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由于刚从家长和老师严格管束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的少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上大学后,部分家长放松了对子女思想上的要求和教育,对子女物质上的满足关注比较多,忽视了其精神需要,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毕业班学生就业压力大,也导致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就业和考研上而影响了专业学习。

(二)对策与措施

1.以教风带动学风,进一步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一是深化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完善对教师教书育人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实施力度,认真开展“三育人”活动,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育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是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努力形成以教师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执教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形成学生愿学、教师乐教的良好氛围。激发全员推动学风建设的内部活力,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三是学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力争在新校区附近建设教职工公寓,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提供良好的条件。

2.以管理促进学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

一是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动,建立学生养成教育的共管机制,共同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育人环境,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加强监管与引导,净化校园、网络以及学生能够触及到的每一个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是加强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等方式,提高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学风建设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果。

三是按照师生比1:200比例的岗位要求,不断充实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立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化导师队伍,加强与学生交流,辅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学风建设贯穿到课堂、班级和寝室,以全过程育人促学风。

四是进一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严查上课出勤率,进一步加大对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的整治力度。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前景及人才培养规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以服务保障学风,进一步为学生学习提供热情帮助

建立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服务体系,以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生学费为主要渠道,以国家奖助学金解决学生生活费为重要手段,以事业收费的6%专项资金设立奖助项目为激励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都安心学习。认真做好心理疏导,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

4. 以活动培育学风,进一步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创新大赛

鼓励支持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想学、勤学、爱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就业教育、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激发学生成才动力。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求职择业能力。加快创新创业基本条件建设步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较快发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不仅是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阅,更是对明确今后发展方向、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皖教高【2012】7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分吸收教育部评估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订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按照“三改三建”(改变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改变教育教学;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大力推进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教学运行、质量及质量监控之间的吻合度,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教学水平的保障度,学生、社会、用人单位、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相关推荐